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新冠肺炎疫情与旅游业:影响评估与思考建议 泰国2020年旅游业受损严重吗视频讲解

新冠肺炎疫情与旅游业:影响评估与思考建议

新冠肺炎疫情与旅游业:影响评估与思考建议

:27:26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宋瑞等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作为以人的移动性和聚集性为特征的旅游业,在此次疫情中受到强烈冲击。一方面,旅游业必须把疫情防控作为首要工作,采取严格措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另一方面,旅游业要在科学评估疫情影响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短期负面影响,并推动旅游业新一轮改革开放,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长远目标。

短期影响:冲击巨大,超乎以往

关于此次疫情给旅游业所造成的影响,目前大部分论断局限于描述性判断,少数定量分析也因研究时间较早、对疫情复杂性预估不足等原因而偏于乐观。总体来看,此次疫情在短期内对我国旅游业造成超乎以往的巨大冲击。

一2023年全年旅游总收入将大幅减少

为准确评估此次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我们根据“反事实”、“有限外推”和“相机修正”等原则,采用弹性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尝试进行分析。

所谓“反事实”原则,是在假设不存在疫情的情况下,计算旅游业发展的预期数值,再预测疫情不同走势下旅游市场可能呈现的实际情况,根据二者的差值测算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

所谓“有限外推”原则,是在世界疫情尚未结束、防治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重点把握短期预测和关键时点预测;

所谓“相机修正”原则,是根据疫情的最新变化对预测结果作出合理修正。基于国内外医学界对疫情的最新判断,我们设定三种不同情境进行评估。

情境1持乐观态度,假设国内疫情有望于3月底基本结束,最迟于4月上旬彻底结束;情境2持谨慎乐观态度,假设国内疫情有望于4月底基本结束,最迟于5月上旬彻底结束;情境3持谨慎态度,假设国内疫情有望于5月底基本结束,最迟于6月上旬彻底结束。

总体来看,三种情境之下,此次疫情将导致2023年度全年全国旅游总人次同比减少23.12%、29.29%和34.97%,全年旅游总收入同比减少26.27%、33.40%和39.83%。

若考虑不发生疫情情况下2023年的自然增长率即“反事实”预测,则三种情境下,此次疫情导致2023年全年全国旅游总人次损失29.80%、35.44%和40.62%,全年旅游总收入损失33.19%、39.65%和45.48%详见表1。其中新冠肺炎疫情造成2023年第一季度全国旅游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的潜在下降比例分别为76.49%和79.77%。

二此次疫情或将是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遭受的最大一次冲击

综合考虑此次疫情的复杂性、世界性以及我国旅游业的规模、体量、在GDP、就业和居民消费中的占比以及国际化程度等因素,可初步判断——这应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遭受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的一次冲击,其影响远超2003年“非典”详见表2。

缓解冲击:多元发力,多策并举

疫情爆发以来,政府部门积极行动,一方面做好疫情防控,坚决杜绝通过旅游活动、尤其是有组织的旅行活动扩散和传播疫情;另一方面出台各类政策,为包括旅游在内的各类受损行业企业提供支持。

2023年1月24日,文化和旅游部要求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暂停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产品。此后,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据不完全统计,自2023年1月24日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工业和信息部、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文化和旅游部、科技部等部门先后出台50余条政策,从金融、财政、税费优惠、稳岗就业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支持详见附录。

在金融扶持政策方面,主要措施如下:

一是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完善续贷政策安排、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支持企业渡过难关。

二是加大对受疫情影响的创业企业的担保贷款贴息支持力度,鼓励信用优良企业发行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为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

三是对到期还款困难的企业予以展期或续贷,对中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提供应急转贷资金支持,降低应急转贷费率。四是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截至2月25日全国共35200家、约占90%的旅行社申请暂退质保金,已退金额34.62亿元。

在稳岗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方面,主要措施如下:

一是允许企业与职工协商,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暂无工资支付能力的企业可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延期支付,以减轻资金周转压力。

二是用好培训费补贴、工会经费支持、企业组织会费、工会防疫专项资金等政策。对于停工期、恢复期组织职工参加各类线上或线下职业培训的,可按规定纳入补贴类培训范围,对工会经费支持、企业组织会费进行合理返还。

三是支持帮助受疫情影响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和困难企业职工转岗培训,开放“中国职业培训在线”平台全部功能,免费提供培训教学资源。

四是根据受疫情影响情况和基金承受能力,免征中小微企业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免征期限不超过5个月。

五是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可申请缓缴社会保险费与住房公积金,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或不影响正常提取。对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2023年一次性补缴或定期缴纳社会保险费放宽时限至疫情结束。

六是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对受疫情影响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中小微企业,可放宽裁员率标准,由不高于上年度统筹地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放宽到不高于上年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对参保职工30人含以下的企业,裁员率放宽至不超过企业职工总数20%。

在减税降费方面,主要包含延长申报纳税期限、延期缴纳税款等政策。国家税务总局2月份先后两次延长纳税申报期限,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企业——包括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指旅行社及相关服务、游览景区管理两类四大类——2023年度发生的亏损,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8年。

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方面,通过减免租金,降低用电、用气价格等方式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例如,加大创业载体奖补力度,支持创业孵化园区、示范基地降低或减免创业者场地租金等费用;对疫情防控期间暂不能开工企业、疫情后复工复产企业分别出台用电政策,通过执行淡季价格、对特定行业给予特殊价格优惠、及时降低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等措施降低企业成本等等。

行业协会作为政府、市场之外的第三种监督力量与组织形式,在疫情防控、行业自律和产业互助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发布呼吁与倡议书响应。中国旅游协会、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等先后发布关于号召全行业积极防控疫情、发挥通用机场保障作用防控备勤值守等倡议,充分发挥协会行业号召力、迅速启动疫情防控工作。

二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中国旅游协会等通过组织会员企业捐赠防疫用品、联合企业开展全国医务工作者免费游公益活动等措施,组织会员企业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行业正面形象。

三是开展行业自律与自救。中国旅游景区协会组织51家景区发布中国旅游景区防疫自律公约,中国饭店协会联合企业发布数据图解,疫情对全国酒店市场的影响分析民宿用于新冠肺炎期间的应急管理及经营操作指南疫情期间民宿业主合规应对指导手册等措施,发挥行业自律作用、指导企业认知市场、分析影响及危机应对管理。中国旅游协会等免除会员单位会费,联手线上平台推出“无接触餐厅”改革营业方式、携手APP为餐饮企业提供在线招聘服务解决企业用工问题等,积极开展自救。

旅游企业是旅游市场运行的重要组成单位,在疫情发生后勇于承担责任,并在困境中抱团取暖、苦练内功,为疫情后的恢复与振兴储存力量。

具体做法如下。一是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文化和旅游部1月24日发布公告以后,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旅游产品暂停;各类景区、公园、博物馆、艺术馆等全部关闭;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投入大量人力处理游客行程调整和退团退费等事宜,客服人员夜以继日、耐心服务;OTA等旅游企业在铁路、航空等有关部门制定退订政策前后,出台并不断升级退订政策,并启动“门店关怀计划”;

航空公司运送湖北滞留客人回家,并免费承运救援物资;武汉数百家酒店组成联盟,为医务人员供免费住宿;各地酒店根据当地有关部门部署,集中接待湖北游客的酒店。旅游企业积极参与所在地区和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把疫情防控与社会责任、社区共建、精准扶贫紧密结合;

部分旅游企业推出保障基金、专项公益基金,支持医护人员;旅游企业捐献医用口罩、防护服,并向湖北疫情防控一线捐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诸多出境社领队,化身“国际快递员”,在海外华人、华侨等的帮助下,将一批批口罩、防护服送回国内。

二是开展行业互助。部分连锁酒店、民宿等品牌企业减收或免收加盟费和管理费;部分业主对相关项目实施租金优惠减免政策;部分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和高管团队通过股票回购、减薪等方式与企业共克时艰;

同程艺龙、携程、首旅如家等在线平台、酒店集团组织同业抱团取暖、共渡难关,例如同程艺龙发起城市“方舟联盟”活动,运用VR及高清视频技术为旅游目的地免费提供旅游推广服务,携程投入10亿元合作伙伴支持基金和100亿元额度小微贷款向合作伙伴推出“同袍”计划,首旅如家对特许加盟酒店出台还款展期金融扶持和“营业中断险”保险扶持政策,巅峰智业、景域驴妈妈、美团等推出文旅产业振兴公益直播、“酒店加油计划”公益课程等等。

三是在保生存的前提下谋发展。旅游企业积极与上下游、合作方、相关方沟通,思考商业模式和企业战略的调整,在产品研发、利益调配、渠道维护、资产收购、重塑IP、业态调整等方面加快研究和部署;企业积极开展内部分级、分类在岗培训,景区、酒店等在设备闲置期间进行全面排查、维保、升级等等。

相关思考:全面分析,理性看待

由于此次疫情的复杂性,对其旅游影响的分析需全面分析,理性看待,尤其要关注以下六个问题。

一关注疫情对旅游业的长期影响

关于此次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目前人们的关注点主要在当期影响和短期影响,对长期影响尚未有足够重视。所谓当期影响,是讨论此话题之时或疫情进展初期已经发生的影响。所谓短期影响,时段划分不一,大致为疫情高峰两个月之后,为期半年到一年。所谓长期影响,大致为疫情发生一年后。

在对后续发展态势乃至总体影响做出判断时,既要考虑到当期影响,又不能做简单的线性推演,更不能将当期影响沿着时间轴顺延成总体影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要关注此次疫情在未来数年内,对世界经济格局、全球旅游格局、我国旅游地位、旅游业发展模式等的长期影响,并在“十四五”规划中做出相应的规划,做出科学应对乃至积极引导。

二关注疫情对旅游业内在结构的影响

除关注疫情对旅游业的总体影响外,也要关注其对旅游业内在结构造成的冲击。在这方面,要特别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就不同细分行业而言,此次疫情的影响大小、市场恢复的时间早晚等有所不同。相对而言,航空业尤其是国际航空、邮轮业、以传统团队业务为主的旅行社业等受损可能最为严重。在制定相关政策和市场振兴计划时,应加以区别对待。

二是就旅游业的产业链条而言,要警惕可能出现的产业链震荡,关注某些领域可能出现的兼并收购、行业洗牌或投资烂尾;要平衡好“不可抗力”情境下退订背后的法律、行规与道义问题,思考如何在头部企业率先垂范建立新规则的前提下维护好产业生态体系乃至实现产业链协同等等。

三关注疫情对旅游从业者的影响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也是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2023年我国旅游直接就业2826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1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9%。疫情之下,旅游业是稳岗压力最大的行业之一,特别是考虑到旅游就业的特性,更应引起关注。总体来看,旅游就业有如下特征:

一是除个别重资产行业外,旅游业中的大部分细分行业如旅行社、住宿接待、餐饮、购物、娱乐等均属劳动密集型行业,且以中小微企业为主,抗风险能力相对较低。

二是旅游业中存在大量非传统就业岗位和非全日制、临时性、自由职业、平台型就业和弹性工作等就业形式。灵活的非传统就业在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也面临着保障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即便导游这样的传统职业,很多也属于自由职业者,没有基本工资和“五险一金”,抗风险能力低。一项调查显示,此次疫情将导致近60%的导游全年收入减少一半以上。

三是吸纳特殊群体就业。旅游领域的就业对社会重点人群就业有突出作用,尤其是对于年轻人群体、女性群体、农村劳动力群体以及边远地区的弱势群体有很强的吸纳能力。在此背景下,要特别关注旅游就业市场的稳定。

四关注疫情对旅游业的间接影响

就影响的传导路径而言,除直接影响外,也要关注间接影响。所谓直接影响,是疫情给旅游产业、旅游市场、旅游经济、旅游企业、游客心理、行为、消费时间、消费偏好等、旅游从业者等带来的直接影响。

所谓间接影响,是因疫情给其他领域如居民收入、医疗等支出、就业状况等和其他产业如农业、金融业、制造业等、其他要素如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带来的冲击,从而间接地传导至旅游业。

比如:若疫情导致经济下滑、失业增加、居民收入尤其是可自由支配收入大幅减少,则旅游需求会出现萎缩,所谓的报复性反弹便难以实现;若疫情带来金融市场较大波动、资本市场普遍悲观,则旅游投资会面临缩减,大量旅游在建待建项目可能沦为烂尾等等。目前大家

2023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未来5年旅游收入或将近10万亿元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这三部分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1、国内旅游市场稳步增长

根据中国文旅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2023年,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平稳增长;2023年国内旅游人数首次突破50亿人次,2023年国内旅游人数突破60亿人次,达到60.06亿人次,较2023年同比增长8.43%。

2010-2023年,我国旅游业总规模实现稳步增长,旅游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0年旅游总收入为1.57万亿元,2023年国内旅游总收入为6.63万亿元,创历史新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7.36%,较2023年同比增长11.06%。

2、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贡献作用,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大小则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观察的重要指标。2023年,中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11.05%,达到2023年以来的历史新高。从2023年的10.39%到2023年的11.05%,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

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一方面反映出中国旅游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并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旅游业为内需拉动经济提供动力。

注:2023年占GDP总量比重为10.39%。

3、2023年国庆假期期间国内旅游市场分析

根据中国文旅部发布的国庆节假期八天的旅游市场数据,2013-2023年,国庆假期期间国内旅游收入逐年增长,但增速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23年旅游收入突破6000亿元,达到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5%。2023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

从各地国庆假期接待游客数量来看,2023年,河南省接待游客数位列全国第一,全省共接待游客7234.98万人次,与2023年同期增长了9.09%;江西接待游客6809.75万人,全国游客数量排名第二;山西接待游客5246.89万人次,全国排名第三。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疫情受损最严重的湖北旅游业恢复较快,2023年10月1日至8日,全省共接待游客5228.5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8.29亿元,分别恢复到去年国庆假期的82.74%和72.26%。

从各省旅游收入来看,2023年国庆假期期间,江苏、江西及贵州三省旅游收入排名全国前三,分别实现旅游收入512.55亿元、398.81亿元以及367.21亿元。

4、中国旅游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预计2023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将负增长15.5%,全年同比减少9.3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负增长20.6%,全年旅游收入减少1.18万亿元。到2023年底,预计全国游客人数下降至50.74亿人次,全国旅游收入降至4.55万亿元。

但未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消费主体和消费观念观念的改变,旅游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可观。因此前瞻预测,至2025年,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83亿人次,旅游收入接近10万亿元。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

新冠疫情下的泰国旅游业现状 – 泰国头条新闻

泰国头条新闻社讯COVID-19新冠病毒使得泰国本国旅游业景象从超负荷旅游(Over-tourism),即游客数量超过当地景区容客量的状态,变为游客数量缺乏(Under-tourism)状态。尽管政府已开始放宽部分行业,允许开门营业,但泰国的旅游业前景仍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过去的十年,泰国旅游业在客流量和收入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旅游收入占国家GDP总值的22%。但其所需面对的挑战是游客数量超出景区承载力所带来的问题。但就目前而言,新型冠状病毒危机所致这一问题变更为与之相反的游客数量急剧减少(Under-tourism)。

泰国的主要收入依赖于外国游客,尤其是该群体主要来自中国、东盟国家、印度、韩国、日本、俄罗斯、欧洲国家和美国。仅有10.8%的收入来源于本国游客。因此,COVID-19危机严重影响了泰国的旅游业和服务业。

此外,旅游业也是最重要的就业领域之一。泰国银行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五年中旅游业创造了五分之一的新就业机会,并且在2023年时通过接纳了来自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外流劳动力,使其就业人数多达440万人。可见COVID-19危机于旅游业供应链中沉重打击了从事其行业和各类商业的从业人员及劳动力。

世界旅游组织(UNWTO)于2023年3月27日对其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即今年全球的游客人数预计下降20-30%,收入损失约3000-4500亿美元,相当于全球旅游收入的三分之一。

泰国民航局公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旅客统计数据显示,客流量为1,570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854万人,下降了35.3%。例如,来自中国的旅客数量下降了59.4%,日本则下降了28%等。以及政府宣布的临时禁止客机于4月之前入境本国,都是大大减少国际旅客的因素,直到再次开通国际航班。

第一季度的受此影响结果显著的是,每周取消飞往泰国的100多次航班,于主要旅游地区包括曼谷、普吉岛、芭堤雅和苏梅岛在内取消了50,000多间客房,于2023年2月至4月期间,取消了约60%的预订到泰国的机票,取消了例如本田LPGA2023泰国锦标赛、传奇音乐节等国际活动。泰国旅游业联合会预计此危机对旅游业的影响至少需要6个月的时间,并且会有超过2500亿泰铢的损失。

泰国旅游业的前景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主要因素是能够控制世界各国之间病毒传染,逐步解封城市和国际运输以及各国游客的经济现状。积极乐观地去应对,目前的情况既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达成恢复正常或几乎正常的地步,而游客和商家理应变得更加注重个人卫生。

至于最坏的情形就是泰国旅游业将停滞不前,即未来只有某些必不可少的出行或国际之旅,好比目的为商务办公和健康类的出行。而旅客也会在安全、卫生及具备良好的社交距离方面,有较高的要求。而于寄宿家庭和共享经济方面来说,爱彼迎之类的住宿方式将不再大受欢迎,除非其将自身整改到能够确保卫生和安全的标准。

因此,泰国应在短期内集中精力处理危机和缓解危机,乃至复兴旅游业以使其回归为人民工作及收入的主要来源。例如兼职、学习新技能(旅游业领域),全面提高安全和卫生标准,做出旅游业供应链及商业模式的整改。

放眼中长期来看,泰国应抓住此次危机带来的机遇,通过对旅游产品和服务创造附加值,进而不断反思和制定以调整自我适应可持续和高品质出行的战略。支持高价值旅游类别的创建和旅游业的创新,例如:健康旅游、老年团体旅游、体育旅游、社会旅游和绿色旅游。

为确保贯穿整个供应链间的信任,而使用VR和AR技术创新旅游业,使用区块链(Blockchain)包括旨在达成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在安全和环境影响两方面,即对于客源及旅行目的地,要备好连接交通运输网体系并建立好足够的容纳基础。

来源:bangkokbiznews译员:包涵审核:李艾伦(“新冠肺炎”中泰文翻译志愿者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