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陈曦:导游业务 地陪导游服务视频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陈曦:导游业务

由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倒逼导游行业政策规范的出台,根据2023年1月1日起实施的导游人员管理办法中“导游执业自由化”特征,结合现行各类旅游电商服务平台的情况,引导学生反思“创新创业与导游”。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导游人员,是指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导游证,接受旅行社委派,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旅游服务的人员。

引导学生思考:职业资格证书的意义

对比:2023年以前导游资格获取政策变化

推送:导游人员管理办法导游体制改革等政策法规资讯。

案例讨论:为什么有人在导游资格考试合格后,无法获得导游证?

归纳结论:区分导游资格证和导游证

1、设定情境,引入话题:

2023年新冠疫情爆发,旅游业重创。据预测,受疫情影响全球7500万旅游工作岗位面临威胁。而导游作为旅游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从业群体,其从业现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疫情下的中国导游”资料阅读,引导学生对导游人员职责的思考。

通过视频、图片,深入解读导游人员在疫情期间,失业和待业之时的行为和职业坚守,讲授导游人员的职责概念。

未来执业过程中应坚守职责,有所作为。

讨论:理想的导游应该是什么样的?

介绍2023年8月九寨沟地震中导游李尹韩的出色的表现、张家界导游刘真、焦作导游韩滨等典型事迹。

3、结合讨论和案例,讲授导游人员素质内容:

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仪容仪表等。

授课过程中,除了讲授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外,更重要的是阐释为什么需要具备此种素质,以及如何具备此种素质,并结合当下时代特征,不断反思总结。

思政点切入:周总理曾经对导游人员提出“五大员”的要求:要当好宣传员、调研员、服务员、安全员和翻译员,再结合中国导游的“工匠精神”,树立学生成为一名优秀导游员的远大理想,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引导学生在成为一名导游的路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如何与导游人员素质相结合。

2、导游资格证报考条件

4、不得颁发导游证的情形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精神、爱国精神的拓展

1、督促学生进一步熟悉导游管理办法,锻炼知识应用与创新能力。

2、结合当下环境,反思导游素质要求,达到应用知识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锻炼知识获取、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通过“分享阅读心得”方式督促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来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4、锻炼学生课后自我学习的能力,同时为下节课奠定基础。

通过对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政策法规变化的分析,引导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由创新创业精神引领,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从导游资格证获取条件让同学们明白:我国为了保护本国籍公民权益和正确客观发扬本国文化,有别于国外其他国家导游证考取时的国籍限制;身体健康是从事所有活动工作的前提;鼓励学生成为传承“龙江四大精神”的高素质导游员。

明确导游资格是衡量一个公民是否具备从事导游业务应具备的基本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观念等基本素质,以及必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标准。

通过政策变化的前后对标,让同学们明白新的导游人员管理办法条件设置更加有利于导游队伍发展,是国家对导游行业重视的又一体现。

分享2023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广大导游领队积极参加防疫工作,协助游客回国、购买捐献防疫物资等正能量故事,增强了同学们对专业的认同感、自信心和对导游职业的自豪感。

从身边的事例,让同学们看到导游群体的职责坚守,逆境中的生机,触及心灵。

通过讨论,加深思考,强化敬业精神。

通过自己的旅游经历、网络报道以及自身旅游需要等方面展开讨论,得出“我们心目中理想的导游”的样子,从而树立自己将来发展方向。

通过行业先进典型案例,采用场景再现方式重新让大家思考,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周总理对导游人员提出“五大员”的要求,使学生了解导游服务在现代化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通过回顾,进一步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方法和价值观;进一步强化“爱国”、“敬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延展,从疫情下的导游延伸到日常工作中的普通导游,固化爱国敬业精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