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通知公告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做好2023年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遴选推荐工作的通知 山东省旅游委员会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通知公告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做好2023年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遴选推荐工作的通知

各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展改革委: 

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建设工作,促进全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经研究,近期将组织2023年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遴选推荐工作,原山东省精品旅游特色村评选并入该工作,并执行文化和旅游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建设工作方案附件1,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及相关评价标准。

各市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工作方案要求,积极做好遴选推荐工作,精心指导各申报单位准备申报表、申报方案、视频、图片等重要材料,全面把握文化资源保护转化、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人员培训、民宿发展、经验模式总结等各方面要求,重点突出乡村旅游规模、产业发展特色,采用多种方式充分体现本地乡村旅游发展的多样性、代表性、示范性和创新性,切实遴选推荐一批文化和旅游资源富集、旅游产品特色鲜明、旅游市场规范有序、旅游配套服务完善、村容村貌美好宜居、乡风淳朴风俗文明、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和村民致富效果良好,具有典型示范和带动引领作用的乡村含行政村和自然村。我厅和省发展改革委将通过会议评审、个别现场实地考评等形式,进行综合评定,并从中择优推荐申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请各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展改革委于2023年4月27日前将两部门联合盖章的推荐名单和申报材料格式见附件2、附件3,每个村装订为一册书面报送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同时组织报送厅资源开发处邮箱519602052@qq.com。根据前两批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入选情况,确定各市推荐名额见附件4,各市推荐名单应按照优先顺序排序。各市原则上从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发展水平较高的省级景区化村庄中评审推荐。

省文化和旅游厅李现国、张文韬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邵文隽

邮寄地址:济南市经十一路12号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250014请寄EMS 

附件1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建设工作方案.docx

附件2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申报表.docx                                           

附件3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申报方案提纲.docx

附件4各市推荐申报名额.docx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4月15日

赋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聚焦山东省精品旅游促进会辉煌四年

Yourbrowserdoesnotsupportthevideotag.3月9日,山东省精品旅游促进会以下简称“省旅促会”第二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在济南举行。

3月9日,山东省精品旅游促进会以下简称“省旅促会”第二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在济南举行。

山东省精品旅游促进会于2023年8月经省委批准成立,成立四年多来,省旅促会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民政厅等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奋进,励精图治,为推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精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的答卷,被评为山东省5A级社会组织、“山东省社会组织标杆”单位、“全国四好商会”,荣获“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状”。

四年来,省旅促会服务国家战略,助推新旧动能转换,成果斐然。一是聚焦产业赋能,塑造精品旅游产业发展新优势。推动精品旅游产业“雁阵行”集群发展和重大项目落地,18家会员单位被评为山东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助力会员单位签约了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资金十几亿元。储备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30余个、业态创新孵化项目100余个,带动各类投资近20亿元。二是聚焦标准化建设,提升精品旅游发展新路径。起草制订了餐饮分餐制服务指南省级地方标准,并上升为国家级标准,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评为2023年标准化工作十大典型案例。三是聚焦榜样示范,提升精品旅游发展新境界。先后表彰了20家“山东省精品旅游示范基地”、20家“山东省文旅融合示范单位”、35个“山东省精品旅游最具影响力品牌”、30名“改革开放四十年山东省精品旅游功勋人物”、10名“山东省精品旅游年度领军人物”、10个“山东省精品旅游年度品牌”。

四年来,省旅促会突出品牌建设,引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成绩显著。以“会”塑旅,高水平主办两届山东国际精品旅游产业博览会,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家旅游机构参展,10万余人次到会参观、洽谈,线上观看超200万人次,签订合作意向超过2000件。以“赛”促旅,高质量主办三届山东省研学旅行创新线路设计大赛和山东省精品旅游文创设计大赛。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内蒙古、广西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及全省16城市近万名选手参赛,报名作品超过1.5万件。以“节”兴旅,每年创意举办“红红火火过大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孔府菜美食节”“山东省乡村自驾旅游节”等节庆活动,激发消费活力、提振消费信心,助力山东省文旅行业集人气、聚消费、促发展。同时,锐意推动“齐鲁职工颂黄河·家乡推介”短视频征集、美好生活形象大使推选大赛、“河和之契”中国大运河、黄河书画名家创作大展、新黄河中国济南徒步大赛等活动举办,并成功举办几十场高峰论坛。

四年来,省旅促会坚持服务为本,做好纽带桥梁。一是积极参加省政府组织开展的“我向省长说句话”建言征集活动,提交的“打造沿黄自驾游风景廊道”在1.3万多条建议中被采纳并写入2023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疫情期间,先后向山东省委、省政府递交了关于疫情防控下餐饮酒店业有序放开堂食的建议关于优化暑期疫情防控政策、促进我省旅游业加快复苏的建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作出批示并给予肯定。开展“助推新旧动能转换·我为精品旅游献一策”活动,评选出30项合理化建议编辑成册。二是组织专家学者和各专委会深入会员单位考察调研座谈200余次,累计为困难会员单位减免会费近300万元,帮助解决20多亿元资金难题。先后组织会员单位到江苏、浙江、上海等精品旅游发展高地调研考察。举办各类人才研修班、管理培训班,促进会员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听取山东省旅游行业企业家的意见和建议。

四年来,省旅促会践行社会责任,彰显担当作为。省旅促会助力脱贫攻坚,响应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号召,招商引资一批重点扶贫项目;参与省民政厅组织的“双百扶贫”结对子和捐赠活动。协调资金为德州市王厚村新建和维修机井30余眼,灌溉农田1200亩。以不同形式筹措扶贫资金117万余元。疫情期间,发动会员单位捐款捐物5000多万元,召开旅游行业金融纾困对接会,多次向会员单位捐赠疫情防控物资,全力推动复工复产。关爱少年儿童,组织会员单位和“十强产业”协会踊跃捐赠300个“希望小屋”;关注大学生就业,发动会员单位每年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10000余个。连续四年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新春送爱心”公益活动。

四年来,省旅促会坚持党建引领、政治立会,强化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省旅促会在建会之初就建立了党组织,坚持“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等基本制度。创建“齐心鲁力先锋文旅”党建品牌,编辑出版为党旗添光彩——山东省精品旅游党建创新与实践一书,创新举办党建大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认真组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开展喜迎、庆祝、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十个一”系列活动。在全省社会组织中,率先评选出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突出的20家会员单位为党建示范单位;省旅促会党建工作经验被省社会组织管理局选作典型案例,并在全省推广。

四年来,省旅促会固本强基,完善职能,推动自身建设做大做强。为推动全省各地精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省旅促会指导协调成立了日照、威海、聊城、青岛、东营、德州、泰安、滨州、菏泽、潍坊、淄博、枣庄等12个市精品旅游促进会,其他四个市也在积极筹备、适时成立。省旅促会不断构建完善的组织架构,根据450余家会员单位业态功能和发展需要,先后成立了涵盖旅游全产业链条的28个专业委员会,选拔业内标杆企业负责人和领军人物担任专委会负责人,形成“每个业态有机构、行业发展有平台、干事创业有队伍”的有效工作机制。各市旅促会和各专委会上下一心,协同作战,共同唱响精品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大合唱。

四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领导先后对省旅促会工作作出多次批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亲临省旅促会调研指导工作、出席重大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以主流声音引领舆论,广泛凝聚起推动发展的社会共识。中国旅游报头版头条报道省旅促会的工作成就和先进经验,近百家媒体持续关注省旅促会动态,累计发布4000多条文字、影像新闻稿件。

据悉,省旅促会今年将在成功举办前三届山东省研学旅行创新线路设计大赛和山东省精品旅游文创设计大赛的基础上,高水平举办好2023第四届山东省研学旅行创新线路设计大赛和2023第四届山东省精品旅游文创设计大赛,力争将两个大赛提档升级为全国性赛事。同时,今年省旅促会将创新举办第三届山东国际精品旅游产业博览会,展示会员单位及国内外精品旅游发展最新成果,使其成为融旅游、文化、交流、展销、传播于一体的文旅盛会,提升省旅促会在全省及全国的美誉度。

山东省精品旅游促进会举行二届一次会员大会

3月9日,山东省精品旅游促进会以下简称“省旅促会”第二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在济南举行,并召开了二届一次理事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省旅促会会长、秘书长、监事长。杜文彬当选第二届山东省精品旅游促进会会长。

杜文彬安排部署了省旅促会今后五年的工作和2023年重点工作。他表示,省旅促会作为“十强”产业协会之一,今后五年,将主动作为,主动服务和融入新旧动能转换的国家重大战略,聚焦高质量发展,深入挖掘山东旅游产业发展的潜在动能,整合形成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创新融合构建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动能,壮大精品旅游规模,促进精品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带动旅游产业整体升级、全面转型。奋力拼搏,树起全国文旅业创新发展的时代旗帜。进一步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在培育文旅新业态中开发新产品、打造新亮点、求得新突破,开创文化旅游与多行业、多领域融合发展新局面。凝心聚力,打造全国社会组织建设的靓丽名片。在不断总结上一届省旅促会成功经验、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以推进社会组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健全完善省旅促会组织机构,构建以专委会为条、各市旅促会为块,上下一盘棋的工作机构和治理体系。进一步擦亮党建引领品牌,强化政治立会、依法办会、工作兴会,塑造“队伍一流、素质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业绩一流”的省旅促会形象,铸就叫响山东、影响全国的社会组织。

杜文彬表示,2023年,省旅促会将以贯彻落实“山东消费提振年”和“实施文旅提质赋能计划”为总抓手,重点做好聚力消费提振,推进旅游业复苏振兴;聚力产品提质,推进精品旅游业创新发展;聚力文旅融合,打造精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聚力企业赋能,推动会员单位集约化集群化发展;聚力工作创新,推动精品旅游业协调发展五项工作,为助力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精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再创新成绩、作出新贡献。

山东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是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教育与科研机构,面向全国,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旅游管理基础理论和良好的人文素养,掌握国际旅游、旅游规划设计、户外休闲旅游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国际旅游与户外休闲跨界融合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并能够从事教育、培训、国际旅游企业服务、运营与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国际化应用型专业人才,毕业工作5年左右能够成功创业或成为企业中高层职业经理人。

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的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社会投资热点。旅游管理专业紧密结合我国旅游业转型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的趋势,具有实践性强、国际化融合度高的特征,形成产学研应用性与国际化合作办学两大特色。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能够掌握旅游管理基础理论和方法,正确地运用于旅游规划与项目管理、旅游企业管理与营销的实践,为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旅游管理专业于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设立,1993年正式招收本科生,是山东省最早设立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拥有向国外院校推荐优秀本科生的资格。1996年成立旅游管理系,2011年整体并入商学院,2013年成立山东师范大学旅游规划与咨询研究中心。2023年山东师范大学与青岛旅游学校联合招收“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旅游服务与管理本科生。同时,也是山东省自学考试本科主考院校试点单位,被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定位山东省旅游人才培训基地。自1986年以来,在人文地理学硕士点设区域旅游招生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2000年设立旅游管理硕士点,授予管理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23年被批准设立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旅游服务方向专业硕士点,成为全国首批拥有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旅游服务教育硕士授予权的单位之一;2023-2023年,逐渐与上海姜根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合作的万豪国际集团旅游管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被评为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

旅游管理系现有12位专职教师,3名教授、2名副教授、7名讲师,其中7人具有博士学位,分别在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获得博士学位。师资整体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年龄结构较好,学缘结构理想,中青教师已具有多年旅游专业教学经验,是一支结构合理、整体优势明显、发展势头良好的学术梯队。本专业教师队伍的人员数量、教学能力、学历水平和学缘结构可以较好地满足教学需要、支持学生全面发展。截至目前,本专业毕业生总人数已达2700余名,现就职于国际旅游开发设计公司、国际旅游酒店集团、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行政机关、旅游高等院校等单位,山东省90%以上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都有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任教。经过20余年的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已经成长为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品牌专业。

长期以来,本专业抓实践促科研,将课堂与业界、学界紧密融合,与业界40多家企业、国内外几十所高等院校及旅游管理部门开展多领域的产学研合作。课程教学与模拟仿真线上线下结合训练,学生实践基地设置常态化,致力于领班、主管、经理等职位的见习和实习,举办职业经理人讲座、专家论坛,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专业办学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图1旅游管理专业同学赴黄山开展旅游景观实习

图2组建国际化旅游规划实践团队

图3世界旅游组织旅游规划专家EdithSzivas博士来校座谈交流

山东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科是在地理学、历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形成一个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国际化特色鲜明、毕业生质量高且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学科。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公布的2023本科专业排行榜中我校旅游管理专业被评为四星级专业。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是一个注重跨学科融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理论素质和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的综合型专业。

1专业底蕴深厚,国际化趋势引导。旅游管理专业具有30年的历史,蕴含了经济地理、管理学、心理学的学科背景,构建了包括2名教学能手在内的教学梯队,凝练了多元化的学科交叉优势。大半教师具有国际教育与研究经历,并能够开展双语课程教学。专业与多所国际学校建立联合培养协议,增加外籍教授授课比例,拓宽学生深造路径,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力。连续三年有数十位学生出国深造,培育国际化视野的优秀毕业生。

2实验教学平台完善,教研交互作用明显。专业构建了旅游行为实验室、导游全景实训室、虚拟仿真景区规划实验室等实验教学平台,配备了教学体感设备、虚拟仿真景区定制、VR全景实训系统等设备,并与本科培养方案紧密结合进行相关课程设置,提升人才培养的落地性与实践性。

3产学研结合紧密,搭建多元化的实习实训基地。专业已与33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学生实习协议,其中,与万豪国际酒店建立了战略性合作协议,并与美国奥兰多迪士尼建立了实习框架协议。近三年,各实习基地共接收商学院旅游管理本专业实习生600多人次,提升了创新创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4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加强专业国际化进程,深化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自2004年以来,与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建立“1+3”双学士学位国际联合培养模式,与美国东田纳西州立大学建立“2+2”双学士学位国际联合培养模式,与美国圣地亚哥大学、日本广岛大学形成学生交流渠道,利用中外合作办学资源,增加外籍教授授课比例,拓宽学生深造路径,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力。连续三年有数十位学生出国深造,促进本科学士学位与英国硕士学位贯通、国内学习与出国留学贯通。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旅游管理基础理论和良好的人文素养,较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掌握国际旅游、旅游规划设计、户外休闲旅游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国际视野、管理能力、服务意识,适应新时代旅游企事业单位的需要,并能够从事教育、培训、国际旅游企业服务、运营与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国际化应用型专业人才,毕业工作5年左右能够成功创业或成为企业中高层职业经理人。

孙凤芝,教授。山东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硕士生导师、旅游服务教育硕士点负责人。山东省比较管理学会理事;中国旅游行业协会教育分会理事、山东省旅游专家顾问委员会专家,山东省旅游饭店协会文化顾问、山东省旅行社协会理事、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导游分会理事,山东省星级饭店评定员,山东省旅游景区评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旅游经济、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为CSSCI、EI等检索;出版黄河流域餐桌记忆等专著、著作和教材20余部;主持完成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省专项基金项目、省级教改项目等10余项,为山东省旅游局及各地市完成旅游规划20多项,为山东省旅游局主持起草了3部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获山东省人文社科三等奖、山东省产学研创新三等奖。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学奖、校级先进个人等称号。主要讲授服务管理学、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等课程。

张伟,教授,博士。山东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生导师,山东省旅游景区评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旅游、环保、生态项目评审专家,第九届山东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主要讲授旅游环境学、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管理研究方法、旅游规划与战略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主要研究领域:经济地理学、生态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融合,近年来主要研究区域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旅游生态环境评价、旅游信息化等。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为SCI、EI、CSSCI等检索;出版山东省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新编旅游环境学等著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研、主持完成山东省软科学重大项目、省级教改项目和数十项旅游规划及各类生态规划及评价等,作为第二成员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全校首届十大教学能手、校级教学名师、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秦晓楠,副教授,博士。山东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山东省旅游扶贫规划智库专家,主要讲授旅游学概论、管理研究方法、旅游规划与战略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此期间,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于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地理科学、科研管理、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管理评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软科学、旅游学刊、旅游科学、生态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旅游城市生态安全系统评价研究、中国城市品牌竞争力排名等著作。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国家旅游局科研面上研究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国家博士后基金1项,山东省社科基金与软科学项目各1项,并参与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参与了20多项政府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

本专业推动国际联合培养,开拓学生眼界。积极推进海外合作,与国外知名院校紧密合作,形成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与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建立“1+3”双学士学位国际联合培养模式,与美国东田纳西州立大学建立“2+2”双学士学位国际联合培养模式,与美国圣地亚哥大学、日本广岛大学形成学生交流渠道,利用中外合作办学资源,增加外籍教授授课比例,拓宽学生深造路径,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力。近3年来,王茜等20多位本科生在读期间赴加拿大、美国、法国和西班牙国外知名高校交流。袁菁等近10位同学在西班牙、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和香港地区申请攻读硕士学位。

旅游管理系教师遵循国际化办学理念,加强与国外院校交流合作,孙静老师在美国犹他大学的公园休闲与旅游系访学半年,潘华丽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访学1年,李平、孙凤芝、张伟等老师分别去韩国又石大学、西班牙康普顿斯、法国奥维耶多等大学、美国克莱蒙大学等短期访问交流。解孝娟、李东成、韩苗苗等老师参加亚洲学术论坛。秦晓楠、贾衍菊老师在日本广岛大学进行短期学术交流。同时,非洲肯尼亚肯雅塔大学、西班牙康普顿斯大学以及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教师在科研和教学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

旅游管理毕业生对口率均达到85%以上。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去向为:10%出国修学深造、10%国外就业、17%考研、8%创业、55%就业。目前主要就业方向为:教育机构、政府机关、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景点、旅游咨询公司、商务企业、旅游电子商务、旅游规划策划机构、主题公园旅游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工作以及旅游与休闲行业的自主创业。其中进入万豪酒店集团的学生比例约15%,入职与旅游行业有关的毕业生约占60%。据历届毕业生的从业现状问卷调研,本专业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职业经理人,有四分之一的校友年薪超过50万元,涌现出一批董事长、总经理、总监、项目总经理。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较高,主要从业于国际旅游饭店集团、政府机关、旅行社、旅游景区景点、旅游咨询公司等相关行业,与企业磨合性较好、认可度较高。社会对我校该专业给予高度关注,新华网、凤凰网、山东卫视、齐鲁晚报曾多次对本专业教师进行采访报道。通过对2023-2023届毕业生追踪调查显示,学生与单位之间的磨合度比较高,95.5%的单位对学生的表现非常满意,96%的学生对所在单位非常认可,能够尽职尽责、脚踏实地工作,表现出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用人单位对多数学生制定了3-5年职业生涯计划,从员工到基层绩效考核指标和提升方案,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明显。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最有发展前途的10大专业之一,在工商管理类17个专业中,就业排名第5,在整个管理学大类中排名第8位。我国旅游业在内需启动、消费升级以及国民收入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旅游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正步入黄金发展期。政府多策并举,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使国内旅游行业政策环境持续改善,行业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未来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来支撑。因此,本专业就业前景广阔、类型多元。

本专业主要分为三个培养方向:旅游规划与开发、国际旅游与户外休闲旅游教育:

旅游规划与开发:培养面向旅游规划、策划、咨询机构和相关行政机构及各类旅游景区、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等,系统掌握旅游规划和项目管理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前沿知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意识和拓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策划学旅游遥感技术;旅游地理信息系统;旅游环境学

就业方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咨询公司、旅游电子商务企业、旅游规划策划机构、主题公园的旅游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工作。

国际旅游: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管理能力、服务意识的并能够从事教育、培训、国际旅游企业服务、运营与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国际化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国际酒店运营与管理;跨境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国际领队与导游业务

就业方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国际旅行社、国际酒店集团等

户外休闲旅游教育:户外休闲、研学教育旅游成为旅游产业的核心,也塑造了热门的就业方向。该方向旨在培育掌握休闲旅游理论,能够从事休闲产品开发与运营的专业管理人才。

主干课程:休闲学;户外运动知识;赛事策划与运营管理

就业方向:规划部门、研学导师、职业院校教师等

1专业培养人才定位:实施“双元交融、螺旋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实行学校重理论和企业重实践双元交融,建立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螺旋式循环、阶梯式提升的培养模式。培养具备“综合素质+专业素养+行业体验+实践技能”的有理论、懂业务,既会实际操作、又有管理才能,既具备科学研究的专业素养,又具备进入企业就能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2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是在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岗位能力要求,行业规范和职业资格标准,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本着“厚基础、重实践、强应用”国际化的理念,构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选修课+实践环节”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在实践教学设计、进程安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选取上突出能力本位和教学做一体化,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开展实践教学,同时兼顾学生专长发展和技术拓展能力培养。

3产学研结合:加强校企联合,为学生精心打造高品质实习实践平台。本专业与33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学生实习协议,其中酒店17家、旅行社12家、景区4家。实践实习项目均有明确的实习教学计划,每一个实习点的学生均有专业教师指导建有稳定充足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能够为学生实践活动和创新创业活动提供长期有效的支持和保障。近三年,各实习基地共接收本专业实习生600多人次,学生们通过实习实践活动,更好地掌握了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提升了创新创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4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购置先进实验设备,打造优质实训和创业基础设施。为了更好地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在实训、创业环节中,不断加大投入购买设备。2023年度投入200多万元,开设和增加实验和实训项目,如:多点触摸酒店运营模拟实训、餐饮模拟实训、客房模拟实训、地陪工作流程、游线设计、创业计划书撰写、ERP1功能模块、ERP软件系统、ERP系统初始设置操作等。

蔡晓峰:1993级,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副总经理

王昌玉:1993级,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酒店工程学院,院长

任战鹰:1993级,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

贾跃千:1994级,浙江省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刘纬华:1994级,海南省保亭县人民政府,县长

徐立朋:1994级,也门徐立鹏出口与投资公司,董事长

来逢波:1995级,山东交通学院人事处,处长

李 鹏:1995级,山东周村古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边立元:1995级,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马保烈:1995级,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校办,主任

刘洪鹏:1997级,枣庄市旅游和服务业发展委员会,副主任

宋寰亮:1997级,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杜长辉:1998级,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经理

任雅琳:1998级,国务院国资委政策法规局,副处长

1在校生参加校外比赛获奖情况

第八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省

山东省大学生礼仪风采大赛

魅力中国校园才艺展示活动山东赛区

2在校生获得奖学金情况

本专业学生积极申请“双创”立项,积极参与各类竞赛,并转化创新创业竞赛成果。2013年至2023年,本专业学生共获批35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其中国家级立项15项、省级立项2项,项目质量和数量不断提升。专业建立经管类跨学科综合实训平台、创建梦工厂、拓宽创客空间,与乡村旅游开发联合实施精准扶贫措施,与万豪国际旅游酒店集团等高端知名品牌、国外知名院校旅游专业合作交流,加强产学研与国际化办学之路。

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城市建筑老化风险评估及可持续城市更新策略——以济南市为例

农业品牌化发展多元主体利益冲突分析及协调机制构建——以“烟台”苹果品牌为例

“乐拾贝”大学生闲置商品处置与实名公益平台

网络社区式自助旅游平台OneZOne的启动与运营

又遇老城,重拾记忆,美在慢旅游——唯慢旅行社策划

接种式服务补救对酒店外包服务顾客满意度的影响——基于接种理论和归因理论的视角

旅游景区商业性表演及服务规范研究——以泰山景区“封禅大典”为例

山东省汽车露营旅游地调查与线路设计

旅游广告诉求与目的地类型的匹配效应

饭店实习体验对旅游管理本科生择业的影响及实习模式优化

基于健身的虚拟旅游市场调查与开发

济南城郊体验型乡村旅游产品提升策略研究

原创型3D虚拟旅游景点的设计与建设

济南市旅游纪念品市场调查研究

红高粱影视主题游乐园的策划与建设

校园快递终端配送服务平台构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