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推进中俄跨境旅游合作 实现协同创新发展 国外 旅游沿线

推进中俄跨境旅游合作 实现协同创新发展

原标题:推进中俄跨境旅游合作实现协同创新发展

编者按:中俄两国间政治与经济合作日趋深化,旅游业作为两国务实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推动了两国民间交往和文化交流。随着旅游交流机制和政策保障等不断完善与优化,国际旅游合作形式不断创新,地方旅游合作领域和范围进一步延伸,边境地区跨境旅游合作成为两国旅游合作的升级与亮点。克服障碍,发挥资源优势,通过文旅合作等,将进一步提升两国间的文化理解与认同,实现中俄边境地区的协同创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境贸易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边境旅游开始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关注。学界普遍认为,边界效应包括屏蔽效应和中介效应是影响政府政策实施效果的关键。其中,屏蔽效应源于阻碍旅游客流的要素,包括物理障碍如防御工事、边界围栏等和心理障碍如不同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环境带给游客的心理压力等;中介效应源于促进边界两侧地区进行接触和交流的要素,如异国风情、跨境贸易、文化交往等。

跨境旅游合作是双向旅游发展重点

实践证明,消除物理障碍的政策确实能在短期内表现出显著效果。例如,欧盟国家签署申根协定后,纷纷撤销各国边境道路管制并接受统一的申根签证,极大地刺激了各国边境旅游业发展。不仅如此,随着国际交通日益便利、通信技术迅猛发展,边界从限制旅游者空间位移和行为自由度的障碍,变成激发其旅游动机的吸引物,边界中介效应成为驱动边境旅游发展的动因。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支持跨境旅游合作,以便在更大的空间尺度内推动边界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转化。然而,全球开展跨境旅游合作的地区很多,成功的案例却较少。

虽然边境两侧地区在语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这些差异总能通过有效的营销策划,转化成具有吸引力的边境旅游产品。与之相比,边境两侧地区的制度差异才是形成屏蔽效应的关键。究其原因,边境地区是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边缘地带,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但是,跨境旅游治理迥异于非跨境旅游治理——非跨境旅游仅克服同一体制下不同公共部门、私营企业和当地社区之间的部门差异即可;跨境旅游既要克服部门差异,还要克服不同国家的体制差异。如果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制度差异过大,这种非对称性因素就会形成跨境旅游合作的障碍。

2010年9月,中俄两国领导人发布关于全面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