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23)》发布 安阳旅游业发展趋势

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23发布

中国日报5月11日电2023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长沙香山旅游峰会昨日在长沙开幕,在此次峰会上,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发布了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23。

宋瑞介绍,为加快促进世界旅游业的复苏,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携手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共同研究、发布报告。报告从全球、区域、国别、城市、行业等多个视角出发,对2023年全球旅游经济复苏态势,中东、欧洲、美洲、非洲和亚太五大区域发展格局变化,T20国家旅游总收入全球排名前20位的国家旅游恢复程度,重点城市创新实施的旅游复苏与振兴战略,核心行业与旅游企业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研究和总结,并揭示了2023年全球旅游业复苏将面临的五个特点,为推动世界旅游经济实现更具韧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

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旅游总人次达到95.7亿人次,全球旅游总收入达到4.6万亿美元,分别恢复至2023年的66.1%和79.6%。全球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例恢复至4.8%,比2023年增长了0.7%。2023年全球国内旅游恢复程度好于国际旅游,全球国际旅游收入增速远高于全球贸易增速,发达经济体旅游恢复表现好于新兴经济体。

报告预测,2023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将达到107.8亿人次,全球旅游总收入将达到5.0万亿美元,分别恢复至疫情前2023年的74.4%和86.2%。12个T20国家旅游总收入恢复至疫情前2023年的比例将达到90%以上。

宋瑞表示,目前全球旅游经济呈稳步恢复态势,全球旅游业在多个层面发生了全面的、系统性的变化,全球旅游会有更美好的前景。但同时人们也应该理性地认识到,未来全球旅游业的复苏依赖于全球宏观经济的走势,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依然会影响旅游业的前景。

报告称,2023年全球旅游业复苏将呈现五方面特点。

一是全球经济陷入一系列发展困局之中,世界旅游业复苏的困难程度远大于经济稳定期,不同国家和地区,将面对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环境复杂性,展现出不同的应对能力,由此产生不一样的旅游发展格局。

二是旅游业疫后修复的重点逐渐由数量转向质量,依赖于全球性的产业合作,也有赖于各国旅游业治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是旅游业复苏水平、通胀水平和劳动力短缺程度是短期内影响世界旅游业恢复质量的三组关键变量。

四是中长期看,世界经济和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都将更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其中提高科技的行业渗透率、提高行业对知识人才的吸引力、形成更为智慧巧妙的旅游业政策和治理体系是重塑旅游业的增长模式,推动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的关键路径。

五是世界旅游格局将在创新中得以重塑,创新将是世界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核心动力和重塑世界旅游新格局的主要力量。

据悉,自2023年起,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每年都会发布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旨在把握全球经济脉络走向,深入剖析旅游行业热点问题,科学预测全球旅游未来前景,从而提供有价值的分析和建议,得到了国际旅游业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使用。【责任编辑:富文佳】

2023中国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旅游行业指直接为旅游者提供交通运输、观光度假、住宿、餐饮、购物以及为这些服务专门或直接提供人力、智力、和中介服务的企事业单位、行业和部门,是以食、宿、行、游、购、娱为主要环节的行业链,属于第三产业的范围。

从产业链来看,上游资源端主要由旅游行业中的资源控制方组成,主要是对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资源的投资开发及运营,包含景区业务、酒店业务等。

中游渠道端主要是将上游资源端产品向下游消费端进行销售,在互联网尚未发展起来时,我国的渠道端主要由传统旅行社为主,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OTA(线上旅行社)、UGC(用户生成内容)等逐步向旅游行业切入,成为上游资源端重要的销售渠道,目前随着大数据、互联网产业化的发展,腾讯等互联网企业涉足本地旅游集成平台,打造一部手机游云南等整合平台。

下游消费端主要由两类客户组成,一类是企业客户,即toB端;另一类是个人客户,即toC端,包括商旅客户、团队客户以及自由行客户。

(1)疫情持续反复,行业仍处于复苏阶段

新冠肺炎疫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突变性,旅游活动的人员流动性和聚集性特点使得旅游业率先受到冲击,加上近两年疫情局部地区反复与防疫政策的影响,居民出行意愿持续走低,进而影响旅游业发展。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最新数据,2023年国庆节假期7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22亿人次,同比减少18.2%,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23年同期的60.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72.1亿元,同比减少26.2%,恢复至2023年同期的44.2%。

(2)旅游模式发生转变,在线旅游逐渐兴起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在线旅游交易额达1.47万亿元,较2023年提升0.38万亿元,同比增长34.86%,旅游预订线上化率持续增长。

受用户红利期结束及疫情影响,2023年12月在线旅游APP用户下载安装量约1372万,同比减少2.2%。

竞争格局方面,中国在线旅游(OTA)市场群雄逐鹿,携程旅行的市场份额(GMV)位居榜首,2023年的市场占比达36.3%;美团旅行位列第二,市场占有率为20.6%;同程旅行和去哪儿旅行依次位列第三、四位,分别占比14.8%、13.9%。

旅游市场三大支柱中,出境游、入境游暂停,原打算出境游的高净值人群的出游需求传导到国内游市场,国内游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疫情使人们对周边游深度挖掘,重新发现家门口的美景成为新趋。从周边游模式的自身发展而言,随着近年来旅游休闲文化的不断发展,周边游模式已获得了足够的市场认同与推崇,持续数年的需求高速增长所带来的软硬件设施以及服务的完善化,让这一模式有充分的余裕满足

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3发布

2.国内旅游收入降六成

2023年国内旅游收入2.23万亿元,比2023年减少3.50万亿元,同比下降61.1%。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花费下降幅度更大,达到62.2%,农村居民国内旅游花费下降55.7%。

图32012-2023年国内旅游增长率

3.国内旅游人均花费小幅减少

2023年国内旅游人均花费774.14元,比2023年同比下降18.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花费870.25元,下降18.1%。农村居民人均花费530.47元,下降16.4%。

图42011-2023年国内旅游人均花费二、2023年国内旅游发展趋势

1.“十四五”开局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2023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旅游业逐步恢复,旅游企业生产经营向好,旅游业投资保持恢复势头。

1旅游企业预期继续改善。旅游业有望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但是,国内疫情防控压力犹存,接触性、聚集性旅游消费恢复相对滞后,旅游业恢复不平衡、基础不牢固问题仍较明显。

2旅游新业态加速演进。线上化、数字化加速向

旅游观察:旅游业的春天来了吗

过去3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和新冠疫情的冲击下,旅游业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当前,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出境游也按下了重启键,旅游业能否从此走出阴霾,迎来春天?在新形势下,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如何?又该如何实现振兴和繁荣?

旅游业将于今年年底进入正常发展轨道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旅游集团数据显示,今年元旦假期,中国国内出游人次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42%,旅游收入恢复至同期的35.1%。然而短短20天后,春节假期的出游人次便恢复到疫情前同期的88%,旅游收入恢复至73%。“2023年春节是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的第一个公共假期,春节假期7天共有3.08亿人次出游,实现旅游消费3758亿元,成为2023年以来旅游业最好的春节假期。”在2月24-25日世界旅游联盟举办的“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论坛上,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如是说。

令人振奋的数据不止这些。中国旅游集团数据显示,今年1月,全国累计接待游客613万人次,同比增加62%,比疫情前同期增加了5%;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超过了疫情前水平。“中国旅游市场反弹势头非常强劲。”中国旅游集团董事、总经理王海民说,“开年市场的平稳回升奠定了今年中国旅游市场稳开高走、逐步回暖的态势。从元旦到春节市场快速大幅度恢复,预示着今年‘五一’、暑期、‘十一’假期的旅游市场更值得期待。”

2月6日,中旅旅行、携程、广之旅、春秋、凯撒等旅行社组织了多个出境旅游的首发团,中国游客在菲律宾、泰国等地受到了隆重欢迎。戴斌认为,这极大提升了旅游消费预期和市场信心,进一步奠定了全年稳开高走、持续回暖的市场基础。

基于宏观政策以及对居民出游意愿、员工招聘、企业家信心等先行指标进行综合研判,戴斌认为,有理由对2023年全年中国旅游市场保持乐观预期,“我们预计,全年国内出游人次、旅游消费、出境旅游人数分别会恢复到2023年的85%、75%和40%,并于年底进入正常发展轨道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另外,从消费潜力看,中国旅游市场未来也更加值得期待。据统计,中国年收入超过16万元的中等收入家庭数量已达到1.38亿户,到2025年还将新增7100万户。去年中国住户存款增加了17.80万亿元,是2023年新增存款数量的1.8倍。“这些都说明中国的消费潜力巨大。随着消费信心的进一步回升,广大中国消费者走出去旅游购物的消费意愿必将推动中国乃至世界旅游市场加快复苏。”王海民说。

“2023年,中国旅游业贡献了3.34亿个就业岗位。我们预测,未来十年,旅游业将持续创造出1.26亿的就业岗位,会以5.8%的增速来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世界旅游及旅行业理事会亚洲区总监王小石说。

消费和认知引领旅游业发展新趋势

旅游市场恢复不会一蹴而就,中国旅游市场的复苏也并非简单地回到过去。过去3年,旅游市场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旅游消费呈现出新的特点,人们对旅游的认知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意味着中国旅游的复苏将会经历必然的波折和挑战。

戴斌指出,过去人们对旅游的认知是,走得越远越好,时间越长越好。而今,人们更愿意欣赏身边的美丽风景,体验日常的美好生活。“人生何时不出游,神州处处是风景”将会成为常态。同时,出境游消费也会趋于理性。反向旅游、“平替”旅游、宅度假、微旅游等看上去是“个性”,本质上则是“理性”,底层逻辑将会回归到成本收益框架下的消费选择。

戴斌进一步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大众旅游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这个阶段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市场在下沉。去哪儿网数据显示,其客群中购买人生第一张机票的主力人群年龄在20~25岁,呈降低趋势,而且涵盖到1827个县级市。二是消费在升级。“赶大鹅”式的旅游正在成为历史,越来越多的散客取代了团队游客,标准化服务正在向个性化服务转变。“此类旅游行为必然会影响商业供给和产业动能的创新,进而会影响产业政策和规则体系的调整。”

王小石看到,商务旅行和休闲旅行也在越来越密切地相互结合,很多人会在出差之际停留几天去旅游。得益于技术的进步,且受疫情影响,人们也越来越习惯于远程办公,甚至诞生了一批选择新的生活方式的年轻人,他们一边旅行,一边通过互联网远程工作,被称作“数字游民”。今年1月,西班牙开始发“数字游民”签证,允许外国游客来西班牙,一边旅行,一边远程工作。

消费习惯的新变化不一而足。王海民指出,疫情前,在线旅游平台(OTA)的发展曾对传统旅行社带来了巨大冲击,然而疫情期间,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兴起,又对OTA造成了分流,让传统旅游资源端的景区、旅游目的地、酒店、旅行社、旅游零售有了新机会,可以通过直播渠道与消费者直接连接。

旅游业数字化发展成为必答题

亚太旅游协会前任主席、执行理事会成员黄顺华介绍,今天的世界已经是数字化的世界。AI、混合现实、元宇宙,以及最近被热烈讨论的ChatGPT,数字化技术发展之迅猛令人咋舌。数字化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意味着什么?如何通过数字化的工具为旅游业带来个性化的服务支持?

在阿里云智能国际事业部MNC大客户部总经理宋瑛桥看来,用数字化赋能旅游行业,有三个关键词:全域、智能和体验。数字化应该是对游客、景区和监管各方面全覆盖的,应该是在游前、游中以及游后各阶段全实现的,从电子门票到个性化推荐,到藏品的销售等各环节,都要实现智能化。数字化构建了全域的、智能的旅游状态,让游客可以有沉浸式的体验。

“可以预计,协助客户交互完成旅行计划和产品的预订将成为新的引流渠道,传统旅游业与新科技渠道结合,将使游客对优质旅游资源的触达更加直接、可靠、有效,更加唾手可得。”王海民说。

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戴斌表示,“人山人海吃红利,圈山圈水收门票”的旅游发展模式已经过去了。自住、自驾、个性化、多样性的当代需求,要求互联网、人工智能、5G通讯和现代金融创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