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我移民到澳洲,后悔死了 移民澳洲后悔了怎么办

我移民到澳洲,后悔死了

0分享至

登陆澳洲之前,我在某澳洲著名华人论坛上发过一个弱弱的求助帖,让过来人给大龄会计新移民出出主意。帖子发出来,90%以上的回应都是:“赶快悬崖勒马,否则追悔莫及!”似乎澳洲就是一个大火坑,熊熊大火正等着吞噬我这只自寻死路的小飞蛾。

但我偏偏是一个不怕热的人,刚裸辞完毕正冷得直哆嗦呢,所以一转身就赤条条跳了下去。在这个坑里烤火烤了一年多,虽然没有烤出火眼金睛,但却一天都没有后悔过。

不过,我一直很好奇,那些移民后觉得后悔的人都是什么样的心态。

我那个著名老乡说过的陈词滥调被翻出来一次又一次地套用——移民就像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说实话,移民后悔,就跟结婚后悔、生孩子后悔、以及其他各种后悔一样,都是由于一个原因,那就是价值观的不稳定。

人生的每一次重大转变都是对价值观的考验,稍有含糊就会做出错误的选择。正因为此,害怕拘束的人结了婚必然后悔,逃避责任的人生了孩子必然后悔,贪恋过去的人移了民必然后悔。

移民,从字面上讲就是从一个国家移民到另一个国家,成为另一个国家的人民。既然是移民,这两个国家之间必然是存在巨大差异的,否则移来移去就毫无意义,就像是没学到家的乾坤大挪移,移了半天还是把对方的招式移到了自己身上。

既然承认了这个差异,从中国移民到澳洲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否定这样一个事实——澳洲的有些东西,在中国是没有的,反之亦然。

也就是说,你会有所得,同时也会有所失。

你不能一边呼吸着新鲜空气、头顶着蓝天白云,一边又想着道路桥梁年年翻新、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你不能一边住着永久产权的宅基地大别墅,一边又想一出门就是满眼的泡脚按摩夜总会唾手可得。

你不能一边享受着全球第一的最低工资保障,一边又想着五块钱人民币江浙沪包邮。

你不能一边拥抱着阳光海浪沙滩独自一个人想静静,一边又随时随地可以呼朋唤友酒池肉林。

如果连这些你都不能接受,我只能送你一个字——贪,穿越到几百年前做和珅更适合你。

更要命的是,你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移民意味着从头开始、重新做人。

如果在决定移民之前,这八个字从来都没有出现在你的脑海里,我建议你用特大号字打印下来,贴在房间墙上,好好揣摩这八个字的含义。揣摩不出来的话,就用一份年龄真实、工作经历空白的简历,在国内找一份工作试试。

割断过去是一件比割断阑尾更痛苦的事情,尤其是当这条尾巴已经大得自己没法掉下来的时候。

能够让人痛下决心、完成这场成年人割礼的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一个人确信无疑的价值观。

有移民动机者,必然是存着对西方花花世界的向往的。但如果如果你没有对这种向往筑起坚固的铜墙铁壁,时不时想着墙外开花墙内香的话,移民以后身在澳营心在汉也是情理中事。

那么,应该树立怎样的价值观,移民才能移得生而无怨死而无悔?

第一,你必须是一个自立自强的个人主义者。

但是,在澳洲过上国内的所谓“小康”生活都是不成问题的,前提就是放下姿态、吃苦肯干,对特权和关系不要抱任何幻想。坚信在这样一个机会均等的社会,每个手脚五官齐全的正常人都能够自食其力。

存着强烈依赖心理、乐于坐享其成的人,请尽早打消移民的念头。

第二,你必须是一个不卑不亢的平权主义者。

后悔人生有三恐,恐同恐土恐中东。我在去年美联航事件的时候就提出过,中国人是一个深深陷入歧视链不能自拔的群体——地域歧视链,职业歧视链,买房歧视链,相亲歧视链,上学歧视链,手机品牌歧视链。再底层的人民,脚下要是没有一个人皆可踩的土地公,就会觉得空得慌。

所以到了澳洲,每个人都情不自禁要把自己放进歧视链的一环——好吧,我们可能是比不上澳洲本地白人,但我们却要比其他人种高等。

犯有这种歧视链强迫症的人,朋友圈永远开着“分组可见”。他们遇到土著人会避之不及,建个清真寺会如临大敌,瞥见同性亲热会激发早孕反应,连得知龙虾安乐死都能感受到对高等智慧生物的切身冒犯。

但澳洲就是这样一个多元文化共荣共存的社会,尊重每个人甚至生物的基本权利已经是西方世界逐渐形成的普世共识,再极端的种族主义者都无法阻挡这一潮流。

不说其他,除了生孩子太多、送份子钱可能送到破产,我接触过的中东人都是人畜无害的好市民。我移民到澳洲,后悔死了

眼睛里揉不进深色皮肤、大把胡子的人,请尽早打消移民的念头。

第三,你必须是一个心甘情愿的与世无争者。

后悔人士一般都会念念不忘一件事,就是钻研阶级跃升之道。所以他们每每听说国内某某熟识的朋友年薪百万、房产千万的时候,总会万分纠结是否自己应该回国踏上精英之路。

因为在澳洲这样一个社会体制形态成熟、阶级已经相对稳定固化的国家,基本不可能产生像国内那样依靠人口红利、资本投机、财富转移所达到的一夜暴富神话。

反而由于社会保障的完善,这里大多数人都自得其乐地当着佛系青年,在谋生之外做着各种自己爱做的事情,并不是人人都背负着“有房有车才是人生赢家”的亚历大山。

而华人移民到澳洲,带来了好多中国特产,除了老干妈,还有各种攀比之风。在家比房产价值,出门比汽车排量,上班比“朋友”收入,下班比孩子成绩。他们不愿意承认,再怎么比,比的也都是平庸的不同程度而已,在这里很难通过“把人比下去”这种办法实现人生价值。

不愿放弃出人头地念想和高人一等优越感的人,请尽早打消移民的念头。

如果你可以义无反顾坚定不移地成为以上三种人,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获得了移民而不后悔的价值观储备,澳洲欢迎你。

否则……既然你一意孤行,我也坚决拥护你成为移民后悔人士的权利。

如果能让你看清自己真心在乎什么,后悔也是值得的,不是么?

【移民故事】从澳洲回国后,我后悔了

对于很多在国外的人来说,走还是留?这是个一言难尽的话题。有些人说,海外的世界就像一堵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两难选择里,有的人选择了回国,有的人选择留在澳洲,小戴就是想回国的其中之一。

我认识小戴的时候,他还在澳洲麦考瑞大学读翻译,成绩很好,一直排在年级前三名。毕业后,他顺利通过了澳洲的NAATI三级翻译考试,拿到了笔译英翻中,中翻英的资格。

自从拿到NAATI证书后,小戴一直嚷嚷着要回国发展。不过由于移民的原因,他决定缓两年在回国。

小戴不喜欢朝九晚五的生活,于是小戴开了一家公司。公司发展不错,两年下来已经有很学生听过他的课。每次同他在唐人街吃饭,总有学生过来打招呼。

看他生意这么好,朋友们就开始劝他不要回国了,好好将公司经营好。可是,小戴总能找出许多回国的理由。其实,大家都能看得出,小戴一直看好国内人学英语的热情,很希望回国更好地发展。于是小戴关了公司,收拾行装回国了。

小戴本想在家乡开个英语培训公司,一来可以照顾母亲,二来可以在熟悉的地方先"试试水".哪知现实的情况比小戴料想的要复杂的多。

小戴说:"开培训公司的手续太复杂了,动不动就要请人吃饭,公司没开起来,请人吃饭倒是花了不少钱。"

于是小戴决定到香港,希望在那里能一试身手。小戴的英语好,又有工作经验,很快在香港找到了工作。然而,由于签证问题,小戴不得不放弃香港的工作,来到广州。到了广州,小戴的打算是,先在广州立足,再从长计划。

小戴与公司其他三名留澳人员成为了朋友。"主要是我们有差不多的经历。"小戴说:"这三个人回国有一段时间了,他们说很想念澳洲,不过当时的我还是觉得国内的生活好,而他们却说,如果能回澳洲就回澳洲吧。"

小戴并没有将他们的话放在心上,之后发生的另一件事情却让小戴有了想法。小戴有个同学在广州,也在开英语培训学校。

小戴说:"刚开始到广州时,他特别热情,每周日都叫我到家去吃饭。我也没有想太多,以为只是朋友吃吃饭而已,没想到他很早就有想拉我入伙的想法了,叫我吃饭只是想先培养感情。"

小戴说这话时有些沮丧,好像被人欺骗了感情。小戴说,如果他一开始就告诉我,我可能会感觉好些。说到这里,有人反驳他说:"先培养感情,再谈生意不是很好吗?"

小戴说:"我只是把他当同学和朋友,没有当他是生意伙伴,所以很不喜欢他搞的那一套。后来我婉拒了同学的提议,他就再也没有请我吃饭了。"

小戴轻描淡写地描述了这件事情,但还是能感觉到他有些受伤。小戴说:"我觉得这次回国自己变得比以前脆弱了,如果我一直在国内生活,我不会认为同学的这件事情对我有什么伤害,但是出了国,再回国,看问题的角度和想法就不一样了。"

小戴说,他在国外的生活经历还是比较简单的。小戴大学念完书后,就直接开了自己的公司。在公司,也只是和学生们打交道,没有这么多七七八八的。这些简单的生活经历渐渐地让许多想法也变得简单了。"更重要的,在澳洲生活长了,澳洲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也潜意识地影响了我们。"

小戴说:"我并不是说澳洲人简单,只是说澳洲人喜欢简单生活的态度影响了我们。"

在广州做了三个月后,小戴开始厌烦了这种每天都加班,还要看老板脸色行事的工作方式。小戴说,他还讨厌媒体上经常报道食物不安全的消息。"本来吃的没事的,媒体一报道就觉得任何食物都有毒了。"

小戴开始想念澳洲了,想念澳洲干净空气和晴朗的阳光。他将想法告诉了公司里的澳洲派,他们也一致支持他重新回澳洲的想法。澳洲派认为,国内市场大,可人变了。

留下与离开,你怎么选择?

2023年全年,中国海归人数达到了48.09万。

2023年全年,中国留学人数达到了60万。

2023年全年,中国有10000名高净值人士移民,成为全球富豪流失率最高的国家。

很多人选择了留学、移民以后回到国内继续生活,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