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天津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家庭旅游方案计划表天津最新图片

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天津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天津市

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

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编制“十三五”规划和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个工作方案的通知津政办发〔2023〕90号要求,市重点专项规划天津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编制完成,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3年10月13日

天津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一、天津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

一天津旅游业发展历程回顾

中国旅游业发展经历了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接待入境游客换取外汇为主的模式,到九十年代中期国内旅游开始形成一定规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借助黄金周制度的有力推动,我国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市场得到快速发展,旅游已经从“国计”转向“民生”,成为居民生活的日常选项,国民大众成为旅游经济运行的消费主体。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散客化、休闲化特征明显,旅游已从观光旅游为主发展到观光、休闲、度假并重的发展阶段。大众旅游的泛旅游产业特征明显,除传统景区资源外,旅游已融入城乡居民生活、文化、商业、交通、农业、体育、娱乐等各领域,传统旅游要素供给已远不能满足旅游消费的新需求。

2023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2.2%,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挥产业拉动强的作用,商贸物流、住宿餐饮、交通运输、娱乐文化等服务业实现了持续增长。从全国来看,旅游对经济和就业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天津正在从工业城市向商贸城市转变,服务业开放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巨大。在国际、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形势下,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旅游业作为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的驱动产业,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潜力产业,脱贫致富、改善民生的幸福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产业,必将成为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和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助推引擎。

表1-1:近年天津市旅游业发展主要经济指标

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旅游局精心指导下,在各区和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旅游行业主动应对各种挑战,抢抓机遇,科学发展,坚持依法兴旅,我市旅游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旅游业已逐步成为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力引擎和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十二五”期间,天津市旅游业较好地完成了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并在旅游产业规模、产品打造、品牌营销、新业态创新、旅游目的地体系、管理体制和区域合作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总量达到预定目标。通过天津欢乐谷、航母主题公园、方特欢乐世界、天山海世界·米立方等重大项目的建设,滨海旅游、蓟州旅游、西青旅游等重点区域引擎的拉动,酒店、景区、旅行社等产业要素的完善,带动了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截至2023年底,天津市A级旅游景区达112家(其中5A级2家,4A级33家,3A级51家,比2010年末增加55家;天津市星级饭店97家(其中五星级饭店15家,四星级饭店36家,三星级饭店37家,二星级饭店9家);天津市旅行社总数427家其中A级旅行社43家,比2010年增加146家。持证导游员9330人,设置旅游专业的院校19所,旅游相关专业在校生17242人。

2023年天津市接待中外游客1.74亿人次,年均增长13.1%;旅游业总收入2794.25亿元,年均增长17.4%;其中,接待入境游客326.01万人次,年均增长14.4%;外汇收入32.98亿美元,年均增长18.3%,基本完成我市旅游业“十二五”规划预期目标。

2.产业空间不断扩展,目的地格局初具规模。“十二五”规划中“一带三区九组团”的旅游发展空间格局已基本形成,目的地格局初具规模。一带:海河旅游观光带,推出“由河入海、由海入河”的旅游新线路,“海河风光游”已成为天津旅游的靓丽名片和旅游品牌。三区:市中心都市旅游区、东部滨海旅游区、北部山野旅游区,已经形成不同程度的旅游产业集群,成为天津市旅游目的地的三大核心支撑。九组团:随着一系列重大项目建设完成,九个组团已初步形成。

3.旅游融合不断推进,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全市旅游行业全面实施“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战略,积极促进文旅融合、商旅融合、体旅融合、工旅融合、农旅融合等产业融合发展,开发了文化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红色旅游、科普旅游、修学旅游和康体旅游等新项目。研究制定了关于促进我市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与文化部门共同制定了天津市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与交通集团合作,推出了“百万市民游津城”一日游活动;与工业、农业部门合作,评定了一批工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00个市级旅游特色村等,天津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深入。

邮轮游艇旅游、房车露营旅游、通用航空旅游和旅游装备制造等新兴业态发展势头强劲。邮轮接待量从2010年的40艘次增加至2023年的96艘次,接待量从2010年的9.5万人次增至2023年的近50万人次,2013年成立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制定了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武清运河驿站、滨海东疆沙滩、团泊湖光合谷、乐乐岛等房车露营地初具规模;开通了滨海新区低空飞行旅游线路。

4.旅游形象成功塑造,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天天乐道,津津有味”被评为中国十佳旅游口号之一,已经形成城市品牌宣传效应。打造了“近代中国看天津”、都市博览游、海河风光游、滨海休闲游、山野名胜游等旅游品牌。与北京、河北等多个省区在互换旅游团队、互换宣传版面、互通旅游信息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制作天津旅游精品线导览、天津旅游指南等宣传品推动旅游宣传;天津旅游政务网、天津旅游资讯网、官方微博、微信等信息平台扩大了天津旅游的知名度。

5.旅游活动丰富多彩,旅游市场繁荣兴旺。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为旅游装备制造业搭建了展示交易平台,在天津已成功举办了七届,行业影响力越来越强;开展了五大道文化旅游节、意大利风情旅游节、黄崖关长城国际马拉松、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古文化街民俗文化旅游庙会、杨柳青民俗文化旅游节、七里海文化旅游节等百余项特色旅游节庆活动,促进了旅游市场繁荣兴旺。积极繁荣假日旅游,认真组织春节、国庆黄金周和五一、端午、中秋等小长假旅游活动,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6.管理机制不断完善,行业运行规范有序。进一步加强法规建设,全面贯彻旅游法,修订天津市旅游条例,制定关于加强我市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意见、关于促进天津市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天津市入市旅游奖励暂行办法等旅游法配套制度。坚持依法治旅,加大联合执法力度,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集中治理零负团费、低价竞争、强迫购物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积极推动全市旅游行业安全与应急管理,实行“一岗双责”工作机制,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各区的属地管理责任和旅游企业的主体责任,加强了应急值守、检查督导、宣传培训和处突演练。加强了重点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公示和应急机制建设。

7.教育培训力度加大,从业队伍水平提高。充分发挥天津市旅游协会景区分会、饭店分会、旅行社分会和教育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做好行业协调、行业自律、专业培训等方面工作。加大旅游教育培训力度,开展“旅游大讲堂”活动,举办景区景点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饭店经理、旅行社经理、导游领队以及计调人员培训班,开展星级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导游员讲解员大赛和优质服务竞赛,旅游从业人员队伍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8.旅游发展环境优化,公共服务不断完善。滨海国际机场、天津国际邮轮母港、京津高铁和高速公路网等海陆空交通体系不断优化;旅游观光车、直通车等交通服务不断完善。与各部门合作推进,旅游咨询点、集散中心、高速公路旅游交通标识牌、城市旅游地理系统、旅游信息触摸屏等旅游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按照国家旅游局的要求,在全市开展了“旅游厕所革命”工作,推进旅游厕所改造和提升,优化了旅游环境。制定了我市智慧旅游“1369”工程,大力推进旅游资讯服务设施建设。

9.区域合作持续深化,协同发展取得实效。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召开了六次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工作会议,形成了会议纪要,建立了综合协调机制,研究提出“四个一体化”举措并加快推进,制定了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强了与长三角、珠三角和东北地区的旅游合作,认真落实我市与兄弟省区市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区域旅游合作迈上新台阶。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虽然我市旅游业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随着国际国内旅游发展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据2023年天津旅游客源市场调研报告对京津冀客源市场分析,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游客对旅游服务的需求,针对自助游、自驾游已成为主要客源群体的特点,以及新媒体在信息渠道和市场营销方面的主流作用等,我市旅游供给还满足不了旅游消费市场的需求,在资源开发、载体建设、产品要素、产业融合、旅游线路、市场营销、旅游信息化、公共服务、管理体制等方面还存在问题有待解决。

1.旅游产品缺乏龙头引领,载体规模不够。独特性、大体量、震撼性的旅游项目较少,产品缺乏龙头引领,缺乏必玩、必看的标杆性景区;现有重点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待提升;与北京、上海、重庆相比,旅游载体规模还不够,未能满足大众旅游市场和高端旅游市场的需求。

表1-2:四大直辖市主要旅游载体数量

2023全国共评定17家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示范点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来源:中国旅游资讯大全2023-2023、国家旅游局、农业部网站

2.旅游资源开发及产业融合集聚效应不强。旅游产品按资源分布,对资源依赖性较强,共13类,观光类较多,体闲度假产品较少;部分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之间呈竞争状态;滨海海洋及河流水系资源、文化资源、民俗资源、会展资源、乡村旅游等开发挖掘力度不够,尤其海文化衍生的旅游产品需要加强优化;旅游产品与相关产业间的融合不够,文化、农业、商贸、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集聚效应不强。

3.旅游产业要素不够完善。旅游综合载体功能较弱,游览、娱乐、购物等旅游消费比重较低,旅游产业要素亟待完善提升。旅游产业要素供给和需求不匹配,主要表现在旅游交通还不够便捷,住宿设施需多元化,旅行社经营活力不足、特色旅游商品有待开发、旅游线路有待丰富,夜间娱乐消费缺乏、特色餐饮需提升等方面。各空间组团之间交通便捷性不强,主要景区之间的公共交通连接不顺畅,房车上路等政策问题突出;旅游商品同质化严重,特色化、高品质商品较少,旅游购物有待丰富;夜间娱乐消费不足,特色街区的夜间商业业态不丰富,特色演出较少,不能满足过夜游客的需求。地接国际旅行社规模和质量有待培育加强,本地一日游、两日游的线路还不能满足客源市场的需求,滨海游、家庭游、研学游、休闲游、美食游等线路有待丰富。

4.旅游品牌内涵外延不足。天津作为中国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具备良好品牌基础,但是根据百度搜索大数据平台统计,天津旅游的搜索热度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排名20位左右,排名靠后,这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不副实;“天天乐道、津津有味”品牌形象与六大旅游品牌特色产品关联度不高,品牌内涵有待深化提升。游客喜好的民俗文化、建筑风貌、相声小品、特色小吃、海鲜餐饮、市井文化等内涵有待丰富、参与体验项目有待加强。

5.旅游空间结构不够紧密。“十二五”期间,天津旅游产业形成了“一带、三区、九组团”的空间格局。海河风光游成为天津旅游形象的名片,但没有形成线状发展,覆盖区域较窄;“三区”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载体,但关联度不够紧密;而对于“九组团”,需根据“十二五”期间建设的基础,进行调整和优化,增加相互之间互补性和联系性。

6.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尚待提高。按照全域旅游和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以及旅游业大众化、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天津市公共服务的软硬环境建设还有一定差距。市统计局发布的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天津在旅游交通标识、景点周边公共交通、出租车服务等方面游客满意度较低。针对自助游、自驾游、房车露营地等服务设施有待完善。旅游信息化程度不足,与互联网、大数据的结合不够紧密,影响旅游营销的精准性。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影响了游客的满意度,影响到游客对天津城市的口碑形象和重游意愿。

旅游营销、旅游监管、旅游安全等智慧旅游建设方面信息化程度不足,与互联网、大数据的结合不够紧密,旅游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

从国际、国内两大主要客源市场分析,针对目标市场的精准营销和新媒体营销欠缺。传递天津旅游资讯的渠道不够精准,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兴媒体营销力度不够。

9.旅游保障机制不健全

旅游协作机制有待加强,旅游委综合协调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旅游综合监管、执法体制机制、旅游目的地安全综合治理保障体系还不健全;旅游用地等支持政策有待加强;旅游人才培养体系有待完善;旅游数据统计工作需要改革加强;休假制度安排需进一步调整。

10.区域旅游合作尚待突破

京津冀区域合作在三地交通、营销和线路等领域已经出现了合作的行动,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在旅游合作方面,三省市的旅游管理部门也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但是,总的说来,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在旅游管理合作机制上,政府合作没有出台实质性的政策和标准;在旅游信息共享上,欠缺统一的信息共享、数据统计、旅游咨询平台;在旅游市场促销上,还没有统一的旅游品牌形象,缺少创新性的市场互推方式。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省份的旅游合作联动更是缺乏具体措施。

二、“十三五”旅游发展的战略机遇分析

1.大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央提出到2023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既是旅游业的责任,也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条件。一方面旅游业要发挥综合带动性强的优势,为经济增长服务;另一方面,要通过旅游业发展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就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

2.大开放,“一带一路”、天津自贸试验区

国家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和天津自贸试验区建设,天津可充分借势发展,并有望在创新旅游政策、打造国际航线、通关便利化、带动国际购物、联动区域营销、强化人才交流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

3.大合作,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的实施,将形成“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的空间布局,将在交通、环保、产业三大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天津旅游发展应紧抓和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旅游先行先试,依托协同发展政策、长城与运河等协同发展战略资源以及机场、高铁、高速等交通协同发展优势,促进天津旅游产品体系、产业、交通、市场、公共服务深度优化与快速发展。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将在明确各自定位的基础上,进行整体线路打造、旅游协调管理、旅游联合营销、示范区共建等方面全方位合作发展。

4.重规范,深入贯彻落实旅游法

旅游法的颁布实施,使旅游管理从此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时代,对涉旅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旅游经营企业、旅游者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为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

5.新要求,国家出台系列支持旅游发展文件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3〕3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23〕6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3〕85号等文件,分别要求旅游业改革创新,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开发新产品、丰富新业态,鼓励旅游投资,促进消费,这为推动天津旅游业提质增效添加了动力。

6.大交通,带动旅游市场更繁荣

依托天津机场、高铁、港口、高速等交通基础,海陆空立体化交通网络已逐步形成。陆运交通是京津冀旅游一体化核心支撑。目前已形成京津冀区域四通八达的高铁网和高速网,尤其津保高铁的建成通车,大大“缩短”了天津与西部的距离,对盘活天津通向西北西南交通网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航空方面,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将成为连接世界的空中廊道,尤其借助首都新机场,将进一步提升天津在京津冀地区的交通地位。

图2-1天津航空网络示意图

图2-2京津冀陆路交通示意图

图2-3天津海上交通示意图

7.新常态,大众旅游时代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大众旅游已经成为旅游经济平稳运行的坚实支撑。当前,我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带动性大,是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随着带薪休假制度和2.5天周末弹性作息的实施,必将助推我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8.新视角,全域旅游发展理念

推进全域旅游是我国新阶段旅游发展战略的再定位,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国家推出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将有力促进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推动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实现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

二天津市层面的五大机遇

1.新平台,新机遇——天津自贸试验区

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国家四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之一,享受众多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借助自贸试验区政策,可大力发展休闲购物、国际商务会展、低空游艇、国际康体、国际演艺等旅游新业态。

2.重改革,抓落实——促进我市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在贯彻国务院31号文件、62号文件的基础上,天津制定了关于促进我市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在旅游管理体制机制、产业融合发展、公共服务建设、政策措施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这为天津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3.大赛事,助活力——天津2023年第十三届全运会

2023年第十三届全运会在天津举办,必将大力推广天津城市形象,扩大城市影响力,助力提升天津整体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水平,强势带动体育旅游产业大力发展。

4.同城化、新格局——做足首都北京文章

交通的便捷使京津同城化效应越发凸显。借助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契机,有效利用首都资源,发展陆运、海运、空运交通;与北京互为目的地、客源地,积极配套旅游产品,针对北京客源,组织精准营销、联合营销,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吸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