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澳大利亚JORC分类标准与中国的对比及意义 澳大利亚和中国食物的比较

澳大利亚JORC分类标准与中国的对比及意义

NI43-101标准所要求的估算报告形式与内容是有固定模式的,JORC标准对报告所含内容进行了整体说明,但未对报告的具体形式与章节内容作出规定。NI43-101标准要求报告中含有资金花费计划的章节,如:勘察计划包含了勘察步骤和费用。在NI43-101报告中,要求所有内容都必须采用英文展示,包括设计图和插图。

【1.2JORC标准的资源/储量划分】在JORC标准中,资源/储量共分为5种类型。按照地质可靠程度,资源量可分为推断的资源量(InferredMineralResources)、控制的资源量(IndicatedMineralResources)、探明的资源量(MeasuredMineralResources)。储量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其他修正因素,将矿石储量可细分为可能的储量(ProbableOreReserves)和证实的储量(ProvedOreReserves)。

证实的储量(Proved):勘查程度上属于完全探明的、开发条件上属于可供开采的、技术经济上属于经济合理的那部分资源。考虑到了开采损失和贫化。

可能的储量(Probable):勘查程度上属于探明的、开发条件上属于可供开采的、技术经济上属于经济合理的那部分资源。考虑到了开采损失和贫化。

探明的资源量(Measured):该部分资源经过勘探被探明,矿体的圈连、产状以及矿石的数量、物质组成和特性是高度可信的。

控制的资源量(Indicated):该部分资源属于初步探明的资源,通过稀疏的勘查网度所控制,矿体的圈连、产状以及矿石的数量、物质组成和特性基本可靠。

推断的资源量(Inferred):该部分资源属于初步控制的资源,矿体没有通过系统的勘查网度所控制,矿体的圈连、产状以及矿石的数量、物质组成和特性的可靠程度较低。

图1中国和JORC的资源/储量分类对应关系图

储量分为可采储量(111)、探明的预可采储量(121)、及控制的预可采储量(122)。

资源量分为内蕴经济资源量、次边际经济资源量和预测资源量。内蕴经济资源量包括: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次边际经济的矿产资源量分为探明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11)、探明的(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1)、控制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2);预测的矿产资源(334),属潜在矿产资源。

【3中西方矿产资源/储量类别对比】【3.1中西方矿产资源/储量地质可靠程度比较】中国资源/储量类别划分标准与JORC标准差别明显,都有自己独立的体系。同时,相互间也有共通之处,从实用角度出发,在海外资源开发过程中,投资者非常注重资源的可靠性,在评价项目时,要按中国资源/储量分类标准来评价资源/储量。通过对比分析,上述三类资源/储量分类标准在地质可靠程度上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见图1)。

就地质可靠程度而言,中国储量分类的111、111b、121、121b、2M11、2M21、2S11、2S21、331对应JORC标准下的measured资源量和proved储量;中国资源/储量分类标准下的122、122b、2M22、2S22、332对应JORC标准下的indicated资源量和probable储量;中国资源/储量分类标准下的333类别资源量对应到JORC标准下的inferred类别资源量。

【3.2中西方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异同】资源/储量的分类涉及到矿产勘查、开发的完整体系,资源/储量的分类比较,实际上是资源勘查、开发评价体系的比较。每种体系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1)JORC资源/储量分类标准与中国标准相比共同之处在于,在地质勘探的基础上,收集和评价地质信息,确定资源的可靠程度,进而判定矿床工业开发的可能性及合理的开发方式。

2)中国资源/储量分类中,按照一定的地质特征将矿床确定为相应的勘查类型,而JORC标准下,对勘查网度没有明确的要求。

3)中国资源/储量分类标准中,明确了技术经济研究阶段、地质可靠程度,说明了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开发该部分资源是否经济可行。与JORC标准相似,使投资者清楚地了解项目开发是否经济可行。

4)JORC标准下,资源/储量估算时,很大程度上应用了地质统计学原理和先进的电子计算机软件,如Micromine和Surpac等,能够更科学地确定有用组分的空间分布规律,更直观地反映矿体的空间赋存状态,更合理地确定矿床的开发方式和资源利用率。中国的估算方式则相对传统。

5)鉴于矿业企业在境外上市过程中,往往要提交JORC标准的资源/储量报告,中国有必要在原有的体系的基础上,与JORC标准接轨,在保留自身优点的同时,使各自的分类标准被广泛接受,实用性更强。

杨帅,李余洋,中吉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地质有限公司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