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关于以旅游业发展为主的乡村振兴相关情况的 调研报告 安阳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23〕7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把握机遇迎接大众旅游新时代

第一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旅游短缺型国家到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走向国民经济建设的前沿,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

战略性支柱产业基本形成。2023年,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10.8%。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全面繁荣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旅游业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综合性大产业。

综合带动功能全面凸显。“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对社会就业综合贡献度为10.2%。旅游业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并带动大量贫困人口脱贫,绿水青山正在成为金山银山。

现代治理体系初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公布实施,依法治旅、依法促旅加快推进。建立了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3〕31号等文件,各地出台了旅游条例等法规制度,形成了以旅游法为核心、政策法规和地方条例为支撑的法律政策体系。

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出境旅游人数和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及国际旅游组织的合作不断加强。积极配合国家总体外交战略,举办了中美、中俄、中印、中韩旅游年等具有影响力的旅游交流活动,旅游外交工作格局开始形成。

专栏1“十二五”旅游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入境过夜旅游人数万人次

外国人入境旅游人数万人次

第二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机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我国旅游业将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大众旅游消费持续快速增长。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结构加速升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大幅提升,带薪休假制度逐步落实,假日制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航空、高铁、高速公路等快速发展,旅游消费得到快速释放,为旅游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有利于旅游业成为优势产业。旅游业具有内生的创新引领性、协调带动性、开放互动性、环境友好性、共建共享性,与五大发展理念高度契合。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将进一步激发旅游业发展动力和活力,促进旅游业成为新常态下的优势产业。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和更为有利的产业政策,促进增加有效供给,促进中高端产品开发,优化旅游供给结构,推动旅游业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提升。

旅游业被确立为幸福产业有利于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旅游业作为惠民生的重要领域,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将推动各级政府更加重视旅游业发展,促进

2023年中国旅游业复苏趋势报告

过去几年,每一位热爱旅行的人、每一位坚守的从旅游业者、每一位为旅游业复苏而奋斗的监管者、每一位让旅游业在困境时看到希望的人们,都应该被铭记与尊重。2023年中国游客逐渐回到旅游市场,中国旅游业有望迎来强劲复苏,中国旅游业的复苏也将推动全球旅游业的持续增长。

旅游行业经过三年的深度调整与重塑,旅游行业的产品供应、用户旅游偏好、旅游预订行为与旅游市场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2023年,旅游行业重拾增长,再现辉煌的大时代背景下,无论对于旅游产品供应者、旅行社还是在线旅游平台,都意味着巨大的机遇,抓住大复苏时代的机遇,将有机会获得成功。

2023年对于中国旅游行业来说,过去几年即是一次终结,也是一次新生,过去三年在线旅游行业头部平台间的竞争力差距被快速压缩,再加上新的竞争者的入局,在线旅游上半场的竞争以一种“黑天鹅”方式终结,旅游业的竞争格局没有盖棺定论,甚至没有赢家。2023年中国旅游市场处于大复苏的关键时间节点,在线旅游平台处于更加公平、开放及多元的竞争环境中,谁抓住旅游业大复苏的机遇,在线旅游市场的竞争格局将会被重塑,在线旅游市场竞争的上半场已经结束,一个旅游大复苏背景下的在线旅游平台竞争时代已经快速展开,适应时代背景的在线旅游平台将获得新生,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并改写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原标题:Fastdata极数:2023年中国旅游业复苏趋势报告

阅读原文

2023年全国旅游服务质量调查报告

为更好支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旅游研究院基于全国游客满意度评价、游客行为与感知调研等连续监测全国旅游服务质量。2023年1月10日,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分析所助理研究员张佳仪代表课题组发布2023年全国旅游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核心观点如下:

2023年国内旅游服务质量稳步提升。2023年国内游客满意度为82.47,同比增长1.88%,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成为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亮点。在艰难的旅游复苏形势下,国内游客满意度依然稳中有升,这得益于现代化旅游治理体系的逐步完善,得益于各地文旅主管部门在文化和旅游丰度上的不懈努力,得益于旅游企业的积极创新,得益于疫情之下游客对安全、品质的更高追求。

图12023—2023年国内游客满意度综合指数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全国旅游服务质量专项调查

旅游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逐步完善成为游客满意度提升的基础支撑。法治化理念、旅游市场共识、互联网科技等共同推进了旅游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政府与市场主体间的互动变得更加理性、规范和透明。2023年,“不合理低价游”、导游队伍建设等行业治理成效显著,目的地推广、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完善等基础性工作扎实推进,国内旅游服务质量稳步提升。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服务质量及游客行为专项调查以下简称“专项调查”显示,53.9%的受访者认为出游体验好于2023年,其中,游客对于国内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游中服务、实际体验与游客需求匹配的满意度均呈现明显增长如图2。

图22023—2023年国内服务感知满意度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全国旅游服务质量专项调查

各地政府积极拓展文化和旅游休闲丰度,为游客满意提供有力保障。2023年,各地在主客共享目的地公共服务方面开展大量的创新探索。杭州“民呼我为”项目、重庆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七个夜”产品体系等极大丰富了市民和游客的休闲生活。2023年,杭州、西安、重庆、北京、青岛、苏州、成都、济南、海口、厦门游客满意度位居前列。专项调查显示,2023年旅游细分业态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其中,公共服务、娱乐、购物、住宿游客满意度增幅显著如图3。

图32023—2023年各细分业态的国内游客满意度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全国旅游服务质量专项调查

旅游企业的产品创新是推进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的核心动力。本地化、近程化出游趋势下,旅游企业立足需求向内挖掘,春秋的“城市微旅游、建筑可阅读”、携程的星球号和乡村建设、中旅旅行房车剧本杀、南京旅游集团的“长江传奇”、马蜂窝的“周末请上车”、同程旅行的“嗨玩48小时”等创新产品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安全、品质诉求下,旅行服务业以定制化、主题化内容提升游客体验。旅行服务商依托酒店、用车、购物、服务人员等硬件配置和服务升级保障游客安心出游,依托私家小团组织、旅游定制设计、精细化特色化等高端定制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专项调查显示,2023年团队游客未来重游的可能性、再次选择旅行社的可能性、推荐亲友旅游的可能性同比上涨9.4%、0.3%和1.1%。

图42023—2023年国内团队游客细分满意度数据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全国旅游服务质量专项调查

国内游客的需求与感知引领旅游服务质量的创新方向。2023年,游客普遍反馈,国内旅游服务改善显著41.4%、本地游及周边游自由度提高40.7%、创意产品有新意34.0%、性价比提高23.3%等因素提升了出游体验。但也有10.4%的游客表示2023年出游体验不如上年,长线游受限68.4%、疫情导致旅游中断55.1%、节假日高峰出游体验不佳34.8%为主要原因。目前,旅游内容不再局限于OTA平台、旅游网站等传统渠道,抖音、快手、小红书、美团等生活平台成为旅游内容生产、积聚、传播和获取的重要场景,游客对于旅游内容的关注、互动、种草依然活跃,对旅游信息真实性和精准化获取、游中个性化定制等需求更为迫切。

图5游客满意度提升的具体维度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游客行为专项调查

游客期待

后疫情时期绍兴旅游业情况调研报告

新冠肺炎疫情,给不少行业带来沉重打击。文旅产业,首当其冲。为了解绍兴旅游业受疫情影响程度以及恢复情况,绍兴调查队对3家旅行社、2个景点以及相关部门开展了实地调研,发现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政府出台不少扶持旅游业复苏政策、企业推出各种自救措施,目前全市各大旅游景点人气逐渐回暖,迎来后疫情下的生机。 

一、新冠疫情对绍兴旅游业影响 

一旅行社营收锐减,规模缩小。 

疫情暴发后,旅游客流全面阻断,旅游业基本停顿,旅游经济业绩断崖式下降,传统的“春节”旅游旺季几乎颗粒无收。虽然随着疫情得到控制,旅游业逐步回暖,但前期影响依旧深远。所调研的3家旅行社1-10月份营业总收入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50%、70%和80%。营收锐减加上疫情期间营销等成本以及其他运行维护成本无法回收,还有员工工资、偿还贷款、先期支付与退款等问题,企业规模普遍缩小以节省运营成本,少则减少5名员工,多则减少了30余名员工。 

二旅游景点客流量大幅下降。 

自1月25日开始,绍兴市景点景区全部停止开放。直到2月18日,绍兴沈园、兰亭、东湖等景点才恢复开放,但开放后景点游客人数稀少。随着防疫形势好转,54个景点景区有序开放,各景点景区客流量和门票等各项营收才有所回升,但仍远低于去年同期。以绍兴著名景点“鲁迅故里”和“沈园堂”为例,疫情期间,景点客流量不足去年的20%,三季度游客数量快速回升,与二季度相比两个景点分别上升92%和20%,但仍不及去年同期水平,两个景点“国庆黄金周”游客人数仅有去年同期的4成和6成。 

三消费者更改出行计划。 

在疫情较为严重的一季度,消费者大多取消了出行计划,根据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统计,今年1月21日至1月31日,游客数仅为去年同期的2%左右,2月份几乎归零,3月份约为去年同期的10%。疫情得到控制后,消费者主要以周边游为主,出省游客人数大幅下降。据一家旅行社负责人表示,虽然出省游已在7月份恢复,但出游人数没有明显的增加,8-10月份同比下降90%,想要恢复至往年正常水平还需一段时间。 

二、绍兴旅游业恢复情况 

一全市已恢复往年80%人流量。 

3月15日开始绍兴50个国有A级景点向全国游客免费开放,此举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周边的旅游市场,吸引了嘉兴、宁波、萧山等地游客纷至沓来。进入后疫情时代,绍兴的旅游市场已进入了缓慢攀升的阶段。据文广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清明小长假重点景区已经恢复到往年70%的人流量,国庆中秋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旅游总人次574万人,恢复占比83%同比下降17%;实现旅游总收入52.7亿元,恢复占比82%同比下降18%。 

二乡村旅游业复苏回暖。 

在绍兴市政府消费券、职工疗休养等一系列的政策影响下,绍兴乡村生态游出现了明显的回暖。“五一”假期以及“国庆黄金周”民宿预订均出现了“一房难求”的现象,如柯桥区王坛镇一天接客量超过1000人,夏履镇莲东村越马拓展中心以及平水若耶山居等许多民宿预订也十分火爆,部分“网红”民宿预订更是排到了年末。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民宿和农家乐也收到了比较多的订单,已经达到了去年同期的60%以上。 

三旅行社盈利压力较大。 

进入三季度后,绍兴旅游业恢复速度加快,所调研的3家旅行社三季度接待团队数量和散客数量基本在二季度的一倍以上,2家旅行社“国庆黄金周”旅游入住人次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1家旅行社甚至超过了去年同期。虽然客流量已经恢复,但由于今年疫情影响,游客消费能力明显下降,3家旅行社“国庆黄金周”营业额仅有去年同期的50%-70%,营收恢复缓慢导致旅游社盈利压力巨大,负责人纷纷表示今年不亏本已是比较好的结果。 

三、绍兴恢复旅游业措施 

疫情防控期间,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绍兴,损失巨大,为了尽快让文旅业重拾信心、重振旗鼓,市文广局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一是2023年旅游发展专项经费中,切出10%专项补助疫情防控期间损失较重的旅游及直接相关的餐饮、宾馆等企业;二是暂退全市145家旅行社2728万元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三是协助旅游企业享受省、市各项支持政策,在税收减免、社保金缓缴等方面进行集中辅导和统一办理;四是全市推出1000万元的旅游消费金额,用于召开旅行商大会及打造最佳旅游目的地专项活动,刺激疫后旅游消费,提振市场信心;五是与交通银行绍兴中心支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银行授信300亿给绍兴文旅企业,对接担保公司成立一个亿的文旅专项担保额度。 

二景点发展新型旅游自救。 

为了尽快消除疫情影响,绍兴各景区景点也积极危中求机,努力破局。一是50个国有A级景点上半年向全国游客免费开放;二是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寻找新的营收增长点,如东湖景区在做足乌篷船、山水盆景体验之外,努力挖掘东湖文化,包括景区的古运河文化、名人文化等,打造研学游产品。又如门票收入与其他收入比例已达到1:1的沈园景区打造了舞台剧“沈园之夜”这样的文化产品,接下来将努力拓展景区的夜游文化;三是从“各自为战”到“抱团取暖”,如统筹推进文创大走廊和浙东运河文化带、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古越文明文化带“三带”建设,有效串起柯桥、越城、上虞、嵊州、新昌,整合各地资源,实现抱团取暖。 

四、促进旅游业发展意见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1.进一步下大力气推进文旅融合。文旅融合可以充分发挥绍兴故事多、文化底蕴深的优势。建议针对性地创意、策划、打造一批新的项目和产品,促进供给侧改革,更好地适应变化后的市场需求,积极促进“文化+旅游”,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打造国内领先的文化旅游产品,打造中国文化品牌,不能让绍兴丰富的文化资源停留在观光旅游上。 

2.推进旅游智能化发展。智慧旅游作为新的服务和治理手段,在保障旅游市场平稳有序方面将会成为新趋势。建议进一步强化大数据应用、提高旅游信息化管理程度,做好旅游APP运营管理,集中发布景区最大承载量、气象、交通等旅游动态信息,开展旅游消费、投诉、目的地介绍等各类在线服务,推介旅游资源,打造旅游推广平台,为游客提供“一站式”“一网式”服务。 

二旅游企业开拓创新,化危为机。 

1.适应新变化,优化经营策略。做好新的发展行动计划,与专业的人士和专业的公司重新梳理项目定位,优化产品结构;思考新项目投入,进行项目提升和产品升级。加强网络营销,针对特定群体、特定旅游产品,制订个性化、针对性的旅游营销方式,如可以与电视方言节目、汽车频道等合作,以职工疗休养、研学旅行为重点,加强旅游淡季产品营销。 

2.增强业务素质,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建议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强景区内休憩小站等设施建设,为游客游览提供便利。进一步强化景区安全生产,科学管理景区承载量,强化应急演练,开展游线安全评估,加强对大型游乐设施、栈道等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强化从业人员安全教育。从以往的粗放、单一化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立体化管理转型,全面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一旅行社营收锐减,规模缩小。 

疫情暴发后,旅游客流全面阻断,旅游业基本停顿,旅游经济业绩断崖式下降,传统的“春节”旅游旺季几乎颗粒无收。虽然随着疫情得到控制,旅游业逐步回暖,但前期影响依旧深远。所调研的3家旅行社1-10月份营业总收入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50%、70%和80%。营收锐减加上疫情期间营销等成本以及其他运行维护成本无法回收,还有员工工资、偿还贷款、先期支付与退款等问题,企业规模普遍缩小以节省运营成本,少则减少5名员工,多则减少了30余名员工。 

二旅游景点客流量大幅下降。 

自1月25日开始,绍兴市景点景区全部停止开放。直到2月18日,绍兴沈园、兰亭、东湖等景点才恢复开放,但开放后景点游客人数稀少。随着防疫形势好转,54个景点景区有序开放,各景点景区客流量和门票等各项营收才有所回升,但仍远低于去年同期。以绍兴著名景点“鲁迅故里”和“沈园堂”为例,疫情期间,景点客流量不足去年的20%,三季度游客数量快速回升,与二季度相比两个景点分别上升92%和20%,但仍不及去年同期水平,两个景点“国庆黄金周”游客人数仅有去年同期的4成和6成。 

三消费者更改出行计划。 

在疫情较为严重的一季度,消费者大多取消了出行计划,根据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统计,今年1月21日至1月31日,游客数仅为去年同期的2%左右,2月份几乎归零,3月份约为去年同期的10%。疫情得到控制后,消费者主要以周边游为主,出省游客人数大幅下降。据一家旅行社负责人表示,虽然出省游已在7月份恢复,但出游人数没有明显的增加,8-10月份同比下降90%,想要恢复至往年正常水平还需一段时间。 

二、绍兴旅游业恢复情况 

一全市已恢复往年80%人流量。 

3月15日开始绍兴50个国有A级景点向全国游客免费开放,此举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周边的旅游市场,吸引了嘉兴、宁波、萧山等地游客纷至沓来。进入后疫情时代,绍兴的旅游市场已进入了缓慢攀升的阶段。据文广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清明小长假重点景区已经恢复到往年70%的人流量,国庆中秋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旅游总人次574万人,恢复占比83%同比下降17%;实现旅游总收入52.7亿元,恢复占比82%同比下降18%。 

二乡村旅游业复苏回暖。 

在绍兴市政府消费券、职工疗休养等一系列的政策影响下,绍兴乡村生态游出现了明显的回暖。“五一”假期以及“国庆黄金周”民宿预订均出现了“一房难求”的现象,如柯桥区王坛镇一天接客量超过1000人,夏履镇莲东村越马拓展中心以及平水若耶山居等许多民宿预订也十分火爆,部分“网红”民宿预订更是排到了年末。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民宿和农家乐也收到了比较多的订单,已经达到了去年同期的60%以上。 

三旅行社盈利压力较大。 

进入三季度后,绍兴旅游业恢复速度加快,所调研的3家旅行社三季度接待团队数量和散客数量基本在二季度的一倍以上,2家旅行社“国庆黄金周”旅游入住人次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1家旅行社甚至超过了去年同期。虽然客流量已经恢复,但由于今年疫情影响,游客消费能力明显下降,3家旅行社“国庆黄金周”营业额仅有去年同期的50%-70%,营收恢复缓慢导致旅游社盈利压力巨大,负责人纷纷表示今年不亏本已是比较好的结果。 

三、绍兴恢复旅游业措施 

疫情防控期间,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绍兴,损失巨大,为了尽快让文旅业重拾信心、重振旗鼓,市文广局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一是2023年旅游发展专项经费中,切出10%专项补助疫情防控期间损失较重的旅游及直接相关的餐饮、宾馆等企业;二是暂退全市145家旅行社2728万元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三是协助旅游企业享受省、市各项支持政策,在税收减免、社保金缓缴等方面进行集中辅导和统一办理;四是全市推出1000万元的旅游消费金额,用于召开旅行商大会及打造最佳旅游目的地专项活动,刺激疫后旅游消费,提振市场信心;五是与交通银行绍兴中心支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银行授信300亿给绍兴文旅企业,对接担保公司成立一个亿的文旅专项担保额度。 

二景点发展新型旅游自救。 

为了尽快消除疫情影响,绍兴各景区景点也积极危中求机,努力破局。一是50个国有A级景点上半年向全国游客免费开放;二是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寻找新的营收增长点,如东湖景区在做足乌篷船、山水盆景体验之外,努力挖掘东湖文化,包括景区的古运河文化、名人文化等,打造研学游产品。又如门票收入与其他收入比例已达到1:1的沈园景区打造了舞台剧“沈园之夜”这样的文化产品,接下来将努力拓展景区的夜游文化;三是从“各自为战”到“抱团取暖”,如统筹推进文创大走廊和浙东运河文化带、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古越文明文化带“三带”建设,有效串起柯桥、越城、上虞、嵊州、新昌,整合各地资源,实现抱团取暖。 

四、促进旅游业发展意见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1.进一步下大力气推进文旅融合。文旅融合可以充分发挥绍兴故事多、文化底蕴深的优势。建议针对性地创意、策划、打造一批新的项目和产品,促进供给侧改革,更好地适应变化后的市场需求,积极促进“文化+旅游”,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打造国内领先的文化旅游产品,打造中国文化品牌,不能让绍兴丰富的文化资源停留在观光旅游上。 

2.推进旅游智能化发展。智慧旅游作为新的服务和治理手段,在保障旅游市场平稳有序方面将会成为新趋势。建议进一步强化大数据应用、提高旅游信息化管理程度,做好旅游APP运营管理,集中发布景区最大承载量、气象、交通等旅游动态信息,开展旅游消费、投诉、目的地介绍等各类在线服务,推介旅游资源,打造旅游推广平台,为游客提供“一站式”“一网式”服务。 

二旅游企业开拓创新,化危为机。 

1.适应新变化,优化经营策略。做好新的发展行动计划,与专业的人士和专业的公司重新梳理项目定位,优化产品结构;思考新项目投入,进行项目提升和产品升级。加强网络营销,针对特定群体、特定旅游产品,制订个性化、针对性的旅游营销方式,如可以与电视方言节目、汽车频道等合作,以职工疗休养、研学旅行为重点,加强旅游淡季产品营销。 

2.增强业务素质,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建议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强景区内休憩小站等设施建设,为游客游览提供便利。进一步强化景区安全生产,科学管理景区承载量,强化应急演练,开展游线安全评估,加强对大型游乐设施、栈道等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强化从业人员安全教育。从以往的粗放、单一化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立体化管理转型,全面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