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我国进口澳洲蜂胶70%是假货 澳洲蜂胶都是假货吗为什么

我国进口澳洲蜂胶70%是假货

回国后,该协会致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进口澳大利亚、新西兰蜂胶产品提议监管、专门整顿。

致函中介绍了当地蜂胶市场情况:澳、新两国基本上不生产蜂胶,也不允许包括蜂胶在内的任何蜂产品原料和产品进口。因此,在两国境内和在中国销售的所谓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蜂胶产品的原料来源并非产自澳、新两国。经对收集到的流入澳、新的蜂胶原料样品进行分析,其感官和理化指标均不符合我国蜂胶国家标准(GB/T24283—2009)的规定,质量远低于中国蜂胶。

他们还发现,在澳、新两国生产、销售约七成的蜂胶产品的大都是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华人,进口来自中国的杨树胶,在悉尼和墨尔本华人办的工厂加工成软胶囊等,冠以澳大利亚或新西兰蜂胶。主要卖给到澳、新旅游的中国游客,初步估算,每年至少有二百多万人次的中国游客购买所谓的澳、新蜂胶;另外,通过中国某些企业,以网购、邮购的方式在中国境内外大肆销售。在网络搜索澳、新蜂胶,琳琅满目,五花八门。

而中国方面,他们估算每年至少有10吨左右杨树胶出口到澳、新,估算可年产假蜂胶软胶囊一亿粒(0.5g/粒)左右,通过对澳、新蜂胶市场销售价格调查估算,澳、新假蜂胶年销售额近人民币两亿元,基本上都卖给了中国人。

代表团将收集到的在中国销售,或声称经英国、香港转口到内地的各数十个所谓澳、新蜂胶产品的照片及相关宣传资料向澳、新两国有关方面求证是否是澳、新蜂胶产品,结果均予以否定。新西兰蜂协副主席NeilStukey表示,这么多原料是怎么进口的,尚不得而知,即便进来的是真蜂胶,也是违法的,将报告政府展开调查。

代表团在澳、新的免税店、保健品店等购买了12份所谓蜂胶产品带回国,委托行业标准蜂胶中杨树胶的检测方法起草单位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对12个制成品检测发现:未检测到杨树胶的样品只有4个,含有杨树胶的样品高达8个。

2010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关于加强含蜂胶原料保健食品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食药监办许[2010]131号文件),从监管的角度,政府加大了蜂胶收购、生产和经营的管理。但是,在科学认定假蜂胶的手段和依据上,仍然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上述专家向记者表示,经过多年努力,目前,业界已经研究出三种主要的鉴别蜂胶的方法。这三种方法是:浙江大学研发的杨树苷检测法,杭州蜂之语公司研发的指纹图谱法;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研发的质谱法。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造假跟科研相互赛跑,目前的鉴别方法,有的已经被部分高技术含量的造假者突破了。

目前虽然每一种方法都不完美,但是不同的方法相结合,假蜂胶基本上难逃照妖镜。

但是别急着乐观,技术上可行不代表实际中市场能够自动净化。实际上,市场想要健康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1年,中央电视台曾经再一次电视节目当中,曝光了蜂胶行业造假情况,引发全行业反响。然而几年之后的今天,情况并没有多大改善。蜂胶造假的监管,是一场高难度的游戏。

首先是,造假的新手段层出不穷,但国家标准的更新却没有那么快。

上述三种方法都还没有成为国家标准。上述专家向介绍,前两种方法已经通过了专家委员会的审定,列入了国家标准制定议程,只等国家标准委员会批准,预期明年可以实现。

在此之前,蜂胶行业将继续面临一种尴尬:有些产品即便用最新的科技手段检测出掺假,执法部门也无法处罚,因为它们符合国家标准。这种案例已经发生了好几起。

实际上不仅在蜂胶行业,蜂蜜行业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中国蜂产品协会去年曾经在检查中发现一家蜂蜜产品掺假,于是在协会网站上予以通报,但这家企业将协会告上法庭要求赔偿,主要理由是自己的产品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协会竟然因此败诉。

执法机关只能依据现有的标准进行执法。所以即便实验室里检测出掺假的产品,他们也只能无奈。汪志祥认为,10月1日即将实施的新的食品安全法,被认为是史上最严厉的食品安全法,但它只是规定的一些大的原则,不可能具体的蜂胶这么细的产品,因此,即便新的食品安全法付诸实施,蜂胶行业的乱象也不可能得到马上改观。

上述专家告诉记者,即便几种检测标准并用,从技术上可以识别大部分假冒蜂胶,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乐观,现实的监管非常复杂,例如蜂胶生产环节众多,比如说一个企业采购的原材料只要符合国标,这个企业就可以用它来加工生产,这本身并不违法,只有在最源头上掺假的人才违法,可是怎样才能追溯到最源头呢?很难。

“这个行业里面良心企业不算多,但还是有的。尽管我们努力在做,而且确保从源头上控制,但别人不相信你是真的。好企业怎样才能走出一条路来?我们也很困惑。”一家蜂胶企业高管说道。

在蜂胶这个行业,对产品质量进行强制规范的国家标准每个好几年才能更新一次,这个更新速度由于远远慢于造假技术的更新速度,导致假货泛滥而无法处罚。汪志祥呼吁,应该加快国家标准的更新频率,例如考虑每年更新一次。返回搜狐,查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