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非凡十年|黑龙江:持续打造“北国好风光 美在黑龙江”旅游品牌 黑龙江旅游现状

非凡十年|黑龙江:持续打造“北国好风光 美在黑龙江”旅游品牌

中国青年网哈尔滨9月28日电28日上午,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举办黑龙江省“非凡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围绕全省“坚定不移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做专题发布。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哲介绍了十年来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赋能龙江振兴发展有关情况。

黑龙江省“非凡十年”主题新闻发布会。石启立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黑龙江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呈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域覆盖、共建共享”的现代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体系。十年来,全省新建和改扩建文化场馆119个,打造数字文化服务点和数字文化驿站1752个,建设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8233个,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全部实现免费开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蒲公英”计划,着力开展“送欢笑到基层”“乡村村晚”“广场舞展演”“冰天雪地美好生活”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年均举办各类大型文化活动5000多场次,惠及城乡群众2000万人次,“黑龙江省农民文化艺术节”荣获全国优秀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哲。石启立摄

十年来,黑龙江省共创排大型剧目168部,荣获国家奖项81个,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109个。近两年新创排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黑龙江“四大精神”颂、龙江剧木兰马旭等一批特色优秀剧目讲活了龙江故事,彰显了龙江自信。十年来,黑龙江省开展保护工程项目187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2012年的29处增加到5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151处增加到348处,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运营,横道河子镇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2023年度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饶河小南山遗址、洪河遗址被评为年度全国考古新发现,渤海上京城、金上京遗址被评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陈哲介绍,黑龙江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聚焦发展冰雪游、避暑游、森林游、湿地游和边境游,编制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冰雪经济发展规划等系列重大规划,颁布实施黑龙江省促进旅游业发展条例,加快构建全域旅游产业体系,全面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十年来,新建重点文旅项目达400多个,累计完成投资720亿元,新登记注册各类文化产业市场主体近万家,全省A级旅游景区发展到416家,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40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02家,旅游休闲街区8家,旅行社810家,星级饭店155家。

十年来,黑龙江省构建“哈亚雪”和生态林都、火山湿地、秘境双湖、北极东极“五大旅游板块”,打造了冰雪大世界、亚布力滑雪度假区、中国雪乡、伊春森林里的家、牡丹江镜泊湖等赏冰乐雪、避暑纳凉等全谱系旅游产品,培育了哈尔滨国际冰雪节、齐齐哈尔观鹤节、镜泊湖冬捕节、五大连池圣水节、漠河极光节等旅游节庆活动,推出五大避暑旅游城市、25个必到必游地、30处户外露营地、100条自驾游线路、13个地市特色美食,让游客深度领略“夏有凉风冬有雪,捧出绿色就醉人”的龙江盛景。持续推进对俄沿边文旅走廊建设,成功举办中俄文化大集、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哈尔滨中俄文化艺术交流周等品牌活动,发布黑龙江省文化旅游形象LOGO和“畅赏黑龙江”官方宣传推广平台,发起创立中国冰雪旅游推广联盟,设立海外黑龙江文化旅游推广中心,“北国好风光、美在黑龙江”旅游品牌声名远扬。

2023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2023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日期::04:32来源:中国文化报撰稿人:中国文化报字号:大中小分享:

​全国群众文化机构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270.73万场次,服务95922万人次

为进一步向国内外全面客观展示我国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成就,充分突出统计数据客观性、简洁性、权威性特点,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简称公报。

公报选取现行统计年报中的部分核心数据,充分利用文化和旅游部行政管理记录以及国家统计局等部门正式发布的数据,全方位、多角度地直观展现了2023年我国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全貌,为社会各界了解我国文化和旅游发展情况提供重要参考。

下阶段,文化和旅游部将继续编发一系列统计产品,更好地为社会各界提供全面优质的统计服务。

新华全媒+丨避暑游“走俏” 体验游重融入——暑期旅游新动向观察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题:避暑游“走俏”体验游重融入——暑期旅游新动向观察

暑期以来,随着我国进入一年中温度最高的“三伏天”,各地旅游市场复苏明显。记者在全国多地调研发现,避暑游、研学游、亲子游等个性化旅游市场的供给更加丰富,游客们的出行观念也从“参观打卡”演变为更注重体验的“沉浸式”出游。

刚刚入伏,位于城市中心的江漫滩湿地——黑龙江哈尔滨太阳岛风景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人们一边品尝特色冷饮,一边拍照打卡,享受着夏日的惬意。

“哈尔滨夏季温度很舒服。今年全家来体验一下冰城之夏。”来自山东的游客王林说,像哈尔滨这样的避暑名城是他们暑期游的首选。

太阳岛资产公司副总经理蒋菲介绍,今年暑期以来,景区接待旅客数不仅远高于去年同期,比2023年同期也高出10%以上。

随着全国多地陆续进入“炙烤”模式,因高温催生的“避暑游”成为今年暑期旅游市场的关键词。在各大在线旅游平台上,有关避暑、漂流、夜游等项目的线路比比皆是。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不久前对传统高温城市避暑旅游市场调查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传统高温城市的整体出游意愿达到94.6%。

不少地方把暑期当作提升避暑品牌形象、树立良好口碑目的地的绝佳时期,纷纷推出特色旅游活动:湖北恩施依托当地特色文化,将咂酒歌、竹编非遗文化从博物馆、文化馆中引入日常生活场景,形成常态化的演出和体验项目;哈尔滨则聚焦登山、露营、自驾等特色活动,持续推出避暑生态旅游产品。

“在旅游业转型过程中,气候成为旅游目的地重要的吸引力之一。人们日益关注健康消费和旅行的舒适度。”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避暑旅游正当时,已成为广大游客、投资机构和经营主体的新共识。

近日,游客正在黑龙江哈尔滨太阳岛风景区参观游玩。太阳岛资产公司供图

从“到此一游”到深度体验

在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的张壁古堡景区中,来自内蒙古的黄浩磊正在认真倾听研学导师关于古堡历史的讲解。他和同行的二十几位小学生被分为两组,根据导师提供的线索,在光线昏暗的千年地道中比赛完成拼图任务。

7月4日,游客们正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石窟景区内参观。新华社记者解园摄

“研学游既能增长历史知识,还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我在书本上学不到的。”黄浩磊说。

张壁古堡在2023年被晋中市评为首批研学教育基地,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军事地道资源,景区开发出以古代屯兵场所和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研学课程,涉及无线电、拓碑、布老虎缝制等内容,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研学游旅客。

7月5日,孩子们在山西省介休市张壁古堡景区体验拓碑。新华社记者解园摄

“项目开设以来,感受最明显的就是游客们的需求已经从过去的‘以游为主’转变为‘以学带游’。”景区研学经理张蕾蕾说。

研学游的变化是今夏我国旅游市场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不少旅游产品设计者已意识到,亲子游、城市游、文化游等产品已经不能单单依靠概念吸引游客,而需要通过独特的文化场景、真实的体验环节来提升对游客的吸引力。

“国民收入水平和人均出游次数的提升,带动文旅消费者从物质型向精神体验型转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地看景,而是深入体验目的地的风俗、文化。”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分析所副研究员张杨表示。

2023年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随着国民收入、产品供给、供应链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游客旅游消费需求正在向高品质和多样化转变,由注重观光向兼顾观光与休闲度假转变。

“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通常伴随着小众细分市场的蓬勃发展。”张杨指出,需求的演变方向通常都是细分化的,这也是旅游产业升级的方向。

受访专家指出,从业者要深入研究细分群体的细颗粒度的需求分析,挖掘市场发展潜力,加强旅游产品与服务的设计与交付能力,政府部门也要引导和培育有潜力的细分市场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和营商环境。

针对夏季旅游特点,黑龙江省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何晶表示,将引导支持中小微旅游企业特色发展,制定夏季避暑游优惠政策等。

专家指出,要把提供优质产品放在首要位置,提高供给能力水平,着力打造

黑龙江省旅游景区发展报告发布 八特点凸显发展“好中提质”

“这是第一份关于我省A级旅游景区全面、客观、准确的报告。”省旅游景区协会会长李洪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第四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省旅游投资集团、省旅游景区协会授权本报独家发布刚刚编制完成的黑龙江省旅游景区发展报告2023年7月。

由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的黑龙江省旅游景区发展报告2023年7月共七个部分,采用“黑龙江A级旅游景区管理系统”中的数据,通过翔实的数据、直观的图表,直观还原我省A级旅游景区发展的最新状态。

A级旅游景区409家等级分布“两头小中间大”

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省共有A级旅游景区409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6家,4A级旅游景区107家,3A级旅游景区194家,2A级旅游景区87家,1A级旅游景区15家。

409家A级旅游景区共分为18种类型,其中宗教文化类7家,主题游乐类18家,休闲度假类28家,乡村田园类32家,文化遗迹类14家,文化创意类9家,文博院馆类28家,体育运动类3家,特色街区类5家,水域景观类49家,森林草原类46家,山岳类57家,科技教育类3家,红色旅游类33家,古村古镇类5家,工业旅游类19家,地质地貌类44家,城市公园类9家。

全省409家A级旅游景区运营主体性质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三种性质运营主体构成。其中,国有企业为运营主体的152家,占比为37.16%;民营企业为运营主体的111家含外资企业2家,占比为27.14%;行政事业单位为运营主体的146家,占比为35.70%。

从我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看,在数量上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状态,5A级和1A级旅游景区占比较少,2A、3A、4A占比较大,其中山岳类、水域景观类、森林草原类景区占比较大。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不断升温

2023年以来新增A级旅游景区6家,其中新增的伊春新青国家湿地公园、抚远黑瞎子岛探秘野熊园、黑河中俄风情园、大兴安岭百泉谷景区、桦南百年蒸汽火车旅游区为4A级旅游景区。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省共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4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5家。

报告指出,从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来看,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不断升温,2023年以来,我省有4个城市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和管理工作值得关注。从创建旅游度假区和4A级旅游景区来看,度假休闲类景区异军突起,发展迅速,有望成为我省旅游行业的主力军。

4A级和5A级旅游景区是“中流砥柱”

2023年上半年,黑龙江A级旅游景区实现接待游客量6043.07万人次,较上年的4958.62万人次,同比增长21.88%;其中国内游客6041.08万人次,较上年的4948.32万人次,同比增长22.08%。

2023年上半年,A级旅游景区总收入12.74亿元,同比增长24.17%,其中营业性收入6.85亿元,同比增长22%;门票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134.81%;营业外收入5.89亿元,同比增长84.41%。

2023年上半年,5A级和4A级景区营业性收入6.85亿元,占A级景区营业性收入的90.59%,占A级旅游景区总收入的48.73%,占5A和4A级景区总收入的90.72%。

报告指出,目前我省4A级和5A级旅游景区只有113家,但从游客接待量、营业收入、门票收入等核心数据来分析,2023年上半年,5A和4A级旅游景区营业收入占A级景区营业性收入的90.59%。其中门票收入占A级景区门票收入的94.13%。4A级和5A级旅游景区是龙江旅游景区的“中流砥柱”。

从旅游收入构成来看,我省A级旅游景区收入主要以营业性收入为主,营业性收入则主要是以门票、餐饮、住宿等三项收入为主,门票收入作为主力军,在景区营收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八大特点体现稳中有进好中提质

总体来看,2023年以来,尤其是2023年上半年,我省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好中提质,旅游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显现,旅游强省的基础不断夯实。具体呈现八个特点:

冰雪旅游持续升温。尽管2023年以来遭遇疫情,但我省发展冰雪旅游的信心和决心没有改变,积极探索冰雪资源整合,将“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和“中国哈尔滨雪雕艺术博览会”品牌进行融合,努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冰雪文化旅游品牌。哈尔滨太阳岛集团和融创集团开启了强强联合之路,共同打造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四季冰雪项目。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牡丹江雪乡等我省冰雪旅游景区主动作为,积极应变,不断开发旅游产品,提高冰雪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生态康养旅游彰显魅力。我省优质的自然生态康养环境对游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伊春、牡丹江、黑河、大兴安岭等地市生态旅游景区近百处。五大连池风景区、牡丹江镜泊湖风景区、连环湖温泉度假区、大兴安岭百泉谷森林康养度假区、伊春嘉荫茅兰沟景区、伊春汤旺河林海奇石景区等一批生态康养旅游景区,已经成为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高质量发展强力推进。省文化和旅游厅启动制定了黑龙江省旅游景区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13,力争到2023年,全省A级旅游景区达到440家,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1-2家,新增4A级景区15家;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2家,新增省级旅游度假区10家;全省重点旅游景区知名度大幅提升。

红色旅游大有可为。2023年我省23家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上半年接待游客157.74万人次,同比增长479%。据驴妈妈旅游网发布的2023红色旅游大数据报告显示,红色旅游增速较快,客群年龄结构悄然年轻化,年轻人在游客群体中开始占据多数,同时对红色文化认同感日益增强,逐步成为红色旅游的中坚力量。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受到追捧。2023年,全省休闲农业接待游客达到2082.2万人次,经营收入达到41.7亿元。累计发展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18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3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12个,推介精品景点线路近百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热度不断提升,正在成为我省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夜间旅游消费潜力得到释放。夜间旅游已成为龙江夜间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尔滨中央大街已成为我省夜晚旅游消费的新地标,每年接待游客近千万。旅游景区夜间旅游的蓬勃发展带动了餐饮、旅游购物、文艺表演等各类消费的增长。

研学旅行市场热度增高。我省凭借丰富的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以独具魅力的人文资源,已成为国内研学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全省现有国家教育部命名的国家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2家、国家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1家,均已成为研学旅行市场热点。

专业化运营成为大势所趋。省文化和旅游厅和各地文旅部门通过举办各类专业培训,不断提高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水平。黑龙江省旅游投资集团的组建,填补了我省没有市场化景区运营托管团队的空白。

东北地区规划建设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地

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记者徐壮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地、全国绿色旅游发展引领地、边境旅游改革创新样板地、跨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实践地——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有了4个最新定位。

记者29日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规划范围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总面积约145万平方公里。规划期至2030年,展望到2035年。

规划要求,打造互联互通的旅游交通网络、构建科学保护利用体系、加强优质旅游产品供给、推进“+旅游”融合发展、培育特色旅游产业集群、构建旅游消费体系、深化区域协同发展、创新旅游营销体系等。

规划明确,着力提升航空交通服务水平,加快提升铁路交通服务水平,全面形成高等级旅游公路网络,提升口岸跨境旅游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冰雪旅游、大力发展避暑旅游、积极发展自驾旅游、有序发展边境旅游。

针对东北地区旅游资源优势,规划提出培育特色旅游产业集群,包括打造冰雪产业集群、森林旅游产业集群、滨海旅游产业集群。

为积极吸引消费回流,规划提出举办家乡旅游惠民活动,制定家乡旅游优惠政策,营造家乡旅游浓厚氛围,激发家乡旅游热潮。

规划还要求大力推动东北亚旅游共同体合作机制建设,探索推进东北亚多目的地旅游合作圈建设、环日本海陆海联运跨境旅游线路开发。

全国各地通往我国最北省份旅游专列超百列

记者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2日5时30分,随着从成都发出的Y449次旅游专列抵达“冰城夏都”哈尔滨市,今年全国各地到达黑龙江省的旅游专列已超百列,创同期历史新高。

随着“暑期档”旅游持续升温,文化游、生态游、民俗游深受游客青睐。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暑期以来,漠河、伊春、齐齐哈尔等黑龙江省多个旅游城市的铁路客流量同比增长2倍,黑龙江省住宿、餐饮、娱乐等行业也伴随暑期游的升温快速回暖。

航拍通往黑龙江省的旅游专列。

近年来,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深耕“文旅+铁路”融合发展模式,持续推广“周末游龙江”等文旅项目,开行富有地域特色的“鹤乡专列”旅游列车;孵化森林游专列“林都号”;依托“红色龙江·英雄不朽”等旅游线路,开行“红色游”“研学游”等旅游专列。

据了解,为优化旅游专列的运力、票额、票制,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加密暑期列车接驳班次,目前,黑龙江省内动车组列车增开至72.5对,齐齐哈尔等热门旅游城市每小时最多开行4列高铁。今年暑期,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还将计划开行39列省内游专列。记者徐凯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