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京杭大运河旅游官网 杭州旅游官方

打造运河文旅示范带与“重要窗口”

   有人说,京杭大运河,一半姓“京”,一半姓“杭”。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是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元代大运河截弯取直之后,南端城市杭州的名字落在了大运河之上。大运河与杭州城,两者的联系可见一斑。

2023年,蜿蜒流淌3200多公里、2500多年的大运河申遗成功。“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对于大运河,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深深牵挂。

图片来源:嘉兴运河文化省级旅游度假区

如今,当我们驻足运河之畔,究竟可以从流水迢迢当中读出什么?又该如何让大运河汇入新时代、流向更远方?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举足轻重的漕运通道和经济命脉,也是南北文化交融的纽带。

受技术条件限制,古代中国大规模运送人员和物资,最经济、高效、便捷的方式就是水运。说文解字道:“运者,迻徙也。”大运河开凿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南粮北运、商贸流通的难题。

进入近代,伴随着铁路等新交通运输方式的陆续出现,河运的光环逐渐褪去。但作为一部流动着的活的历史,大运河除了继续发挥着运输功能,还承载了厚重而又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

比如,杭州的拱宸桥有“一座拱宸桥,半部杭州史”之说。这座石桥,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中保存着一份古朴和素雅,串起了两边的巷弄、茶馆、商铺、手作馆,成为运河之上一处繁华许久的地标。

运河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河流、历史维度中的河流,更是一条文化之河。波光云影、千帆过尽的大运河,孕育出了多姿多彩的漕运文化、非遗文化、戏曲文化、美食文化,等等。一路穿行于燕冀平原、齐鲁大地、江南水乡的运河水,联通了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风情,乃至中外文化,都得以在此交融汇合。

不仅如此,我们熟知的一大批文人墨客,都曾在大运河畔留下千古名句,比如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等。此外,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均产生于运河流域,还有像三言二拍聊斋志异等经典中也都含有运河元素。更不用说,多少人在运河边出生、成长,运河成了他们一生当中难以忘却的记忆。

正如学者梅新林提到的那样:“黄河、长江、珠江、运河四大流域轴线三横一纵展开,犹如四大动脉贯通于中国文学版图之上,彼此在伴随中国文学地理自西北向东南的依次移位中相继发挥主导作用。”

可以说,大运河是一条“运输之河”,也是文人墨客抚今追昔的“诗性之河”。它就像一本读不完的书,等待着后人不断去探寻。

习近平浙江足迹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情景:2006年的一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登上杭州水上巴士“西湖”号,从拱宸桥到艮山门码头,行船中,他仔细询问运河保护和建设情况。

结束水上巴士的考察时,习近平同志希望杭州能再接再厉,继续做好运河综合保护工作,使城市的经济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这条历史文化长廊,没有辜负期待。2023年以来,进入“后申遗时代”的大运河,站在文旅融合发展的风口,迎来了华丽转身。

比如,文化更丰富、更青春。如今的大运河融汇南北特色民俗风情,两岸散布的街巷里弄、古寺古桥、特色博物馆等串珠成链,开放包容的运河文化随之嵌入当地人的骨髓里。

在嘉兴王江泾镇,由旧粮仓变身的“运河·陶仓理想村”,因集合了陶仓艺术中心、咖啡轻食空间、青年公寓等,圈粉不少,成为举办青年艺术家作品展览、国潮生活节等文化艺术活动的好地方。

比如,古镇更年轻、业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