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历程与趋势 泰国旅游业发展适合中国借鉴的方面有哪些特点

【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历程与趋势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初步始于20世纪30年代,系统开展研究是从1979年开始,40余年来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78-1989年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1982年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设立和1987年我国6项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特殊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旅游资源家底不清、各类地域旅游发展缺乏技术指导等大量实际问题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地理学则致力于从地理学角度为这些问题提供答案,主要探讨旅游资源或景观分布形成规律、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和规划布局旅游区等,例如1982-1989年,在涉及旅游地理的百余篇论文中,区域开发类约占71%。

这个阶段,旅游地理学界通过认真思考和探索,基本明确了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向和路径,为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体的研究议题主要涉及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业发展、旅游区划、旅游目的地等,研究方法侧重定性探讨,提出的观点有较大的实践指导意义,但可验证性比较薄弱。此阶段受国际相关研究的影响,中国旅游地理学者从人地关系的视角,开始对环境容量测算、旅游者行为规律进行探讨。

1990-1999年,随着国民收入的大幅提高,国内旅游快速兴起,各级政府对旅游业发展也日益重视。由于旅游需求激增,中国掀起旅游资源开发热潮,推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与旅游开发规划研究增多,在大量个案经验的基础上,对区域旅游开发规划理论和模式有了初步总结,完成了大批具有较高使用价值的规划报告。同时,关于旅游业对环境负面影响、旅游市场的区域性、旅游地发展阶段等问题的研究需求增加,可持续旅游、遗产旅游、城市旅游、事件旅游、旅游者行为、旅游流、旅游地演化等逐渐受到关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也明确要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发展生态旅游。而且,注重系统总结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国内外对比分析,出版了反映当时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的旅游地学概论旅游地理学等著作。

本阶段旅游地理学理论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验证和提高,对国外研究的学习借鉴也逐渐加强,例如运用马斯洛需求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等国外理论分析中国问题。但在方法运用上,仍然以定性描述为主,缺乏深入细致的调研和较适用的定量分析。

3第三阶段2000-2011年

2000-2011年,中国旅游业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显著提高,旅游资源调查评价、旅游规划和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步入规范化阶段,不少省份首次编制了省级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旅游地理学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较为深入的系统性研究成果。同时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农业文化遗产地等兼具保护与游憩利用的保护地类型开始出现,关于地质旅游、湿地旅游、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逐渐增多,集中在地质、湿地或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利用以及相应地域的建设管理方面,特别是一些较知名的旅游地,同时又是世界遗产地和某类国家级保护地,如丽江古城、张家界、九寨沟和黄山等成为热点研究对象。该阶段快速的旅游需求扩张使得中国旅游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如旅游资源利用与自然生态保护之间的冲突、城市发展与游憩用地如何配置等,相应地旅游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研究议题,“生态旅游”“低碳旅游”“影响因子”“旅游容量”“社区参与”“空间结构”等成为旅游地理研究高频关键词。

这个阶段一些解释性较强的国外理论模型逐步引入,例如计划行为理论、地方依恋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生态足迹理论等。而且更加灵活应用定量方法,例如用于确权的熵权法、Delphi方法等,用于特征描述的各种聚类分析,以及用于影响分析的多种回归模型。同时学界开始注重总结并提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中国本土理论。

4第四阶段2012年至今

2012年以来,我国旅游业进入质量提升阶段,通过旅游缓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任务,而且生态文明建设、扶贫攻坚、交通强国、文化强国等国家战略对中国旅游地理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问题呈现“多元化”特征,全域旅游、旅游扶贫、旅游与遗产保护、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游憩利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文旅融合、高铁旅游、旅游高质量发展与社会福祉等成为热点问题,尤其是对一些典型区域的旅游发展模式开展了重点研究,如一带一路沿线、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黄河流域、边境地区、青藏高原等。相应地,空间生产、社会交换、可持续生计、生态系统服务、生态效率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在旅游地理研究中的应用也逐步增加,并对传统模型进行了调整完善,应用研究不断深入,促进了中国“本土化”旅游地理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同时,中国旅游地理学者发表在国际刊物上的成果越来越多,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提升了对全球旅游地理研究的贡献度。

本阶段由于新技术手段的使用,研究方法不断更新与完善。如大数据为旅游时空行为研究提供便利,计量经济模型深化了旅游影响分析,空间分析模型促进了空间相关、空间溢出等旅游地理现象的探索;质性研究的重要性被重新强调;参与式制图、眼动实验等新兴数据搜集方法逐步推广;基于长期监测的旅游景观变化进行了分析等。

3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特征

科学认知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特征,把握旅游地理研究的基本规律,对增强学科解决社会复杂问题的能力,完善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纵观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历程,主要有6个方面特征。

理论是学科发展的基本,中国旅游地理研究从零散到结构化,越来越注重理论衔接与理论贡献,积极运用实证主义、解释主义和批判主义等科学研究范式,从其他学科汲取理论营养,注重完善包括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基本概念、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等在内的理论框架体系,不断强化学科特色,提高了旅游地理学在国家旅游业决策中的支撑能力和相应的竞争力。今后的研究要继续借鉴国际相关的理论成果,结合中国社会经济背景和旅游产业实践,对已有理论框架或模型进行补充、调整、推进和完善,以提升国外理论框架或模型在中国的解释力和应用范围;并通过国内外比较研究与总结归纳,形成有中国特色、国际认可的理论,进而推动国际旅游地理学发展。

中国旅游地理学与改革开放40余年旅游业大发展相伴而生,在旅游资源评价标准和方法的制定、区域旅游规划和旅游景区设计、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旅游以及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而且中国旅游基本国情现状特征与发展变化也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旅游地理学。可以预见,中国旅游地理研究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走“以任务带学科”的发展道路,注重旅游地理学的应用研究,紧密结合国家政策与战略,并与社会经济发展所衍生的新业态密切关联,有效解决旅游发展中的实践问题。要在保持自由探索精神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发现与寻找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需求,开展重大问题指向性研究,继续发挥好旅游地理学在国家和地方旅游业决策中的科学支撑作用。

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经历了以定性方法为主、以定性方法为主同时定量方法快速增长和以定量方法为主的3个过程,目前正进入定量与定性方法结合运用的阶段。未来研究方法的类型将更加多样,应用的规范性将逐渐增强,数据准备、参数设置、模型选择等更加规范。定性方法更注重过程推导的严密性,文本表达的逻辑性更强,观点推导过程更加透明,以增强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定量方法的运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逐步覆盖研究的每一个环节,如数据搜集与分析处理、数据描述、分类、确权、集成、相关分析含回归等,特别是开始对一些数据进行长期观测,而且各种统计分析、空间分析方法等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旅游地理研究。

过去40多年来,中国旅游地理学主要受以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并在应用这些技术的过程中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目前,人类正在进入以人工智能、空间分析、清洁能源、无人控制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为主的科技时代,这正在或将为旅游地理研究提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