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泰中国游客减少 泰国旅游局长欲多举措振兴旅游业
中国侨网7月9日电据泰国世界日报编译报道,泰铢升值引发诸多问题,尤其是泰国旅游业大受影响,泰国旅游局不得不对旅游收入和游客数量目标进行削减,调整海外市场推广宣传策略,以提高入境外国游客的消费水平。
泰国旅游局长育塔萨表示,泰铢升值问题是导致2023年旅游目标难以实现的因素之一,因为今年面临的问题诸多,包括英国退出欧盟、燃油涨价、泰铢升值等,所以泰国旅游局不得不下调旅游收入增长预估值,减少大约200亿铢。之前旅游局制定的2023年旅游收入目标为国内旅游1.17兆铢、入境旅游2.21兆铢,全年游客4032万人次。
旅游局在下调今年旅游收入和游客数量预估值的同时,对2023年目标也做出调整,预计2023年入境旅游收入2.43兆铢,增长10%;入境游客4200万人次,国内游129万人次,增长率10%。2023年游客目标人数为4000万人次,收入继续保持全球前5名的位置。
据开泰银行研究中心报告显示,2023年7月1日泰铢升值,创下6年来最高的30.52兑一美元的水平。
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委员会报告显示,2023年首季度泰国经济放缓情况明显,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仅2.8%,远低于2023年的4.1%。根据该委员会的国家20年发展规划-旅游蓝图,目标是在2023-2023年推动旅游业收入占国家GDP的20%,2037年旅游收入占国家GDP的30%。该目标对于泰国旅游局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泰国央行3月报告显示,泰国出口增长率下滑,入境游客开销减少,尤其是中国游客的消费下降,而欧洲游客人数减少。因此泰国旅游局必须加大下半年的工作,包括振兴旅游业,吸引大量外国游客赴泰旅游,否则旅游局长育塔萨关于“如果不加大旅游宣传,泰国旅游收入增长率可能只有7%”的预言可能真的发生。
中国游客作为入境泰国旅游增长率最大的市场,从2023年10月开始减少,育塔萨认为不仅仅是2023年旅游业面临诸多压力,2023年泰国旅游业都面临诸多挑战,国内和国外游客消费增长仅3%,因目前入境游客中很大一部分属于中下收入群体,年收入6万美元以上的游客比率仅13%,泰国旅游局计划到2023年将该类游客的比率增加到20%。
泰国最大的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协成昌集团董事主席汶亚实称,当前泰铢升值情况不正常,与过去相比升值速度和幅度都过大,出口和旅游业受影响程度最明显,尤其是以外国游客为服务对象的酒店、餐厅、旅游运输和旅游景点。(李福徕)
盘点“五一”旅游成绩单:多个数据超疫情前同期
“五一”收官!多个数据超疫情前同期。
据文化和旅游部5月3日公布的测算数据,“五一”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23年同期的119.0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23年同期的100.66%。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4月29日至5月3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预计发送旅客总量27019万人次,日均发送5403.8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日均增长162.9%。
“五一”旅游市场火热,多地再现“人从众”。
几十万人潮进淄赶烤;4月28日上海虹桥站当天所有车票售空;游客排队上珠峰;敦煌月牙泉骆驼排队,甚至为了防止“堵驼”,专门增设了红绿灯……
然而,人流井喷的背后,消费却暂未回归。以文旅部公布的数据进行计算,今年“五一”假期每人次消费540.35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15.48%。澎湃新闻记者还统计了各省的“五一”消费成绩单,发现大部分省市的每人次消费,较2023年同期皆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五一”假期有5天,而2023年仅有4天。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国际航班恢复至2023年同期四成左右,搜索热度较2023年增长超过60%。从中国大陆出境、人次目前超过2023年同期的热门航班目的地包括:中国澳门、阿联酋、马尔代夫。
航班恢复程度也反映了旅游的火热情况。出境游回归后,受泰国游及韩国游火热影响,今年“五一”飞往两国的航班普遍恢复较好。
具体来看,今年“五一”期间航班量TOP20国际航线中,飞往泰国曼谷的“广州白云-廊曼”和“上海浦东-廊曼”航班量已远超2023年同期水平,增幅超过100%。
人挤人的“五一”背后是中国持续回升向好的经济态势。今年,你的“五一”堵在哪儿了吗?
春节“开门红”:旅游业迎来强势复苏
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
今年春节假期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
“游客们又回来了。”北国的冰雪世界,灯火璀璨,寒冬难以阻挡游客们的热情;南方的海滨村落,人们面朝大海,享受着休闲度假时光;古城古街中,精彩的非遗展演带来一场场热闹的新春盛宴……
当被疫情打断的生活重新回归,渴望“诗和远方”的心情便难再阻挡。今年春节作为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政策实施后的首个长假,旅游业回暖明显,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踏上旅途,一边享受异地他乡的悠闲浪漫,一边感受新春佳节的红火氛围。
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旅游市场交出了一份三年以来最好的成绩单,这无疑为旅游业复苏释放了积极信号,也再次唤起了大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暖春将至,
2023世界旅游发展报告
图1全球旅游业受COVID-19疫情影响的总体情况数据来源:UNWTO
图22023年和2023年国际游客人数的对比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图3全球各地区国际旅游业与上年同比的变化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世界各国疫情发展阶段分化,国际旅游市场复苏节奏受制于防控短板。通过对比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旅游大国疫情数据可以发现,疫情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表1,以中国为代表的早防严防国家,疫情峰值出现在4月以前,还包括泰国、德国和意大利;以印度为代表的防控相对较晚的国家,疫情出现在7月之后,还包括墨西哥、菲律宾和美国;以法国为代表的过早放宽出行政策导致疫情反弹的国家,疫情的峰值有两个,还包括英国、澳大利亚、奥地利和日本。UNWTO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球入境游客减少50%,其中受影响最严重的是亚太地区,减少了72%,其次分别是欧洲、中东、美洲、非洲,1-8月全球酒店入住率为40%,其中非洲最低,为28%,1-9月酒店订单全球同比减少46%图4。截止6月份,法国、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日本、韩国、印度等亚洲国家,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大洋洲国家以谨慎的态度尝试分阶段解除入境管制。当前,新冠疫情已然国际化,国际旅游市场的全面复苏取决于疫情防控的最短板。
图42023年新冠疫情对全球主要旅游国家的影响数据来源:UNWTO
中国出境旅游市场收缩,显著影响国际旅游经济景气。受疫情影响,中国出境旅游市场急速萎缩。由于亚太地区多个国家旅游市场有显著的中国化倾向,其当地的航空公司、旅行社、住宿业、餐饮业、租车服务等行业的收入严重依赖中国游客的消费支出。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游客锐减,当地旅游业生存艰难,多家旅行社、酒店、餐馆陷入经营困境。主要目的地中国澳门地区、泰国、日本、韩国等地旅游业遭受重创。数据显示,2023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澳门地区入境旅客由1月份的285万人次锐减至3月份的21万人次,跌幅超过九成以上。泰国旅游局TAT公布的预测数据,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赴泰国旅游的中国游客可能会减少60%0日本NHK电视台4月16日报道,日本旅游业因疫情受到沉重打击,中国游客的消费额同比减少了44%,为234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4亿元。济州旅游协会消息称,2月1日至3月1日访问韩国济州岛中国游客仅为4355人次,同比减少94%。
主要国家国内旅游不同程度走向复工复产复业新阶段。新冠疫情对全球各个国家旅游业的影响存在程度上的差异,各个国家的疫情应对和旅游业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但自6月以来,都不同程度走向了稳步复工复产图5o中国旅游经济依托国内超级大市场,已经进入疫情防控常态情境下全面复工复产复业新阶段,仅国庆节、中秋节八天,中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与端午节假期相比,恢复进度分别提高了28个和39个百分点,中国旅游经济稳中向好的基本面进一步稳固。奥地利旅游小镇哈尔施塔特6月中旬以来很多酒店重新开业,预订量不断增加,迎来了酒店和停车场游客爆满的场景,除了本土游客,来自德国、匈牙利等周边国家的游客比例也越来越大。法国一些地区夏季游客总人数较去年有所增加,有的地方甚至达到10%以上的增长率。马来西亚6月份客房总体预订量与2023年相比增长了接近190%。
图5新冠疫情对全球各地区旅游业的影响组图数据来源:UNWTO
企业积极开展互助自救,自我修复和研发创新动能正在集聚。在协会、商会的倡议和旅游集团的推动下,上下游企业和合作伙伴也在展开行业互助行动。中国锦江国际集团筹措了35亿元资金,支持旗下7500家酒店渡难关。其中,不超过4.5%利率的流动性支持贷款和物资采购贷款、减免加盟费和管理费,都是很实在的措施。中国旅游集团开通“线上巴士商城”和免税商品在线预订等新业务,三亚免税城2023年1月27日至2月13日在线累计实现销售同比增长92%。中国岭南集团在保障游客无损退改外,还通过岭南酒店和广之旅易起行平台,
推出外带安心居家美味服务,让老百姓能够不出家门享受名厨定制美味。携程集团启动了1亿元重大灾害保障金,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分担无损退订的损失。同程等在线平台积极拓展电商零售业务,东方、春秋、吉祥、华夏、重庆、四川等航空公司抓住各地有序复工复产的交通需求,主动推出价格灵活的包机服务。文化和旅游行业积极扩充数字文化产品,满足民众在疫情期间的在线文娱需求。中国国家文物局网站“博物馆网上展览平台”临时扩增在线展览内容,并通过新媒体和VR等技术呈现;全国各地博物馆推出网上展览超2000余项。在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的倡议下,阅文集团、喜马拉雅等数十家数字阅读企业也为用户免费开放了旗下精选资源。今日头条等平台春节上线了冏妈等影片,从影院形式变更为网络免费,大大满足了民众在线文化需求。
开展行之有效的政策研究、趋势研判、数据支撑和信息发布。中国政府及时组织专业机构开展专题研究和专业测算,及时开展专业统计、测算和评估工作,通过科学评估疫情影响避免出现全行业的蔓延性恐慌。以春节七天假期为例,有组织的团队和探亲访友之外的旅游活动大幅度减少直至全面停止,但是节前到达目的地的团队旅游者、自助旅游者和探亲访友的游客,其餐饮、住宿、购物、通讯等基本消费还是存在的。法国旅游局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为行业提供支持。奥地利农业、区域和旅游部与旅游行业及相关人员紧密讨论当前形势和应对措施。新加坡专门组建了一只旅游恢复队伍,联合了各部门以及行业中旅行社、导游、航空公司、酒店等的代表。韩国定期召开旅游部门、企业的视频会议对行业现有危机形势进行评估并讨论缓解危机的措施。泰国建立了一个大数据存储系统发展项目。德国专门开办了一个疫情导航网站,为旅游从业人员提供最新的新闻和建议。希腊旅游部让危机管理委员会迅速对危机做出响应,要求它降低疫情对旅游业的潜在破坏力并保护游客、恢复游客的信心。UNWTO针对如何应对疫情导致的旅游业发展危机问题专门成立了全球旅游危机委员会GTCC。
出台系列财政和货币等减免和激励政策。疫情发生后,中国政府通过降低用工成本、税收减免、租金减免、融资支持、能源费用减免等扶持政策帮助住宿企业渡过难关,专门针对旅行社退还服务质量保证金以缓解他们的现金流压力。挪威针对客运、住宿、文化活动、景区的增值税从12%减到8%,该项措施将持续到10月31日。德国也针对旅游休闲行业出台了增值税减免措施。土耳其国内航班的增值税三个月以内从18%直接降到1%。伊朗、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韩国允许航空公司、酒店以及餐饮企业延期交税。埃及允许旅游和酒店企业延期交税,位于古迹周边的所有市场和餐厅在旅游业复苏之前可免租,埃及中央银行针对发放雇员工资的企业提供低利率贷款。哥伦比亚所有机票的增值税率降低到5%以下,商务、产业和旅游部提高了旅游企业的信用额度以缓解企业现金流不足的问题。澳大利亚针对航空业免除了若干项与飞行和乘客有关的费用。斐济公布了一项新的酒店投资激励方案。意大利和新西兰为国有航空公司提供了资金支持。俄罗斯的旅游企业和航空企业也可以延期缴税。新加坡降低了机场收费。非洲针对旅游业的中小企业提供了额外的资金。奥地利所有旅游企业在新冠疫情发生前的贷款可以在2023年申请暂停还款。
适时发布旅游业重启以及国内旅游恢复一揽子计划。从5月中旬开始,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宣布重启旅游业,通过放宽出行限制来促进国内旅游业的恢复,截至9月,全球超过50%的目的地开始放宽旅行限制,其中,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比例分别达79%、47%O中国实施的是分阶段放宽政策,先是允许省内游,等疫情得到很好控制才放开跨省游,景点的流量限制也是逐渐提高,从最开始的30%到十一假期的75%O欧洲、亚洲和太平洋岛国开始实施旅游业重启举措,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开启了旅游泡泡计划,双方允许游客的往来。西班牙国家旅游局联合西班牙游客服务研究所建立了一个安全旅游认证系统,通过医疗部门认证的系统,医疗部通过这个系统发布一系列防疫指南,从而减少在酒店、高尔夫课程、露营、旅行社等旅游业各个领域的疫情传播。在市场方面,意大利、冰岛和韩国政府发放了国内旅游代金券。新加坡资助了一个市场合作项目,以加速旅游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主要是给旅游从业人员提供线上培训。埃及对景区门票进行减免,对入境的签证费也进行了减免。
二、正在经历的:走出至暗时刻,走向未来的光
1.旅游消费信心正在恢复
随着疫苗研发推进、公共卫生措施的正确应用,疫情在得到缓解的同时,旅游消费信心也在逐渐恢复。截止到2023年9月份,已有53%的旅游目的地国家谨慎的放松了旅游限制,以缓解由于旅行禁令所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与失业率。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数据显示,中国仅国庆节、中秋节八天,游客平均出游半径213.0公里,在目的地的平均游憩半径为14.2公里,出游半径较劳动节和端午假期增长56%以上;35.8%的游客选择“国内疫情形势好转,国内中长线旅游变为省内游或近程游”,跨省游的比例为29.1%,出行距离300公里以内的占比83.5%,不少人在假期中段返程后二次短途出游和多次本地休闲;85.0%的游客参与了各类文化休闲活动,其中参观历史文化街区、博物馆、美术馆的游客比例分别为41.8%、40.5%和27.1%。10月1日至8日,访中国澳门地区游客共计15.63万人次,其中内地游客占比超过93%,有效带动了澳门旅游市场重现生机。Tripadvisor2023年9月最新的数据显示,有20个国家国内酒店的周订单量超过了20119年图6。
图6Tripadvisor网站国内酒店周订单量同比增长的20个国家
2.产业创新动能正在积聚
旅游业仍是最具投资价值的优选领域。2023年中国服贸会特别设立的旅游投融资大会上,签约总额达到157.1亿元人民币。美国探险邮轮Lindblad公司已通过优先可转股的形式,获得了8500万美元的融资。欧洲风投机构HowzatPartners最近计划融资1.2亿美元1亿欧元用于投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
2023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锚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履职尽责、奋发有为、开拓进取,推动文化和旅游工作迈上新台阶、“十四五”发展迈出新步伐。2023年末,纳入统计范围的全国各类文化和旅游单位32.46万个,比上年末减少1.70万个;从业人员484.4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1.89万人。
2023年,文化和旅游系统牢牢把握庆祝建党百年这一主题主线,全力创作排演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将建党百年文艺创作推向高潮,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成功组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伟大征程时代画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歌剧节等12项重大艺术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等7项创作工程顺利实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中国艺术头条”微信公众号和“文艺中国”视频号平台建设成效显著,点击量超过3.5亿次。
2023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8370个,比上年末增加789个;从业人员45.3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3万人。其中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艺术表演团体1947个,占10.6%,从业人员10.67万人,占25.5%。
全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共演出232.53万场,比上年增长4.2%;国内观众9.28亿人次,增长4.4%;演出收入112.99亿元,增长30.4%。
全年全国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艺术表演团体共组织政府采购公益演出13.34万场,比上年下降0.3%;观众0.83亿人次,下降3.9%。
表1:2011-2023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基本情况
2023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场馆3093个,比上年末增加323个;观众坐席数253.37万个,增长34.9%。全年艺术表演场馆共演映107.04万场,比上年增长82.0%;观众11209.24万人次,增长84.8%。公有制艺术表演场馆1176个,比上年末减少32个;演映46.12万场,比上年增长89.1%;艺术演出观众人次达2066.54万,增长64.2%;艺术演出收入12.92亿元,增长51.8%。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艺术表演场馆1075个,比上年末减少36个,全年共开展艺术演出5.03万场次,比上年增长48.8%;艺术演出观众人次1562.20万,增长45.7%。
2023年末,全国共有美术馆682个,比上年末增加64个,从业人员6249人,增加782人。全年共举办展览7526次,比上年增长25.7%,参观人次3515.84万,增长60.8%。
2023年,文化和旅游系统贯彻落实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推动全国公共文化机构建立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继续推进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启动实施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公共文化云建设项目,示范性旅游厕所建设和旅游厕所数字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唱支山歌给党听”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2023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和“舞出中国红”全国广场舞展演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成功举办,文化惠民工作持续推进。成功举办2023年长三角及全国部分城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长三角及部分地市、粤港澳大湾区、西南地区暨成渝双城文采会。
2023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5个,比上年末增加3个;从业人员59301人,增加132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7413人,占12.5%;具有中级职称人员18979人,占32.0%。
2023年末,全国公共图书馆实际使用房屋建筑面积1914.24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7.2%;全国图书总藏量126178.02万册,比上年末增长7.0%;阅览室坐席数134.42万个,增长6.3%;计算机224473台,其中供读者使用的电子阅览终端139417台。
2023年末,全国平均每万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135.51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9.05平方米,全国人均图书藏量0.89册,增加0.05册;全年全国人均购书费1.57元,减少0.03元。
图1:2011-2023年全国公共图书馆人均资源情况
全年公共图书馆实际持证读者10313.93万人,比上年增长0.6%;总流通人次74613.69万,增长37.8%;书刊文献外借58730.15万册次,增长39.5%;外借人次23809.24万,增长36.3%。全年共为读者举办各种活动202568次,比上年增长34.4%;参加人次11892.49万,增长28.2%。
图2:2011-2023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及书刊外借册次
2023年末,全国共2636个县市、区建成图书馆总分馆制。
2023年末,全国共有群众文化机构43531个,比上年末减少156个。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32524个,减少301个。年末全国群众文化机构从业人员190007人,比上年末增加493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7531人,占4.0%;具有中级职称人员17947人,占9.4%。
2023年末,全国群众文化机构实际使用房屋建筑面积4974.14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6.3%;业务用房面积3538.32万平方米,增长4.4%。年末全国平均每万人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352.13平方米,增长6.3%。
图3:2011-2023年全国平均每万人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
全年全国群众文化机构共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252.17万场次,比上年增长30.9%;服务人次83289万,增长47.9%。
2023年末,全国群众文化机构共有馆办文艺团体9533个,全年演出11.45万场,观众5983.52万人次。由文化馆站指导的群众业余文艺团体45.49万个,馆办老年大学670个。
表2:2023年全国群众文化机构活动开展情况
2023年末,全国共2672个县市、区建成文化馆总分馆制。
四、市场管理和综合执法
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坚持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分级分类指导,创新实施跨省旅游经营“熔断”机制,暂停陆地边境口岸城市跨省团队旅游业务。动态调整文化和旅游场所开放政策,及时更新相关疫情防控指南,建立旅游热点防疫预报机制,强化事前预防和监督指导,认真做好文化和旅游市场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推进助企纾困工作,延长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减税降费、稳岗就业等纾困政策实施期限,不断加大金融支持行业纾困力度,推动减免上网服务、娱乐场所文化事业建设费、网吧宽带费和卡拉OK版权费,推动保险替代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试点改革,成功解决卡拉OK领域长期存在的版权重复收费问题。
文化和旅游部深入落实“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市场监管综合效能。简化跨地区巡演审批程序,统一各地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审批标准,全面放开外商投资娱乐场所限制。政务服务“好差评”总体评价率12.52%,市场主体满意度99.86%。组织开展“不合理低价游”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公布首批等级旅游民宿和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持续开展文明旅游宣传,强化旅游不文明行为管理。稳步推进导游队伍建设和管理三年行动计划。
2023年末,全国通过统计直报系统报送的文化市场经营单位19.10万家,从业人员151.14万人,营业收入13689.17亿元,营业利润1636.55亿元。其中,娱乐场所5.05万个,从业人员51.11万人,营业收入485.08亿元,营业利润30.13亿元。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0.18万个,从业人员20.15万人,营业收入169.21亿元。演出市场单位2.25万个,从业人员47.02万人,营业收入3643.26亿元,营业利润388.59亿元。艺术品经营机构0.61万个,从业人员2.05万人,营业收入89.96亿元,营业利润13.68亿元。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1.01万家,从业人员30.81万人,营业收入9301.65亿元,营业利润1227.20亿元。
2023年末,全国共有旅行社42432家。根据旅行社填报系统数据显示,全年全国旅行社营业收入1857.16亿元,营业利润-55.34亿元。
2023年末,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的星级饭店管理系统中共有8771家星级饭店。根据填报系统数据显示,全年星级饭店营业收入1379.43亿元,平均房价334.95元/间夜,平均出租率41.8%。
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印发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综合执法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牵头推进打击治理跨境赌博旅游管控工作。部署建党100周年文化和旅游市场执法检查,扎实推进文娱领域综合治理,查处多起劣迹艺人非法违规演出。组织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执法检查和网络监测,整合举报投诉渠道,切实保障运行稳定、数据安全。实施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专项整治行动,开展4轮“体检式”暗访评估,在主要媒体发布40多个典型案例。全年各地出动执法人员600多万人次,办结案件3万多件。组织开展综合执法考评、执法案卷评查。组织线上线下培训20余期,轮训3万余人。
2023年末,全国共有A级景区14196个,从业人员157万人,全年接待总人数35.4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28.1亿元。
2023年,国内旅游总人次32.46亿,同比增长12.8%。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消费2.92万亿元,同比增长31.0%。
图4:2011-2023年国内旅游发展情况
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关于推动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第二批55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公布第一批120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推进投融资体系建设,将旅游基础设施纳入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范围。培育线上演播、沉浸式体验等新型业态,支持实施龙凤呈祥舞上春等演播示范项目,推动“文化艺术增强现实呈现技术需求及应用框架”标准成为国际标准。举办“百年风华 青春筑梦”主题动漫展播,组织6家网络平台展播百部红色主题动漫,总点击量2.7亿次;举办“动漫传承红色基因”主题论坛和“恰少年 筑未来”主题动漫展;指导举办“百年百幅经典美术作品数字体验展”,预计触达人群3000万人次。推进产业国际合作,成功举办“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全球实践”国际论坛,遴选认定18个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9064亿元,比上年增长16.0%。
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实施“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规划“十四五”文化和旅游部高校共建工作方案。委托立项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项目100项。认定第三批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18家。制定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评定首批示范园区试点7个。推动出台国家标准6项、立项11项,批准发布行业标准及修改单7项、立项31项。组织相关单位首次提交并获批立项旅游国际标准3项。组织强制性国标落实情况抽查并督促整改。立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27个、年度项目221个、部级社科研究项目38个。推荐科研建设优秀成果56项。实施青年科研人才扶持计划35项。全面开展智库建设,公布首批19家行业智库建设试点单位。
2023年,文化和旅游系统、文物系统围绕建党百年主题,成功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展览、百年党史文物保护展示工程、“文物映耀百年征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广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推进“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三星堆遗址等考古新发现举世瞩目,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建设取得新进展。深入推进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和文物平安工程,文物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出台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民间收藏文物管理促进文物市场有序发展的意见、支持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文物类展品监管和便利化措施,让文物活起来深化拓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积极推进,国际博物馆协会藏品保护委员会第19届大会成功举办,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取得积极进展,“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华文化影响力切实增强。
2023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文物机构10545个,比上年末减少769个,其中,文物保护管理机构2257个,占21.4%;博物馆5772个,占54.7%。年末全国文物机构从业人员18.1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8万人。其中高级职称11718人,占6.5%;中级职称22886人,占12.6%。
图5:2011-2023年全国文物机构及从人员情况
2023年末,全国文物机构藏品5580.45万件,其中,博物馆文物藏品4664.83万件/套,占文物藏品总量的83.6%。
2023年,全国各类文物机构共举办陈列展览33205个,比上年增加4281个。其中,基本陈列17597个,增加1338个;临时展览15608个,增加2943个。接待观众84590.5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7.3%,其中未成年人19911.55万人次,增长46.8%,占参观总人数的23.5%。博物馆接待观众74850.4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2.2%,占文物机构接待观众总数的88.5%。
图6:2011-2023年全国文物机构接待观众人次及未成年人观众人次
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关于持续推进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支持各地建设非遗工坊近1100家,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85项,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了445家保护单位。开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估工作。开展2023年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验收工作,举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经验交流活动。继续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和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举办培训77期,培训2200余人。举办“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约7000个非遗年俗短视频在网络平台集中展示。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全国共开展各类非遗活动4100多项。举办“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遗展,209项非遗代表性项目、1000多件作品、221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展。
2023年末,全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共有在世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433名。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册项目42个,位居世界第一。
全国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2431个,从业人员16554人。全年全国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举办演出59716场,比上年增长6.4%;举办民俗活动13116次,增长7.7%;举办展览18107场,增长12.0%。
八、文化和旅游对外及对港澳台交流
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举办2023“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习近平主席向艺术节致贺信。举办2023年中希腊文化和旅游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以视频形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组织外国在华外交官和常驻机构负责人赴北京、重庆、湖北、贵州等地举办“发现中国之旅”系列活动。开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成果主题宣传。举办第21届“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北京2023冬奥文化全球行”等推广活动,为2023年北京冬奥会营造良好国际氛围。不断提升“欢乐春节”吸引力和影响力,2023年推出18个线上精品项目,各类媒体平台量超过7200万次,网络社交媒体覆盖230余个国家和地区,总观看量超4.5亿次。
文化和旅游部与巴西、意大利、日本、俄罗斯、阿尔及利亚等16国举办双边会议或会见,与秘鲁、圣马力诺、文莱、伊朗、尼日利亚等9国举办建交庆祝活动,与厄瓜多尔、柬埔寨、塞尔维亚、巴林、南非等14国签署文化合作协定执行计划等文件,不断加强在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旅游复苏方面的政策沟通,广泛凝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共识。响应各国对共享发展机遇的诉求,举办对非洲、中东欧、中亚、东南亚国家的培训班8期,建成面向欧洲的“中国旅游培训”平台。
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在促进国际文化和旅游交流与合作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参加相关会议37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申遗领域多部门协作协调联动机制。
文化和旅游部坚持培根铸魂,深化对港澳台工作。稳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文湾区、休闲湾区建设,推动国家艺术基金面向港澳全面开放一般项目申报,支持港澳籍旅游从业人员经考核换证后在横琴新区执业。推动国内重要文艺比赛节庆等向台湾同胞开放,支持福建省评定台湾籍省级非遗传承人。
截至2023年末,在全球设有45家海外中国文化中心,20家驻外旅游办事处。此外,在香港设有亚洲旅游交流中心,在台湾设有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台北办事处、高雄办事分处。
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落实文化和旅游部部门预算60.23亿元,落实中央补助地方转移支付资金46.71亿元。运用全覆盖审计、绩效管理等手段,提高资金资产使用管理效能。
2023年,全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1132.88亿元,比上年增加44.62亿元,增长4.1%;全国人均文化和旅游事业费80.20元,比上年增加3.12元,增长4.0%。文化和旅游事业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0.46%,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
图7:2011-2023年全国人均文化和旅游事业费及增速情况
图8:2011-2023年全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占财政总支出比重
全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中,县以上文化和旅游事业费506.36亿元,占44.7%,比重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文化和旅游事业费626.52亿元,占55.3%,比重提高了1.3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文化和旅游事业费526.36亿元,占46.5%,比重提高了1.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文化和旅游事业费283.38亿元,占25.0%,比重提高了0.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文化和旅游事业费292.62亿元,占25.8%,比重降低了1.9个百分点。表3:全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按城乡和区域分布情况全年全国文物事业费560.97亿元,比上年增加90.34亿元,增长19.2%。 相关
2011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中国旅游总人次与旅游业总收入
从旅游业增长速度来看,最近十年来,除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各年度中国旅游业收入增速均高于中国GDP增速。
中国旅游业总收入与GDP增长速度对比
根据旅游消费发展的规律,旅游消费将经历一个消费升级的过程,先后经历观光游-休闲游-度假游三个阶段,旅游业的发展阶段与消费特征如下:人均GDP发展阶段旅游消费特征旅游产品1,000-2,000美元观光游停留时间短;人均消费低景区观光游2,000-3,000美元休闲游停留时间在1-2周;人均消费较高商务会议游、奖励旅游、温泉旅游3,000美元以上度假游停留时间在1个月左右;人均消费水平高分时度假类、旅游地产
从旅游消费发展阶段来看,2008年,我国人均GDP达到3,266.80美元,这意味着我国旅游业从2008年开始进入度假游发展阶段,具体表现为家庭度假市场快速发育、大型休闲度假景区不断涌现、自驾游正在兴起。
中国人均GDP增长推动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发展
从消费主体来看,国内旅游从小众市场向大众市场转变,已拥有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与国民收入的增长,旅游已经不再只是特定阶层和少数人的享受,逐步成为国民大众日常生活常态化的生活选项。国民人均出游次数从1984年的0.2次增长到2023年的3次,增长了14倍,国内游客数量从1984年的约2亿人次扩大到2023年44亿人次,增长了21倍。特别是自2000年以来,国内游客数量呈现持续高位增长,推动中国步入了大众旅游时代和国民休闲新阶段,成为世界上拥有国内游客数量最多的国家。随着国民大众休闲度假需求快速增长,未来国内旅游人数和人均旅游消费将继续增长,到2023年,境内旅游总消费额将达到5.5万亿元,城乡居民年人均出游4.5次。
那么,作为个人,如果要想在这波旅游业红利中分一杯羹?需要怎么做呢?一个关键就是选对投资平台!
作为一家专门对接旅游业项目盈利的投资平台,灿万投资一上线就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平台不单融合了“互联网+”的概念,实现了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全面覆盖,更是结合了移动互联网,真正做到便利、高效。
平台提供多种旅游业投资选择,可以让投资者根据手中的闲置资金,对接合适而又满意的旅游业项目,轻松实现投资梦想。
找到了好的投资行业,我们还需要选择靠谱的投资平台,在旅游业行业最靠谱的莫过于广西灿万投资有限公司了。灿万投资企业是一家专门对接旅游业项目盈利的投资平台,最低500元即可投资。平台融合了“互联网+”的概念,实现了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全面覆盖。并结合了移动互联网的便利性,是大家进行投资的不二选择。
这样一来。大家每个月动动手指,让在自己钱包的躺尸的闲钱,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以后看到喜欢的东西再也不用犹豫啦~迪奥和奥迪通通不再是梦!
旅游业投资平民化,投资钱途无量
你错过了很多创造财富的机会
但是既然错过了、没关系。我们要把握新的机会!
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一招教您如何入手这个很火的行业
最近很热门的“投资旅游业”来了!!!
广西灿万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金2亿元,总部位于广西,是一家专门对接旅游业项目盈利的投资平台,最低500元即可投资。平台融合了“互联网+”的概念,实现了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全面覆盖。并结合了移动互联网的便利性
首先免费注册成为灿万旅游业平台会员赠送38元红包,每天签到还可得1元,然后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扫码进行充值,充值成功后就可以选择项目加入,500元起投,项目满24小时就有佣金分润,自动存入到您注册的账户上,满100元即可进行提现,轻松实现投资梦想!
更安全|更快捷|更放心丨更保障
温馨提示:苹果手机用户下载完成APP打开设置-通用-设备管理-授信任
注:下载APP不收钱,注册会员不收钱,而且下载APP注册还送38元,每天签到领取1元。简单完成操作您可以获得39元,赶快行动吧!
推荐朋友投资还可获得1%-10%的奖励。
企业客服qq:800178928
创业好项目,首选灿万旅游业平台,轻松实现投资梦想!与时聚金,大步向钱,您还等什么,立即加入吧!
返回搜狐,查看
2023年泰国游客数量、旅游收入及酒店入住情况分析:泰国的主要游客都来自中国[图]
一、泰国游客及收入
泰王国,简称泰国。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位于中南半岛中部,其西部与北部和缅甸接壤,东北边是老挝,东南是柬埔寨,南边狭长的半岛与马来西亚相连。泰国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为热、雨、旱三季。年均气温24~30℃。常年温度不下18℃,平均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
泰国是佛教之国,世界最闻名的旅游胜地之一。2023年泰国游客数量为670万人,同比下降83.2%;泰国旅游收入为33亿美元,同比下降82.6%。
2023-2023年泰国游客数量及旅游收入
资料来源:泰国旅游局、智研咨询整理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3-2027年中国旅游业市场行情动态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据泰国旅游局数据显示,2023年泰国外来游客最多地区为中国1249910人,其次是马来西亚游客为619451人;再次是俄罗斯游客为587167人。
2023年泰国外来游客数量前十地区
资料来源:泰国旅游局、智研咨询整理
近几年中国游客成为推动泰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动力。2023年外来游客人数急剧下降,中国去泰国游客下降800万人左右。
2023-2023泰国旅游中国游客数量对比
资料来源:泰国旅游局、智研咨询整理
泰国是一个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国家,拥有丰富多彩的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并且旅游服务也极具本国特色。2023年泰国酒店入住人数为7393万人,同比下降56.3%;入住率为29.51%。
2023-2023年泰国酒店入住人数及入住率
资料来源:泰国旅游局、智研咨询整理
三、泰国旅游景点简介
泰国以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低消费成为许多旅游者度假计划中的首选。从泰国的游客统计看出,泰国的主要游客都来自中国。从观察也可以看出来,在泰国的路上和旅游景点大部分都是中国游客。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本文采编:CY3371000012800智研咨询-精品报告2023-2028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共十六章,包含旅游所属行业成长能力及稳定性分析,旅游所属行业投资机会分析,旅游产业投资风险等内容。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010-60343812。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