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丰富红色文化旅游载体,构筑复合型红色旅游产品,助力精准脱贫攻坚——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 来北京旅游感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文案

【丰富红色文化旅游载体,构筑复合型红色旅游产品,助力精准脱贫攻坚——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

刘公岛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威海湾内,面积3.15平方公里,距威海市区2.1海里。

自1985年对外开放以来,景区高扬爱国主义教育旗帜,逐步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作为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北洋海军的诞生地、甲午海战决战地和英国近半个世纪的军事租借地,刘公岛既见证了中国自强梦碎的悲剧,也留下了中国追赶世界的足迹,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情感、最执着的复兴追求。

2023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刘公岛教学区,留下了“要警钟长鸣,铭记历史教训,13亿多中国人要发愤图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更强大”的嘱托。刘公岛站在为中华民族永铸忧患意识的高度,用历史的眼光、现代的思维和国际化的视野,不断放大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和综合教育优势,倾力打造、精心守护这座中华民族“警醒之岛”。根据产业发展定位,遵循保护和利用良性循环、社会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发展理念,近年来,景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打造以红色文化旅游为主体,以蓝色海洋旅游为呼应,以绿色生态旅游为延伸的旅游发展新模式。

由“点”带“面”,景区统筹岛内岛外两个空间、两种资源,全力推进岛陆联动,以刘公岛为核心的“红色胶东”旅游品牌,成为推动当地文旅高质量发展和凝聚民族复兴精神的红色新引擎。

保护修复式提升丰富红色文化旅游载体

刘公岛景区自然风光优美,森林覆盖率达87%。岛内人文景观丰富,既有上溯千年的战国遗址,又有清朝海军公所、水师学堂、古炮台等甲午战争遗址,还有众多英租时期遗留下来的欧式建筑。生态海岛、人文历史、红色文化、海权文化等优质资源,让其具备了打造国内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充分条件。

在丰富红色旅游内容上,景区重点打造以教学、会务、体验为重点的文旅综合体。先后对58处文物建筑实施严格保护,累计修复开放面积十多万平方米,通过创新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形式和新载体,不断加快景区“由静向动、由白到黑、由岛向海、由观光向体验”发展模式的深层次转变,按照“旅游+教育”“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思路不断完善文旅产品体系。

2023年6月,刘公岛东泓炮台修复完成,利用炮台遗址陈设布展,景区推出了北洋海军威海卫基地防务掠影主题展览,甲午战争以来的中华民族复兴历程展现在游客面前。2023年,围绕文物建筑修复利用工作,景区又重点对北洋海军机器局、工程局、鱼雷修理厂和汪伪海军起义旧址进行修复。

如今,走进刘公岛,国内唯一现存清代海军衙门——海军公所;国内唯一有迹可循的近代水师学堂——威海水师学堂,全国唯一全面展示甲午战争历史过程及影响的综合展馆——甲午战争陈列馆,利用北洋海军机械局和屯煤所筹建开放的历史选择展馆,利用东泓炮台坑道和兵舍建设的东泓炮台展馆,均成为国内红色旅游的新热点。

在丰富红色旅游形式上,景区通过建立现场教学、课堂教学、影视教学等教学体系,持续挖掘补充教学内容,不断在历史事件的精准性、历史故事的生动性、历史智慧的时代性上下功夫,让历史会说话、让文物活起来,持续增强教学灵活性和感染力。甲午海战VR体验项目,让很多游客身临其境。

打造刘公岛讲堂,构建民族复兴研发项目库、刘公岛文库,策划高端学术交流活动,凸显学术引领作用;组建刘公岛红色宣讲团,举办威海大学生演讲比赛等大型活动,让刘公岛红色文化在党员群众和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代代相传……

用文化提升旅游,用旅游传播文化,用历史的“点”解读国家和民族的“面”,刘公岛景区不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国情国史教育等教育功能,使游客于潜移默化中增强爱国情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政研学一体构筑复合型红色旅游产品

近年来,威海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以民族复兴为主题,以“梦碎、梦醒、筑梦、圆梦”为主线,集中打造了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刘公岛教学区作为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的主题板块,充分发挥龙头作用,辐射周边红色文化资源,将威海红色教育和红色旅游资源串点成线,构筑起胶东地区政研学一体化红色旅游产品。

在教学点的打造上,景区注重利用大数据、小故事以情动人,利用专题片、情景片、体验馆等丰富视听感受,面对不同教育对象,打造主题课、专题课和小结课,以讲解员的启发和互动式讲解,引导游客和学员主动思索,得出结论,让学员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做到“既感动一阵子,又受用一辈子”。

以刘公岛教学区为龙头的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有效推动威海红色旅游提档升级,更让“红色胶东”成为威海旅游的响亮名片。截至目前,刘公岛累计接待党性教育学员班3000批十多万人,每年走进刘公岛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普通群众人数达上百万人次。

在红色研学产品开发上,刘公岛景区以“旅游+”为载体,面向青少年群体推出爱国励志、国史国情、科学探索、军事拓展等多个研学主题产品,以及海图腾青少年、定远大课堂、“圆梦定远”等红色研学旅游品牌。2023年以来,成功入选“行走齐鲁”学生校外实践教育网基地,创建全国第二批“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通过满足不同客群的多样化、市场化、定制化需求,提升游客对文化、体验、休闲、品质的体验感,近五年来,刘公岛年均接待研学旅游累计10万人次。

发挥核心产业优势助力精准脱贫攻坚

刘公岛作为一家国有景区,始终不忘主动扛起国企脱贫攻坚的责任,将景区各类要素禀赋与当地人力、市场、产业资源相结合,利用多渠道、多机制、多平台,通过开展爱心

扶贫、产业扶贫、巾帼扶贫等活动,积极响应和落实党和国家精准扶贫号召。

在以刘公岛为核心的威海红色文化品牌引领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分布在乡村的党性教育基地教学点以及红色旅游点;由景区参与建设的张修己故居中共胶东特委成立地旧址保护修复工程、红色胶东干部学院及红色胶东文化院落,也将成为融合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的红色胶东革命文化体验地……无论是项目引领,还是品牌带动,有效拉动了景区产业衍生链上的乡村旅游、民宿体验、生态休闲等新业态发展,让村民切实得到红色旅游带来的红利。

在乡村文化建设方面,景区积极组织帮扶村党员走进刘公岛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在设施及环境改造方面,先后投入将近60万元,为帮扶村进行硬件设施改造。发挥景区渠道优势,组织旅行社实地考察、踩线,拓大帮扶村客源市场,增加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共同富裕。

未来,刘公岛将依托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建设,实现红色旅游与党性教育、海洋旅游的有机融合,让民族复兴的主题内容更加丰富厚重。同时,将统筹整合全市文旅资源,通过一体化规划、一体化管理、一体化运营,持续挖掘刘公岛历史文化内涵,讲好威海历史故事、红色故事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故事,将刘公岛打造成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中华民族警醒之岛。

红色旅游抒写精彩篇章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出“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据介绍,这百条红色旅游线路共涵盖“重温红色历史、传承奋斗精神”“走近大国重器、感受中国力量”“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三大类主题。

2004年,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发展至今,我国的红色旅游日渐成熟,与早期相比,内涵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精彩的篇章。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旅游迎来重大发展契机。这百条精品线路不仅反映出红色旅游的新内涵,也可看到其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江西省弋阳县方志敏纪念馆里,年近70岁的上海游客蒋进武在参观完毕后,不禁背诵起可爱的中国中的段落。

“到了这里,才会更加珍惜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好生活。”蒋进武感慨,自己年轻时就能背诵可爱的中国,“在艰苦年代,它总能给我力量。”如今,他也时常背诵给自己的孙子听,并悉心讲述过去的历史。“一代代的孩子们不应该忘记历史、忘记过去,对于孩子们而言,红色圣地是鲜活、生动的课堂,不会因年代久远而褪色。”

为了更好地发挥红色课堂的作用,许多红色旅游目的地因地制宜想办法,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江西井冈山的许多红色景点里,游客常能遇到小小义务讲解员。这些被称为井冈山上的“红色小百灵”的孩子,属于“小红军宣讲团”。最初,他们在井冈山小学的红色长廊里学习革命历史知识、红色故事,后来到茨坪、小井等景点义务宣讲,成员也发展到200余人。这些孩子声情并茂的讲解,充满感染力,很受前来研学的同龄游客欢迎。听同龄人讲党史故事,带给红色研学游游客很大的触动。如今,这个“小红军宣讲团”已成为井冈山红色旅游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对于广大党员、群众而言,到红色文化资源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地参观,也成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途径。江苏省南京市拥有雨花台、梅园新村等160多处红色文化资源点,今年以来,其中不少红色文化资源点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热门地。例如,溧水红色李巷是苏南抗战指挥中心,当地围绕李巷,打造了包含77处革命遗址的“红色矩阵”,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发专题课、微党课,今年3月以来,平均每天吸引超过2000名党员群众前来参观。

此次公布的百条精品线路中包含20条“走近大国重器、感受中国力量”主题线路和28条“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主题线路,分别展现新时代科技和建设成果以及我国在新时代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这些线路成为人们感受国家发展步伐的重要选择。

发展至今,红色旅游已由红色向丰富多彩发展,其巨大的融合性,不仅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发挥了重要的社会教育功能,也与其他旅游方式相融合,促进了包括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在内的旅游产业发展,并催生了一批新的旅游产业,有效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这一点在革命老区表现得尤为突出。

四川省广安市邓小平故里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四川红色旅游龙头和全国红色旅游重要目的地。红色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的经济繁荣,位于四川省最东面的广安,是四川省唯一的川渝合作示范区。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数据显示,自2004年到2023年,每年参与红色旅游的人次从1.4亿增长到14.1亿,红色旅游的发展推动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善以及人才建设。

红色旅游的内涵与时俱进,不断丰富,能够充分展现出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安徽省合肥市京东方光电科技―合肥市包河区安徽创新馆―合肥市合肥科学岛合肥现代科技馆、人造小太阳―合肥市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芜湖市奇瑞智能网联‘未来工厂’”,这条名为“科技创新・驱动江淮”的安徽省精品线路,入选了“走近大国重器、感受中国力量”主题,为游客感受科技安徽、现代安徽提供了选择。

“过去我对安徽的印象主要是自然风光、美丽乡村等,这条线路让我看到了安徽的另一面。”游客石先生在了解到这条线路后表示,将于近期沿着这条线路“重新认识安徽”。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编制印发了“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做强国内旅游,振兴入境旅游,规范出境旅游”,国内旅游的地位得到凸显。作为其中日益壮大的一支,红色旅游的发展之路也会越走越宽。

老牌红色旅游目的地湖南韶山的红色旅游发展如火如荼,当前正以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红色旅游为龙头,融合创新,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发展红色产业,打造红色品牌,推动红色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例如,当地在发展传统红色旅游的基础上,加强文创产品研发和开发,并通过举办红色旅游文化节、红色文化产业博览会等方式,探索红色旅游与会展、赛事等的融合发展。此外,当地还积极推动红色旅游与工业的融合,在特色工业中融入红色旅游元素,实现工业业态向旅游业态的转变,真正构建起集产、游、销于一体的新型产业体系,成为工业+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样板,也为红色旅游的拓展提供了发展新路径。

类似于这样的探索在各个红色旅游目的地不断涌现,这不仅符合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也是红色旅游发展不断深入、拓展的内在要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