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天涯区乡村最美旅游线路设计大赛 旅游线路设计大赛作品

天涯区乡村最美旅游线路设计大赛

AIM挑战Challenge

    8月18日,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全国总决赛正式收官。本届大赛吸引了全国943所高校、7085支队伍、3.8万名师生报名参赛。经过线上激烈角逐,60支队伍脱颖而出,获得全国奖项。其中,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的6个作品获得大赛特等奖。

    本届大赛以“筑梦新时代 青春谱华章”为主题,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成就、形成的重要精神进行作品创作,设“红色旅游线路设计”“红色旅游营销方案设计”“红色文创产品设计”“红色足迹微视频”“红色精神微讲解”“红色故事微漫画”六大参赛类别;大赛决赛以延安精神、陕西红色旅游为作品设计重点,以线上形式举行。

    “本届大赛的参赛作品紧跟时代潮流,很多选手在策划中运用了数字技术,特别是VR技术;此外,参赛作品很成熟也很有创意,很多作品可以直接投入市场,实现落地。”大赛评审代表、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辉在谈到此次大赛参赛作品与往届相比的进步和亮点时说。

    赛场亮点纷呈 作品创意频出

    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马栏蓝色龙”团队代表薛宁钰告诉记者,团队参加了本届大赛“红色文创产品设计”赛道,初赛作品是马栏记忆—VR沉浸式红色戏剧,决赛作品是时空艺旅——延安鲁艺AR沉浸式游学。初赛作品运用了虚拟现实技术,以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马栏村特有的红色文化与得天独厚的传统戏剧文化为依托,其情节设计上参考了马栏村红色历史,并融入了戏曲歌舞表演,在场景设计上搭建了线上村落景观和战斗现场模型,让观众借助VR眼镜,不受时空限制地观赏一场精彩唯美的沉浸式红色戏剧,了解马栏村红色文化与村落风貌。

    决赛作品时空艺旅——延安鲁艺AR沉浸式游学是根据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艺术学校——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后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的历史,与延安鲁艺文化园区现状,通过增强现实技术打造的沉浸式游览体验项目。团队依据鲁艺院系设置,设计了音乐、美术、戏剧、文学四种“时空艺旅学生证”。游客购买学生证后,根据指定步骤下载手机应用程序,找到园区内对应打卡位置,运用工具将木刻图案印制到学生证内页使图像补充完整,之后打开应用程序扫描该页,就可以穿越时空在手机中看到20世纪鲁艺课堂内外生活场景的视觉影像,从学生视角感受新文艺圣殿的历史风貌。

    薛宁钰说,之所以会策划这两个产品,是因为团队看到,近年来沉浸式歌舞剧出现在全国各大景区的舞台,“印象”系列、“又见”系列等大型演出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范本;王孝和百年·府城记忆等大量红色沉浸式情景剧也纷纷落地。“沉浸式剧目为景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与文化效益,但这类剧目只能在景区欣赏,且受疫情影响,演出不固定,发展存在较强的时空限制。”因此,团队试图开发一款VR红色戏剧,开拓沉浸式剧目线上体验形式,在打破时空局限,实现红色文化传播的同时,为景区线下游览引流。通过艺术与科技融合,开发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寻找红色文化活化的新方式。

    “马栏蓝色龙”团队成员看到,AR沉浸式漫游与红色旅游结合,为游客不受时空限制回溯历史提供了路径,也带来了与当下大多数景区展厅陈列不同的全新叙事方式。游客可以跟随异于景区讲解的视听描绘,游览另一语境下鲜为人知的红色景区,为景区更加丰富生动地传递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提高游览趣味性,吸引游客,扩大受众,发挥其红色教育的价值与社会意义。

    来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自然红”团队参加了“红色旅游营销方案设计”赛道,参赛作品宏梦起红潇,旅波衍流湘和铧光陕烁,赓续延红,获得了本届大赛的二等奖。

    “自然红”团队代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学生刘泳金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宏梦起红潇,旅波衍流湘是围绕湖南省‘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做的IP人物营销宣传,通过线下重点培育相关的沉浸式戏剧,对十八洞村进行引流。湖南省是伟人摇篮,因此我们想把精神和故事都赋予到人身上,所以创作了5个新时代人物的沉浸式戏剧。”

    铧光陕烁,赓续延红项目打造了一个红色文化节,实现辐射全陕西节庆的5年营销规划,“在灵感碰撞阶段,大家有很多不一样的想法,而做一个红旅节日是把所有想法聚在一起的最好方式。”刘泳金说,两个参赛作品的亮点是年轻化,活动形式与理念都比较新,“我们的目标就是‘红上加红’,希望红色旅游的‘红’和网红的‘红’能相互借力,使目的地和产品都能‘红’起来。”另一个亮点是IP先行,“我们给每个作品都设计了IP形象与定位,希望借助IP形象突破目的地偏远的空间限制。”

    刘泳金感到,这次比赛让队员们对红色文化的热爱转化为了实际行动。“在比赛过程中,我真切地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为了创作十八洞村沉浸式戏剧作品,我们团队把近20年间湖南省红色模范的故事全部研究了一遍。通过对这些感人至深故事的研读,我们深刻感悟到了信仰的力量。”

    如何策划出更好的红色旅游产品

    未来,大学生应如何积极发挥青春智慧,策划出更好的红色旅游产品?张辉认为,首先,要更加深入地认识红色精神。在不同时代,红色精神有着不同的体现,但都凝结了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只有把握住红色基因,才能策划出丰富多彩并被市场所接受的红色旅游产品。

    其次,要全面了解中国旅游的变化进程以及红色旅游的发展脉络。中国旅游经过40年的发展,已进入重构阶段。大学生们在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中,必须要有重构中国旅游发展的格局。比如早期的红色旅游线路产品的设计,主要是按照红色旅游的主题,把食、住、行、游、购、娱形成线路产品,但中国旅游发展到今天,旅游的六要素开始独立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线路如何设计、旅游资源如何深挖、怎样创造出被市场接受和认可的产品,都需要仔细研究。

    此外,不能将旅游仅仅局限为一种生活方式,旅游同时也是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在红色旅游产品的设计中,要在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方面进行深度挖掘。同时,当今旅游市场出现了很多新玩法,怎样适应市场,从体能型旅游向技能型旅游转变,也是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不仅是一个大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平台,同时也是大学生了解社会的渠道。大学生可通过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深入了解社会,了解各地旅游发展遇到的问题,思考应通过怎样的策划和产品来帮助地区巩固旅游扶贫的成果。“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也是历史上经济欠发达的地区。通过大学生的智慧和创意,帮助这些地区的人们走向共同富裕,正是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的重要意义。”张辉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夏瑾

杭州“三江两岸”水上黄金旅游线路产品设计大赛正式启动啦!

即日起,由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局、教育局、园文局、市总工会、共青团杭州市委、市妇联、市文联以及各区、县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杭州“三江两岸”水上黄金旅游线路产品设计大赛正式启动啦!本次大赛面向杭州市民和国内游客广泛征集水岸互动的旅游线路设计作品,旨在通过挖掘富有文化性、市场性、共富性和传播性的优秀作品,以创作者的视角发现不一样的“三江两岸”,共创共推“三江两岸”文旅共富体验新场景。

杭州“三江两岸”水上黄金旅游线路产品设计大赛

钱塘江流域是杭州的“母亲河”,也是杭州城市与旅游发展的重要轴线。以不同支流交汇处和新安江大坝为分界,划分为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四段。杭州境内的“三江两岸”全长235公里,是中国旅游资源最密集、最具人文气息、最具度假开发潜力的一条江。“三江两岸”沿线诗词歌赋、绘画艺术资源极为丰富,古往今来是文人墨客创作的“人间天堂”,有1000多位历史名人在此驻足留下了3000多首诗词佳作,有浙西“水上唐诗之路”之称,也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实景地。为了贯彻落实中共杭州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重要精神,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计划开展“杭州‘三江两岸’水上黄金旅游线路产品设计大赛”,深度解读“三江两岸”文化内涵,推广沿线文旅资源,延展全域文旅消费场景,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带动共同富裕,助力“三江两岸”世界级滨水旅游目的地打造。

2023年9月-11月。

线路报名期:9月19日-10月7日;

初赛和复赛初定于:10月8日-10月14日;

决赛期初定于:10月15日-10月28日。

杭州市民和国内游客,行业、性别、年龄均不设限制。可以团队或者个人名义参赛,一旦报名,参赛主体不予调整。

大赛评委会将由对“三江两岸”文化研究颇深的学者、旅游行业资深专家、在艺术、传媒等领域有一定代表性的大咖组成,强势集结,保证大赛专业度、提升活动影响力。

1、参赛机构或个人有机会获得相应奖励和证书。

2、前10名作品的创作者,将获邀参加由主办方举办的总决赛晚会,有机会与行业知名专家学习互动,并将在总决赛当晚进行获奖作品路演;前30名作品,有机会上线飞猪APP和小红书等新媒体进行展示和推广,助力共同富裕。

3、获奖作品有机会在国内、浙江省内主流媒体进行广泛传播,优秀创作者将有机会接受主流媒体采访,分享创作理念和作品创意。

1、大赛命题:挖掘“三江两岸”沿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源远流长的文化基底,策划设计“水岸互动”的水上黄金旅游线路。参赛选手需要以“三江两岸”沿线景点、文化、美食、非遗、艺术、城市符号等文化旅游内容为灵感和元素进行线路设计。线路形式上,需设计出主题鲜明、富有创意、内容丰富、满足市场需求且融入共富元素的一日游、两天一晚游、三天两晚游等多种类型线路产品;线路覆盖范围上,在充分考虑可操作前提下,鼓励设计串联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流域的“水岸互动”型线路产品,也可设计串联组合某几条江流域的“水岸互动”型线路产品;线路内容上,可以考虑文化、自然、古镇、乡村、运动、红色、美食、亚运、研学、宋韵等主题方向,鼓励参赛者自由发挥。

2、作品要求:每个完整的线路作品必须包含:线路名称、线路主题、适用人群团队或散客、线路简介不少于100字,详细介绍线路的组成元素、游玩方式、交通接驳、体验项目等、参考价格注明构成内容、线路详细内容以附件形式上传,视频或图片格式。视频为MP4或M4V格式,最多上传1个,单个视频不大于300M,时长不超过5分钟;图片为jpg形式,最多上传10张,单张图片不大于2M、创作者个人或团队信息姓名和联系电话等。

1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参赛者应确认拥有作品的著作权,未公开发表、未入围其他赛事并获奖,如不符合上述情况,一经发现主办方将取消其参赛资格,并保留追回获奖证书及其他奖品的权利。

2参赛者应如实填写报名表各项内容,提供真实准确的个人信息及联系方式。提供信息不完整或存在虚报、瞒报的,主办方将取消其参赛资格。

3以团队身份参赛的,每个线路作品创作者团队限5人以内,团队作品应由团队任意一名成员上传,不得多人重复上传同一作品。初赛阶段单人或者每个团队报名线路产品设计作品数量不限,但每个参赛主体能进入复赛的作品数量仅限3个以内。

4其他:一是主办方不承担包括因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纠纷,主办方保留取消参赛者参赛资格和追回所获奖项的权利;二是参赛作品的著作权属于参赛者。参赛者在作品完成提交后即表示同意授权如下:授权大赛主办方、承办方和双方共同认可的第三方拥有对征集作品和获奖作品进行公益性质的宣传推广、展览展示、市场推广等无偿使用权,授权大赛主办方、承办方和双方共同认可的第三方对本次大赛征集作品和获奖作品无偿进行市场转化;三是本次大赛不收取任何费用,恕不退稿;四是凡报名的作者,均视为已确认并遵守大赛的各项规定;五是大赛主办方对本届大赛保留最终解释权。

4、评选标准:一是文化性,作品要与大赛命题紧密相关,能够深入挖掘沿线文化内容,进行深刻的阐释和演绎,集中呈现“三江两岸”核心文化,讲好“三江两岸”故事;二是市场化,能充分发挥“三江两岸”沿线旅游价值,旅游线路有明确的目标群体,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组合新颖、可落地操作,具备市场接受度与商业转化力;三是共富性,设计的旅游线路能够深度融入山区4县共富场景,带动当地消费和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高质量发展。四是传播性,线路最终表达形式创新,设计构思巧妙,能够吸引各界关注、引发广泛传播。

5、大赛流程:考虑公众参与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线上展示和线下路演相结合的比赛方式,计划分设作品征集、初赛、复赛、决赛四个阶段,并举办总决赛晚会。

作品征集:采用在线

大学生旅游创意让红色文化打破时空界限——人民政协网

8月18日,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全国总决赛正式收官。本届大赛吸引了全国943所高校、7085支队伍、3.8万名师生报名参赛。经过线上激烈角逐,60支队伍脱颖而出,获得全国奖项。其中,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的6个作品获得大赛特等奖。

本届大赛以“筑梦新时代青春谱华章”为主题,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成就、形成的重要精神进行作品创作,设“红色旅游线路设计”“红色旅游营销方案设计”“红色文创产品设计”“红色足迹微视频”“红色精神微讲解”“红色故事微漫画”六大参赛类别;大赛决赛以延安精神、陕西红色旅游为作品设计重点,以线上形式举行。

“本届大赛的参赛作品紧跟时代潮流,很多选手在策划中运用了数字技术,特别是VR技术;此外,参赛作品很成熟也很有创意,很多作品可以直接投入市场,实现落地。”大赛评审代表、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辉在谈到此次大赛参赛作品与往届相比的进步和亮点时说。

赛场亮点纷呈作品创意频出

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马栏蓝色龙”团队代表薛宁钰告诉记者,团队参加了本届大赛“红色文创产品设计”赛道,初赛作品是马栏记忆—VR沉浸式红色戏剧,决赛作品是时空艺旅——延安鲁艺AR沉浸式游学。初赛作品运用了虚拟现实技术,以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马栏村特有的红色文化与得天独厚的传统戏剧文化为依托,其情节设计上参考了马栏村红色历史,并融入了戏曲歌舞表演,在场景设计上搭建了线上村落景观和战斗现场模型,让观众借助VR眼镜,不受时空限制地观赏一场精彩唯美的沉浸式红色戏剧,了解马栏村红色文化与村落风貌。

决赛作品时空艺旅——延安鲁艺AR沉浸式游学是根据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艺术学校——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后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的历史,与延安鲁艺文化园区现状,通过增强现实技术打造的沉浸式游览体验项目。团队依据鲁艺院系设置,设计了音乐、美术、戏剧、文学四种“时空艺旅学生证”。游客购买学生证后,根据指定步骤下载手机应用程序,找到园区内对应打卡位置,运用工具将木刻图案印制到学生证内页使图像补充完整,之后打开应用程序扫描该页,就可以穿越时空在手机中看到20世纪鲁艺课堂内外生活场景的视觉影像,从学生视角感受新文艺圣殿的历史风貌。

薛宁钰说,之所以会策划这两个产品,是因为团队看到,近年来沉浸式歌舞剧出现在全国各大景区的舞台,“印象”系列、“又见”系列等大型演出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范本;王孝和百年·府城记忆等大量红色沉浸式情景剧也纷纷落地。“沉浸式剧目为景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与文化效益,但这类剧目只能在景区欣赏,且受疫情影响,演出不固定,发展存在较强的时空限制。”因此,团队试图开发一款VR红色戏剧,开拓沉浸式剧目线上体验形式,在打破时空局限,实现红色文化传播的同时,为景区线下游览引流。通过艺术与科技融合,开发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寻找红色文化活化的新方式。

“马栏蓝色龙”团队成员看到,AR沉浸式漫游与红色旅游结合,为游客不受时空限制回溯历史提供了路径,也带来了与当下大多数景区展厅陈列不同的全新叙事方式。游客可以跟随异于景区讲解的视听描绘,游览另一语境下鲜为人知的红色景区,为景区更加丰富生动地传递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提高游览趣味性,吸引游客,扩大受众,发挥其红色教育的价值与社会意义。

来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自然红”团队参加了“红色旅游营销方案设计”赛道,参赛作品宏梦起红潇,旅波衍流湘和铧光陕烁,赓续延红,获得了本届大赛的二等奖。

“自然红”团队代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学生刘泳金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宏梦起红潇,旅波衍流湘是围绕湖南省‘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做的IP人物营销宣传,通过线下重点培育相关的沉浸式戏剧,对十八洞村进行引流。湖南省是伟人摇篮,因此我们想把精神和故事都赋予到人身上,所以创作了5个新时代人物的沉浸式戏剧。”

铧光陕烁,赓续延红项目打造了一个红色文化节,实现辐射全陕西节庆的5年营销规划,“在灵感碰撞阶段,大家有很多不一样的想法,而做一个红旅节日是把所有想法聚在一起的最好方式。”刘泳金说,两个参赛作品的亮点是年轻化,活动形式与理念都比较新,“我们的目标就是‘红上加红’,希望红色旅游的‘红’和网红的‘红’能相互借力,使目的地和产品都能‘红’起来。”另一个亮点是IP先行,“我们给每个作品都设计了IP形象与定位,希望借助IP形象突破目的地偏远的空间限制。”

刘泳金感到,这次比赛让队员们对红色文化的热爱转化为了实际行动。“在比赛过程中,我真切地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为了创作十八洞村沉浸式戏剧作品,我们团队把近20年间湖南省红色模范的故事全部研究了一遍。通过对这些感人至深故事的研读,我们深刻感悟到了信仰的力量。”

如何策划出更好的红色旅游产品

未来,大学生应如何积极发挥青春智慧,策划出更好的红色旅游产品?张辉认为,首先,要更加深入地认识红色精神。在不同时代,红色精神有着不同的体现,但都凝结了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只有把握住红色基因,才能策划出丰富多彩并被市场所接受的红色旅游产品。

其次,要全面了解中国旅游的变化进程以及红色旅游的发展脉络。中国旅游经过40年的发展,已进入重构阶段。大学生们在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中,必须要有重构中国旅游发展的格局。比如早期的红色旅游线路产品的设计,主要是按照红色旅游的主题,把食、住、行、游、购、娱形成线路产品,但中国旅游发展到今天,旅游的六要素开始独立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线路如何设计、旅游资源如何深挖、怎样创造出被市场接受和认可的产品,都需要仔细研究。

此外,不能将旅游仅仅局限为一种生活方式,旅游同时也是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在红色旅游产品的设计中,要在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方面进行深度挖掘。同时,当今旅游市场出现了很多新玩法,怎样适应市场,从体能型旅游向技能型旅游转变,也是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不仅是一个大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平台,同时也是大学生了解社会的渠道。大学生可通过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深入了解社会,了解各地旅游发展遇到的问题,思考应通过怎样的策划和产品来帮助地区巩固旅游扶贫的成果。“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也是历史上经济欠发达的地区。通过大学生的智慧和创意,帮助这些地区的人们走向共同富裕,正是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的重要意义。”张辉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夏瑾来源:中国青年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