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华人占多少:澳大利亚华人留学生比例有多少
摘要:本文将从五个角度探讨澳大利亚华人的数量和留学生比例。通过对澳大利亚华人人口统计以及留学生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澳洲华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对澳洲华人的日常生活、职业发展等方面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一、华人人口统计分析:1.1华人是澳大利亚第几大族裔
目前,澳大利亚华人是第三大族裔,仅次于英裔和爱尔兰裔澳大利亚人。1.2澳大利亚华人占总人口比例
根据最新数据,澳大利亚华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约为5.6%,2023年时华人人数已超过143万。二、华人教育水平分析:2.1华人受教育程度统计
澳大利亚华人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据悉,其中本科学位或以上学历人群比例达到了51.9%。2.2华人留学生比例
华人留学生在澳大利亚占比较高,人数约占留学生总人数的23%。三、澳大利亚华人职业分布分析:3.1华人主要从事的职业
澳大利亚华人从事的职业以教育、医疗、金融、IT等行业为主,其中教育业是最主要的就业领域。3.2华人职业平均收入水平
据调查,澳大利亚华人的平均收入水平高于其他族裔,仅次于印度裔和英裔。四、华人社区发展状况分析:4.1华人社区的地域分布
澳大利亚华人社区主要分布在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阿德莱德等地区。4.2华人社区内主要活动
华人社区内的主要活动包括文化传承、聚餐、旅游、经济贸易等活动。五、华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5.1面临着文化适应难题
由于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差异,华人在文化适应方面存在着一定困难。5.2面临着职场竞争压力
华人在澳大利亚的职场竞争压力较大,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5.3面临着前途光明的机遇
随着中澳之间的友好交流,华人在澳大利亚日益受到重视并得到更广泛的发展机遇。总结:
澳大利亚华人是作为华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澳大利亚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其影响力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对华人数量、教育水平、职业分布、社区发展状况、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五个方面的探讨,使我们更加了解和认识到了澳大利亚华人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澳大利亚华人
华人移民澳大利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10年代,有东方绅士之称的广州人麦世英被认为是第一个到达悉尼定居的华人[4]。而后澳大利亚东海岸的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分别发现大量金矿,尤其是维多利亚州,掀起一股巨大的淘金热潮,有“新金山”之称的墨尔本引来大批中国矿工。截止到1857年,全澳有大约四万名华人矿工。而伴随着他们的后裔以及家属的移民,澳大利亚境内的华人人数在二十世纪之前节节攀升。白澳政策主条目:白澳政策
刚建立起的以白人为主的自治政府持排华态度,陆续制定出一系列限制中国人移民的法案。到1888年,所有澳大利亚殖民地不再接受中国移民。第一任总理埃德蒙·巴顿宣称“人类平等的原则只适用于英国人之间,英国人跟中国人之间则不遵循这条原则。”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1901年澳大利亚政府开始的白澳政策,这项政策被政府性为举国政策,包括华裔在内的多个亚裔有色人种的少数族裔开始被官方以及政府排斥,使在澳华人在官方废除白澳政策以前人数锐减,亦造成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的一个长时间的空白期。
北美以及欧洲的白人在当时对中国移民的敌视可从“黄祸”一词中反映出,而这种态度在澳大利亚尤为显著。1901年时的澳大利亚人口只有370万人,与东亚诸国相差甚远,所以在北美以及澳大利亚有部分人士担心中国移民的涌入会“吞没”欧裔澳人。联邦政府担心越来越难以控制的亚洲移民潮流会大幅度降低白人的薪资水准,这种情绪在亨利·劳森澳大利亚著名诗人1906年写的一首诗“tobeamused”中反映。
1901年,新的联邦政府所进行的第一项立法举措,就是通过了这项臭名昭著的移民限制法,在此之前在英国,加拿大以及美国已经存在类似的法律。
白澳政策的真正有效废除通常被认为在1973年,当惠特兰的工党在移民法中增加了一系列阻止强化种族观点的修正案后。这些修正案确保了所有移民无论出生都有权在居住三年之后获取公民权,并认可所有关于移民与种族的国际协定。1975年的种族歧视法案则使得官方制定的带有种族色彩的规则为非法。
1970年代,在爱德华·高夫·惠特兰和马尔科姆·弗雷泽两届政府对移民法的不断修正下才最终将按出生国家选择移民的政策完全废除。
澳籍华人是指任何一个具有华人血统而已经归化成为澳大利亚公民的华人或是华裔;这其中不包括在澳临时工作的人士或是留学生。拥有澳大利亚永久居民签证的非澳大利亚公民亦不属于澳籍华人,只能算作华侨。澳大利亚华裔:是指父母或祖先具有华人血统,出生在澳大利亚并以融入本地文化的华人之后,被称为ABC英语:AustralianBornChinese。澳大利亚华人:泛指具有华人血统而生活在澳大利亚的人士,特指已经入籍并归化成为澳大利亚公民的华人。澳大利亚华侨:仅持有澳大利亚永久居民签证的具有华人血统人士,但并未入籍归化成为澳大利亚公民的华人。
澳大利亚早期华人移民多数是广府人和客家人,华埠所使用的语言亦多数为粤语。197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推行多元文化主义政策,香港与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越南、柬埔寨等通行粤语的华人移民澳大利亚,华埠所使用的语言亦多数为粤语。1980年代后,随着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中国内地移民涌入澳大利亚,加之自1970年代后悉尼和墨尔本等东岸大城形成众多的台裔社区,官话华语逐渐成为英语以外的使用语言。2001年人口普查中,澳大利亚华人中只有不到40%出生于中国大陆、香港或台湾;26%出生在澳大利亚,其他出生地有马来西亚10%和越南8%。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官话和粤语为华人常讲的两种语言,其他使用语言包括闽南语和客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