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疫情带来万亿损失,旅游业或在2023年迎来恢复性增长 泰国旅游业损失有多大啊

疫情带来万亿损失,旅游业或在2023年迎来恢复性增长

评论疫情带来万亿损失,旅游业或在2023年迎来恢复性增长特约评论员程超功:06

短期看需求,长期看供给。

【环球旅讯】特约评论员程超功新冠肺炎疫情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国家层面对此次疫情规模和影响范围的界定。

疫情的规模、传播速度、影响范围决定了其对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影响深度和广度,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出行及休闲旅游行业。整个疫情期间旅游业的损失会有多大?疫情过后行业将如何复苏以及复苏的力度能有多大?这是笔者试图分析的问题。

疫情造成的损失保守估计可能超万亿

2003年,中国旅游总收入为4882亿元,较2002年下降了684亿元,降幅12.3%。如果没有非典疫情,按当年的增长轨迹,2003年的旅游总收入应该在6100亿至6300亿元之间,总收入实际减少了1300亿元左右,损失率大约为20%。在此,我们保守估计,按照20%的损失率计算,2023年的旅游总收入损失大约在1.4万亿左右。

复工潮和春运返程“堰塞湖”释放成为短期复苏“引擎”

2月10日前后,除湖北外全国各地陆续复工复产,由此产生了相对刚性的交通及差旅需求。

以住宿业为例,来自酒店PMS服务商住哲的数据显示,进入2月份以来,全国酒店行业的营业率进入缓慢上升区间,尤其是2月18日之后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至2月底的营业率逼近50%,个别省份超过了70%。

在供给端逐渐复工的同时,消费端也在恢复中。笔者对主流OTA平台1月份以来的酒店搜索量进行抽样调查,可以看到消费端的活跃度已经走出了疫情初期的急速下跌阴霾,尤其是在2月16日之后出现了显著的回升,已有触底回升迹象。

同程艺龙2月23日的清明机票搜索量在一周内实现了138%的增长,飞猪、去哪儿等平台的机票搜索量也出现了类似的增长。随着防疫政策向防控与保增长并重转变,各行各业纷纷开启“极限生存”模式,逐渐形成了疫情下的特殊运行模式。

2月下旬以来,全国旅游景点陆续开放,恢复开园的比例大约在40%左右,无一例外地采用了限流、现场防控、线上售票等措施。

住宿行业也在各地陆续复工复产后做了一系列适应性调整,携程、美团点评、同程艺龙、飞猪等主流平台及各大酒店集团相继推出了安心取消保障、“安心房”、“放心住”、“安心住”等保障计划,对供应链合作伙伴提出了严格的防疫防控要求,对于消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提振消费信心很有帮助。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国内一度大范围采取“封路”举措,春运返程时间被大大拉长,尽管春运已经按原计划结束,但依然有大量返程需求积压形成返程“堰塞湖”。

交通运输部公布的2023年春运数据显示,在为期40天的2023年春运里,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累计发送旅客14.76亿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50.3%。

其中,铁路发送旅客2.10亿人次,下降47.3%;道路发送旅客12.11亿人次,下降50.8%;水路发送旅客1689.1万人次,下降58.6%;民航发送旅客3839万人次,下降47.5%。

若不考虑非刚性出行需求,从2月下旬开始,将有10亿至15亿人次的客流量陆续出行以春节滞留人员返程为主,周期最长预计可达1个月,即持续至3月下旬。

春运返程“堰塞湖”的释放将在未来一个月内拉动民航客运的快速回升,4月份之后将由差旅和春游客流逐渐接棒。

相比来看,2003年非典疫情初期对于旅游业的影响相对微弱,当年度2月份2月初正处于春节黄金周民航客运量仅仅是增幅下滑,直到4月份疫情形势恶化后才出现了25.6%的大幅下滑,到当年度6月份开始反弹,7月份即出现了2.3%的增长,实现了一个“V”字型翻转。

而根据钟南山院士的预测,预计到今年4月底全国疫情将基本得到控制。因此,笔者预计2023年5月份,民航、铁路、公路等客运部门的客运量将有明显回升,6月份反弹趋势进一步明朗,如无意外,7月份借助暑期的出行出游需求旺季,将有望实现正增长。

同时,需要持续关注中国之外的全球疫情的发展。从2月27日开始,除中国外的全球新增病例数已经超过中国,伊朗的病死率甚至远超中国,韩国、意大利、日本的疫情也相当严峻。外围疫情形势的恶化也将会迟滞国内旅游业的复苏进程。

疫情过后的行业复苏,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都存在

随着疫情形势缓和,大家开始关注旅游业中长期的复苏。笔者在此把非典时期的总体形势与当前做了一个简单的对比,以分析此次疫情过后旅游业复苏的影响因素。

与十七年前的非典疫情相比,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发展阶段以及旅游业发展情况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疫情过后中长期的旅游业恢复肯定会有影响。从全球范围来看,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一个新景气周期的底部,且正在贸易战频发、单边主义盛行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艰难爬升,此时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可谓“雪上加霜”。

从国内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已经进入到中低速增长阶段,受贸易战等不利因素影响,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动能切换正处于关键时期。

对于旅游业等服务业的恢复而言,当前最大的有利因素可能在于中国国力的提升,政府层面可以综合采用大规模减税降费以及配套金融政策等为旅游企业提供支持和帮扶,这在十七年前是很难实现的。

从旅游业发展阶段的对比来看,当前我国旅游业已经从高增长阶段进入了高质量增长阶段,而当年的非典疫情期间,国内旅游业正处于高增长的早期阶段,疫情过后的报复性增长存在较大的惯性和势能。

这方面有利的因素主要在于,当前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水平与非典时期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旅游+互联网”等已实现产业化发展,旅游企业的腾挪空间大大提升,而且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后,大型企业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

另外,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举措空前严厉,初期几乎所有的旅游服务设施都停止运营,部分企业已经因此面临破产或重组,造成部分领域的产业链受到冲击,疫情过后的产业恢复速度可能因此受到影响。

宏观形势和客观因素有利有弊,剩下的就是信心问题和政策扶持力度的问题了。

增长阶段切换,2023年旅游业恢复性增长的可能性更大

对于此次疫情后旅游业的复苏,是否会有当年非典过后的报复性增长可能是各方最为关注的。数据显示,2003年的非典疫情造成了当年度旅游总收入同比下降了12.3%,非典疫情结束后的第二年2004,中国旅游总收入实现了40.1%的报复性增长。

2003年的非典疫情过后报复性反弹的情况也出现在民航客运领域。2003年全年国内民航客运量仅增长了1.9%,但在来年2004年则实现了38.4%的报复性增长,反弹幅度将近40个百分点。

那么,如果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得以完全控制,2023年能否再次出现如此力度的反弹呢?笔者认为,如果疫情能够在2023年彻底结束,2023年必然会有反弹,但力度很可能不是报复性的,而是恢复性的,这是因为中国旅游业的内外部条件都发生了变化。

首先从时间上看,非典疫情全面爆发的时间点出现在2003年的4月份,对1月份的春运及2月上旬的春节黄金周均没有产生重大冲击。而2023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则发生在春运期间,随之而来的全国一级响应则彻底摧毁了本年度的第一个“黄金周”。

因此,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交通旅游住宿餐饮业的短期冲击要远远大于非典。我们看到,这次疫情全面爆发以来,几乎所有的旅游景区、度假区、餐饮店、主题公园、民宿等全部停止营业,旅行社业务全部停摆,这是非典时期所没有的。

空前严厉的防控措施,一切旅游服务设施被按下“暂停键”,对旅游业造成的短期及中长期冲击无疑是巨大的,不仅体现在短期收入上,对整个产业链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业务一夜归零,必然会有一批经营者因现金流问题被迫退出,产业链的修复需要一定的时间。

综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与2003年的非典疫情相比,新冠肺炎疫情过后的旅游业复苏速度可能相对缓慢,而且也不太可能出现类似2004年的报复性反弹超过50个百分点的反弹,复苏的总体基调很可能是恢复性增长,但2023年的增长速度依然有较大概率超过最近五年来的平均水平。武汉疫情景区OTA航空公司程超功

程超功先生,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环球旅讯特约评论员,拥有多年在线旅游从业经历,长期从事旅游行业及旅游消费行为的研究工作。程先生拥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学学士、江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chaogon已发表文章20篇©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版权

综述:泰国推动国内游缓解疫情对旅游业冲击

图集

新华社曼谷8月20日电综述:泰国推动国内游缓解疫情对旅游业冲击

泰国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委员会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国际游客数量锐减,泰国支柱产业旅游业损失惨重,导致泰国今年第二季度经济萎缩12.2%,而全年预计经济萎缩程度很可能超过上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时期。

2023年,抵泰国际旅客数量达到创纪录的3980万人次,消费总额占泰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1.4%。政府去年预计,2023年抵泰国际旅客将达4000万人次。不过,眼下再提及这些数据似乎“恍若隔世”。此前,泰国旅游局预计今年访泰外国游客将仅有1400万人次,创14年以来最低纪录。泰国中央银行的预测更为悲观,预计抵泰国际旅客的数量可能只有800万人次。

原本熙熙攘攘的泰国曼谷著名商业街考山路,眼下显得空荡荡,餐馆门可罗雀。“这里很多商家都已经关门。如果短期内外国游客无法回到泰国,我们恐怕也会关门。周末会有些本地顾客来光顾,但根本不足以让我们维持下去。”一名当地餐馆服务生对媒体说。

由于疫情持续蔓延,全球旅游业都陷入严重不确定中。今年6月,泰国疫情管理中心宣布,拟对部分国家开放限制性旅游,推动旅游业进一步复苏。但旅客需要购买一定金额保险,并确定未感染新冠病毒,他们在泰国的行程也会被追踪。而且,这一措施的目标人群主要是商务人士、医疗游客等。

但这些措施并不足以带来足够多的国际访客。泰国旅游局不少官员表示,疫情可能彻底改变旅游业“地貌”。曼谷著名旅游景点门前游客云集、大巴车排队的场景可能难以再现,泰国必须为新现实做好准备。

现阶段,泰国政府正着力推动国内旅游发展。占泰国旅游市场约30%份额的国内游市场,成为旅游业复苏的“救命稻草”。政府通过发放酒店、餐馆、机票优惠券以及奖励抗疫前线医务人员旅游等方式,刺激国内旅游。在度假胜地沙美岛,几乎所有酒店的收费标准都降了一半,小岛所属罗勇府还通过举办美食节、音乐节等活动吸引国内游客。

泰国国家旅游局局长育他沙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推动国内游“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希望借此让旅游业运转起来,让旅游从业者‘活下去’”。

随着政府鼓励政策发挥效果,越来越多泰国本地居民选择周末赴旅游景点参观。不过,也有一些旅游从业人员对此并不乐观。他们认为,“国内游”拉动旅游业存在“天花板”,主管机构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以适应疫情下的旅游业发展新现实。参与记者:明大军、陈家宝、任芊+1【纠错】责任编辑:邱丽芳

中国人再不出去旅游,这3个国家要“疯了”,泰国:我们损失210亿

旅游是国人的一种消遣方式,随着收入的提高,现在去国外旅游的人已经屡见不鲜。我国附近的几个国家是非常好的旅游目的地。因为这些国家距离中国较近,而且旅游费用也没有那么昂贵,一般人都可以接受,中国人忙于工作,旅游时间不多,一般都是趁着节假日才安排旅程。这些相邻的国家很欢迎中国游客的欢迎,中国游客的人数和消费能力在世界绝对有很好位置的,堪称“小金主”,不但带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更是给亚洲旅游业做出很大贡献,

由于疫情,整整五个月,中国人处在居家办公生活之中,很难有出门的机会。目前,中国情况基本无碍,景区陆续开放,中国游客可以在国内景点旅游了,但是国外疫情仍不容乐观,各国之间的交通方式受到限制,中国游客再也没有去东南亚各国,以及日韩去旅游了。中国人不出门,亚洲这3个国家扛不住了,旅游受到重创。

其中泰国、日本和韩国都快“急疯”了,本来应该到了旅游的旺季,但是却没有人出来旅游,这对这三个国家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我国每年都有很多人去这些国家旅游,在以往,很多中国游客都会在五一黄金周选择出行放松,但是今年,中国五一黄金周从国际游变成国内游、省内游。

泰国一个重度依靠旅游业的国家,到2023年,旅游业占据全国GDP的21%,而去年中国游客在泰国消费了180亿左右,占泰国旅游总收入的1/3。毫无疑问,由于疫情的影响,泰国在今年显然不可能拥有这份收益了,这也对泰国旅游业造成了很大的打击。此外,泰国旅游部门统计,今年赴泰的中国人将至少减少200万人次,泰国旅游业损失将高达30亿美元约人民币210亿元。

日本旅游业更是离不开中国游客,2023年上半年有1663万外国游客去日本旅游,中国游客就有453.25万,占总数的3成,中国游客消费额达到573亿元,去年十一黄金周,中国有750万人选择出国旅游,其中190万人来到日本,可见日本在中国游客心目中的地位。而今年,日本将没有机会挣这笔钱,尽管日本是个工业大国,但是由于中国人没来,相信很多人因此收入降低,生活艰难。

近年来韩国对我国的文化和娱乐输出量很大,韩流之风仍在中国流行,很多年轻人想要体验一回韩国的生活。此外,韩国的免税店更是吸引中国游客的理由之一。早在2年前,韩国因为“萨德”引起国人愤怒,韩国旅游业受重创,中国人不去了,旅游人数减少70%,数家免税店关闭,损失10亿韩元,恐怕今年他们的损失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