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用潮玩解锁旅游 年轻人玩出旅游新时尚 青年旅游需求

用潮玩解锁旅游 年轻人玩出旅游新时尚

随着休闲旅游的兴起,人们渐渐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观光游,更青睐度假中多彩的旅游体验,各式各样新奇的旅游体验项目逐渐涌现。景点“剧本杀”把当下年轻人最喜爱的体验游戏与旅游相结合,创新旅游产品内容,凭借悬疑感、娱乐性、社交性等特征吸引了许多年轻人。一群人根据剧本线索,各自扮演角色,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推理,还原故事,完成任务。例如,“飞猪”APP上线的一款定制“剧本杀”旅游产品,游客可以在船上换上民国时期服装,演绎剧本,参加舞会,同时游览重庆朝天门码头夜景。撬动年轻圈层的同时,也为剧本杀带去了

康养旅游市场前景可期

Yourbrowserdoesnotsupportthevideotag.

在危机中寻商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自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遭受重创的旅游行业无时无刻不在探寻新的出路,自救、创新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打破陈规的创新值得鼓励,而迈向光明的创新更值得点赞。本版刊发的两篇稿件中,旅行社开发康养旅游产品的探索,为业界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思路和经验,值得借鉴。

康养旅游具有光明的市场前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也专门指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服务。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更是明确提出,丰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创新旅游产品体系,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高供给能力和水平。发展康养旅游,推动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建设。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处在快节奏、高压力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下的人们,对休闲康养度假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需求,形成了庞大的潜在市场。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人们对自身健康的认知,人们康养旅游的意识和注重“安全健康品质”出行的需求越发增强。正如康养蓝皮书主编、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何莽所指出,经历过疫情,民众健康与养老服务需求将加速释放,为区域康养产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有不少专家预测,未来,康养旅游市场将逐步扩大,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我国源远流长的中医技术、星罗棋布的山川河流村庄、俯拾皆是的历史名胜等,奠定了康养旅游发展的先天条件。戴德梁行2023年6月10日发布的中国康养旅游的发展与趋势报告显示,近年以来,伴随着金融、旅游、房地产行业的深度融合,“康加养”医疗旅游+养生旅游双轨发展模式迅速在全国各地铺开。2023—2023年,康养旅游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约20%。

这一巨大的市场蓝海,为旅行社的转型创新提供了新的阵地和施展空间。就当前市场情况来看,单纯以“养老”为单一核心的康养旅游产品已经较为少见,复合型、多维度、多业态的融合产品正日益成为主流。

近几年,云南、甘肃等省市先后出台了支持康养旅游发展的政策。旅行社在探索创新时,应乘着这股“东风”,朝着康养旅游这一新方向,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盘活渠道资源、客户资源和产品资源,深挖市场潜力,探索产品创新,用品质赢得人心、用服务赢得市场。

此外,在转型过程中,旅行社企业应注意以下问题:一要选准有市场前景的项目。二要有优良的产品设计,要设计既符合游客需求、又符合转型项目特点的旅行社产品。三要有规范的市场运行,既符合旅游法、旅行社条例等法规,又符合转型项目领域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四要有充分的人才保障,发挥好原有渠道和人员的作用,并吸收新兴人才加入。五要有持续的市场宣传,用游客喜闻乐见的方式,迅速打开市场。

旅游人才发展白皮书指出:文旅深度融合 复合型人才需求量加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鑫昕后疫情时代文化旅游业应如何振兴?如何建设高素质、创新型文旅人才队伍?9月4日,中国文化旅游人才暨人力资源产业发展峰会在四川省乐山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有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等,围绕促进文旅产业升级、推动人力资源产业发展等话题展开了探讨。

本次峰会主题为“聚焦文旅产人融合・推动大峨眉旅游发展”,由乐山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中国劳动全国理事会共同主办。峰会上发布的2023大峨眉旅游人才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数据显示,在疫情防控得力及常态化趋势下,文化旅游市场需求逐步恢复。2023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18.71亿,比上年同期增长100.8%,国内旅游收入达1.6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7.9%。

白皮书指出,文化旅游产业迅速复苏的同时,还应关注困扰行业发展的一些“痛点”。白皮书特别指出了文旅融合发展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

白皮书发布现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鑫昕/摄

数据显示,我国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选择旅游行业的仅占20%-30%,而稳定率为10%-20%。“旅游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缺口进一步拉大。”

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加大。白皮书指出,我国目前旅游人才队伍中以技能型人才为主,如导游、酒店服务员等一线工作人员,而规划策划咨询、设计开发创意、投融资等专业技术及复合型人才比例过小,尤其缺乏高素质、实战型、创新型的复合人才。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文旅融合、夜游经济、旅游演艺、文化会展等新兴产业及业态人才供不应求。白皮书以夜间经济为例,指出在夜游产品内容创意和设计方面缺乏人才,具备从夜游引爆产品到打造到周边业态整体运营经验的操盘手更是“凤毛麟角”。

中央人才协调小组特聘专家,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在峰会主旨演讲中建议,要鼓励有实力的旅游企业与高校开展合作或独立建立研究机构,组建旅游企业的“外脑”、专家库。同时鼓励开展范围更广、层次多元、形式多的比赛和评选活动,探索引入旅游创业类比赛项目。

白皮书建议,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加强高质量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并通过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及扶持计划,扩大文化和旅游人才总量、提高质量、盘活存量,培养和储备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复合型文化旅游人才队伍,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峰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杨士秋说,文旅是以人为核心的综合性产业,要让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在“六稳”“六保”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文旅人力资源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