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一种用于山地果园货运索道的支撑架组合的制作方法 果园运输索道视频讲解图片

一种用于山地果园货运索道的支撑架组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索道支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山地果园货运索道的支撑架组合。

索道又称吊车、缆车、流笼,是交通工具的一种,通常在崎岖的山坡上运载乘客或货物上下山,索道是利用悬挂在半空中的钢索,承托及牵引客车或货车,除了车站外,一般在中途每隔一段距离建造承托钢索的支架。

山地果园货运索道支撑需要使用到支撑架组合,由于支撑架组合需要经常移动位置,但现有的支撑架拆卸和安装过程又过于复杂,从而造成使用者使用不方便的现象,降低了支撑架组合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山地果园货运索道的支撑架组合,具备方便使用者使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支撑架拆卸和安装过程过于复杂,从而造成使用者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动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背面与第一固定管内壁背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螺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固定管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配合第一滑块使用的第一滑槽。

优选的,所述螺杆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圈,所述滑圈的表面与第二固定管的内壁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杆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卡箱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配合第二滑块使用的第二滑槽,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配合支撑块使用的开口。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杆远离第四固定管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第二固定杆的一侧与卡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槽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第三固定管表面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二卡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块,所述第二卡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正面与第一固定管内壁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背面与第四固定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卡槽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第二活动柱的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固定管、转盘、第一活动柱、第一卡盘、第一固定块、第二卡盘、第二活动柱、螺杆、螺套、第二固定管、钢索承托、第二固定块、第三固定块、第三固定管、第四固定管、卡箱、第一拉环、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一卡杆、第一卡槽、支撑块、固定板、第二拉环、第二卡杆、第二卡槽、转柄和握杆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支撑架拆卸和安装过程过于复杂,从而造成使用者使用不方便的问题,该用于山地果园货运索道的支撑架组合,具备方便使用者使用的优点,提高了支撑架组合的实用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第一固定管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卡箱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第一卡盘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A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第一固定管、2转盘、3第一活动柱、4第一卡盘、5第一固定块、6第二卡盘、7第二活动柱、8螺杆、9螺套、10第二固定管、11钢索承托、12第二固定块、13第三固定块、14第三固定管、15第四固定管、16卡箱、17第一拉环、18第一固定杆、19第二固定杆、20第一卡杆、21第一卡槽、22支撑块、23固定板、24第二拉环、25第二卡杆、26第二卡槽、27转柄、28握杆、29第一轴承、30第一滑块、31第一滑槽、32第二轴承、33滑圈、34第二滑块、35第二滑槽、36开口、37第一弹簧、38第四固定块、39第二弹簧。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综上所述:该用于山地果园货运索道的支撑架组合,通过设置第一固定管1、转盘2、第一活动柱3、第一卡盘4、第一固定块5、第二卡盘6、第二活动柱7、螺杆8、螺套9、第二固定管10、钢索承托11、第二固定块12、第三固定块13、第三固定管14、第四固定管15、卡箱16、第一拉环17、第一固定杆18、第二固定杆19、第一卡杆20、第一卡槽21、支撑块22、固定板23、第二拉环24、第二卡杆25、第二卡槽26、转柄27和握杆28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支撑架拆卸和安装过程过于复杂,从而造成使用者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