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空军宣布:F
0分享至2023年12月28日,澳大利亚国防部长琳达·雷诺兹LindaReynolds和国防工业部长梅利莎·普赖斯MelissaPrice在堪培拉宣布,澳大利亚皇家空军RAAF的F-35A“闪电Ⅱ”已具备初始作战能力IOC,使得澳大利亚成为第七个具备这种五代机作战能力的国家。
目前,全球已有9支军队达到了F-35的初始作战能力:美国海军陆战队、美国空军、以色列空军、英国皇家空军、意大利空军、美国海军、日本航空自卫队、挪威空军、澳大利亚皇家空军。
洛克希德·马丁澳大利亚公司CEO乔·诺斯说:“获得F-35A初始作战能力开创了澳大利亚空军的新纪元,它赋予了澳大利亚空军变革性和改变游戏规则的作战能力。作为澳方F-35A机队的原始设备制造商和全球领先的行业合作伙伴,洛马公司对澳大利亚空军取得的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表示祝贺。我们随时准备与行业合作伙伴一起为澳方的机队提供支持。”
洛马公司航空系统分部代理副总裁比尔·布拉瑟顿BillBrotherton说:“感谢美澳团队与行业合作伙伴做出的贡献。F-35是世界上最有效、最具生存力和战斗力的隐形战斗机。它将确保澳大利亚的主权安全,也进一步增强了全球F-35联盟的实力。”
澳空军称:F-35是有史以来最先进的战斗机,它可利用传感器融合及低可探测技术在有争议空域中不受干扰地运行,它的先进武器和大航程不但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战斗能力,还能将陆地、海洋、空中的装备连接起来,F-35是澳大利亚国防军转型的催化剂。
目前澳大利亚两个接收F-35A的中队都在位于新南威尔士州的威廉姆敦空军基地。
澳国防工业部称,F-35项目也是推动澳大利亚国防工业能力发展的催化剂。每架F-35都有澳大利亚制造的零部件,有50多家澳大利亚公司从飞机开发、生产和维护合同中获利27亿澳元约合20亿美元,F-35项目已为澳方创造了2400多个高科技制造业就业机会。
截至目前,澳大利亚空军已接收了33架F-35A;有45名飞行员和600名维修人员培训合格;机队已累计飞行超过8780小时。
2023年,澳大利亚空军的首架F-35A序列号A35-001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卢克空军基地,累计飞行超过1000小时。
澳大利亚空军将采购100架F-35A,编制为4个作战中队、1个训练中队。
近日,澳大利亚空军第77战斗机中队最后一次使用F/A-18C“大黄蜂”对公众进行了飞行表演,之后该中队将换装F-35A。
据悉,未来一年将要获得初始作战能力的是:英国皇家海军F-35B、荷兰空军F-35A、韩国空军F-35A、意大利海军F-35B、丹麦空军F-35A。
日本和韩国的F-35要去澳大利亚维护
该公告引用澳大利亚国防工业部长帕特·康罗伊PatConroy的话,表示澳大利亚国防工业已经成为全球F-35机队维护和保障服务的“重要贡献者”,“未来全球F-35机队数量将达到3000多架,而澳大利亚威廉敦维护基地将为整个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F-35提供维修和保养服务。”
目前澳大利亚、韩国和日本三国军事关系较为密切,三国定期在西太平洋进行演习。2023年8月,日本首次将其F-35部署到澳大利亚;在2023年9月的联合演习中,澳大利亚和日本的F-35还进行了互访。双方表示,F-35特定的多功能高级数据链MADL令其可共享战场信息。
而韩国作为F-35在亚太地区的另一重要买家,目前拥有40架F-35,并在2023年年底又增购了20架,却一直没有建立维护中心。因此,扩建后的澳大利亚的F-35维护中心正好能够满足亚太地区不断增长的F-35机队的维护需求。
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设施布局
2023年,美国国防部指定澳大利亚和日本为其主要合作伙伴,负责亚太地区F-35飞机和发动机的维护工作。
根据这一安排,两国在共同承担F-35机身维护、大修、修理和升级MORU等工作的前提下,分工又略有不同:日本主要负责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北部的工作,澳大利亚则主要负责南部地区。
2023年8月,澳大利亚与美国达成F-35重要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澳大利亚将耗资超过1亿澳元6400万美元在其新南威尔士威廉敦的空军基地为F-35战斗机建造一个飞机涂层工厂。该设施计划也向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F-35用户开放。
由于澳大利亚的特殊地理位置,让澳大利亚的F-35机队回国维护,花销巨大;但以澳大利亚为区域中心,辐射整个印度洋—太平洋地区,不仅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加强美国与多个盟国之间的关系,更有助于该区域内的F-35用户形成交流制衡的关系,有利于美国军贸业务的发展。
而对澳大利亚来说,接二连三的F-35设施扩建计划不仅能保障本国F-35的维护能力,还能够加强自身在F-35产业链上的地位,顺带从日韩等国身上小赚一笔,助推经济发展、提升社会就业率;而最重要的作用必然是再次加强了其对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控制。
编审|监制:武晨、王兰
看航空融媒体工作室出品
波音737-9飞机舱门空中脱落事故,将影响737MAX系列重返中国返回搜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