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张掖市人民政府>> 乘风破浪打造中国西北旅游新“高地” —张掖丹霞大景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综述 大西北旅游景区发展阶段分析

张掖市人民政府>> 乘风破浪打造中国西北旅游新“高地” —张掖丹霞大景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综述

乘风破浪打造中国西北旅游新“高地”

—张掖丹霞大景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综述

2023年1月7日,在文化和旅游部关于确定22家旅游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公告中,被外界誉为“七彩仙境”“梦幻之地”“摄影天堂”的张掖七彩丹霞旅游景区赫然在列,标志着张掖七彩丹霞景区顺利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验收进入5A级景区行列。7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209次会议通过决议,正式批准张掖地质公园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为张掖文化旅游发展增添了一张世界级“金名片”。

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中国彩虹山”“东方的卡帕多奇亚”“最佳低空旅游体验区”“一眼七彩丹霞,天下群山无色”“最佳低空旅游体验区”……这一个个抢眼的美誉和关键词,道出了近年张掖丹霞的“热力值”。

一项项丰硕的成果表明,“十三五”时期张掖丹霞大景区旅游业在迅猛发展。“十三五”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通过加快项目建设,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培育新业态等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亮点纷呈、振奋人心。据张掖丹霞大景区管委会统计,2023年至2023年,分别接待游客141.31万人、192.18万人、232.68万人、260万人,环比增长为68.56%、67.23%、30.93%、35.99%、21.07%、11.74%,年均增长率超过40%,张掖丹霞大景区已成为甘肃省成长性最好的旅游景区。在张掖丹霞“热力值”的带动下,张掖市4A级旅游景区由原来的2家增加到17家,游客接待量从2023年的1505.75万人次增长到4239.9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9.06亿元。在旅游业的强力推动下,张掖经济发展迎来了转型拐点,在新增GDP中,三产的比重、三产固定资产投资占比、来自三产的税收以及非公经济在GDP中的占比均实现过半,以文化旅游为引领的第三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最活跃、最有力的因素,生动诠释了“金张掖”的“金”含量缘自何处。

“我是通过网络和抖音app平台知道张掖丹霞的,就和闺蜜慕名而来。没有想到山可以是这样的颜色,今天看到七彩丹霞感觉就像彩虹一样,值得大家一看。”来自陕西的游客葛宛霖说。七彩丹霞景区位于祁连山北麓临泽、肃南县境内,以地貌色彩艳丽、层理交错、气势磅礴、场面壮观而称奇。景区色彩之缤纷、观赏性之强、面积之大冠绝全国,被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终身名誉会长、著名的地理学家中山大学黄进教授誉为“张掖彩色丘陵中国第一”。

近年来,随着数部取景于此的影视作品播出,张掖丹霞声名远扬、蜚声海内外。先后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奇险灵秀美如画——中国最美的六处奇异地貌”、“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全球最刻骨铭心的二十二处风景”、“全球二十五处梦幻旅行地--中国彩虹山”、“2023年十一黄金周旅游秩序最佳奖”、“全球最美外景拍摄地”、“中国人眼中的丝绸之路十佳旅游景区”、“中国品牌旅游景区TOP20”“中国优秀旅游景区”“首批全国最具特色魅力旅游胜地”等荣誉称号,2023年七彩丹霞景区连续11月稳居国家5A级旅游景区品牌百强榜。

“十三五”以来,张掖市坚持把丹霞大景区开发建设作为加快发展旅游业的着力点,将优质资源向大景区配置、将招商引资向大景区聚焦、将项目资金向大景区整合、将扶持政策向大景区倾斜,着力配套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为大景区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使张掖丹霞大景区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累计实施重点项目28项,完成投资43.2亿元。大景区供水、排污、用电线路等基础设施全面完成升级改造;丹霞七彩镇、地质公园博物馆、丹霞口旅游度假小镇、梨园新村、河西民俗博览园、红山湾水库、丹霞花海、靠山大营自驾游营地、360极限飞球、汽车特技表演馆、丹霞摄影博物馆等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张掖丹霞综合汽车客运站,七彩加油站已完工,华夏牡丹文化旅游观光园已完成一期工程、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博览城、七彩古街已全面开工建设。七彩丹霞景区累计投资5亿元用于景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建成了1.8万平方米的多功能游客服务中心,21万平方米的丹霞广场,同时满足1500辆车停放的生态停车场,建成11座3A级旅游厕所,8300多平方米防腐木生态游步道,1.8万平方米观景平台,改造提升了景区东、西入口及停车场,绿化美化景区周边土地3.7万平方米,为游客提供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为旅游业“飞跃”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不断完善景区外部交通,建成了丹霞通用航空机场,新建丹霞大道、景观大道等道路,实现了高铁、G30高速、312国道与景区的无缝对接,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了20分钟即可直达景区的“快车道”,大景区通达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快智慧景区建设进程,增设移动、联通、电信手机信号基站14座,实现景区内通信信号全覆盖;建成景区大数据运行监测平台系统,实现景区线上线下一体化票务、综合安防及人脸识别、公共广播及背景音乐、导游服务管理、车辆行驶记录及调度、无线WIFI和多媒体信息发布等功能。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鼓励宾馆住宿业等各类经营主体,充分利用智慧旅游及互联网创业创新,不断扩大旅游产品的网络营销规模。

服务质量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七彩丹霞景区始终坚持以“品质旅游”为导向,以“游客满意”为目标,提出“凡是游客看到的必须是整洁美观的;凡是提供给游客使用的必须是安全健康的;凡是游客见到的景区员工必须是热情礼貌的;凡是景区提供的服务必须是尽善尽美的”质量方针,着力加大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力度,营造了健康、和谐、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始终践行“换位思考心诚待客的用心服务;网购预约一票通游的称心服务;母婴空间服务特殊的爱心服务;七彩丹霞炫彩华夏的阅心服务;多语讲解科普传递的暖心服务;人车分流热点监控的安心服务;网络覆盖凉亭祈福的舒心服务;勤于沟通游客满意的知心服务;化解情绪投诉为零的耐心服务;尊老爱幼心灵交融的热心服务”标准。深入开展“人人都是安全员,人人都是地貌保护员,人人都是保洁员,人人都是宣传员”“游客问我千百遍,我待游客如初见”主题服务活动,景区服务品质不断提高。

积极开发旅游新型业态,产品体系进一步完善。积极开发休闲度假、科普研学、摄影采风、健身露营、民俗文化体验、低空观光、驼队观光、现代农业观光等旅游产品,进一步丰富旅游消费项目,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旅游消费收入。七彩丹霞景区推出了动力伞、直升机、热气球、驼队观光、VIP深度游等旅游产品,新增七彩绘娘、咖啡车、热气球自由飞等服务项目和体验项目,地质博物馆按照世界地质公园创建布展要求,重新进行了升级改造,增加了4D电影、VR体验项目,开辟了科普研学基地;总投资2400多万元、占地560亩的丹霞花海万紫千红、繁花似锦,每天游人如织;总投资4.2亿元的丹霞口旅游度假小镇主题客栈全面开业,民俗展厅免费参观,街头氛围演艺每天不定时巡回演出,大型原创史诗级演艺秀回道张掖每天2场常态化演出,有效填补丹霞大景区下午3点至夜间12点的文旅产品空白,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激活夜间旅游市场;丹霞七彩镇七彩月色街建成特色小吃街、网红桥、VR馆、射箭馆、儿童游乐馆等体验娱乐项目,每天晚上举办篝火晚会,实现了旅游旺季演艺节目常态化演出;投资1500万元的360极限飞球-飞越张掖投入运营;冠联汽车特技表演馆、七彩镇摄影博物馆相继建成投入运营。丹霞七彩镇甘肃礼物馆、丹霞西入口特色旅游商品销售区建成投入运营;开发销售七彩玛瑙、临泽小枣、山丹马油、野生蘑菇、高台面筋、祁连玉、刺绣、剪纸、彩岩画、民族服饰等特色文化旅游商品200多种。深度挖掘张掖饮食文化,积极开发原生态餐饮、养生美食、风味小吃等地方餐饮;适应多元化、个性化、高端化市场需求,大力发展主题酒店、民宿客栈等住宿业态,共建成酒店、客栈、商铺及餐饮门店330家,接待床位总数达到5889张,2023年接待游客住宿47.2万人次,较上年增长26.5%。

先后邀请2000多家国内知名旅游企业负责人和300多家境外知名旅游企业负责人来张掖丹霞考察踩线,邀请400多家国内媒体和100多家境外媒体来张掖丹霞拍摄制作旅游专题宣传节目。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在中央电视台、读者等主流媒体投放丹霞宣传广告;开通运营以张掖丹霞为主要目的地的旅游包机271班、旅游专列500多趟,冠名开行“张掖丹霞号”品牌列车。每年列支100万元对旅游宣传优秀单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动员社会力量加大丹霞大景区特色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先后在北京、上海、重庆、广州等100多个城市举办了宣传推介会和产品营销活动,在上海、杭州、兰州、西安、郑州、太原等城市建立了张掖旅游宣传营销代理中心。投资2000万元成立张掖丹霞智慧旅游公司,与携程网、腾讯网、去哪儿网、途牛网、美团网等20多家知名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开展线上产品营销合作。精心策划举办世界旅游小姐张掖七彩丹霞直选赛、“七彩丹霞杯”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体育健身嘉年华暨健美黄金联赛张掖菁英赛、张掖·临泽生态马拉松、丹霞流沙·马拉松骑行大会暨马自骑资格赛、七彩丹霞国际旅游摄影大赛、中国张掖热气球节、“心仪张掖·丹霞等你”全媒体微视频文旅体验活动等节会赛事,广开渠道开展宣传营销,张掖丹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张掖丹霞大景区已经成为甘肃旅游最靓丽的名片和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特色品牌景区之一。

    着力完善旅游投诉和应急联动处置机制,全面落实旅游安全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游客满意度测评、从业人员诚信记录、严重违规从业人员“公开曝光”和“黑名单”、旅游投诉先行赔付等制度,丹霞大景区旅游市场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深入组织开展以“争创优质服务标杆单位,促进旅游服务质量全面提升;争当爱岗敬业模范员工,促进旅游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争做尊德友善文明游客,促进旅游服务环境健康和谐”为主要内容的丹霞大景区“三争三促”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评选表彰特色旅游品牌36个,最美服务之星10人。举办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班8期,参训人员达1100多人次;集中开展旅游市场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对300多家经营户、摊位进行了拉网排查,督促补办消防、工商营业、食品卫生等许可证照133份,进一步营造了文明、健康、和谐、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

旅游产业的大开发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商机,景区周边南台村农民充分利用自家的空闲房屋经营农家乐,开始了最原始的资本积累,开启了致富路。近年来,张掖丹霞大景区管委会探索建立景区、行政村、村民“三级帮联”机制,实施“精准扶贫”,吸纳当地闲散劳动力参与景区日常运营,直接和间接拉动就业600余人。与南台村合作开发景区西入口停车场等旅游基础设施,在景区北入口广场新建31处景观性经营场所供原住民经营农副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基础设施和经营场所的建立既满足游客休闲度假需求,又带动景区原住民增收致富。出台次日入园等惠民政策,带动原住民经营的119家农家乐餐饮、住宿业务,让景区居民共享旅游发展成果。

南台村注册成立丹霞观光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鼓励群众发展以餐饮住宿、旅游观光、农副产品销售等为主的乡村旅游,动员193户农户众筹入股修建河西民俗文化旅游村,吸引全村118户农户入社从事旅游产业开发,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鼓起了腰包。目前,全村从事餐饮住宿服务的农户48户,从事奇石等工艺品加工销售的农户13户,销售特色农副产品的农户36户,开展旅游观光服务农户18户,开展特色林果种植采摘的达31户,参与旅游经营服务的群众达720人。202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5683.41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16元,全村旅游综合收入达4301万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75.6%。近年来,南台村先后被评为省级旅游专业村和市级旅游示范村,先后荣获“第二届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全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称号。张掖丹霞大景区管委会任开明

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3

图12011-2023年国内旅游市场规模

新冠疫情仍然是导致国内旅游市场需求波动的最主要因素。从2023年的四个季度来看,国内旅游增长呈现出“波动明显”和“先急后缓”的特征。2023年第一季度国内旅游出游人数达到10.24亿人次,占全年出游总人数的31.5%,而第四季度国内旅游出游人数为5.57亿人次,仅占全年的17.2%。

2.国内旅游收入超疫情前一半

2023年国内旅游收入2.92万亿元,比2023年增加0.69万亿元,增长31.0%恢复到2023年的51.0%。。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2.36万亿元,增长31.6%;农村居民旅游消费0.55万亿元,增长28.4%。

3.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接近疫情前水平

2023年国内旅游人均每次旅游消费899.28元,比2023年增加125.14元,增长16.2%,已接近疫情前2023年953.23元的水平。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每次旅游消费1009.57元,比2023年增长16.0%;农村居民人均每次旅游消费613.56元,比2023年增长15.7%。

二、国内旅游发展现状与展望

1.国内旅游经济景气指数下降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经济运行课题组研究,2023年前三季度的旅游经济运行综合指数(CTA-TEP)分别为95.6、97.8、85.6,环比分别下降3.3、上升2.2、下降12.2,总体处于景气荣枯线(100)之下。

2.国内旅游市场小幅度收缩

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数20.94亿人次,比2023年同期减少5.95亿,同比下降22.1%。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总消费1.72万亿元,比2023年同期减少0.65万亿元,同比下降27.2%。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国内旅游人数6.8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0.63万亿元。

图22023年各季度国内旅游人数和收入

3.节假日旅游市场平稳有序

2023年元旦、春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等节假日的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比2023年有一定程度减少。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严格落实常态化防疫要求,引导游客理性、安全、文明出游,保障了节假日旅游市场运行的平稳有序。全年节假日旅游呈现出稳开、低走、缓升的态势。

图32023-2023年节假日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

4.本地游和周边游成为重要形式

受新冠疫情多点散发、局部地区规模爆发的影响,2023年国内旅游的出游距离和目的地游憩半径明显收缩,近程旅游和本地休闲成为国内旅游的空间特征。国内旅游呈现出短时间、近距离、高频次等新特征,“轻旅游”“微度假”“宅酒店”等成为新亮点。

图42023年节假日出游及目的地游憩半径

5.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受到青睐

2023年在冬奥会的带动下,以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为代表的户外体育运动活跃,滑雪、露营、登山、徒步、骑马、滑草、漂流等活动成为人们亲近大自然的新兴玩法。2023年夏季国内多地高温,滨水休闲、生态康养、乡村田园、都市休闲、避暑旅居等旅游产品受到游客喜爱。

三、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特征

1.城乡客源市场呈二元结构

从城乡划分来看,城镇居民仍然是我国国内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2023年城镇旅游者国内出游23.42亿人次,占比72.15%;农村旅游者国内出游9.04亿人次,占比27.85%。在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率持续提升和人口城镇化稳步推进的背景下,预计我国城镇旅游者占据国内旅游客源市场主体的特征还将长期持续下去。

2.东部地区客源市场超全国一半

综合考虑国内旅游者的出游次数和停留时间等因素,2023年东部地区占据了51.44%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场,西部地区占据了24.47%,中部地区占据了21.57%,而东北地区仅占2.52%。东部地区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场,是国内旅游的主要客源地和旅游市场营销的重点目标区。

分省份看,2023年浙江、重庆、广东、江苏、湖南等省市具有最大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场规模,上海、重庆、浙江、北京、江苏等省市具有最高的国内旅游出游率。

图52023年国内旅游客源市场规模和国内出游率指数

3.中老年旅游者成为重要客源

2023年45岁以上的中老年旅游者合计出游11.94亿人次,占据了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36.81%,成为了国内旅游市场的重要客源。与此同时,14岁及以下青少年旅游者增速较快,“一老一小”成为了国内旅游的亮点和重点,老年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行等具有广阔前景。

图62023年国内旅游者年龄分布

4.国内旅游者呈现出高学历特征

我国国内旅游者呈现出高学历化的趋势。2023年,具有大专、大学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国内旅游者占比为42.27%。如果仅考虑城镇国内旅游者,高学历旅游者所占比重则高达50.49%。

四、国内旅游目的地市场特征

1.东部旅游目的地收入占全国近四成

2023年,全国各地区国内旅游收入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国内旅游收入为57344.68亿元,占全国总收入的38.55%。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国内旅游收入分别为38806.71亿元和44440.64亿元,分别占全国总收入的26.09%和29.87%。国内旅游收入最少的为东北地区,为8172.91亿元,仅占全国总收入的5.49%。

2.西部地区旅游接待人数逐步接近东部

2023年,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国内旅游接待人数差距较小,分别为39.86亿人次和39.44亿人次。中部地区的国内旅游接待人数为37.59亿人次。东北地区的国内旅游接待人数最少,仅为7.12亿人次。东北地区受到疫情影响严重且近两年恢复速度较慢,与其他三大旅游目的地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风险。

3.东部地区旅游人均消费大幅领先

2023年各地区的国内旅游人均消费仍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东部地区的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最高,达到1438.81元。其次是东北和西部地区,国内旅游人均消费分别为1148.44元和1126.71元。而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最少的是中部地区,为1032.23元。

1.省内旅游客流占国内旅游客流八成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调查,2023年国内旅游客流呈现出显著的本地化、近程化特征。近程的省内旅游客流占到了全部国内旅游客流的81.24%,而远程的省际旅游客流仅占18.76%。

2.省际旅游客流集中在相邻省份之间

省际旅游流动表现出相邻省份间互为客源地和目的地的特征。在2023年的全国前100条省际旅游客流中图7,有81条旅游客流为相邻省份之间的旅游流动,仅有19条旅游客流为非相邻省份之间的旅游流动。 

图72023年全国前100条省际旅游客流示意图

3.省内旅游客流集中在人口大省

2023年,全国省内旅游客流量排名前10位的省份从大到小排序分别为河北省、江苏省、安徽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陕西省。

4.全国前10大省际旅游客源地

2023年,按照省际旅游客流流出量计算,全国排名前10位的省际旅游客源地从大到小排序分别为河南省、广东省、山东省、河北省、四川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贵州省、江西省。

5.全国前10大省际旅游目的地

2023年,按照省际旅游客流流入量计算,全国排名前10位的省际旅游目的地从大到小排序分别为江苏省、广东省、河北省、浙江省、四川省、安徽省、湖南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

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

2023年中国红色旅游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预测2023年旅游收入将近4000亿

1、多年布局,红色旅游进入全方位发展阶段

我国大力推行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红色旅游发展奠定了强劲的文化基底。纵观我国红色旅游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1960年以前的萌芽阶段,1960-1994年的初步规模化阶段,1995-2004年的市场化阶段及2005年之后的全方位发展四个阶段。

2005年红色旅游进入全方位发展阶段后,受居民消费水平提升,消费观念转变,红色旅游的发展受到了国家及代表性省市的大力推动。

中国红色旅游行业发展历程分析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政策资金助力,加速推动红色旅游快速发展

红色旅游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加持与助力。近年来,红色旅游多次被写入国家级政策文件,2023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提升全国红色旅游发展水平,同年12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23-2023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至2023年全国红色旅游景区接待游客人数达到15亿人,实现红色旅游收入近4000亿元。

在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全国红色旅游公路规划(2023—2023年)政策的提出,为红色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支持。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发展支持。

中国红色旅游行业发展政策解读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23年8月,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全国红色旅游公路规划(2023—2023年)显示,至2023年筛选确定的126个红色旅游公路项目涉及28个省(区、市),建设总里程约2442公里,其中中西部地区建设里程占比达90.8%。目前,共有20个普通干线公路项目和106个红色旅游专用公路项目纳入规划,其中,二级公路约1214公里,三级公路约1228公里。项目区域方面,东部地区项目20个,建设里程约224公里;中部地区项目50个,建设里程约873公里;西部地区项目56个,建设里程约1345公里。

2023—2023年中国红色旅游公路规划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除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扶持和方向引导外,中央财政对于红色旅游的专项资金投入也在持续增加。2005年,财政部划拨专项资金7亿元,资助48个红色旅游项目的建设和改造工程,到2023年这笔资金翻倍至15.47亿元,应用范围也从景区的建设和改造,扩展至红色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精品线路与景区宣传推广等。

未来,在国家积极推动红色旅游及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应扩大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力度,按照3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平均2000万元资金安排专项计算,2023年财政支持红色旅游景区建设资金达60亿元。

2005-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红色旅游景区建设资金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景区建设发力,300个全国红色旅游景区获批复

1996-2009年我国共完成了四批共353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红色革命教育提供了具有代表性的示范基地。2023年12月,共批复了300个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进一步为国家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及红色旅游景点景发展历程分析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00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以中东部地区较为集中,其中北京市红色旅游景区最多,共有15个,排名首位;河北、湖北、湖南红色旅游景区各14个;山东、陕西、广东红色旅游景区13个;另外以江西等为代表的我国重要的革命基地,其旅游景区也有11个。

中国红色旅游景区数量地区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4、2023年我国红色旅游人数将达15亿,旅游收入将近4000亿左右

随着我国旅游热度的提升,红色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青睐。2010年我国红色旅游人数4.3亿人,占当年旅游总人数的20.45%,至2023年,我国红色旅游接待游客数13.24亿人,占全国游客数的26.39%。2010-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7.38%。预计到2010年,我国红色旅游人数超过15亿人。

2010-2023年中国红色旅游人数及占国内旅游人数比重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受全国红色旅游游客人数的增加,我国红色旅游收入不断增加,占全国旅游收入的比重也基本稳定。2010年我国4.3亿红色旅游人数共实现1032亿元的旅游收入,人均消费支出,至2023年红色旅游收入达到3622.4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5%,但是相比于人均900元以上的旅游消费,红色旅游人均274元的旅游消费水平仍较低。

2010-2023年中国红色旅游收入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5、江西省持续发力,欲打造全国红色旅游的“江西样板”

受我国红色旅游消费热度提升的影响,江西省作为我国重要的革命战区,积极推动红色旅游的建设和发展,欲打造成全国红色旅游的“江西样板”。在此目标下,2023年1月,江西省旅发委公布江西省贯彻落实2023—2023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指出,到2023年,江西红色旅游年接待规模将达到2.4亿人次,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500亿元,直接就业人数达到50万人,间接就业人数达到250万人,红色旅游主题农家乐突破300家。

2023-2023年江西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及收入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为实现2023年江西省红色旅游的发展目标,为此江西将重点建设11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提升完善6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培育形成2个“红色旅游全域示范区”,全方位、多举措,大力推动红色旅游的样板实验基地的发展。

2023年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分析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以上数据来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2023年旅游消费热点人群分析

Z世代渴求跟同辈的互动,而内容是他们激发互动的工具,内容更是他们展示自身所长的方式,60%表示“会以内容激发互动”,而50%“以内容来展现自己”。

关怀引申的消费态度—国产品牌不比国外品牌差

学校洋溢着爱国的情绪,支持国产是00后关心国家的一种方式,他们不偏好国外品牌,53%表示“国外品牌不是一个加分项”。

二胎三胎政策推动亲子旅游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1、积极应对“老龄化”,“三孩”政策已出台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将出台重大政策举措。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随着国家二胎、三胎政策纷至沓来,亲子旅游、研学旅游热度不断升高。“三孩”政策的放开,对于亲子游市场、研学游市场的长远发展将是一个重大利好。

2、家庭型结伴旅游方式逐渐常态化,亲子游市场不容小觑

在结伴方式上,我国居民游客有着强烈以家庭为单位出游的意愿,家庭型度假需求逐步上升,亲子游作为家庭结伴出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具发展潜力。2023年全国出生人口15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94%,比2023年减少235万人。自2023年全面实施二胎政策,二胎数量逐渐上升,整体比例在50%左右。通过分析认为,虽然整体人口红利减少,但由于二胎比例增大,未来二孩家庭将成为亲子旅游市场的消费主力。

3、亲子游客高速发展,亲子游市场行情迅速增长

4、亲子游产品年龄差异化明显,兴趣偏好成为产品决策关键因素

亲子游产品偏好上,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家庭存在品类差异。自然风光类产品满足家庭用户户外体验需求,成为首选项目;12岁及以下青少年儿童处于认知发展阶段,偏好主题乐园、动植物园等娱乐性质较强的产品;大龄儿童在旅游产品上更注重人文内涵追求自我提升,博物馆、研学类成为此类用户的需求导向。Analysys易观分析认为,持续发掘不同年龄段儿童兴趣、刺激和匹配用户兴趣点,在主题类型和体验深度上加大差异化服务力度,会继续成为未来旅游企业及供应商的亲子游运营重点。

5、扩充展示形态,优化交互体验,博物馆成为亲子游活动一大场景

2023年全国文物机构接待未成年人观众29665万人,增长2.6%,博物馆作为文物展示的主要场景,对青少年产生重要影响。2023年,上海市全市博物馆共策划各类社会教育活动25000余场,其中学生教育和亲子活动22000余场,占比达到88%。

以博物馆为代表的亲子游产品,通过夏令营、夜游等亲子项目打破以往文物展示场景限制,丰富产品形态,提高亲子参与度,优化交互体验。通过分析认为,随着夜游经济的发展,推动博物馆夜游等产品需求上涨,夜游产品或将成为新增长点。

6、孩子在亲子游产品决策的话语权加重,兴趣互动成为成为复购主要考量因素

亲子游产品在购买决策过程中,家长会充分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来制定旅游计划,孩子基于旅游产品的服务体验会形成主动购买意愿,从而刺激复购行为的产生。对比80、90后,00后、10后独生子女

2023年中国旅游景区行业市场现状与竞争格局分析 以自然类景区为主【组图】

当前位置:前瞻产业研究院»经济学人»研究员专栏2023年中国旅游景区行业市场现状与竞争格局分析以自然类景区为主【组图】UVc分享到:黄思倩•:40:54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E24936G12023-2028年中国旅游景区开发运营模式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2023-2028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23-2028年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分析报告2023-2028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23-2028中国主题公园旅游最佳商业模式分析与开发策略报告2023-2028年中国养生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与区域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旅游景区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旅游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张家界(000430)、华侨城A(000069)、黄山旅游(600054)、天目湖(603136)、西藏旅游(600749)等。

本文核心数据:景区数量,景区结构

5A级景区数量不断增加

5A级为中国旅游景区最高等级,代表着中国世界级精品的旅游风景区等级。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2023-2023年,我国5A级景区数量不断增加,2023年,我国5A级景区数量为306个。

5A级主要分布在江苏省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2023年,我国江苏省5A级景区数量最多,为25个。其次,为浙江省,5A级景区数量为19个;新疆位列第三,5A级景区数量有16个。

参照国家旅游规范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23),将306家国家级5A旅游景区进行分类,2023年,我国5A级景区以自然类景区为主,共有187个,占比达61%。其中,地文景观旅游景区有90个,占比达48%。

2023年,故宫博物院在5A级旅游景区品牌影响力排行榜中位列第一,此外,5A级旅游景区品牌影响力前十名多主要以人文类、自然类景区为主。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旅游景区发展态势良好,江苏省拥有5A级旅游景区的数量最多;在5A级旅游景区中,主要以自然类景区为主。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景区开发运营模式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中国在线旅游发展大数据指数报告2023发布

中国网10月10日讯10月9日上午,由西安市人民政府、陕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携程集团主办的以“融汇思想,共筑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世界文化旅游大会峰会在古都西安揭开帷幕。开幕式上,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统计与经济分析副主任马仪亮代表研究院&携程联合实验室发布中国在线旅游发展大数据指数报告2023。

一、区域在线旅游发展指数

从省域线上在线旅游企业规模来看,各省上线旅游企业数量分布符合胡焕庸规律,呈凹型分布,与旅游热度正相关。每万人拥有线上旅游企业数量呈哑铃型分布,客源地组团企业和目的地接待企业双领先。同时看得出东西部整体较强,中部优势不再。

结合供给端订单数、各类企业数、交易额、非标酒店占比等大数据,以及需求端搜索量、净流入、点评等大数据,测算区域在线旅游发展综合指数,得出以下结论:

省域在线旅游发展指数较不均衡,广东最高为92.6,紧随其后为浙江、江苏、山东、四川和北京等省市。指数均在80以上;

安徽、湖北、河南等中部省份线上旅游企业规模不领先,但在线旅游发展较好;

西北和东北等平均气温低的省域,在线旅游发展滞后。

线上旅游企业规模、交易活跃和游客服务感知指数呈现较强的一致性,指数数值由东-中-西依次递减。

二、区域在线旅游渗透率指数

广东、山东、江苏、河南、广西、安徽为游客接待大省,巨大的游客基数拉低线上客流比例。

依据包价产品平均日价、机场航线平均每公里价格、各类酒店加权均价、各类景区加权均价等大数据,测算省域旅游成本指数得出:

旅游成本与距离成正比;

旅游成本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酒店等价格高;

中部地区旅游成本普遍较低。

进一步针对160做主要通航城市测算旅游成本指数得出:

大交通和住宿对旅游成本影响明显;

全年平均而言,三亚旅游成本最高,旅游热度推高机酒等成本;

TOP30城市中,云南省旅游城市占据5席。

测算四季旅游成本指数,发现:

1.春季平均成本指数59.4。TOP10省份包括:云南81.7、西藏81.3、上海81.2、北京78.7、内蒙74.2、新疆73.9、浙江71.0、天津68.3、吉林67.0、四川66.0;

2.夏季平均成本指数57.0。TOP10省份包括:西藏97.9、上海91.8、云南90.8、新疆88.8、内蒙83.3、北京73.0、浙江71.8、四川70.9、青海66.7、广东65.5;

3.秋季平均成本指数51.8。TOP10省份包括:西藏93.2、云南87.7、上海79.6、内蒙79.0、北京77.0、四川74.4、浙江73.4、吉林67.6、新疆63.3、天津61.4;

4.冬季均成本指数76.9。TOP10省份包括:吉林91.8、云南90.4、上海89.7、内蒙87.9、北京87.0、浙江86.1、黑龙江85.7、西藏84.3、四川83.0、福建81.9。

年龄与旅游需求刚性成负相关。70、80、90后是国内旅游的中坚力量,90后占比18.60%,80后占比18.72%,70后占比16.13%。70前的中老年人占比26.82%。00后在家长陪同下逐渐加入旅游队伍,占比已达19.73%,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