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北京疫情防控等级下调 旅游需求应声暴涨 北京旅游需求暴涨

北京疫情防控等级下调 旅游需求应声暴涨

责任编辑:赵慧芳

北京导游酷暑日记:俩月没休息,年轻导游累哭了

不到半个月时间,赵广秋已经变得又黑又瘦。“长期睡眠不足,再加上高温天暴走,很容易出现心律不齐、大脑缺氧等症状,都得拿药顶着。像我们这些三四十岁的,会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一些身体弱一点的年轻小姑娘,要带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真正带团的时候,赵广秋很少感觉到累,“因为要一直提着神儿,密切观察客人的身体状况,及时处理好客人的情绪。”

等到送走客人,他才恍然意识到自己浑身像散了架。接下来整个七八月份,都会是这种高强度,基本上一天都休息不了。看到有同行在颐和园中暑离世的新闻,赵广秋心里格外不好受。“这样的高温天气下,无论游客还是导游,身体都在经受考验,希望景区可以多一些人性化的措施,让旅游体验得到进一步改善。”

带队走向颐和园北宫门的导游

下午3点,气温逼近40℃,地表温度更高。圆明园南门外,密密麻麻的游客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暴晒之下,已经经历了大半天游览的游客们,有些疲乏,步幅谨慎地往园内挪。人群中,能看见几个鲜艳而倔强的小旗,在精神抖擞地摇摆,那就是地接导游们。

老万一身漆黑,墨镜黑、肤色黑、衣服黑,还戴着黑色的防晒护袖。他把团里的游客,全部送进了园内,自己用衣服擦了擦汗,就到南门外广场上的树荫底下休息。“太热了,也太累了,但是没办法,咱就是干这份工作的。”

北京很多室外景区,缺乏遮阳设施,圆明园南门外这几棵大树,成了导游们的好朋友。好几个举着小旗的导游,在这里休息。“地上太烫,要不然我还能坐会儿。”老万试了试地上的温度,还是选择靠着树站会儿。干导游十几年,今年夏天是最特别的。“以往暑期也忙,但没像今年这么忙,而且这高温,我在北京这么多年也没经历过。”

家人提醒老万,注意补水,抽空休息。到一个景区,他就赶紧去买瓶矿泉水。“我想要冰的,但是到下午,冰水已经供应不上了,哪儿哪儿都是‘没冰的了啊’。”

和老万一身黑不同,女导游小梁一身白。她把团送进园之后,也找了棵树休息。“三四天,我就得来一次。送走一波又是一波。”小梁说,今年门票难抢,圆明园算是比较好抢的,有历史感,很多外地游客喜欢。

正和小梁聊着,又一个导游带着队从大树间穿过。“嗨,这儿凉快点儿,大家集中一下,听我说。”导游把游客招呼到身边,“现在啊,12点半,哦,不对,3点半,我忙晕……一会儿5点钟,咱们还是原地集合,去坐车,好吧。”

忙完一天的活儿,夜已经很深了。自己经营旅行社的导游老朱,看了眼表,自言自语:“到点儿了,准备抢中国科技馆的票。”

再热、再累,老朱都可以克服,今年暑期最难的是预约门票。“我们旅行社也跟广大散客一样,在一个票池里抢票,大家抢不到,我们也抢不到。有些必看的景点,抢不到票,就面临退团。”退团的情况,老朱最近已经遇到过,为了尽量避免,他发动还能坚持的导游,用能用的手机,一起抢票。“我们脑子里有一个时刻表,到哪个点,抢哪个景点的门票,脑子里的闹钟,就自己响了。进入抢票的那几分钟,所有的电话,我都不接。”

正在踌躇满志准备抢票,老朱的电话响了,接通之后,他听到了哭声。皱着眉聊了十分钟,老朱叹了口气:“小姑娘刚刚拿证,实在扛不住了,嚎啕大哭,两个月没休息一天。我只能安抚她先调整调整,想再找人没那么容易。”

这几年,很多导游转行,新导游补充少,导致今年暑期,北京旅游接待力量面临严峻考验。每一个坚持下来的导游,面对突然暴涨的需求,都需要承受身心压力。“导游比游客起得更早,睡得更晚。把游客送到酒店后,自己再坐地铁回家。一个团三天到四天,连轴转。”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返回搜狐,查看

疫情放开,大学生们“报复性”旅游,问问青春剩下几年?

0分享至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国内各地旅游业开始逐渐复苏,一些大学生也开始"报复性"出门旅游。他们在家里宅了太长时间,对旅游的渴望和对青春的憧憬驱使他们选择了出门旅游,但这种行为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争议。

首先,这种行为是可以理解的。疫情期间,人们的生活被严重限制,无法出门旅游和聚会,造成了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而旅游可以让人们放松身心,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大学生们感受到青春的活力和生命的美好。然而,大学生"报复性"旅游的行为也引发了一些问题。首先,疫情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并没有完全解除,出门旅游仍然存在风险。此外,由于大学生经济能力有限,很多人选择的是低价旅游,这种旅游往往会存在一些隐患,如旅游安全、服务质量等问题。

同时,旅游对于大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更重要的是可以开拓眼界、增长见识、丰富社交圈,这些经验和体验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如果旅游只是为了满足短暂的消费欲望,而忽略了对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的意义,这种旅游行为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

因此,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大学生"报复性"旅游这个现象。旅游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享受生活、感受青春,但也需要注重旅游的安全和品质,并将旅游视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和发展机会,从而获得更深刻的体验和收获。

十张图带你看疫情影响下的旅游需求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旅游目的地变化较大

当前位置:前瞻产业研究院»经济学人»研究员专栏十张图带你看疫情影响下的旅游需求市场发展现状分析旅游目的地变化较大UVc分享到:吴小燕•:20:17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E75798G02023-2028年中国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23-2028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23-2028年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分析报告2023-2028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23-2028中国主题公园旅游最佳商业模式分析与开发策略报告2023-2028年中国养生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与区域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2023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如今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消费的刚需,此次疫情对大众旅游心理、旅游偏好、旅游计划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旅游消费预算增加700余元

因疫情原因影响了很多人的出游计划。所以疫情过后,计划出游人数和出游预算都会随之增加。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的网络调查显示,2023年人均旅游预算为5746元,较2023年增加了734元。其中3000元以上预算人数较2023年显著提升。

目前,“社会安全秩序”、“卫生健康状况”和“自然景观”是消费者最关注的旅游因素。对“卫生健康状况”的关注度较高,主要是新冠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日常生活习惯。人们更加注重餐馆的卫生条件和自身的卫生健康。而生活习惯的改变也会延伸到旅游行为中来。

除此之外,2023年人们对“应急措施”、“餐饮条件”、“旅游保险”、“购物条件”和“退费政策”因素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其中,对“应急措施”的关注度提高了10.2%,对“餐饮条件”的关注度提高了13.8%。

疫情致近30%人群取消计划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的调查中,72.4%的的人表示2023年有旅游计划。受疫情影响,28.3%的人取消了原计划,且有10%的人承受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还有一部分人改变了原计划的时间或者目的地。仅有27.1%的人没有收到影响。

疫情对旅游时间影响较小

2023年消费者计划旅游平均逗留时间的均值为4.6天,和2023年的4.2天相比,无太大变化。疫情对旅游市场的影响较小。从旅游平均逗留时间来看,一天及以内的周边游变少,5-7天的旅行比重有所提升。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网络调查结果显示,网民对湖北省旅游兴趣度大增。湖北省成为全国网民最想去的旅游目的地第二名。从热门城市来看,2023年疫情前后的热门旅游城市没有太大变化。但疫情过后武汉市成为全国网民最想去的旅游城市,网民想通过消费来为武汉经济做出贡献。

从旅游景点来看,疫情前消费者偏好的旅游景点多为网红景点。而疫情后,同目的地的偏好相同,湖北省的景点受到人们关注。神农架和黄鹤楼成为了人们想去的热门景点。

受全球疫情爆发的影响,消费者出境游目的地偏好变化较大。疫情前,美国是消费者最想去的旅游国家。但由于美国疫情情况严重,疫情后没有进入消费者最想去的旅游国家TOP10。俄罗斯、瑞士、冰岛和巴基斯坦这些小众国家成为疫情后人们想去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