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澳大利亚对华政策调整——中澳关系“止跌回稳” 澳大利亚 对外关系法

澳大利亚对华政策调整——中澳关系“止跌回稳”

2023年11月4日至7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访华。这是2023年以来澳总理首次访华,可谓双边关系发展过程中又一里程碑事件。习近平主席在接见来访的阿尔巴尼斯时强调,这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访问,并高度肯定中澳双方走上了改善发展关系的“正确道路”。阿尔巴尼斯也对本次访华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客观地说,当前中澳关系“止跌回稳”是双方深思熟虑、善意互动以及耐心建立互信的结果。在阿尔巴尼斯上台之后,中方以包容开放的大国风范重启高层对话机制,主动引领中澳关系重回正轨;阿尔巴尼斯政府也在谨慎地摆脱前任政府对华政策的“负资产”,并为双边关系的稳定化注入正能量。过去一年半以来,阿尔巴尼斯政府努力回归工党对外政策的优良传统,吸取前任政府对华政策失控的教训,同时积极回应澳社会要求改善对华关系的呼声,逐步调适对华政策,以实现中澳关系的稳定化。

2023年5月21日,工党在2023年澳大利亚联邦大选中获胜,现任工党领袖阿尔巴尼斯将出任新一任澳大利亚总理。图为阿尔巴尼斯左二与即将出任外交部长的黄英贤左一、女友朱迪·海顿右二和儿子内森·阿尔巴尼斯右一一起站在台上。

回归工党对外政策的优良传统

吸取莫里森政府对华政策极端化的教训

尽管分析家对于莫里森政府对华政策极端化的解释不一,但对这一现象的存在基本不持异议。这种极端化的显著表现是莫里森抛弃对华政策的务实作法。事实上,务实主义曾经也是霍华德政府1995~2007年成功处理对华关系的重要法宝。与惠特拉姆的务实主义异曲同工,霍华德的务实法宝无非是从国家利益出发与中国进行接触,求同存异,只是霍华德或许更在意经济利益。

回应澳国内要求改善对华关系的诉求

中澳建交50年来,民间来往和交流方兴未艾。中澳双边关系具有较为坚实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尽管在特恩布尔政府和莫里森政府时期,这一社会和民意基础遭受冲击,但也展示出了弥足珍贵的韧性。例如,在澳国内“中国渗透论”甚嚣尘上之际,澳有识之士公开请愿,呼吁澳政府避免仓促对涉华议题政治化和安全化。这一坚韧的社会基础或许也是中澳关系历经风雨仍能砥砺前行的根本所在。事实上,就在工党胜选之后不久,澳15名学者联合致信刚刚就任的阿尔巴尼斯和黄英贤,督促工党政府抓住机会改善对华关系。

中澳关系“超越稳定再出发”仍需耐心

整体上看,阿尔巴尼斯政府通过汲取工党对华政策的优良传统,吸取前任政府在处理对华问题上的教训,同时积极回应商界等要求改善对华关系的诉求,客观上促成了中澳关系的稳定化。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稳定化并非“常态化”,更不是“重置”。稳定化本质上只是澳对华战略的阶段目标,而不是最终目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