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各市资讯 ​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践 山东旅游局电话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各市资讯 ​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践

2023年是文化和旅游走向深度融合、全面互动、高质量发展的年份。今年7月1日,临沂市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条例正式实施,成为以红色精神资源保护与传承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7月23日,鲁南经济圈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在临沂举办,推动后疫情区域文旅跨越式发展。9月4日,“书圣故里·中国临沂——中国书法临书大会”在临沂举行,结出丰硕成果。近两年来,临沂市坚持高点站位,文化和旅游工作真正达到了“人融、心和、事兴”。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目前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正全面探索恢复发展之举,弘扬沂蒙精神,绘制沂蒙老区文旅融合的新画卷。

一、聚焦民众新期盼,特色供给暖人心

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以文旅融合为契机,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的服务理念,始终围绕民众的新期盼做文章,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临沂已初步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4013个、文化小广场5260个。开展“沂蒙红色文艺轻骑兵——千村行”,每年送戏下乡5200余场。“激情四季·唱响临沭”“多彩文化·魅力郯城”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获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全市992个省定贫困村、268个重点贫困村实现文化活动室、文化小广场和广电信号数字化全覆盖,应急广播“村村响”覆盖工程基本完成。对93个贫困村开展旅游精准扶贫,完成旅游扶贫项目122个,直接带动24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4796人实现脱贫。“沂南全域旅游助力革命老区扶贫工作”被列为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典型案例。今年,山东文旅扶贫带货大汇在临沂启动。全市出台“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典型村居评选办法,评选公布27个具有影响广泛、适于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项目、企业的典型村居。临沂两个单位成功入选国家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

围绕讲好“沂蒙故事”,推出沂蒙情沂蒙组歌沂蒙红崖赵志全巍巍大青山崔家沟等一批优秀舞台艺术作品,获“文华奖”“梅花奖”“泰山文艺奖”等国家和省级大奖,多部作品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2023年,临沂市委与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出品了民族歌剧沂蒙山,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在北京、上海、福州、济南、沈阳等地巡演约100场,让沂蒙精神唱响了全国。疫情期间,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整合专业力量,克服各种困难,精心排演沂蒙山临沂版,用沂蒙人演绎沂蒙情,取得圆满成功。争取中央芭蕾舞团支持,创排芭蕾舞剧沂蒙三章,在全国院线演出40场。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推出以王传喜、刘嘉坤、梁兆利、许步忠、刘文玲等先模人物为原型的舞台剧沂蒙脊梁。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启动创作舞台剧燕翼堂。实施“百部小戏工程”,连续举办5届原创小戏展演,推出优秀小戏100部。争取国家、省级广电部门发行遍地书香喜盈代村梦想沂蒙等6部影视作品。

今年3月初,启动第四届临沂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落实文旅惠民消费季专项资金1000余万元,持续策划主题活动,推出惠民政策,提振文旅行业复苏士气。创新开展“网红直播+助农脱贫+电商服务”惠民消费活动,组织10场非遗直播带货,短视频点播量68万人次,直播平台与非遗企业签订500万元产品销售协议。截至9月初,全市已组织各类活动14143场,参与人数504.55万人次,直接带动消费3338.5万元,间接带动消费约5.05亿元。

二、精准帮扶有力度,培育产业新动能

为帮助当地文旅企业尽快复工复产,组织“特派员”定向联系服务企业,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旅游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涵盖15条政策。当地向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发放补贴134.82万元。对接农商银行,推出创新信贷产品,提供实效性金融服务。临沂市沂水县、费县等地的农商银行还对文旅企业实行延期还本付息,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审批放款,创新推出“助旅贷”金融产品。沂水县农商银行为文旅企业提供综合贷款支持金额1.078亿元,费县农商银行为文旅行业贷款1.1亿元。临沂市下发了关于实施居民消费财政奖励政策的通知,明确提出“旅游消费奖励”和“文体消费奖励”的办法,努力拉动市民文旅消费。

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夜间旅游经济发展的通知,开展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创建工作,评选公布全市首批10个“文旅网红打卡地”和20个“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进一步放大文旅融合效应,繁荣发展夜间经济。全市各县区依托重点文化设施、旅游景点,围绕“文、旅、食、购、娱”等方面,与区域商圈发展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夜间文旅消费业态,推出河东龙园不夜城、兰陵沂蒙老街、沂南竹泉村等业态多元、吸引力强的夜间旅游优质项目,拉长旅游服务链条。通过努力,形成2023沂州古城电音啤酒节、兰陵县压油沟灯光节、“印象代村”、沂水县沂蒙彩虹小镇等文旅助力夜间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

助推打造重点文旅产业项目,组织重点文旅企业参加国内外文旅展会。2023年,举办全市文化旅游产业项目集中签约,签约以临沂华侨城和“欢乐谷”为代表的文旅产业项目42个。旅游产品业态齐全,构建以“绿色沂蒙、红色风情、文韬武略、地质奇观、水城商都、温泉养生、乡村休闲、研学旅游”等八大板块为代表的精品旅游体系。推进文化旅游跨区域合作,先后牵头举办淮海经济区文化旅游联盟大会、淮河生态经济带文化旅游嘉年华、“高铁开进沂蒙山”等大型文旅交流活动。今年,成功举办鲁南经济圈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大会,鲁南四市签订红色文化旅游合作框架协议,不断扩展客源半径。打造“二馆二院”美术创研平台,“书圣故里·中国临沂——中国书法临书大会”“同源——第二届中国画作品展”两个国家级大展落户临沂,打响“书圣故里”文化品牌。

三、遗产保护第一位,转化利用有新招

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理念,不断强化对全市文物特别是革命文物的保护力度,成功打造一批生动讲述“沂蒙故事”的载体和样板。2023年起,启动临沂市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条例立法工作,先后经历20余次调研修改,4次专家学者论证,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等通过,临沂市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条例于今年7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力求用法规制度的形式推动沂蒙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实现红色基因代代传承。同时,实施文物保护单位“天网工程”,开展文物普查和革命文物调查,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全市登记不可移动文物遗迹近4000处,文物保护单位10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6处,馆藏文物29万余件套。8月26日,山东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研讨及业务培训会在临沂召开。

着力健全完善非遗保护体系,现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4个、省级41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人、省级22人。连续举办6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暨非遗博览会,累计吸引来自全国864个非遗项目、1472名非遗传承人和10余万社会各界群众参与。推动非遗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临沂市非遗项目在第五十五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和第十二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上收获诸多荣誉。

利用馆藏文物资源,临沂市博物馆连续8年开展“带着家乡的历史上大学”研学活动,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先后组织举办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临沂抗战纪念地展、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重拾长征精神”主题展、“跟着共产党走”临沂革命文物展等。“红色基因,薪火相承”沂蒙精神革命文物展获入选国家文物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公布重点抗日战争遗址201处、红色堡垒村镇85处。打造A级以上红色旅游景区26家,5家景区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临沂市政府出台推动红色文化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编制沂蒙老区红色精品线路建设规划沂蒙精神纪念地创建国家5A级景区提升规划,组织命名一批“市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市级研学旅游优秀教程。举办中国临沂红色文化研学旅行大会,2023年接待红色研学81.6万人次,临沂被授予“中国红色研学旅行目的地城市”,沂蒙红色基因传承“1+1+N”项目创新实践获第四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