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听导游大赛10强选手讲湖北故事 北京导游讲的故事

听导游大赛10强选手讲湖北故事

10月27日,“万名导游讲湖北故事”暨第十三届导游大赛活动圆满落幕。活动启动以来,全省三万余名导游讲解员大力弘扬荆楚文化,围绕荆楚文化篇、长江文明篇、灵秀湖北篇、红色传承篇、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篇、抗疫抗洪篇等篇章,生动宣讲抗疫脱贫、红色文化等故事,100个荆楚好故事应运而生。

当天,本届导游大赛十强选手站在决赛舞台,各展风采,精彩阐述,深情分享了发生在荆楚大地的一个个感人故事,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震撼了心灵,陶冶了情操。

现将他们讲述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黄星:用生命书写扶贫担当

走进十堰市扶贫办公室,轻触一台电脑鼠标,一份2023年市扶贫办机关工作要点的文档跃然眼前,然而,这台尚未来得及关机的电脑再也等不回它的主人——黄星,2023年2月28日深夜,因加班过劳,诱发心梗,46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扶贫路上!

谈到原因,有人说,他这是忙的——

扶贫工作,忙,那是常态!仅以编制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为例,在不到3个月的现场调研时间里,他就走遍了全国6个省、17个市州,40多个县市区,足迹踏遍贫困地区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几乎一个月就要穿坏一双鞋。

也有人说,他这是累的——

2023年腊月,黄星被抽调到国家交叉考核陕西榆林扶贫工作,整整23天,每天工作至凌晨一两点。大年三十,草拟全市脱贫攻坚三大战役文稿;正月初二,筹备第三方评估考核验收工作;正月初五,实地察看多个扶贫场地;直到正月十二,加班到晚上11点左右,黄星突然感到心脏一阵阵刺痛,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一起加班的同事立刻强行把他送往医院。正月十三的中午,黄星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

看着桌上摆着的十几天前黄星才从陕北背回来的苹果,年迈的老母亲始终不能相信儿子已经就此离自己远去,总是喃喃的念叨着:“他大老远给我背回来的苹果,我都还没舍得吃,他咋就不回来了呢……每次他夜里加班回来,总是轻手轻脚进门,生怕影响我休息……你们出去的时候不要锁门啊,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他还要回来的!”

秦巴黄土埋忠魂,河汉星光照来人。黄星殉职后,中共湖北省委授予他“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大力宣传他以生命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的感人事迹。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要以榜样为镜,以对党之忠诚、为民之赤诚、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为建设美丽湖北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辆普通的自行车,一位从未经过专业训练的人,能将它骑多远?大家可能会给我许多不同的答案。而这一辆最普通的车,曾经载着一位姑娘在2023年新冠疫情席卷而来最为危急的时刻奔赴武汉。

2023年春节前夕,甘如意从武汉回到公安县老家过年。得知女儿要回去,爸妈很早就开始置办年货。可刚到家,她就听到为控制疫情扩散关闭离汉通道的消息。这个在江夏区金口中心医院上班的姑娘马上意识到这时的武汉一定很缺人手,她没有迟疑,当即决定返回医院。在办理通行手续时,工作人员问她:“开了路条,可你怎么去呀?”她坚定地说,骑车去。

临行前,妈妈将吃的塞满了整整一行李箱,她清楚的看见妈妈红了的眼眶,眼泪在里面打转,但为了骑得轻快些,她最后也只带了一个背包,就出发了。

骑到荆州长江大桥时,自行车也不让过了,她只好走过大桥,又找了辆共享单车,继续赶路。天上下起小雨,风也特别冷。没有雨衣的她,任凭冰凉的雨滴打在身上,不一会儿,手就冻僵了,羽绒服里却是一身的汗。已经骑了7个多小时,背包里的食物吃完了,又冷又饿,膝盖也痛。就在此时,自行车前轮猛地一抖!掉进一个大水坑,背包被甩出老远,双脚都湿了。她一看导航显示距离潜江还有10公里。夹杂着雨点的风肆意的打在脸上,是说不出的疼。她再也忍不住了,眼泪顺着脸颊不停的往下落。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300公里路程,她骑了4天3夜,终于成功返岗。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个在家中备受呵护的90后,立马成为守护他人健康的年轻“战士”!。

像甘如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在抗击新冠的人民战争中,他们忍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守护着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他们是英雄的人民,也是人民的英雄。

爷爷,爷爷,这里是哪儿?武昌在前头,逡巡不肯去。为爱青山矶,且对青山住。玲儿,我们都是生于长江边,长于武青堤的青山人,这里就是你的家。

我的爷爷,一位老青山人,也是一名守堤人,他的一辈子啊,都泡在水里,睡在堤上,险在心间。儿时的我很是不解爷爷为何总要守着这江边的土堆,爷爷对我解释道:别看这小小的土堆,这可是一条生命线,守住了这,就是守住了生命。

1998年夏天那个不寻常的夜晚,风雨交加,不顾劝阻的爷爷穿上雨衣拿上电,冒着危险在泥沙中蹒跚踱步,仔细排查。可雨量不减水位继续猛涨,爷爷突然高喊一声,发现管涌立即汇报!可还没等大家回过神来,便只看见黑夜里掉落的手电筒,爷爷~却不见了!爷爷,再也没有回来!

直到现在我还是时常梦到爷爷,向我问起他心心念念的武青堤。

武青堤原是清末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治鄂时修建。由于土堤结构,始终有着防洪隐患。直到启动了武青堤综合整治工程。

爷爷您看,曾经的土堤,如今在堤身内部植入了高十余米的混凝土防渗墙,放曾遍布这里的29个沙石,重工码头都已经拆除腾退,设计成为四带景观。不仅确保了防洪的安全,首创缓坡式堤防,彻底改变了“临江不见江的局面”。

爷爷您看,这里打造出首条“海绵示范路”。在这绿水青山之下,有多处下沉式生态草溪和雨水花园,70%以上的地面铺装都采用了透水性材料;这里的水源通过雨水收集,植物根系的生态过滤后又补充地下水,就像,就像大自然的海绵状态,大家都叫这里“会呼吸的江滩”。雨季来临时,再也不会人调侃到“武汉来看海”了。

爷爷您看,经过多年蜕变,这里已您时刻记挂的险堤,成为防洪岸滩,生态画廊。这里不仅坚固,更是城市的一道靓丽景观,一条世界级滨江绿带。

“生态兴则文明兴”。长江生态文明已成为恒久不变的主题。就在今年10月12日,习总书记出席世界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时强调,要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爷爷,绿水青山的美丽画卷,正在荆楚大地上徐徐展开。您,听到了吗?

梦筑江河砥砺前行志建三峡知行合一

三峡工程被称为大国重器承载着大国担当,而大国担当正因为有千万的三峡建设者和三峡移民一起,托举起民族复兴的希望。我今天跟您说说一座坝和一个人的故事。

眼前的这份长江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三峡工程规划的核心技术资料,它的撰笔人就是我们的主人公:时任中国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王家柱。

1957年王家柱考入清华大学水利系,当时他听说可以建设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就报了第一志愿,想着“我能到三峡挑一担土也是好的”。他没想到,从那一刻开始,整整40多年,就从未离开过水利第一线。

“三峡工程不该只是梦想”这是王家柱说的,他也是这么做的。三峡工程作为开发和治理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级科技难题工程。找出技术难点并设法克服,成了王家柱后半生工作和生活的全部。他就住在办公室,天天吃食堂,凡事都要亲力亲为,为成功解决双线五级船闸高边坡开挖和稳定,以及特高强度混凝土浇筑和温控等重大技术难题作出了突出贡献。由他提请的利用下游隔流堤兼作围堰挡水的独特方案,为工程节约两点七个亿。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正当三峡工程进入重要阶段时,因为夜以继日的工作,王家柱一病不起,被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晚期。2002年10月,他得知导流明渠截流将于11月6日实施,便执意要赶赴现场。由于化疗刚刚结束,医生未予放行。可三天后,这位执著的重症患者扶着病弱之躯,出现在他魂牵梦萦的三峡工地。放眼工地上那灿若繁星的灯火,身边奔流不息的长江,他欣慰的笑了,这是王家柱最后一次回三峡。2003年9月14日,这位“志建三峡”的勇士,带着对三峡的热爱和眷恋永远离开了....

王家柱生前曾说:“此生能来三峡圆梦,死而无憾。赶上了,就是一种使命。”好一个“赶上了,就是一种使命”!使命是旗帜、是灯塔,是汇聚起百折不回的磅礴力量!正是基于以王老为代表的几代三峡人的砥砺前行,如今的三峡工程,立岁月之巅峰,浩如大海百川宗。

为了梦想,一个人可以践行一生,一个民族可以前仆后继。“为国争光”的使命感,“志建三峡”的责任感,融进了像王家柱这样每一位三峡建设者的血液里,正如习总书记所言,要求真学问,练真本领。要知行合一,做实干家,只有实干才能兴邦!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隐姓埋名三十载,甘当无名英雄。

1924年出生的黄旭华经历了日寇入侵,飞机轰炸。他知道落后就会被欺凌。他要学造飞机造轮船,以此报效祖国。1945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上海交大造船系。1950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默默发誓:如果党需要为国捐躯,我毫无疑义;如果要贡献毕生,我坚决做到。誓言无声,黄旭华用一生信守着自己的诺言。

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和苏联的核潜艇相继下水。面对核垄断大国的威慑,我国核潜艇的研制迫在眉睫。此时黄旭华接到了参加核潜艇研制的任务,他感到十分荣幸,而这份荣幸带来的却是要一辈子严守秘密,隐姓埋名,远离亲人。

面对大国的技术封锁,黄旭华等29人的研究团队没有人见过核潜艇,无经验、无技术、无条件,这个“三无团队”在渤海湾的荒岛上开始了艰辛的“荒岛求索。”不知道核潜艇什么样,就用外交人员带回国的玩具模型做参考,没有计算机计算核心数据,就用算盘和计算尺。为了控制核潜艇的总重和稳定性,就用磅秤来称。他们就是用这些最土的办法,解决和突破了核潜艇研制中最为关键的动力、线型、结构、水声、武备、通讯、生命保障七项核潜艇核心技术。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1974年8月1日这艘核潜艇命名为“长征一号”并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

上马三年后开工,开工两年后下水,下水四年后正式入列。黄旭华和同事们创造了世界核潜艇史上罕见的速度,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1988年黄旭华亲自参加极其危险的核潜艇深潜实验,开创了总设计师深潜海底实验的先例。随后水下导弹发射实验的成功,标志着黄旭华领导的团队取得了核潜艇研制工作的阶段性胜利。

1988年,黄旭华终于回到了阔别30年的故乡,父亲和二哥早已过世,母亲也已是93岁的高龄。面对母亲和妻儿,他心中有太多的愧疚。

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黄旭华甘当无名英雄,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把自己这赫赫而无名的一生奉献给了自己的祖国,无怨无悔!

他是一个平凡的人,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了,可他又是那么伟大的人,伟大的令人高山仰止……现在,我把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时间回到,2012年8月的一天,正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来到十堰晚报编辑部。他穿着沾满灰尘的破旧蓝色工作服,满头大汗,光脚穿着一双破烂不堪的解放鞋,从裤兜里掏出用报纸包着的一沓钞票:“这是5000块钱,他指着报纸上的贫困学子信息说,我想捐给这几个上学有困难的孩子”。

这个人叫甘龙宝,今年57岁,是十堰市虹桥建材市场的一名搬运工,靠在建材市场搬运木板、水泥、地板砖挣钱,一个月收入不超过2000元。自己三级残疾,中重度耳聋,一根鞋带是他的腰带,一杯白开水,三个白馒头是他的家常便饭。可是八年时间,他捐款十二余万元,资助了近百名贫困大学生。

对有钱人来说,5000元也许算不得什么。但对于一个搬运工来说,分量却显得异常沉重!有人粗略算了一下,如果捐出100元,就意味着甘龙宝至少要搬1万斤地板砖,而5000元,要搬50万斤地板砖才能挣到。

在甘龙宝的世界里,活着就是为了让别人过得更好,哪怕自己吃苦受累、流血流汗,但心里无比充实。

在这之后,甘龙宝在济困助学的道路上从未停止。每次捐款都是一身灰尘地跑到编辑部,椅子不坐、茶水不喝,放下钱就走人,说要等着回去干活。无论别人怎么婉拒,他都不听劝阻。帮助别人仿佛成了他与生俱来的信仰。

被市民称为“最美搬运工”的他,2023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面对称赞和荣誉,他只是朴实的一笑,继续执着于自己的善行。甘龙宝说,他的计划是每年帮助10位贫困学生,直到他再也做不动了为止。

小人物大善举,彰显着华夏五千年历史文化传承中的“仁爱”美德,凝聚着中华名族的磅礴力量。向上向善,明德惟馨,一个个凡人善举,正点亮着崇德向善的道德明灯,向社会传递着人间大爱!

战争年代,她是白衣战士,冒着枪林弹雨冲锋在前线阵地,那是可歌可泣的战争故事;新中国成立后,她是首批女空降兵,在蓝天中飞翔,书写了热血澎湃的青春故事;到了耄耋之年,她奉献出毕生积蓄一千万元,全部捐赠给家乡,演绎了传奇精彩的人生故事。那么,她是谁呢?

时间回到2023年9月,武汉一家银行刚开始营业,就迎来了一对老夫妇,他们一开口,就要转账数百万,原来,老夫妇是准备将毕生积蓄作为精准扶贫基金捐给家乡教育和公益事业,其中的女士就是有着戎马一生的传奇经历,今天故事的主人公马旭。

她14岁就离开家乡黑龙江省木兰县,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多次立功授勋,1961年,28岁的她作为军医加入空降兵部队时,在部队工作及离休至今,不仅以精湛的医术救人无数,还和爱人一起潜心科研,专注空降兵医疗方面的研究,多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因而被誉为中国军中的“居里夫人”。

马旭离休后,主动放弃了进干休所的优厚待遇,在部队旁收拾了两间废弃平房,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马旭老人的家里,除了满屋子书刊外,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就连脚上那双已经开胶的鞋,还是多年前花15元钱买的。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寒舍陋屋,这样一位把自己的物质生活降到最低的老人,却把最大的爱奉献给了社会。

大家知道吗,马奶奶也有一颗少女心,从小到大最爱扎羊角辫的她,直到现在都保持着这个习惯,每个重要的场合都会扎两个小辫子,特别可爱,但遇到原则问题,她也会据理力争,绝不退让。有一次,一位远亲得知她要巨额捐款,便不远万里到她家做客,劝她把钱留给家里人,可她却说:“那些远在家乡的孩子们,就是我的家里人。”多么可敬可爱的老人啊。

2023年2月18日,马旭被评为“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一辈子“不改初心,牢记使命”。马奶奶给我们树了一面镜子,也树了一个标杆,她把自己放在尘埃里的伟大英雄,她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必将被共和国和民族铭记,激励着每一位新时代奋斗者一往无前,永不懈怠!

2023年的4月3日对于一位年近百岁的老人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百年,同时也是他老人家与父亲分别整整88年后的清明节。93岁的陈鹄决定用一封跨越时空的回信来缅怀父母。

陈潭秋,湖北黄冈人,与董必武、毛泽东等13名代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923年他直接领导了著名的京汉铁路大罢工。1926年秋,北伐军进军武昌时,饿得面黄肌瘦得陈潭秋给党团骨干鼓劲,他呼吁“革命者应该做一颗启明星,夜晚愈黑星星愈亮,我们要坚持战斗到天明”。他为革命呕心沥血,足迹行遍了大半个中国。直到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陈潭秋被选为中央委员,当时为他投出选票的代表们,怎么也想不到早在1年零九个月之前陈潭秋同志已经在新疆被秘密杀害,长眠于天山。

陈鹄在回信中写道“当年您夙夜期盼的国富民强,如今山河犹在,这盛世繁华,正如你所愿。山河不会忘记你,大地不会忘记你,因为你曾在这里洒下一片深情。”

庆祝建党百年,延续红色传承,正是有着这么多像陈潭秋一样对党绝对忠诚的共产党员,以生命为基石,以热血为粘土,铸就了新中国革命胜利的巍峨长城!

身为党员的我们应该追寻陈潭秋同志的脚步,争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和为人民服务的“启明星”!

1941年1月18日新华日报上,增刊登了周恩来为他题写的十六个大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这里的叶指的是时任新四军军长的叶挺。

1941年1月,国民党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对受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发动了一次突然袭击,遭重兵围攻的紧急关头,叶挺率部突围奋战8个日夜,出面交涉时被扣押。

就在同一天,蒋介石发布命令,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其番号,并将叶挺交军事法庭审判。抗战中,叶挺领导的新四军多次粉碎日军全面控制华中的图谋,有着“铁军”之称。可如今,民族危亡之秋,抗战关键时刻,立下赫赫战功的军长,却成了阶下囚。

叶挺被捕后,党中央一直牵挂着他在狱中的安危,不断与国民党交涉,最终在五年后的1946年3月将其营救。回顾这五年的遭遇,一边是刀刃向内,蓄意制造阴谋。一边是真心相待,维护抗战大局,今后该与谁同行叶挺有了选择。

出狱不到10小时写就的入党声请书,是叶挺在铁窗里,五年零两个月深思的结果。面对着这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虽不足百字却得到毛泽东的亲自批复。复电的称呼改了又改。最初的版本,称叶挺为“叶军长”,毛泽东先是将其改为“叶挺同志”,后又改为“叶挺将军”,最后改为“亲爱的叶挺同志”。曾经身陷囹圄的所谓“叛军首领”,今天被张开怀抱喊作“亲爱的同志”,区区几个字洗尽了这位爱国将领积年的委屈。

重获自由的第一天,他就急迫而郑重地写下来这样几行字:“我已与昨晚出狱,我决心实行我多年的愿望,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你们的领导之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贡献我的一切。”

然而,喜悦的余温还未散去,1946年4月8日,叶挺乘飞机前往延安,行至山西兴县黑茶山附近坠机,不幸遇难。当噩耗传来,举国悲痛。人们自发的举行悼念活动,周总理也发表了悼文:“你是人民军队的创造者,为解放人民立下了汉马功劳,十年流亡,五年监牢,虽苍白了你的头发,但坚强了你的意志。”

这位爱国将领,中国共产党员叶挺,最终兑现了他在入党申请书里的承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贡献了自己的一切。

北京是世界上最缺水的首都之一。2010年,北京的85座水库中仅剩密云水库还能供水。为了开采地下水,很多地方把井都打到基岩了。如果再无外来水源,北京每年将有四个月无水可用!一时间,迁都的议论甚嚣尘上!

2023年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千里北上的汉江水一下子抚平了北京人对停水的恐惧。

“吃水不忘掘井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南水北调移民时的嘱托。掘井人是建设者,更是46.9万十堰移民。

1958年,南水北调一期工程丹江口大坝开建,40万亩良田沉入水下,8万人外迁,20万人后靠。7岁的赵久富便是其中一员,他跟随父母内迁到郧县安阳镇余嘴村。在那个百业待振的年代,国家拿不出多少钱来给移民安家。在荒山石岗上艰难讨生的窘困,深深的印在了那一代移民的记忆中。

1989年,赵久富当上了村支书,他发誓要改变山村穷困的面貌。可生活刚有了些起色,南水北调移民又开始了!

虽然国家在安置上的投入早已今非昔比,可大家还是不想再折腾了!赵久富的子女都在十堰,按政策,他本可以选择内安,但面对所有人都不愿外迁的死结,他作出了今生最艰难的决定:放弃内安,带头外迁。

眼看着动迁的日子临近,赵久富提前把妹妹喊来将二老接走。他就怕到时候父母一哭,自己迈不开脚步。可动身那天一大早,老母亲还是赶了过来。

赵久富一再嘱咐村干部:谁哭,干部都不能哭!可当他看到送行的母亲,想着以后无法在老人身边敬孝了,他的眼泪还是没止住。

他本打算一安顿好,就把父母接过来看看,可没几天,却接到了父亲去世的电话。千里奔袭,再见已是阴阳两隔。叫一声,哭一声,儿的声音爹爱听,为何不答应。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成了赵久富今生最大的遗憾。为了南水北调,十堰两次大移民,40万人舍故土、别亲人,他们有着和赵久富一样的苦痛和悲伤。

7年来,南水北调中线已成为北方近亿人的供水生命线。当北京人告别苦碱水的时候,当首都的河床再现生机的时候,我们不能忘了那些献出家园的人们。

作为荆楚儿女,铭记移民的牺牲,回报移民的奉献;就是在弘扬自强的精神、传承奋进的使命。我们有理由大声的说,你们的血脉故乡没了,而我们永远是你的乡愁。

上海苏州河虹口段有专业导游讲故事,周末下午去可“偶遇”

0分享至

志愿讲解员在为游客讲解。本文图片卞鹄

“这里是公济医院旧址,创办于1864年。1875年,上海英租界工部局改组公济医院……”日前,游客何佳怡在上海苏州河虹口段景观带游玩时,发现这里有专业的导游正在讲解。

5月26日,澎湃新闻记者从虹口区文旅局获悉,该区由专业导游组成的首批旅游志愿者讲解员,日前在北苏州路虹口段“上岗”。这也是上海首个为公众游客现场提供志愿讲解服务的公共旅游区域。

志愿讲解服务启动后,虹口区将在每周六、日的下午4点30分到5点30分,在苏州河虹口段进行讲解,市民游客无需预约即可随到随听。

北苏州路虹口段,东起外白渡桥北堍,西至河南中路,长900米,修筑于19世纪中叶。外白渡桥建成后,该路段成为连接上海南北交通的重要区域,市面繁荣,建筑密集。现存有各个年代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俄罗斯驻沪领事馆、中国证券博物馆原浦江饭店、外白渡桥、上海大厦、上海苏宁宝丽嘉酒店原公济医院、瑞康公寓、邮政大楼、河滨大楼等。

游客正在欣赏黄浦江苏州河景色。

以往,在此游览的游客,大都只能看看建筑,欣赏下苏州河旁的风景,对这一带的历史人文故事却很少知道。人们匆匆而来,匆匆而过。

这几年,随着对苏州河虹口段的景观提升,来此游览的游客人数也在不断地攀升,特别是节假日和双休日,来苏州河虹口段旅游的人,更是比过去增加了好几倍。许多游客希望有关部门能提供现场讲解,了解历史。

为此,虹口区文旅局、旅游公共服务中心、北外滩集团文旅发展中心通过实地调研,推出了为游客提供现场志愿讲解的服务举措,组织了由旅行社专业导游组成的志愿讲解员,在苏州河虹口段为游客志愿讲解。

虹口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是虹口区探索文旅融合和旅游公共服务创新的一次尝试,今后还将计划在有条件的该区景区景点试点,提高虹口文旅资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