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不到最低消费不给房卡揭秘低价老年旅游团套路 桂林低价游暗藏的消费陷阱

不到最低消费不给房卡揭秘低价老年旅游团套路

近日,一段因没有达到购物标准,导游不给旅游团游客发房卡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关注。视频的拍摄者贺先生告诉记者,这次旅游团团费为398元每人。报名时工作人员虽然说明了这是一个“购物团”,但并未要求最低消费标准。直到旅途的第二天,游客才被告知每天最低必须消费400元,否则不给房卡。消费者贺先生:交一百块钱,必须消费398元。有三四个家庭没达到消费标准,就不给房间了。据贺先生介绍,这次旅行团包含3天桂林行程,2天北海行程,团员大多数都和他一样,是年龄超过六十岁的老年人。在行程说明中,记者注意到“费用包含”显示含“旅游住宿”费用,同时列出安排“购物店”12处,但并未标注购物最低消费标准。

消费者贺先生:一天上午有时3个店,下午2个店,有时候都走到晚上九点钟或十点钟,走景点匆匆忙忙,没到半个小时就收工了。吃饭也急急忙忙,遭老罪了。我再也不走这种购物团了,别贪小便宜。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视频经网络发酵后,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发布了情况通报,表示经初步核查,涉事旅行社、导游涉嫌“不合理低价游”和强迫或变相强迫购物。对此,桂林市文旅局已立案,将从严查办。低价老年旅游团,暗藏消费陷阱近年来,随着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年人出游意愿强烈,需求旺盛。然而相较于年轻人,老年游客更容易遭遇旅游陷阱或纠纷,使合法权益受损。为了守护老年人消费安全,近日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开展了一次老年旅游消费体察,体察发现,不合理的低价老年旅游团常常暗藏消费陷阱。体察活动期间,组织30名老年旅游消费体察志愿者,分别通过跟团游和自助游方式对13条旅游线路进行实地消费体察。体察志愿者金先生今年65岁。前段时间,他在一个微信群里看到这样几则广告。江西上饶望仙谷汽车3日游每人198元,秋韵三清山每人269元,卡溜连江一日游79元。他立马报名体验卡溜连江一日游行程。

消费体察志愿者金先生:团费是79元,里面有两个优惠,一个是返还10元,等到上车的时候他给大家返还;第二是送一个锅,这个赠品大概是九十几块钱,这样算下来就等于是零团费一样。金先生告诉记者,这次79元的一日游行程一共包含三个景点,这三个景点都无需门票,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的。消费体察志愿者金先生:这个也是开放性的景点,本来也是不收费的,导游也不提供景点讲解。

宣传单中写到一日游行程还赠送一顿中餐,同时还有礼品可以领。金先生告诉记者,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上午参观完景点之后,旅行团安排了一场时长达3个小时的骆驼奶产品推介会,参加完推介会才能吃午饭。据金先生介绍,推介会上的主推产品骆驼奶报价很高,一份最低也要三百多元。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老年人辛苦一辈子有一些积蓄,也有时间了,所以他们也希望出去看一看。但是客观上他们对旅游的需求,跟一般的消费者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区别。现在的旅游市场发展非常快,不仅仅涉及景区、旅行社,而且还会涉及交通出行、餐饮住宿等很多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老年人特殊的旅游需求,遇上了特殊的行业背景,所以老年旅游消费,可能更容易出现消费纠纷的问题。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相当大一部分老年人群体,他们的旅行经验不够丰富,对旅行社、导游的依赖性更强。这部分老年人二次消费能力又不是那么高,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市场潜在的陷阱。我用低价的方式带你出去看,如果报团的费用不足以覆盖企业的成本,特别是旅行商的采购成本的话,一定是要通过二次消费,通过自主消费,特别是通过购物、餐饮和一些自费的保健项目来覆盖成本。这就是不合理低价游屡禁不止以及存在的市场基础。

我国旅游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旅游法明确禁止低价游,而且消法里也明确禁止,不能通过这种方式来误导和欺骗消费者。所以首先是要对旅游行业和旅游从业人员加大普法宣传,让他们真正意识到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第二是要畅通消费者的维权渠道,旅游主管部门应该把旅游投诉举报电话写进合同里,这既是对经营者的一种震慑,对消费者来说也是一种保障。

暗藏消费“陷阱”!揭秘低价老年旅游团套路

近日,一段因没有达到购物标准,导游不给旅游团游客发房卡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关注。

视频的拍摄者贺先生告诉记者,这次旅游团团费为398元每人。报名时工作人员虽然说明了这是一个“购物团”,但并未要求最低消费标准。直到旅途的第二天,游客才被告知每天最低必须消费400元,否则不给房卡。

消费者贺先生:交一百块钱,必须消费398元。有三四个家庭没达到消费标准,就不给房间了。

据贺先生介绍,这次旅行团包含3天桂林行程,2天北海行程,团员大多数都和他一样,是年龄超过六十岁的老年人。

在行程说明中,记者注意到“费用包含”显示含“旅游住宿”费用,同时列出安排“购物店”12处,但并未标注购物最低消费标准。

消费者贺先生:一天上午有时3个店,下午2个店,有时候都走到晚上九点钟或十点钟,走景点匆匆忙忙,没到半个小时就收工了。吃饭也急急忙忙,遭老罪了。我再也不走这种购物团了,别贪小便宜。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视频经网络发酵后,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发布了情况通报,表示经初步核查,涉事旅行社、导游涉嫌“不合理低价游”和强迫或变相强迫购物。对此,桂林市文旅局已立案,将从严查办。

近年来,随着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年人出游意愿强烈,需求旺盛。然而相较于年轻人,老年游客更容易遭遇旅游陷阱或纠纷,使合法权益受损。为了守护老年人消费安全,近日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开展了一次老年旅游消费体察,体察发现,不合理的低价老年旅游团常常暗藏消费陷阱。

体察活动期间,组织30名老年旅游消费体察志愿者,分别通过跟团游和自助游方式对13条旅游线路进行实地消费体察。

体察志愿者金先生今年65岁。前段时间,他在一个微信群里看到这样几则广告。江西上饶望仙谷汽车3日游每人198元,秋韵三清山每人269元,卡溜连江一日游79元。他立马报名体验卡溜连江一日游行程。

消费体察志愿者金先生:团费是79元,里面有两个优惠,一个是返还10元,等到上车的时候他给大家返还;第二是送一个锅,这个赠品大概是九十几块钱,这样算下来就等于是零团费一样。

金先生告诉记者,这次79元的一日游行程一共包含三个景点,这三个景点都无需门票,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的。

消费体察志愿者金先生:这个也是开放性的景点,本来也是不收费的,导游也不提供景点讲解。

宣传单中写到一日游行程还赠送一顿中餐,同时还有礼品可以领。金先生告诉记者,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上午参观完景点之后,旅行团安排了一场时长达3个小时的骆驼奶产品推介会,参加完推介会才能吃午饭。

据金先生介绍,推介会上的主推产品骆驼奶报价很高,一份最低也要三百多元。

消费体察志愿者金先生:一份驼奶开价是一千六百多块钱,就一直没有人买。然后他就开始往下降,最后降到三百多块钱也卖,结果大家就更不敢买了。他就一直讲驼奶的功效好,防治高血压。

志愿者金先生告诉记者,对于这样一场产品推介会的安排,在报团时,导游并没有告知。宣传单上也没有标明。

消费体察志愿者金先生:按照我的理解和我的经历来讲,它就是一种套路式的推销。退休的老人在家里时间长了总会感觉到无聊,也很希望出去走一走,这种低价团对老年人的吸引力就很大。我那天上车地点在五一广场,现场发现有非常多中老年人,老年人特别多,都是参加这种低价团的。

不合理低价游扰乱市场秩序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通知,重点整治“不合理低价游”和导游强迫或变相强迫购物等行为。记者也采访了行业内的专家,专家表示,“不合理低价游”以低于经营成本的不实价格招揽游客,以不实宣传诱导消费,扰乱了市场秩序。而老年人更容易受到不合理低价游的影响。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旅游人数里,45岁到64岁年龄段的群体达到14.56亿人次,65岁以上人群达到2.86亿人次。老年群体已经成为旅游消费的主力人群。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老年人辛苦一辈子有一些积蓄,也有时间了,所以他们也希望出去看一看。但是客观上他们对旅游的需求,跟一般的消费者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区别。现在的旅游市场发展非常快,不仅仅涉及景区、旅行社,而且还会涉及交通出行、餐饮住宿等很多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老年人特殊的旅游需求,遇上了特殊的行业背景,所以老年旅游消费,可能更容易出现消费纠纷的问题。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相当大一部分老年人群体,他们的旅行经验不够丰富,对旅行社、导游的依赖性更强。这部分老年人二次消费能力又不是那么高,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市场潜在的陷阱。我用低价的方式带你出去看,如果报团的费用不足以覆盖企业的成本,特别是旅行商的采购成本的话,一定是要通过二次消费,通过自主消费,特别是通过购物、餐饮和一些自费的保健项目来覆盖成本。这就是不合理低价游屡禁不止以及存在的市场基础。

我国旅游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旅游法明确禁止低价游,而且消法里也明确禁止,不能通过这种方式来误导和欺骗消费者。所以首先是要对旅游行业和旅游从业人员加大普法宣传,让他们真正意识到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第二是要畅通消费者的维权渠道,旅游主管部门应该把旅游投诉举报电话写进合同里,这既是对经营者的一种震慑,对消费者来说也是一种保障。

法制日报调查低价旅行团:暗藏隐形消费,游客面临风险

●随着自助户外旅游日趋流行,户外俱乐部、驴友俱乐部、自驾游俱乐部等频繁通过微信群或QQ群,非法发布旅游产品,宣传旅游线路,接待市民或驴友外出旅游

●根据旅游法相关规定,非旅游企业和个人自行组织旅游活动涉嫌违法

●要彻底铲除低价团强制消费的乱象,应该依靠法律,增加惩罚措施,提高违法成本和维权收益桂林一女导游要求游客1小时消费两万元。视频截图

“既然你选择了含有购物环节的团,那么你就需要消费。今天在店里,你们对我是什么样的态度?都在里面打游击!现在下车去店里,1小时消费两万元……”这番话出自一名桂林女导游之口。

这名女导游此次带了一个由某美容品牌商自行组的团。据游客称,“给旅行社送598元的产品大礼”,可以从湖南去桂林免费玩儿。旅行最后一天,由于玉器店消费太高,游客的消费没有达到导游的“心理预期”,于是出现了上述一幕。

这起强制消费事件曝光后,“低价团”再次引起关注。

随着自助户外旅游日趋流行,户外俱乐部、驴友俱乐部、自驾游俱乐部、保健品销售企业、一些培训机构等通过微信群、QQ群,非法发布旅游产品,宣传旅游线路,接待市民或驴友外出旅游的行为屡见不鲜。按旅游法相关规定,非旅游企业和个人自行组织旅游活动涉嫌违法。但根据有关部门披露,不少旅游活动以“低价团”甚至“零团费”吸引消费者人参团。

法制日报记者通过暗访此类无旅游资质却经营旅行社业务的组织,发现不少低价团暗藏诸多猫腻。

近日,记者通过网络搜索找到大量相关组织QQ群,群名称格式简单一致:××户外俱乐部。记者尝试以户外运动爱好者的身份申请加入这些户外俱乐部的QQ群,然而通过率极低。许多入群申请在发出之后就“石沉大海”。有些组织直接拒绝了记者的入群申请,例如“××山水户外俱乐部”在记者反复申请入群之后,以“不是群里熟人介绍不能进群”为由拒绝。

多番尝试后,记者最终以普通游客的身份进入个别群聊,但在进群后,这些组织的相关负责人会了解新入群用户的信息,如“是谁介绍来的”“哪里人”“以前参加过什么活动”等。

“北京×星户外俱乐部”QQ群目前已有1436人,其宣传自身为“以登山、徒步、露营、草原骑马、沙漠穿越、森林探险、海边游泳、摄影、滑雪、美食、唱歌、交友为主题的探险旅行户外俱乐部”。这个俱乐部的户外活动丰富多样,大部分活动的时间比较短,一般分为一日活动和两日活动。短期的活动价格普遍较低,很多一日活动费用不足100元,部分两日的活动费用也在300元左右。以翠鸟谷(位于北京延庆)一日游为例,活动费用为65元/人,包含包车费、高速费、师傅费用和户外险。活动在6月15日进行,截至6月14日15:30,已有超过50人报名。

俱乐部负责人向记者解释说:“活动产生的费用都是AA制,不掺杂任何额外利益。”

两年前,北京市民王女士就被拉进一个户外旅游群,里面发布了很多低价旅游线路,“组织旅游的人说,他们不挣钱,就是组织大家出去玩”。但王女士发现他们“钱也没少挣”。

她曾参加了一次前往张家口的行程,费用不足300元,但上了大巴车以后,隐形费用就开始了,组织者向每一名游客收取50元的辛苦费,用餐后每名游客还要交10元茶水费。

“没有正规合同,通过微信转账或者打卡交费,这样的旅游团太不正规了。”王女士说。

也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一些户外俱乐部往往会打着非盈利旗帜招揽驴友出行,俱乐部相关人员通过差价获取利润。由于户外俱乐部并不需要像旅行社一样缴纳保证金、税金等,因此户外俱乐部的运营几乎“零成本”。

“差一点就上当了!但价格确实很诱人。”2月20日,重庆沙坪坝区市民许女士说起几天前的经历,还心有余悸。

去年退休的许女士一直想去云南旅游。春节假期,看到旅游市场如此火红,她决定在节后错峰去云南。“浏览了几天,发现有款产品很吸引人,6天5晚的行程,报团费只需要499元。”但到了旅行社她才了解到,所谓的低价游只是噱头,承诺的服务不兑现,景点变成购物店,游客怨声载道。

好不容易迎来的旅游市场复苏局面,为何偏有人来“添堵”?记者注意到,近年来,虽然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多次重拳打击不合理低价游,但此类现象仍屡禁不止。如今,随着旅游业回暖,苗头再显,如何规范治理引发关注。

云南蒙自,游人们在樱花树下拍照留念王俞摄图源:CICPHOTO

一个景点搭配5个购物点

许女士告诉记者,这家旅行社宣传说,499元的云南游包括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等多个知名目的地,甚至还表示包含往返机票,住宿酒店在四星级以上。

原本许女士准备去报名,但到了旅行社才发现,这里仅是一个街边小门店,里面还有两名游客在与工作人员争吵。许女士了解到,这两名游客也是之前报了云南游旅行团,回来后感觉上当受骗了,要求退钱。

其中一名游客告诉许女士:“这个团处处都是坑,景点变成购物店,而且全是环境极差的小店。如果不买东西,导游就会甩脸色,甚至让司机故意拖延开车时间。”听说这个情况后,许女士赶紧打消了报团的念头。

“不购物,不给房间!”近日,一段“购物团消费不达标不给房间卡”的视频引发关注。视频中,一名老人和另一名女子发生争执,称对方强制购物。据了解,这是发生在广西桂林市某酒店前台的一幕,老人是游客,女子为当地的一名导游。老人所参加的旅游团由海南出发,团费为398元,行程7天6晚。随后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做出官方回应:经初步核查,涉事旅行社、导游涉嫌不合理低价游和强迫或变相强迫购物,已被立案调查。

家住重庆渝中区的彭先生告诉记者,去年暑假他也遇到了低价游踩坑问题。“报名前声称是‘0元游’,到了后旅行社不仅安排了购物点,还规定了消费门槛。”

“一个景点搭配了5个购物点,导游直接提出必须在每个购物点消费达到多少才能去往下一个景点。”彭先生说,一趟旅游回来,买了一堆残次品,揣了一肚子气,完全没有体验到旅游的乐趣。

江西于都举办美食文化节黄杨军摄图源:CICPHOTO

低价游产品大多来自非正规旅行社

“不合理低价游一直存在,背后的成因很复杂。”重庆某旅行社市场部主管张宗军说,涉及旅游行业的矛盾、投诉和违规,其中八成都是因为低价。

“打低价牌是旅行社吸引客流的惯常手段。”张宗军分析道,旅行社常分为组团社和地接社两种。组团社负责揽客,按照“人头数”赚钱,地接社负责接待,让游客多购物赚提成是很多地接社的利润来源之一。

从事重庆市内游带团工作的一名导游指出,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促成了不合理低价游产品的出现。“对于游客而言,当然是越便宜越好,经营者就是抓住了这种贪图便宜的心理,先吸引游客入团,再通过欺骗、强制游客购物等手段非法获利。”

张宗军还提及,业内时不时掀起的价格战也是成因之一。“尽管很多从业者深知,打价格战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两败俱伤,但谁又愿意将客源拱手送人呢?”

“不过,正规旅行社肯定不会推低价游产品,毕竟这是自损形象、自毁品牌的做法。”有从业者如是说。记者了解到,大多数不合理低价游产品来自于非正规旅行社,甚至还有一些未取得旅行社营业执照跨界而来的企业,它们往往隐藏在行业相关部门的监管盲区。

推动旅游产业链及服务升级

去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加强行业监管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及:对部分地区不合理低价游、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导游强迫或变相强迫购物等违法违规现象加强行业监管,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记者关注到,这只是近几年针对不合理低价游乱象出台的治理文件之一,但是重拳打击之下,这一乱象为何仍屡禁不止?

重庆市旅游协会相关负责人指出,一方面,一些旅行社和导游受利益驱使不惜铤而走险;另一方面,因为不合理低价游利益主体多、链条长、监管分散,难以全覆盖。

“我们业内把治理低价游称作‘打地鼠’,这边打击下去,那边又冒出头。”曾在多家旅行社供职过的袁鑫这样形容道。

张宗军谈道,要根治不合理低价游,必须推动旅游产业链及服务升级,把组团社作为源头,实行首接责任制,调整组团社靠报团人数和地接社靠游客消费的经营模式。两者责任共担,一旦发生违法违规行为,接受同等力度惩罚,从源头遏制乱象频现。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根治不合理低价游,首先,推动

暗藏消费“陷阱”,央视揭秘低价老年旅游团套路

近日,一段因没有达到购物标准,导游不给旅游团游客发房卡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关注。

视频的拍摄者贺先生告诉记者,这次旅游团团费为398元每人。报名时工作人员虽然说明了这是一个“购物团”,但并未要求最低消费标准。直到旅途的第二天,游客才被告知每天最低必须消费400元,否则不给房卡。

消费者贺先生:交一百块钱,必须消费398元。有三四个家庭没达到消费标准,就不给房间了。

据贺先生介绍,这次旅行团包含3天桂林行程,2天北海行程,团员大多数都和他一样,是年龄超过六十岁的老年人。

在行程说明中,记者注意到“费用包含”显示含“旅游住宿”费用,同时列出安排“购物店”12处,但并未标注购物最低消费标准。

消费者贺先生:一天上午有时3个店,下午2个店,有时候都走到晚上九点钟或十点钟,走景点匆匆忙忙,没到半个小时就收工了。吃饭也急急忙忙,遭老罪了。我再也不走这种购物团了,别贪小便宜。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视频经网络发酵后,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发布了情况通报,表示经初步核查,涉事旅行社、导游涉嫌“不合理低价游”和强迫或变相强迫购物。对此,桂林市文旅局已立案,将从严查办。

低价老年旅游团,暗藏消费陷阱

近年来,随着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年人出游意愿强烈,需求旺盛。然而相较于年轻人,老年游客更容易遭遇旅游陷阱或纠纷,使合法权益受损。为了守护老年人消费安全,近日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开展了一次老年旅游消费体察,体察发现,不合理的低价老年旅游团常常暗藏消费陷阱。

体察活动期间,组织30名老年旅游消费体察志愿者,分别通过跟团游和自助游方式对13条旅游线路进行实地消费体察。

体察志愿者金先生今年65岁。前段时间,他在一个微信群里看到这样几则广告。江西上饶望仙谷汽车3日游每人198元,秋韵三清山每人269元,卡溜连江一日游79元。他立马报名体验卡溜连江一日游行程。

消费体察志愿者金先生:团费是79元,里面有两个优惠,一个是返还10元,等到上车的时候他给大家返还;第二是送一个锅,这个赠品大概是九十几块钱,这样算下来就等于是零团费一样。

金先生告诉记者,这次79元的一日游行程一共包含三个景点,这三个景点都无需门票,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的。

消费体察志愿者金先生:这个也是开放性的景点,本来也是不收费的,导游也不提供景点讲解。

宣传单中写到一日游行程还赠送一顿中餐,同时还有礼品可以领。金先生告诉记者,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上午参观完景点之后,旅行团安排了一场时长达3个小时的骆驼奶产品推介会,参加完推介会才能吃午饭。

据金先生介绍,推介会上的主推产品骆驼奶报价很高,一份最低也要三百多元。

消费体察志愿者金先生:一份驼奶开价是一千六百多块钱,就一直没有人买。然后他就开始往下降,最后降到三百多块钱也卖,结果大家就更不敢买了。他就一直讲驼奶的功效好,防治高血压。

志愿者金先生告诉记者,对于这样一场产品推介会的安排,在报团时,导游并没有告知。宣传单上也没有标明。

消费体察志愿者金先生:按照我的理解和我的经历来讲,它就是一种套路式的推销。退休的老人在家里时间长了总会感觉到无聊,也很希望出去走一走,这种低价团对老年人的吸引力就很大。我那天上车地点在五一广场,现场发现有非常多中老年人,老年人特别多,都是参加这种低价团的。

不合理低价游扰乱市场秩序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通知,重点整治“不合理低价游”和导游强迫或变相强迫购物等行为。记者也采访了行业内的专家,专家表示,“不合理低价游”以低于经营成本的不实价格招揽游客,以不实宣传诱导消费,扰乱了市场秩序。而老年人更容易受到不合理低价游的影响。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旅游人数里,45岁到64岁年龄段的群体达到14.56亿人次,65岁以上人群达到2.86亿人次。老年群体已经成为旅游消费的主力人群。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老年人辛苦一辈子有一些积蓄,也有时间了,所以他们也希望出去看一看。但是客观上他们对旅游的需求,跟一般的消费者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区别。现在的旅游市场发展非常快,不仅仅涉及景区、旅行社,而且还会涉及交通出行、餐饮住宿等很多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老年人特殊的旅游需求,遇上了特殊的行业背景,所以老年旅游消费,可能更容易出现消费纠纷的问题。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相当大一部分老年人群体,他们的旅行经验不够丰富,对旅行社、导游的依赖性更强。这部分老年人二次消费能力又不是那么高,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市场潜在的陷阱。我用低价的方式带你出去看,如果报团的费用不足以覆盖企业的成本,特别是旅行商的采购成本的话,一定是要通过二次消费,通过自主消费,特别是通过购物、餐饮和一些自费的保健项目来覆盖成本。这就是不合理低价游屡禁不止以及存在的市场基础。

我国旅游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旅游法明确禁止低价游,而且消法里也明确禁止,不能通过这种方式来误导和欺骗消费者。所以首先是要对旅游行业和旅游从业人员加大普法宣传,让他们真正意识到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第二是要畅通消费者的维权渠道,旅游主管部门应该把旅游投诉举报电话写进合同里,这既是对经营者的一种震慑,对消费者来说也是一种保障。(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低价旅行团调查:暗藏隐形消费 游客面临风险

原标题:法制日报调查低价旅行团:暗藏隐形消费,游客面临风险

随着自助户外旅游日趋流行,户外俱乐部、驴友俱乐部、自驾游俱乐部等频繁通过微信群或QQ群,非法发布旅游产品,宣传旅游线路,接待市民或驴友外出旅游

根据旅游法相关规定,非旅游企业和个人自行组织旅游活动涉嫌违法

要彻底铲除低价团强制消费的乱象,应该依靠法律,增加惩罚措施,提高违法成本和维权收益桂林一女导游要求游客1小时消费两万元。视频截图

“既然你选择了含有购物环节的团,那么你就需要消费。今天在店里,你们对我是什么样的态度?都在里面打游击!现在下车去店里,1小时消费两万元……”这番话出自一名桂林女导游之口。

这名女导游此次带了一个由某美容品牌商自行组的团。据游客称,“给旅行社送598元的产品大礼”,可以从湖南去桂林免费玩儿。旅行最后一天,由于玉器店消费太高,游客的消费没有达到导游的“心理预期”,于是出现了上述一幕。

这起强制消费事件曝光后,“低价团”再次引起关注。

随着自助户外旅游日趋流行,户外俱乐部、驴友俱乐部、自驾游俱乐部、保健品销售企业、一些培训机构等通过微信群、QQ群,非法发布旅游产品,宣传旅游线路,接待市民或驴友外出旅游的行为屡见不鲜。按旅游法相关规定,非旅游企业和个人自行组织旅游活动涉嫌违法。但根据有关部门披露,不少旅游活动以“低价团”甚至“零团费”吸引消费者人参团。

法制日报记者通过暗访此类无旅游资质却经营旅行社业务的组织,发现不少低价团暗藏诸多猫腻。

近日,记者通过网络搜索找到大量相关组织QQ群,群名称格式简单一致:××户外俱乐部。记者尝试以户外运动爱好者的身份申请加入这些户外俱乐部的QQ群,然而通过率极低。许多入群申请在发出之后就“石沉大海”。有些组织直接拒绝了记者的入群申请,例如“××山水户外俱乐部”在记者反复申请入群之后,以“不是群里熟人介绍不能进群”为由拒绝。

多番尝试后,记者最终以普通游客的身份进入个别群聊,但在进群后,这些组织的相关负责人会了解新入群用户的信息,如“是谁介绍来的”“哪里人”“以前参加过什么活动”等。

“北京×星户外俱乐部”QQ群目前已有1436人,其宣传自身为“以登山、徒步、露营、草原骑马、沙漠穿越、森林探险、海边游泳、摄影、滑雪、美食、唱歌、交友为主题的探险旅行户外俱乐部”。这个俱乐部的户外活动丰富多样,大部分活动的时间比较短,一般分为一日活动和两日活动。短期的活动价格普遍较低,很多一日活动费用不足100元,部分两日的活动费用也在300元左右。以翠鸟谷位于北京延庆一日游为例,活动费用为65元/人,包含包车费、高速费、师傅费用和户外险。活动在6月15日进行,截至6月14日15:30,已有超过50人报名。

俱乐部负责人向记者解释说:“活动产生的费用都是AA制,不掺杂任何额外利益。”

两年前,北京市民王女士就被拉进一个户外旅游群,里面发布了很多低价旅游线路,“组织旅游的人说,他们不挣钱,就是组织大家出去玩”。但王女士发现他们“钱也没少挣”。

她曾参加了一次前往张家口的行程,费用不足300元,但上了大巴车以后,隐形费用就开始了,组织者向每一名游客收取50元的辛苦费,用餐后每名游客还要交10元茶水费。

“没有正规合同,通过微信转账或者打卡交费,这样的旅游团太不正规了。”王女士说。

也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一些户外俱乐部往往会打着非盈利旗帜招揽驴友出行,俱乐部相关人员通过差价获取利润。由于户外俱乐部并不需要像旅行社一样缴纳保证金、税金等,因此户外俱乐部的运营几乎“零成本”。

记者采访了负责接待这些俱乐部的某景点工作人员张先生,他说:“相关费用的利润基本上可以和组织者四六分成,一般旅行社或者领队抽走的提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