松盛号

松盛号

峥嵘十年|厦门十年间悄然生变:如何从旅游网红城市变为产业新城 厦门旅游团队房酒店

峥嵘十年|厦门十年间悄然生变:如何从旅游网红城市变为产业新城

6月,厦门中山路开始出现人气回流,这座百年商业老街在疫情之下一度显得冷清,街道两旁店铺的门可罗雀。持续的疫情,让厦门这座旅游城市面临巨大挑战。

厦门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苏晓东说,作为最早一批网红城市,厦门所弥漫的“文艺小清新”的生活情调风靡全国。但长达两年多的疫情洗礼,让这座城市开始多向发展,早已不再仅仅是外界所认知的“旅游城市”。

“我感觉厦门的城市标签或许不再只是旅游了。”厦门民宿业者张灿化名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称。

近10年时间,厦门经过多方面产业布局。它已从原来拥有迷人海滩、鼓浪屿和网红民宿的旅游城市,变成了一座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机械装备、旅游会展、现代物流、软件和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等领域多元发展的千亿产业之城。

旅游经济的“黄金年代”

作为一座依山傍海的沿海城市,厦门风光旖旎,四季如春,拥有鼓浪屿、厦门大学、南普陀、曾厝垵等多处网红旅游区,故而吸引了全国游客纷纷前往。

“我在鼓浪屿生活了三十多年,见证了旅游业的盛衰。”褚家园咖啡馆老板谢立达对澎湃新闻回忆称,鼓浪屿早期是以社区居住为主,鲜有游客上岛。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鼓浪屿因其独特的建筑风貌和历史故事,陆陆续续吸引了部分游客上岛。

“每天上岛人数大概几百人。”谢立达记得,从2003年开始,中国已出现大批自驾游和背包客,厦门成为首选的旅游目的地。

在全国旅游城市排名当中,厦门也一直名列前茅。1999-2013年期间,厦门连续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内最佳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休闲城市”、“中国特色休闲城市”和“浪漫休闲之都”等荣誉。

伴随城市知名度的提高,厦门的旅游和服务业也随之兴起。

“厦门旅游市场是2009年才开始兴起的,原因很简单,动车开了。”鼓浪屿家庭旅馆协会会长林聪海回忆称,无论飞机还是动车都很便利,最关键一点是,往来鼓浪屿的轮渡也很方便。

“厦门和鼓浪屿第一波游客是上海、北京和广州等一线大城市的年轻游客,他们对海洋、岛屿和历史文化有着天然的好奇心,所以喜欢到厦门鼓浪屿旅游。”林聪海称,当时的游客群体有知识、有文化、喜欢旅行,这个群体也助推了鼓浪屿第一批民宿和旅馆的兴起。

“以前旅行社通常只预订酒店,散客很少,只能通过互联网了解厦门,那时中国的互联网刚刚兴起,年轻人开始用BBS论坛和QQ空间发布住宿信息,吸引了很多背包客。”张灿说。

鼓浪屿琴海庄园老板朱三黑此前曾是厦门一家农商银行的技术骨干,也是一名新技术的拥护者,经常利用BBS论坛和QQ空间和天南海北的朋友打交道,他对澎湃新闻回忆称,“我们最初都是凭借个人爱好,免费给来厦门的散客提供旅游攻略,讲述衣食住行和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但随着来鼓浪屿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发现了这其中的商业价值。”

“我在网上加了很多人,几乎每个人都在问我到厦门应该怎么玩。”朱三黑说,他隐约感觉“厦门旅游的大时代来了”。

那时鼓浪屿没有很好的住宿条件和配套设施,仅有几家比较老的旅馆,使用的还是公共洗手间。“那时帮助店家推荐游客,通常都有几十元的佣金,但我坚决不抽佣,我希望店家能把佣金返给租客,只要游客报我名字和手机号码,甚至QQ号,店家就少收几十元。起初,各大旅社还买账,但很快店家生意好起来,房间已经预订不到了,更别说优惠了。”朱三黑说,如此现状也让他意识到,若打造一家好民宿,定会有生意。

于是朱三黑决意从银行辞职,到鼓浪屿投资和经营民宿。他在鼓浪屿岛上四处寻找用于做民宿的物业,经过仔细寻找,最终看上了位于鼓声路2号的一家别墅,此前这里曾是一家教会的内部招待所,地处半山腰,三面环海,不远处是往来的船只和回旋的海鸥。

“那天刚好是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坐在榕树下躲着太阳,看着远方,感觉这地方太舒服了,决定要把这里租下来做民宿。”朱三黑称,当这家民宿正式营运以后,第一波入住客人就是那些天南地北的网友,此后不断传播,一举成为鼓浪屿的知名民宿品牌。

“鼓浪屿早期的民宿投资和从业者,正是那时期涌现出来。”林聪海称。

不仅是民宿,跟旅游相配套的餐饮、咖啡和伴手礼品牌也相继崛起。

2006年,谢立达也决定开始修复祖宅褚家园,将这幢位于鼓浪屿中华路的旧宅改建为咖啡馆。

这栋祖宅见证了褚氏家族在南洋的奋斗和梦想。上世纪30年代初,褚家园的主楼建成,此后,菲律宾归侨褚氏家族买下这幢建筑,并陆续购置旁边的院落。

时过境迁,老建筑饱经风雨,为让建筑重新焕发往日生机,2006年,身为褚家园的主人——谢绵聪和儿子谢立达开始修缮,修旧如旧。

“这是很艰难的过程。”谢立达称,褚家园建筑结构保存完整,但部分细节装饰已被破坏,比如雕花等手艺早已失传。为此,谢立达特别从惠安请了一批手艺较好的匠人,请他们依据老照片一点一点修复。

2008年,褚家园修复完成,耗时两年的工程,投入超过300万元。

褚家园究竟用来做什么也曾成为一道难题。曾有人提出要以每年180万元的租金租下来,用于经营家庭旅馆,并帮助修缮,但由于担心老房子格局会被破坏,谢家父子婉言谢绝;他们也曾想过将房子改造成餐馆,可以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