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博物馆游客体验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导游讲解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博物馆游客体验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二旅游体验质量评价模型。

瑞恩Ryan,1991在他的休闲旅游:社会科学的透视著作中提出:“旅游体验的质量是由先在因子、干涉变量、行为和结果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先在因子的核心是动机,动机既受个性、社会等级、生活方式、家庭生命周期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目的地的营销和定位、旅游者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期望等因素的影响;干涉变量主要指旅游目的地因素,突出了旅游产品本身的因素如交通、住宿、行程安排等。同时,该理论还突出了游客辨别事件的真实性和虚幻性能力、心理适应能力和交际能力。

他几乎将对影响旅游体验的各因素都纳入其中,划分比较全面,是对于旅游体验研究的普适性范式,但这些因素由于涉及因素过多也很难量化,同时也需要根据景区性质及特点进一步抽取其影响因素,设定其各项权重。

三、博物馆旅游体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基于前文Ryan(1991对于旅游体验影响因素的阐述、旅游体验的定义等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分析,假设游客的旅游体验可以从先在因子和干涉变量两个方面入手,分析游客在游览过程,通过游客与景区客观环境的各个方面的互动,得出对该旅游地的体验要素重要性和满意度的评价,进而把此评价作为自己的旅游经验来形成下一次的旅行需求。因此可以说,游客旅游体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就是在游客和景区间的互动中产生的景区客观上和游客主观上对满意度和重要度产生影响的各类因素的总和,既有景区资源自身要素又有游客自身因素。

从研究的视角来看所有涉及旅游体验质量测评的文献,测量影响体验的视角不外乎有两种可能性:1以测量旅游体验的客观凭借为核心,间接判断旅游者对其体验行为的价值判断;2从旅游体验的内隐心理的角度,测量旅游体验的主体认知和感受的核心,来直接判断旅游者对企业行为的评价。

二博物馆旅游体验影响因素初步假设。

基于对以上影响旅游体验质量因素的分析,设计了专家问卷,问卷提出2个一级维度,8个二级维度,共分成42个具体影响因素。一级维度:游客因素和博物馆因素;二级维度:游客因素社会人口统计和家庭生命周期、旅游经历、旅游期望;二级维度:博物馆因素博物苑营销、旅游环境、综合管理、博物馆产品因素、服务质量

(1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收入等;2家庭生命周期;3主要社会关系亲朋好友的影响旅游经历;4本次旅行的成本;5旅途的长短;6旅途中可自由支配的时间;7文化知识;8旅游经历;9对旅游地的了解;10旅途花费;11本次旅行的期望;12重游博物馆的欲望;13推荐他人来该博物馆旅游的意愿。

(14博物馆对于旅游的定位;15博物馆旅游的营销;16自然景观条件;17名胜古迹条件;18自然气候条件;19景区所展示的文化;20博物馆内旅游设施的完善程度;21博物馆内卫生环境的清洁度;22旅游资源保护状况;23旅游地通达性内外部交通;24相关群体的言行举止;25展品的多样性;26展品的文化性;27展品的新颖性;28展品的独特性;29展品的参与性;30展品的历史文化价值;31博物馆活动特色程度;32博物馆活动丰富程度;33博物馆活动参与程度;34博物馆纪念品设计的特色度;35博物馆纪念品种类的丰富程度;36博物馆旅游纪念品激起的购买欲望服务质量;37工作人员的态度;38工作人员的效率;39讲解的趣味性;40讲解的生动性;41讲解的专业性;42讲解的丰富性;43旅游安全管理。

三意见征询对假设的修正。

本研究在2023年3月期间对南通博物苑管理人员、讲解人员、一线导游员、旅游学院教师进行问卷,各位专家学者对影响博物馆旅游的初步假设要素给予了一定的肯定,同时对模型的结构及其具体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宝贵的意见,通过整理,包括以下内容:

1、二级维度中影响因素的涵盖有偏差和缺失。

比如:第12条“重游博物馆的欲望”和13条“推荐他人来该博物馆旅游的意愿”,不应归类在影响要素之中,应是游客总体满意度问卷调查的内容。二级维度“旅游期望收获”中所设“文化知识”、“旅游经历”、“对旅游地的了解”应属于“既有知识”之中。23条“相关群体的言行举止”应属于“旅游经历”。

2、各维度间影响因素存在着重复。

二级维度中的“综合管理”和“服务”的具体因素重复,结构上协调度也存在不足,建议可以合并为“服务管理”,并从新设定具体影响因素。

3、“博物馆的定位和营销”因素。

因其指代范围过于宽泛,为易于游客进行选择,将该二级维度细化为:彰显本地城市品牌中国近代第一城、通过旅行社对博物馆的推介、纸媒上博物馆资讯的宣传、传统电脑网页的宣传、手机APP应用的宣传、通过社会团体对博物馆的推介、公路上博物馆标识的宣传,七个子项目。

4、由于本研究是针对博物馆游客体验影响因素

的研究,被访的大部分专家一致认为,研究的重点应体现博物馆自身特点。对于旅游环境的维度分析,环境分析应重点在博物馆景区内,强调博物馆景区提供的产品本身的特性、景区的服务管理等的研究。

结合专家的意见和专家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的结果,本研究对针对二级维度进行了修改,把“综合管理”和“服务”合并为“服务管理”,把八个二级维度合并为七个。同时,依据博物馆旅游的特点对旅游体验质量影响要素中具有共性的项目进行了修改、合并、删除,最后得出博物馆旅游体验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以及修正之后的各项具体影响因素。

四、博物馆旅游体验影响因素研究结论

依据里克特5级量表,共设43个问卷问题,通过两次不同时间的问卷发放。对问卷内容采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进行统计处理和相应分析,对博物馆游客体验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一从旅游者和博物馆两个方面找到博物馆体验质量的影响因素。

从旅游者自身因素和博物馆因素出发,构建博物馆旅游体验影响因素体系,得出的八大主因子下的42个因素。游客自身因素包括:旅游期待、旅游偏好、旅游经验、人口统计学因素除月收入之外等七大因素;博物馆自身因素包括:展品及活动、博物馆人员的服务管理、博物馆定位及宣传、博物馆景区内环境的四大因素。

二人口统计学因素的方差分析结果。

得出除月收入外,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学科背景、文史知识的兴趣、旅游经验这7项人口统计学因素都在不同方面对博物馆旅游体验质量会产生影响,具体如下:1性别对旅途经历有影响;2年龄对博物馆产品因素及服务因素有影响;3学历对旅途经历、旅游期望、博物馆营销、博物馆环境、博物馆产品因素及服务因素都有影响;4职业对旅途经历、博物馆产品及营销因素有影响;5学科背景对旅途经历、旅游期望、博物馆营销、环境、产品因素有影响;6文史知识的兴趣对博物馆环境、产品因素有影响;7旅游经验对博物馆环境、产品因素有影响。

三得出各影响因素对博物馆体验质量的影响程度。

找出了各影响因素对博物馆旅游体验质量的影响程度,其中完善的咨询服务和博物馆目的地的文化底蕴、展品的独特性分别占据重要度的前三位。可以看出,游客对完善的、人性化的咨询服务管理和博物馆应该反映当地文化的独特性上期待很高;对于博物馆的宣传方式、其他游客的举止在重要度中排名很低,并不被游客重视;排名最后的一项是距离博物馆的距离,这一点可以从侧面说明,地级市博物馆的游客大多为本地游客,博物馆作为旅游资源,更应该把其定位在城市旅游公共设施上。

本文来源于中国知网免费入口http://www.zhimeng.org/

[1]张松龄.对“海洋和它的居民”展览观众意见的调查和分析[J].中国博物馆,1985.(1).

[2]吴卫国.京津地区博物馆观众调查报告[J].中国博物馆,1987(2).

[3]项隆元,陈建江.博物馆观众娱乐性需求的认识与博物馆娱乐功能的确立[J].北方文物,2002(4).

[4]王学敏.博物馆的宣教工作与观众需求[J].中国博物馆,2004(4).

[5]张宏.秦兵马俑游客体验的ASEB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1).

[6]袭莎.浅析体验经济时代的博物馆旅游[J].经济研究,2007(4).

[7]邹芸.博物馆旅游的体验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

[8]聂雪娇.博物馆体验式展示形式研究[D].西南大学,2023.

[11]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返回搜狐,查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23〕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旅游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手段,旅游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近年来,我国旅游经济快速增长,产业格局日趋完善,市场规模品质同步提升,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但是,随着大众旅游时代到来,我国旅游有效供给不足、市场秩序不规范、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日益凸显。发展全域旅游,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统一规划布局、优化公共服务、推进产业融合、加强综合管理、实施系统营销,有利于不断提升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水平,更好满足旅游消费需求。为指导各地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细高效方式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从企业单打独享向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从景区内部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转变,从部门行为向政府统筹推进转变,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

统筹协调,融合发展。把促进全域旅游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从区域发展全局出发,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凝聚全域旅游发展新合力。大力推进“旅游+”,促进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全面增强旅游发展新功能,使发展成果惠及各方,构建全域旅游共建共享新格局。

因地制宜,绿色发展。注重产品、设施与项目的特色,不搞一个模式,防止千城一面、千村一面、千景一面,推行各具特色、差异化推进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方式。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保护优先,合理有序开发,防止破坏环境,摒弃盲目开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改革创新,示范引导。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努力破除制约旅游发展的瓶颈与障碍,不断完善全域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产业体系。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打造全域旅游发展典型,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树立全域旅游发展新标杆。

旅游发展全域化。推进全域统筹规划、全域合理布局、全域服务提升、全域系统营销,构建良好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和放心旅游消费环境,实现全域宜居宜业宜游。

旅游供给品质化。加大旅游产业融合开放力度,提升科技水平、文化内涵、绿色含量,增加创意产品、体验产品、定制产品,发展融合新业态,提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