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旅行社强制购物为何屡禁不止凤凰网湖南 跟团北京旅游会强制购物吗

旅行社强制购物为何屡禁不止凤凰网湖南

原标题:导游怒怼游客孩子没死就得购物,旅行社强制购物为何屡禁不止?

近日,旅行社强制游客购物事件被频频曝出,先后出现在张家界某翡翠城“导游威胁怒骂游客骗吃骗喝”,云南某珠宝店“导游怒怼游客孩子没死就得购物”的负面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黑导游的违规行为,可能让整个目的地的旅游形象大打折扣。“一锤子买卖式”的旅游,注定不会得到长远的发展。

01导游怒怼游客现象频繁发生

近日,一名游客在云南西双版纳某购物点接到家人“儿子生病要做手术”视频通话时,与现场导游发生争执,导游怒怼游客称“孩子没死就得进去购物”。此段视频在网上热传,并引发社会大众关注。

据了解,游客齐某参加了一个由省外旅行社组织的27人散客拼团,由西双版纳景洪游趣国际旅行社地接后,先后被安排到野象谷、勐泐旅游文化景区和傣家村寨游玩,并于23日上午9时许被安排到位于景洪工业园区的品翠轩珠宝店购物。齐某进店时正好接到家人“儿子生病需要做手术”的视频电话,而导游竟走到游客身旁语出惊人,“孩子又没有死!先进来买东西不行吗?”。此事被围观群众拍视频传到网上后,引发网友和相关部门的关注,执法部门对涉事旅行社涉嫌组织指定购物、变更行程,导游涉嫌强迫购物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调查。

4月27日,西双版纳官方发布通报,通报指出,执法部门已经对西双版纳景洪游趣国际旅行社涉嫌组织指定购物、变更行程,对导游涉嫌强迫购物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进一步调查。同时,对品翠轩珠宝店责令关停,并就其是否存在价格虚高、以次充好等违规行为展开调查,最终调查结果和处理情况将向社会公布。

据通报介绍,今年以来,西双版纳州共处理投诉案件146起,受理退货诉求658起,退款金额达402.55万元,查办涉旅违法违规案件4起,吊销旅行社经营许可证1家,责令停业整顿社会零售商品企业6家,有力地维护了西双版纳州旅游市场健康秩序。

此前,有类似事件在网络上曝光,游客参加张家界旅行“低价团”,然后被导游带至购物场所要求进行消费,旅客不愿买,就被导游怒骂是在“骗吃骗喝”,随后,张家界政府及时进行调查,确定了涉事的旅行社及导游之后,对旅行社及购物场所下达了停业整顿的指令,也将对涉事导游进行调查。

02目的地旅游形象严重受损

“史上最火爆”五一假期即将来临,瑞丽在前几日通告全市低风险区域有序解除居家隔离管理,实行常态化疫情防控。此时云南旅游负面事件频发,无疑为消费者重拾去云南旅游的信心蒙上了一层阴影。

旅行社强制购物乱象并未偶然事件,一个月前,云南低价游导游威胁游客称“不消费就将纳入征信”的视频也曾引发舆论的关注。针对此种旅游乱象,凤凰网旅游发起民意调查,超过6万名网友参与了投票。截止发稿时,超过70%的网友表示,此类事件会影响去云南旅游的决策,同时有近75%的网友表示不会跟团游云南。

凤凰网旅游第一时间联系采访到一位云南金牌导游,他表示,非常痛心,云南旅游的招牌又被抹黑,希望广大旅游工作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希望广大游客拒绝参加低价团。对于层出不穷的云南旅游负面事件十分无奈,“有旅行社铤而走险操作低价游,通过低价游、零负团费诱导游客参团,而导游则背负着购物压力在带团。其实大部分从业人员不是这样的,云南的旅游监管也是全国最严的。我们身边也有

游客跟团被导游强制买玉 官方通报:吊销其导游证 旅行社停业整顿

央广网北京10月26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周益帆近日,山东游客王女士在网络爆料:自己在山东报名参加旅行团,前往甘肃兰州旅游,不到一周的行程一共要花费4千多元。出发前,旅行团表示旅程中要求游客进购物店,并告诉王女士“配合着进就行,不强制买”。但上车去往购物店时,导游要求:“一家最低最低两千,不能不买,不买不能走。”

双方争执的视频引起关注后,兰州市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队核查并通报相关结果:旅行社停业整顿3个月,吊销当事导游的导游证。旅行团购物纠纷症结究竟在哪里? 

在网络流传的视频中,王女士与导游芦某某在一个购物店中发生争执。

游客:“你跟我说每个家庭必须要买东西。”

导游:“对啊,多多少少买一点不算是一份心意吗?你说我服务了几天,我不应该有一点点工资吗?”

游客:“没有我想要的东西我为什么要买?”

据王女士向媒体介绍,参团费4000多块钱,10月5日出发,共六天,事件发生在行程即将结束时。

王女士说:“我在山东本地报的团,我是10月5日济南到兰州,10月10日兰州到济南就结束,报价是四千多,当时我从这边出发的时候,人家就说这个团是要进购物店的,配合着进就行,不强制买。然而在车上的时候,这个导游就说,一家最低最低消费两千,不能不买,别让我上厕所去逮你去。她挨家挨户地盯,她第一次过来,说你早买咱们早走,我们这几天都不容易。第二次她又追着我们问,你买了吗?快点买,你不买谁也走不了。这时候我就跟她发生争执了。”

事发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又涉及旅行团强制购物,王女士的爆料,引起关注。兰州市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队昨天发布情况通报:经调查,2023年10月5日至10日,甘肃吉途旅行社组织山东、重庆等地散拼游客共18人,参加行程为“秋摄额济”兰州一张掖一额济纳一嘉峪关6日游,旅行社聘用酒泉市导游芦某某为团队导游。10月9日上午10点左右,团队按照行程约定游览酒泉市“酒泉奇石馆”,导游芦某某因两位游客未购买玉石与之发生语言争执,争执结束后,全团离开参观点继续行程,团队游客均未购买任何商品。经执法人员传唤询问相关涉事人员,收集视频证据,认定导游芦某某在10月9日导游活动中,存在变相要求旅游者消费行为。依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决定给予委派芦某某进行导游活动的甘肃吉途旅行社停业整顿3个月的行政处罚。同时,按程序吊销导游芦某某导游证。

记者昨天25日尝试了解游客王女士对处理结果的意见,但未能与其取得联系。事件另一方甘肃吉途旅行社法定代表人王晶晶接受中国之声记者采访时表示,两位游客是从其他旅行团转来的,他们的接团价格是1380元。

王晶晶:“她给我们交的只有1000多,她的这个4000多我不知道,因为是中间转了几手,我并不知道的。”

记者:“这1000多包含什么呢?包含她往返的路费吗?”

王晶晶:“不包含。就是我们的行程,我们的景点门票,就这些。”

记者:“6天的费用的话,1000多块钱,够吗?”

王晶晶:“够的,旅游局已经调查了,因为我们的成本价就在1180,我们收他们的费用是1380,200块钱是利润。”

王晶晶表示,芦某某是旅行社在酒泉的合作导游,每天的导游费用200元。视频确有其事,但她认为游客断章取义。

王晶晶:“我不否认一点,如果我们的游客买玉的情况下,我的导游会拿到一定的宣传费用。本身西北旅游的季节相对来说就比较短一点,从5月份开始到10月份基本就结束了,5个月时间,导服费用相对来说也不是很高,我们的导游就通过比如推荐一些歌舞晚会,增加一些额外的收入。就是说你有喜欢的就买一点。”

不可否认,旅行团强制购物纠纷不断的背后,反映着旅游消费市场的无序化竞争和粗放式发展。为了抢占市场,旅行社不断压缩成本,最终转移至游客身上。

王晶晶告诉记者:“如果把导游成本的费用核算得很高,无论哪个方面,你房费、餐费、车费核算很高的话,就不会具有市场的竞争力。同样报一个团,这边是3100,人家那边是3000,你肯定选择3000的。不像是4000和3000的,你可能会考虑选择4000的,因为觉得品质会高一点。所以我们在每个细节上都要做到,让它的成本率是最低的。”

在旅游行业研究者们看来,提升旅游产品品质至关重要,比如可以推出含有购物行程的线路,但是在购物环境、商品品质、价格控制上,应该做到规范、合理、透明,而非现在这样将游客带进封闭环境中强制购物,甚至售卖的很多是假冒伪劣产品。

另一方面,在旅游纠纷出现之后,行政执法的同时,需要启动法律程序,让强制购物、虚标价格等行为付出更高代价。

旅游行业专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创产业研究中心旅游研究所所长刘思敏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一定要把市场的问题落实到怎么能够重点打击假冒伪劣和强制交易的问题。比如说对于强制交易的问题,其实刑法就有强制交易罪,但是到现在为止,我们只看到了一两例这样的案例,就是以强制交易罪来判刑的导游。一方面我们用诈骗罪和强制交易罪,把它用足,另一方面我们还要设置民事赔偿,加大到百倍以上的惩罚性赔偿。现在我们靠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非常有限的行政执法资源,他怎么去判断数量庞大的几十万条、上百万条旅游线路的价格合理不合理?市场是瞬息万变的!所以我们必须从法律入手,现有的法律,该用的一定要用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