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精算专业的学习体会
在谈论麦考瑞大学的精算教育之前,需要先对澳大利亚的精算体系作简短介绍。麦考瑞大学的精算课程亦是以协会认证要求为基础设置的。
如图1所示,澳大利亚精算师协会(IAAust)认证准精算师(Associate)和精算师(Fellow)两种职业资格。澳大利亚精算师协会对精算师的教育和认证一直贯彻高标准的要求,只有通过准精算师认证的协会成员才有资格使用精算师头衔。
图1澳大利亚准精算师和精算师认证
澳大利亚精算师协会与英国精算师协会一脉相承,澳洲的精算认证体系与英国也有许多相似之处。PartI对应于英精的8门CT考试。希望获得澳洲协会认证的学生,既可参加英国协会的考试,也可以在协会指定的大学学习相关课程。
PartII由两门课程组成:精算管理系统(ActuarialControlCycle)和投资管理(InvestmentManagement)。要获得这部分的认证,学生必须参加协会指定大学的课程学习并通过考试。澳洲协会非常强调大学教育在PartII中的作用,目前协会仅指定了5所大学,麦考瑞便是其中之一。为了获得认证,精算工作者或海外学生可以注册成为大学的外部学生,也可参加远程课程。
通过PartI和PartII的考试后,协会成员在有3年工作经验并通过职业素质(Professionalism)课程考试之后,方可获得准精算师资格。职业素质课程强调精算师工作守则的学习及应用,类似英国协会的CT9,而只有拥有2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协会成员能够申请这部分的认证。
要获取澳大利亚协会认可的正式精算师资格,还必须通过PartIII的考试。PartIII共有4个模块,以不同方向的精算实务为主,类似英国的ST和SA系列。本文主要介绍麦考瑞大学PartII部分的精算教育,PartIII的内容在此不再详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澳洲精算协会网站。
二、麦考瑞大学精算课程介绍
1968年,澳大利亚精算协会正式在麦考瑞大学引入精算课程,可以说麦考瑞大学是澳洲精算教育的发源地。
麦考瑞大学设有与PartI相关的基础精算课程和PartII精算管理和投资管理课程。PartI的课程主要面向本科学生以及之前从未接触过精算的硕士学生。麦考瑞的PartI课程设置与财大的课程设置并没有本质区别,同样是以协会考试大纲为基础。麦考瑞大学非常注重培养精算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实践能力,即使是精算基础课程,老师也会布置研究型作业。比如说,在学习CT6相关统计理论时,老师会给予学生一组数据,要求学生使用R软件或Excel,应用上课时所学习的内容,对数据进行分析并撰写报告。
我的硕士课程主要专注于PartII的学习。其中,精算管理系统(ActuarialControlCycle)由于内容繁重,也被分为上下学期2门课。要获取协会的认证,必须在麦考瑞通过ControlCycle1,ControlCycle2以及InvestmentManagement三门课程的考试,并且所有考试成绩不低于60分,三门课程的平均分不低于65分。
对于麦考瑞大学的精算管理系统课程,我主要有以下3点学习体会。
1.ControlCycle课程的设计旨在训练学生像精算师一样思考
2.ControlCycle课程通过大量作业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表达能力
除此之外,每一学期学生还需要独立完成一篇研究报告和一次Presentation。这两份作业不再局限于课程中所学的知识,而是要求学生在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做额外的研究。作业综合考察学生的研究水平与表达能力。我在麦考瑞第一个学期时,老师布置的题目要求是向一位不懂任何金融保险知识的朋友写一份介绍澳大利亚养老金中团体保险的报告。报告必须避免任何专业名词,语言务必清晰易懂。由于之前在国内鲜少接受相关训练,如何将复杂的专业知识简单地表达出来真是让笔者苦恼了许久。
3.ControlCycle课堂是与大牛精算师交流的最佳场合
ControlCycle的授课老师是两位外聘的资深精算师。Edwards先生有数十年的寿险工作经验,而Carroll先生则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健康险精算师。虽然PartII的课程不涉及具体领域中的实务操作,但是两位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通过具体的事例,帮助毫无工作经验的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抽象原理。Edwards先生曾向我们讲述了他受澳大利亚金融监管局所托,参与清算两家破产寿险公司并追讨保险公司被骗子骗走的6500万澳元的经历。整个过程如小说一般跌宕起伏,高潮迭起。最重要的是,学生们听的津津有味的同时,更具体深刻的理解了精算师在面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的情景时应如何应对。
另外,从两位老师身上可以发现,优秀的精算师绝不是躲在幕后只知道运行复杂模型的数学Geek。培养深入浅出的讲述枯燥理论的优秀表达能力,是每一位有志于精算工作的学生需要努力的方面。
在国外的一年学习经历,让我收获颇丰,感慨良多。
回顾之前在财大的学习经历,我非常庆幸在财大接受了系统的精算课程学习。与CT相关的核心课程为我学习ControlCycle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其他一些经济、金融、保险以及计算机应用课程都让我在硕士学习阶段更游刃有余。
其次,我认为PartII的学习与PartI的学习有很大的区别,并不是死记硬背或应用题海战术就能获得好成绩。“多思考”、“多表达”才是好的学习方法。我也十分推荐精算专业的学弟学妹去了解ControlCycle的相关内容,并不一定要出国学习,也可以在财大旁听精算管理课程,也可以自学。ControlCycle为精算师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框架,这比任何具体问题的解答更有价值,值得每一个年轻的精算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