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时隔七年再访新西兰、澳大利亚 推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稳致远
3月17日至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部长王毅应邀对新西兰、澳大利亚进行正式访问,这是时隔七年中国外长再访新澳。今年是中国和新西兰、澳大利亚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以此为契机,王毅此访正式拉开今年中新、中澳两国高层交往的序幕。
谈到中新关系,王毅表示,中新建交以来,双方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彼此包容、聚焦合作、造福人民,不断创造新的合作纪录,使中新关系在中国同发达国家关系中保持领先地位,这是中新关系的重要和独特价值所在。访问期间,王毅同新西兰外长和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广泛深入交换意见。
当地时间3月20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堪培拉会见到访的中国外长王毅。王毅表示,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澳关系遇到的障碍逐一得到克服,悬案正在妥善予以解决,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也为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的动力。中澳关系既然已经回到正轨,明确了前进方向,双方就应坚定向前走,不犹豫、不彷徨、不开倒车,携手开创两国关系更加光明的未来。阿尔巴尼斯表示,澳方欣慰地看到,近两年来,澳中关系重回正确的方向,贸易投资和民间往来重现活跃,不断释放出积极信号并取得重要突破。澳方高度评价中国取得的发展和脱贫成就,愿同中方密切高层交往,深化各领域互利合作。澳中关系不应由差异和分歧来定义,应尽可能寻找双方利益共同点。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期待同两国一道,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加强战略沟通,增进彼此信任,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中新、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稳致远,为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中国贸促会专家王义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王毅外长时隔七年再访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既是基于维护地区安全,也为了显示中国开放的态度,并致力于升级国家间的自贸协定。他认为,今年中国提出聚焦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培养先进制造业也给这些国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新共创众多“第一”
当前全球化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区域合作显得越发重要。今年是中新、中澳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因此在外界看来,王毅此时访问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可谓“恰逢其时”。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周方银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访在时间上有几个特点:一是全国两会刚结束不久,中国开启新的外交议程;二是为了巩固去年11月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访华后中澳关系改善的成果,并与澳大利亚外长举行第七轮中澳外交与战略对话,以更为机制化的方式进行中澳外交与战略对话。另外,中澳、中新经贸合作的加强,对于区域合作也具有积极的意义,有助于减弱区域内的集团化、阵营化态势,消减美国“脱钩断链”的影响。
中国外长此访也给新西兰方面留下极好的印象。新西兰外长彼得斯向媒体表示,与王毅的会谈“非常愉快、非常友好”。
中国向来视新西兰为理性、成熟的合作伙伴。自建交以来,中新创造合作纪录,比如,新西兰是第一个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一个决定加入亚投行的西方国家。新西兰也是第一个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第一个同中国启动双边自贸区谈判并签署自贸协定的发达国家,还是第一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的发达国家。两国开创多个“第一”的纪录,可见中新关系的价值和重要性。
近年来,中新两国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这一点从两国屡创高峰的经贸合作就可见一斑。自1972年建交以来,中新双边贸易从700万新元增长到2023年的400多亿新元。经媒体统计,中新贸易额突破200亿新元历时6年,突破300亿新元历时4年,突破400亿新元仅历时3年,可见双边贸易额提升正不断加速。
中国已成为新西兰不可或缺的贸易伙伴。截至2023年,中国连续10年成为新西兰第一大贸易伙伴,约占新西兰对外货物和服务出口的30%,中国还连续多年保持新西兰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进口来源国的地位。与此同时,两国还在进一步发掘经贸新增长点。2023年,中新两国启动了自贸协定升级谈判,旨在进一步减少贸易壁垒,放开服务和货物市场准入。
对此,周方银表示,“2023年正式生效实施的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改善商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提升两国贸易的便利化程度,双方还承诺在电子商务、环境保护、中小企业和竞争政策等新领域开展合作。”据悉,今年1月1日,中国对进口自新西兰的乳制品全面实行零关税,这标志着中新自贸协定得到完全实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蓝庆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年来中新政治经济关系发展良好,两国互信程度不断增强。中新在经济上存在较强的互补性,两国相互依赖的程度也在不断增强。
从进出口品类来看,新西兰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强劲。新西兰的乳制品、肉类等农产品满足了中国民众对于优质食品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中国的机电产品与纺织品则是向新西兰出口的大项。对于新西兰这样一个高度依赖自由贸易和海外市场的岛国经济体,地区经济合作对该国的经济发展尤为重要。因此,中新签署并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激发地区合作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RCEP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建立起来之后效果会逐步显现。”王义桅表示,新西兰在农业、生物制药、旅游业和蓝色经济等领域都在南太平洋彰显影响力,因此中新之间将有很多互补的合作空间。中澳开启外交与战略对话
当地时间3月20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堪培拉会见到访的王毅。
会谈中,阿尔巴尼斯表示,澳方欣慰地看到,近两年来,澳中关系重回正确的方向,贸易投资和民间往来重现活跃,不断释放出积极信号并取得重要突破。澳中关系不应由差异和分歧来定义,应尽可能寻找双方利益共同点。王毅也表示,中方愿同澳方一道,进一步密切高层交往,恢复两国间对话机制,深化各领域互利合作,本着相互尊重态度管控和超越分歧,共同推动构建更加成熟稳定、更加富有成果的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时隔7年,王毅此行的背景是经历了数年震荡的中澳关系逐步回温并走向稳定发展。访澳期间,王毅同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举行第七轮中澳外交与战略对话,这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此前,由于中澳关系经历的波折,这一双边对话机制曾被搁置数年。直到2023年12月,王毅同来访的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在北京举行了中国和澳大利亚第六轮外交与战略对话。
“在此次中澳高层交往中,‘成熟’‘稳定’是高频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所助理研究员林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澳双边关系的发展印证了独立自主外交的价值,澳工党政府试图跳出前政府完全追随美国对华打压的僵硬思维,积极改善对华关系;第二,尽管中澳在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历史文化、产业结构等方面有不少差异,但双方合作树立起亚太国家求同存异的合作典范;第三,各领域务实合作也支撑着中澳关系的全面回暖。
自2023年举行第六轮中澳外交与战略对话以来,两国已经建立起长效的高层交往机制,包括1.5轨高级别对话、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和两国商业团组互访。
王义桅曾参与中澳高级别对话会议。他认为,中澳之间的人文交流和工商界互访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澳大利亚以贸易立国,通过加强经商业界的联络有助于加强双边关系。”
蓝庆新也认为,中澳工商业界开启对话,为企业发展搭建了交流平台。虽然中澳在地缘政治上一度存在冲突,但经济界尤其是工商界的往来,能够带来各自所需的经济利益,增加国家之间的福祉,这正是经济利益推动两国政治经济关系发展的典型例子。
此次王毅访澳的另一大看点,就是中澳两国继续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讨论各自的贸易关切。2023年年初以来,澳大利亚的煤炭、原木、大麦、干草等产品已重返中国市场。周方银表示,此前中方解除了多数对澳商品的贸易限制,为中澳关系改善做出了积极姿态。
解除贸易限制的影响也十分显著。据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10月,中国自澳大利亚进口了31.37万吨大麦,价值6.35亿元人民币。这是同年8月商务部经复审取消对澳大麦“双反”后,中国首月从澳大利亚进口大麦;也是自2023年5月中国对澳大麦实施“双反”3年多以来,首次在海关总署进出口数据库中出现澳大利亚大麦进口记录。目前澳大利亚是中国进口大麦的第二大供应国,仅次于法国。
受访专家认为,中澳经贸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林铎向记者表示,中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和逐渐壮大的中产阶级消费市场,以及质优价美的工业产品;澳大利亚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能矿、资金、技术和资源类产品。双方在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存在着较高的贸易互补性。
“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化石能源、原材料对于作为最大制造业大国的中国来说十分重要;而对澳大利亚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也无法找到足以替代中国的出口市场。”周方银认为,接下来若是有
新西兰和澳大利亚7方面的全面对比
新西兰的物价低于澳大利亚、加拿大,但是没有美国物价低。
新西兰拥有非常完善的福利,全民免费医疗公立医院全免费,包括药费全免、住房补贴、失业救济、特殊群体救助、教育补贴应有俱有。同澳大利亚,PR后两年内无法申请大部分的福利。
新西兰的福利来源于全国所有纳税人的贡献,这一点不同于很多国家。新西兰福利的最大特点是体现实用性,因此适用人群用广,申请门槛低,审核宽松。总之,新西兰的福利并不会象很多国家一样是幻觉,看起来福利很全也很多,但实际上很难申请到。
政府指数5颗星★★★★★
新西兰拥有世界上最廉洁的政府,在民众面前,新西兰是“弱势”政府,这源于新西兰以服务型政府为执政理念。
做为公民,你的诉求会得到最大尊重与回应。不管是国家党还是工党,民生保障是政府的工作重点,同澳大利亚一样,新西兰的全民富裕程度高。
新西兰的的原居民是毛利土着人怀唐伊条约规定毛利人拥有新西兰的土地,除毛利人以外,包括白人均为移民。作为“外来汉”,假设白人执政的新西兰政府向民众传达“排外思想”,等于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政府必须宣扬多族裔相溶性,“建设一个繁荣、多文化、多族裔包容性的社会”被写进移民法。
友好指数5颗星★★★★★
新西兰人是世界上最热情善良的人民,对待华人真诚友善,这也源于新西兰发达的旅游业,对于各种不同的面孔,都是远方的客人,是受欢迎的。新西兰是传统的女权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允许女性有选举权的国家,新西兰的女性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女性在新西兰众多政府机构中占据最高职位的比例相当大。这里的男性,性格内敛,谦和礼貌。
有不少华人认为新西兰人胸无大志,这其实是一种淡泊简朴的人生态度,舒适的环境与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让新西兰人更加热衷于享受生活,淡视名利与富贵。
澳大利亚是一个低失业率、高收入国家。无论综合国力还是社会福利均靠前,追求收入、环境、大国光环,这将是一个比较平衡的选择。
澳大利亚公民可以前往新西兰无限期工作与居住。
澳大利亚国土辽阔,资源丰富,在经济、科技、军事、体育等众多领域全面发展,成为南半球当之无愧的霸主。
澳大利亚拥有强大的经济体,经济的相对独立性是澳大利亚保持强势的重要原因,也让澳大利亚在150年中,属于最富有的国家之一,HDI、YBLI指数全球第一、人均GDP全球第二,在四大移民国中完全获胜。
农业和矿业是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注,农业和矿业的防御性特性也是其在全球金融危机中保持巍然屹立的重要原因不用担心卖不出去,特别是铁矿,每年都有中国这个冤大头花世界上最高的价格大量购买澳大利亚的铁矿石。
经济上的强劲可以让澳大利亚称得上是中低技能劳动者的天堂,澳大利亚拥有最高标准的最低起薪,其在发达国家中一直保持极低的失业率,也让澳大利亚成为世界上最容易就业的地区最近有美国人跑到澳大利亚找工作的趋势。
作为中低技能劳动者,同样的工作如果是在美国或加拿大大,工资仅有澳大利亚的50%左右;即使是工程师等专业人才,澳大利亚仍然有薪金优势;但高级技术人才,不如加拿大或美国。由于澳大利亚与美国的距离遥远,所以澳大利亚不用像加拿大一样担心人才流失。
气候指数4颗星★★★★☆
澳大利亚四面环海,沿海地区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是世界上着名的旅游胜地,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拥有众多其它地区没有的物种,袋鼠是澳洲的国宝。但澳大利亚中部拥有大量呈“沙漠化”半干旱地区,这部分区域气候干燥闷热。
澳大利亚的物价比加拿大、新西兰、美国都要高。
政府认为在澳就业容易,拿到PR的两年内不允许申请福利。澳大利亚的孕妇、牛奶金补贴丰厚,母亲多生一个孩子有额外奖励;全民免费医疗;失业救济金申请时有较严条件且申请时可能有面试;其次是政府免费公房申请需排队较长时间。
政府指数3颗星★★★☆☆
澳大利亚政府重视经济胜于一切,且观点无法改变。澳前身为英国殖民地,曾是英国人用来流放囚犯的“荒蛮之地”,作为囚犯的后裔,在情感上,历史上的澳洲人民极具自尊,多年来通过实力赢得尊重。
经济上的巨大成功让澳大利亚足以藐视欧美所有的发达国家。重视经济胜于一切的执政理念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过分追求低失业率,进而波及移民政策。
友好指数3颗星★★★☆☆
澳大利亚人普遍待人热情,拥有较高的素养。同美国,澳大利亚历史上曾大规模排华事实上,有部分崇尚“白澳至上”的澳洲人,现在连祖宗都不想认,多年来脱离英联邦的呼声一直很强烈。
澳大利亚政府是经济胜于一切的执政理念,极其重视失业率,所以当经济出现困难时,对于移民政策是强硬收紧姿态,这种强势的态度虽然不一定是民意的体现,但确实可以向民众传达这里暂时不需要技术移民的信息。往往在经济困难时,也的确会出现歧视华人现象媒体舆论导向火上烧油,相比在四大移民国中,澳大利亚对于亚裔友好程度总体来说很好。返回搜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