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湖州市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2015 湖州吴兴区游玩景点

湖州市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2023

湖州市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

一乡村旅游的湖州模式4

二乡村度假的国际经验4

三乡村生活的开启难点4

一莫干山国际洋家乐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15

二德清东部水乡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16

三长兴水口茶乡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18

四长兴泗安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19

五安吉黄浦江源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21

六安吉中国大竹海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22

七湖州妙西茶文化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24

八吴兴滨湖移沿山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26

九南浔浔练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27

十南浔荻港水乡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29

深入分析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梳理归纳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借鉴吸纳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与做法,明确湖州市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发展的总体定位和发展战略,凝练各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的产业发展模式和特色,提出各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的重点建设项目,通过全面梳理和战略整合,形成系统性的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产业发展方案,从而对"省级乡村旅游提升发展专项改革试点城市"工作的开展产生切实的引领和推动。

本规划对象为湖州市确定的十大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总面积约1530平方公里。

  本次规划期限为2023-2025年,其中近期为2023-2023年,中期为2023-2023年,远期为2023-2025年。

经过多年的发展,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居民旅游休闲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对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传播民俗文化日益发挥着积极作用。乡村旅游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而发展,其最大的特色就是"乡土味"。因此在规划中应注重保持乡村旅游区的本土性和自然性,发掘丰富的资源,野趣天成、返璞归真,强化湖州乡村旅游的特色和差异性。

随着旅游活动向纵深开展,人们对旅游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缺少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将难以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上立足。因此在旅游规划的过程中需要秉承以文化为灵魂的宗旨,深度挖掘各个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针对不同的市场群体,结合文化旅游资源特征,以文化为导向,推出多层次、多样化的个性产品,开发出具有市场吸引力、特色鲜明的文化体验型产品,内挖文化,外接市场,双向互动。

十大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因所处地理环境各异且文化传统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旅游特色和发展模式。规划中需要进一步识别和强化各个集聚示范区固有的个性,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产品为主体、产业为中心,创造丰富多样的区域旅游特色,保持乡村旅游的多样化和持续性发展。

融合发展是拓展发展空间、促进结构调整、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路径。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旅游业迎来了发展黄金期。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促进旅游业融合发展正当其时。因此在规划中需要秉承融合发展的原则,推动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强化旅游业内部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融合,促进旅游发展与社区现代化建设的融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201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23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3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修订

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

休闲农庄服务质量规范GB/T28929-2012

旅游特色街区服务质量要求LB/T024-2013

内河旅游船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5731-2008

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标准GB/T26358-2010

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DB33/T810-2010)

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DB33/T589-2005)

旅游景区(点)道路交通指引标志设置规范(DB33/T657-2007)

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DB33/T634—2007

漂流旅游安全和服务规范(DB33/T475-2004)

果蔬采摘基地旅游服务规范(DB33/T915-2023)

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3,2013年

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3〕31号

关于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发改社会〔2023〕2344号

湖州市推进省级乡村旅游提升发展专项改革试点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3-2023,2013年

湖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3年,2003年

湖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3年,2006年

湖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3年,2006年

湖州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年

湖州城市旅游专项规划2013-2025,2013年

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11-2025,2011年

南浔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5,2009年

德清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2-2030,2013年

吴兴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7年

浙江省长兴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23—2023,2023年

安吉县休闲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3,2011年

中国乡村度假新模式——湖州乡村度假的实践探索与理论观察,2023年

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国际生态休闲度假城市的实施意见湖政发[2023]30号)

近年来,湖州乡村旅游经历了农家乐1998-2001年、乡村游2002-2007年、乡村度假2008-2013到乡村生活2023-的4阶段演化历程,并在乡村度假的先试先行中探索形成了以德清为代表的、"洋家乐"带动的"洋式+中式",以长兴为代表的、旅游景区带动的"景区+农家",以安吉为代表的、美丽乡村带动的"生态+文化"和以市郊为代表、休闲农庄带动的"农庄+游购"等4大发展模式,成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引领者和示范者、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窗口与样板。

湖州乡村旅游在迈向"乡村生活"新阶段的征程中,需要进一步借鉴国际乡村度假的以下成功经验:一是注重参与性,提升游客全程体验;二是注重科普性,开展游客生活教育;三是注重地方性,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四是注重经济性,多向延伸产业链条;五是注重智能化,全面渗透信息技术;六是注重第三方,激发协会参与热情。

湖州建设"乡村生活"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主要表现为:一是信息设施、文化设施、标识体系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相对滞后;二是乡村旅游从业者普遍存在创新意识薄弱、创新动力不足、主客互动匮乏等经营管理瓶颈;三是农家乐建筑城市化及内部装饰同质化倾向依然突出,面向休闲度假的后乡土设计缺位;四是乡村居民文化生活相对单调,旅游开发中对地方文化的发掘、传承与弘扬任重道远。

基于资源-市场-产品的综合分析,根据湖州乡村旅游的发展态势和战略愿景,湖州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的发展定位为"国际化乡村度假·中国式乡村生活",即以乡村度假的国际化提升和乡村生活的中国式引领为主线,通过"国际"与"中国"的融合、"度假"与"生活"的统一,实现湖州乡村旅游和乡村社区"一体两面"的整体提升与全面发展。

湖州作为"长三角的中央公园",其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多元化的文化遗产、国际性的市场腹地和高品质的产品示范为"国际化乡村度假"提供了坚实基础。未来湖州将致力于建设具有"田园味、文化型、现代化、可持续"特质的"中国式乡村生活",即一种以田园风光为依托、以传统文化为灵魂,既接轨现代文明又体现持续发展的乡村生活模式,从而继续成为中国美丽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样板、继续成为中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的标杆。

湖州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将致力于实现"全域化、多元化和高品质"这三大目标:即将每个示范性集聚区建设为"村村是景、四季乐游"的全域化乡村旅游集群;在示范性集聚区形成类型多样、产品丰富的多元化乡村度假产品,并实现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在示范性集聚区为游客和居民提供硬件设施齐全、配套服务优质、文化内涵浓郁的高品质的乡村度假和乡村生活体验。通过持续努力,最终将湖州建设为"中国乡村旅游第一市"和"世界乡村旅游大会永久会址"。

近期2023-2023年目标:树立全域化典型,即择优扶持和引导2-3个集聚示范区的旅游全域化发展,使之成为湖州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先锋队"。

中期2023-2023年目标:形成多元化示范,即拓展不同类型的集聚示范区旅游发展模式,打造中国乡村度假"湖州模式"的"升级版"。

远期2023-2025年目标:打造高品质形象,即以集聚示范区为抓手,在湖州乡村旅游发展中全面呈现"国际化品位"与"中国式品格"的深度融合,担当乡村生活"中国模式"的"引路人"。

1.先试:分类择优先试。科学划分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的类型,每个类型中选择1-2个条件成熟的集聚示范区先行先试,通过新路探索和经验积累,辐射扩散到其他集聚示范区,并带动湖州乡村旅游的全域化发展。

2.先行:公共服务先行。以"十个一工程"为抓手,通过优化接待服务体系、完善交通集散网络、健全应急救援系统和倡导多元主体供给,在示范性集聚区形成体系基本完备、服务优质高效、地域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3.参与:鼓励社区参与。大力扶持民间协会的发展,积极发挥民间协会的纵向沟通与横向交流功能,进一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规范旅游行业管理并促进社区参与旅游,从而为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的发展提供自下而上的坚实群众基础。

4.融合:坚持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联动效应,积极鼓励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旅游业内部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之间的深度融合;同时,坚持乡村社区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相互促进与和谐共荣。

以"精品民宿和特色庄园"为抓手,大力发展乡村民宿、主题庄园、国际度假、生态景区、文化游憩、创意农业、婚庆旅游、养生养老、旅游商品和运动休闲等十大主体旅游业态,又好又快地实现湖州乡村度假向乡村生活的提升发展。

乡村民宿是湖州乡村旅游中小农家乐升级发展的核心业态和重要抓手,大力实施"百千万"精品乡村民宿提升工程,培育百个以"湖州人家"命名的"示范乡村民宿",千个"精品乡村民宿",万个"特色乡村民宿",实现湖州农家乐从"宜游"到"宜居"的升级发展,是"景区+农家"模式的主体。

1.丰富业态类型:倡导业态创新,形成农房改造型德清三九坞等、异域风情型德清法国山居等、庭院别墅型安吉老树林等、文化创意型长兴花间堂等、品质提升型长兴芭堤雅农庄等等多种业态百花齐放的精品民宿发展格局。

2.全程指导监管:设立专职岗位、成立专业机构,对乡村民宿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软性体验、活动策划和品牌管理等提供全程指导;加强乡村民宿的安全监管,确保所有民宿在消防设施、污水处理、治安安全、卫生管理等旅游安全方面整改到位、保障有力。

3.促进多元经营:鼓励模式创新,促进产权主体、交易主体和开发经营方式的多元化,形成农户个体经营、农户联合经营、集体统一经营、外来投资经营等多元模式百家争鸣的精品民宿发展氛围。

4.提升人文素养:通过送教上门、举办培训班等多种方式,提高乡村民宿从业人员在经营管理、旅游文化、旅游安全、接待服务等方面的技能,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诚信的乡村民宿经营管理人才,从而在人文精神上摒弃民宿发展盲目"城市化"、照搬"高大上"的不良倾向,实现对"乡土化、体验化、生态化"的内省追求。

特色庄园是以休闲农庄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大型农家乐升级发展的另一核心业态和重要抓手,是"农庄+游购"模式的主体。重点培育"十大示范农庄"和"百个精品农庄",是乡村旅游产业规模化、高品质、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优选方向。

1.重视规划设计:多渠道提升公众对庄园经济"崇尚自然、高端文化"的社会认同,摒弃农庄低层的规模化扩张道路,重视农庄的业态规划和景观设计,全面提升农庄的文化格调和品味。

2.提供政策引导: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格局,引导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鼓励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化经营。

3.加强协调服务:为庄园经济发展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加大对庄园水利、交通和信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积极为庄园发展提供相关的科技支撑服务。

4.主动融入旅游:发挥庄园经济的综合效应,实现庄园农业、加工业、服务业和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推进庄园的景区化提升,加强庄园度假设施的主题化建设和旅游商品的创意性开发。

国际度假是以优质乡村旅游资源为载体,引入国际友人、文化创意人士投资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项目,融合当地民俗和西方文化、传统理念与现代文明,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国际化发展,是"样式+中式"模式的主体,也是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新生力量和主力军。以德清为主体,重点培育百个"精品洋家乐"。

1.引入洋式理念:引入国外休闲度假产业不同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倡导自然、随性的健康休闲旅游,坚持返璞归真的发展理念,树立健康、时尚的休闲观。

2.树立生态意识:一是发挥生态优势,吸引民间资本,进一步改善生态休闲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二是低碳设计经营,推崇生态消费,在个性化的同时保留原生体的乡村味道。

3.创新服务内容:针对消费群体的高端化和白领化,注重旅游过程的新鲜感、体验性和高品质,突出文化特色,提供休闲度假、户外运动、文化创意等各类主题服务。从消费者预订开始,专人负责、专人接待、专人回访,提供管家式、一站式的高品质服务。

生态景区是乡村旅游景区化的重要载体,是"生态+文化"模式的主体。生态景区作为湖州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是现阶段中国式度假中不可或缺的业态类型,是旅游六要素中"游"的核心所在,也是丰富湖州乡村度假和乡村生活的重要载体。

1.加大景区建设力度:对照国家A级景区标准,对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内现有的景区进行完善和提升,将有潜力的吸引物开发建设为景区景点,力争十大集聚示范区内都有4A级以上等级的生态景区。

2.鼓励庄园景区发展:鼓励现有和新建的庄园创建A级景区或进行景区升级,特别是将十大重点农庄打造为3A级以上生态景区,引导庄园经济的景区化建设与旅游化发展。

3.适度发展主题乐园:集聚示范区内主题乐园的发展应适宜适度,避免跟风重复,防范和降低该类资源脱离型产品的投资风险。

4.示范创建全域景区:选择水口乡、山川乡、报福镇等条件成熟的集聚示范区进行全域化景区创建和提升,全面提升集聚示范区的旅游吸引力、管理水平和经营绩效。

文化游憩是以乡土文化与农村节庆为主体的乡村旅游方式。丰富的物质财富和单调的文化游憩已经成为包括湖州在内的中国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对突出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湖州乡村度假向乡村生活的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加快乡村文化游憩业发展。

1.建设文化设施:倡导建设面向村民而接纳游客的乡村社区生活中心,设立图书室、读报室、村史馆、幸福礼堂等,鼓励有条件的示范区建设乡村剧场、文化舞台、社区大学等,鼓励村民组建民乐队、合唱团,开展广场舞、交谊舞等,形成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娱乐活动。

2.弘扬乡土节庆:鼓励各集聚示范区大力开展具有乡土气息、传承地方文化、彰显民俗风情的旅游节庆,特别是瓜果采摘节、农事文化节、传统民俗节、非遗文化节、农民运动会、乡村音乐啤酒节等体验度高、观赏性强的乡土节庆,与日常文化娱乐活动形成互补,丰富游客和居民的乡村度假与乡村生活体验,力争十大集聚示范区每个都有一个传统文化品牌节庆活动。

3.丰富夜间生活:建设居民与游客共享的乡村公共生活空间,鼓励山歌舞蹈、地方曲艺的夜间展演和公众参与,引导乡村酒吧、乡村咖吧、乡村茶馆的发展,丰富游客和居民的夜生活内容。

积极将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农业生产,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整合资源,把集聚示范区的传统农业发展为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

1.打造大地景观:选择有条件的集聚区为试点,通过规模化的花卉种植,形成七彩田园景观;通过农作物的精细化种植和文化设计,形成花海农田;发展农业生态科技,形成富有特色的立体彩色森林。

2.开发创意商品:通过融入文化元素、拓展创意维度,开发类型丰富而卖点独特的农业和乡村旅游商品包括旅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旅游日用品和名优土特品等,做大做强"天下湖品"特色品牌。

3.延伸产业链条:通过对花卉、蚕丝、毛竹、湖羊等农产品的深度加工和创意开发,形成完整而健壮的产业链条,增加地方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

4.塑造特色品牌:应大力培育茶叶、大米、鱼蟹、果蔬等具有湖州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积极申报和推广浙江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浙江省名牌、农业农村部名牌等品牌农产品,提高农业附加值。

以集聚示范区和滨湖地带为载体,发掘湖州旅游资源产品中蕴含的爱情元素例如,莫干山的干将莫邪传说与蒋介石宋美龄蜜月地,天荒坪对"天荒地老"的浪漫演绎,月亮酒店对"花好月圆"的愿景追求,等等,创新若干主题婚纱摄影、主题婚礼服务和主题蜜月度假产品,促进湖州婚庆旅游业态的全面发展。

1.庄园婚庆系列:以法国山居等为代表,开发异域风情婚庆产品;以荻港渔庄等为代表,发展传统渔乡婚庆产品;以薰衣草风情园等为代表,发展浪漫花园婚庆产品等。

2.山地婚庆系列:以莫干山和天荒坪为重点,发展主题婚礼服务和主题蜜月度假产品。

3.滨湖婚庆系列:以南浔古镇为依托,发展传统婚庆产品;以太湖度假区为依托,发展时尚婚庆产品。

充分利用十大集聚示范区的生态环境优势,充分发掘湖州的地域文化底蕴,针对长三角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前瞻性地发展十个示范养生养老旅游基地。

1.丰富主题类型:根据集聚示范区特色,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型、温泉疗养型、户外运动型、中医中药型、绿色居住型、文化养心型等养生养老度假产品,形成类型丰富而特色鲜明的主题业态。

2.鼓励多元投资:出台用地、税收、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生养老机构,积极探索外资兴办模式,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3.倡导联盟模式:大力推广"一地一企入会,多地养生养老"的运作模式,构建养生养老的联盟网络,努力将湖州建设成为全国度假型养生养老的特色基地和枢纽节点。

因地制宜,依托丰富的文化、自然资源,打造以"天下湖品"为主体、以"湖州十大特产"为重点的特色旅游商品体系,是"农庄+游购"模式的重要支撑。

1.四大产品体系:主打四大旅游产品体系——竹、丝、花、农副特产,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竹产品主要包括竹雕、竹编工艺品、寝具、汽车办公用品等;丝产品主要包括丝绸服饰、织里童装、丝质书画、家纺、美容保健品等;花卉产品主要包括干花、精油、熏香、护肤品、茶饮等;农副特产主要包括安吉白茶、顾渚紫笋茶、薰豆茶、湖羊、银杏、吊瓜子、笋干、高山蔬菜等。

2.湖州十大特产:以中国湖笔、湖州丝绸、茶中三绝、茶食四珍、太湖三白、德清五宝、安吉竹艺、长兴四果、传统三吃、南浔三绝为重点,打造湖州十大特产。

3.多元销售平台:扩大"天下湖品"的展销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双向联动。充分利用条件成熟的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农庄与旅行社,开设天下湖品销售与宣传连锁窗口;举办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组织旅游商品企业参加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展览会等;设立"天下湖品"网购平台,促进与各电商的交流合作,完善网络展销平台。

4.强化政策扶持:加大对旅游商品开发与展销的扶持力度,如设立旅游商品开发专项基金、设立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奖,开展旅游商品示范企业的认定与奖励,积极引入科研力量,加强政府导向宣传,调整税收政策等。

依托乡村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十个乡村旅游集聚示范点为重点,培育发展自驾车营地、休闲绿道等户外运动项目,旅游者提供自助或半自助的休闲度假服务,打造满足现代人休闲时尚需求的旅游新产品。

  1.丰富项目类型:充分利用全市山地丘陵峡谷等资源优势,结合"新旅游六要素"中的"养、学、奇"需求,大力培育体育健身、拓展训练、探险探秘、漂流垂钓、攀岩蹦极、徒步骑行等丰富多样的户外运动业态,如裸心谷路虎体验中心、御庭discovery探索极限基地等。

2.成立专业组织:鼓励成立各种专业的户外运动俱乐部和救援队,为户外运动提供专业化的运动准备、技术指导、应急救助,引导户外运动科学有序发展。

3.开展竞技比赛:加强与中国户外运动协会和中国登山协会等专业组织的合作,开展越野跑、山地车等户外竞技赛事。积极探索其他的山地运动、峡谷运动和野外生存等户外运动赛事。

湖州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总体上形成了山地度假带、生态观光带和庄园休闲带等"三带十区"的空间格局,重点培育"湖州十仙子"为主体的"乡村十景"。即:

该带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发展的特点是:山地丘陵的立体气候在长三角平原为主的地貌环境中独树一帜,避暑条件优越;国际品质的"洋家乐"已经形成良好的市场与口碑,发展态势较好;传统乡村风貌呈现出的江南韵味得到良好保存,人居环境突出。该带包括3个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即安吉黄浦江源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安吉中国大竹海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莫干山国际洋家乐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

该带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发展的特点是:地处丘陵与平原的过渡地带,提供了山水相依的自然基础;乡村旅游依托核心景区建设,并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文化特色;注重乡村景区化发展,体现出乡村建设与旅游发展的互动双赢。该带包括3个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即长兴泗安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长兴水口茶乡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湖州妙西茶文化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

该带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发展的特点是:地处湖州东部的水乡平原,大型休闲农庄发展较好;农庄中农业、加工业、旅游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显著;休闲与购物是农庄旅游的突出标志。该带包括4个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即德清东部水乡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吴兴滨湖移沿山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南浔荻港水乡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南浔浔练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

一莫干山国际洋家乐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

1.地理范围:位于德清县西部,包括莫干山镇、筏头乡,及武康镇104国道以西范围,面积约312平方公里。该集聚区属于山地度假带。

2.发展现状:以"洋家乐"为主要特色,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投资商投资的"洋家乐"百余家,主要以裸心谷、后坞生活、法国山居等为代表,此外铜官庄养生居、庾村文化市集、清境文化创意园等项目也已对外开放。

3.发展问题:莫干山"洋家乐"已经成为湖州的一张名片,乡村旅游保持着良好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但集聚区旅游业六要素结构尚不协调,食、住、行发展较快,而游、购、娱相对滞后,成为限制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

4.发展定位:原生态养生·国际化休闲。

5.个性品牌:洋家乐莫干国际。

6.重点业态:乡村民宿、国际度假、文化游憩、婚庆旅游、运动休闲。

1强化旅游交通体系建设:强化德清莫干山旅游服务集散枢纽功能,建设筏头旅游服务集散中心;建设莫干山大道303道省、临杭大道304省道和改造德清大道09省道,形成西连安吉、东接德清县城的旅游快速通道;建设并完善环莫干山风景公路和绿道系统,形成集聚区内部项目间畅通的旅游交通网络。

2完善度假休闲旅游要素:大力发展地方性生态美食,丰富文化型休闲娱乐和特色化精品购物业态,形成高水平、协调发展的旅游六要素结构。

3重塑莫干山会议胜地品牌:完善会议软硬件设施和服务,重点打造"莫干山经济论坛"。

莫干山镇民国风情一条街、东部蚕乡古镇休闲观光带和中部防风湿地休闲观光带等景观带

集文化展示、艺术公园、乡村教育培训、餐饮配套、艺术酒店等在内的特色文化市集

完善配套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

集餐饮、住宿、游泳、spa、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度假酒店

打造莫干山旅游换乘中心

建造裸心乡、裸心城堡等场地

建造骑行俱乐部、自行车赛道

集休闲、养生、度假、会议、旅游、健身为一体的大型生态度假社区

打造具有服装设计和服装品牌发布展示、文化创意设计、休闲度假等品牌拓展功能的精品乡村旅游项目

新建、续建、改造相结合

一个游客服务中心、一个休闲娱乐场所、一个文化互动展示场所、一条健行道、一套环卫系统、一套标识系统、一套信息宣传系统、一组户外休闲运动项目、一组农事活动项目、一个民俗文化节庆活动

二德清东部水乡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

1.地理范围:位于德清县东部,包括三合乡、乾元镇、雷甸镇、钟管镇。面积259.88平方公里。该集聚区属于庄园休闲带。

2.发展现状:以生态湿地景观、江南水乡民俗风情体验为特色,汇集了生态湿地、农家休闲等度假资源。其中下渚湖湿地风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杨墩休闲农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3.发展问题:作为集聚区核心的下渚湖湿地风景区目前主要为自然风景主导的观光产品,文化体验性旅游产品欠缺;围绕湿地发展的农家乐尚处于较低发展水平。

4.发展定位:田园城市绿心·文化湿地休闲。

5.个性品牌:湿地风情。

6.重点业态:生态景区、主题庄园、创意农业、旅游商品。

1彰显文化主题:深度挖掘该区特有的防风文化,通过建筑景观、民俗活动和特色商品的文化性设计和开发,彰显下渚湖湿地风景区的文化主题。

2打造特色村落:按照"一村一品"要求建设湿地区域内的乡村聚落,形成差异化的主题村落和主导产业,并嵌珠式地散布在自然湿地之中,打造独特的水域乡村风光。

3培育主题庄园:在下渚湖湿地风景区外围和县城郊区,按照"一园一业"格局,大力发展规模化的主题庄园,整体上形成湿地绿心-乡村聚落-主题庄园-城市中心的有序空间格局。

集生态旅游、科普教育、娱乐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主题庄园

下渚湖湿地综合治理保护

道路工程、水域改造、农家乐及江南水乡风情街改造

由中央礼佛区、般若园和菩提园等三个功能区块组成

欧诗漫旅游示范点培育工程

集体验育蚌、取珠操作工艺、珍珠历史文化展示、珍品珠宝欣赏等功能一体的旅游地

景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景点景观、湿地生态修复、基础设施建设

以防风文化(即良渚文化)为主题的遗址型旅游景区

开展湿地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

集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与宗教朝觐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

建设范蠡祠、桑林胜景等项目的文化旅游胜地

一个游客服务中心、一个休闲娱乐场所、一个文化互动展示场所、一条健行道、一套环卫系统、一套标识系统、一套信息宣传系统、一组户外休闲运动项目、一组农事活动项目、一个民俗文化节庆活动

三长兴水口茶乡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

1.地理范围:位于长兴县北部,涵盖水口乡顾渚村、水口村、金山村等,共16.8平方公里。该集聚区属于生态观光带。

2.现有项目:以浓厚的茶文化和优美的乡村环境为依托,集中了以毛草屋、竹楼农家乐、木家庄、绿野仙踪等为代表的农家乐为300余家。

3.发展问题:开元芳草地、花间堂等一些"大好高"项目开始在集聚区落户,转型发展态势已经显现,但旺盛的市场需求制约了一批原有农家客栈的创新动力和创新意识,升级发展相对缓慢。

4.发展定位:文化型乡村度假·中国式乡村生活。

5.个性品牌:茶乡水口上海村。

6.重点业态:乡村民宿、生态景区、文化游憩、养生养老、旅游商品。

1提升产品品位:鼓励业主在民宿设计中融入个人品位、在民宿服务中增强主客互动,加快农家乐向乡村民宿的升级步伐。

2引入标杆项目:进一步加大"大好高"或"小精特"旅游标杆项目的招商力度,积极推进"花间堂"禅茶文化精品项目和芳草地乡村酒店旅游度假村的建设运营。

3完善公共服务:通过整治提升乡村环境、制定执行民宿标准和建设安全应急体系等措施,形成集聚区高效完备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4丰富乡村文化:加快建设乡村文化设施、大力扶持各类民间协会、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在形成丰富多彩、品味独特的乡村文化氛围。

由陆羽阁、吉祥寺、东廊、西廊四个部分组成的旅游景点

水口茶文化景区创4A改造提升工程

完善配套设施,启动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改造、星级厕所建设及整体环境整改等建设

建设设施农业、高科技农业展示、青少年农业实践基地、采摘体验区、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区

打通水口至太湖游线的通景公路

建设综合性旅游度假酒店

开展景区给排水工程、卫生院建设工程、水夹公路建设工程

集茶叶种植、研发、加工、茶文化展示、茶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茶文化示范基地

建设精品度假民宿,完善文化休闲、健身娱乐、配套餐饮、文化交流及会议等设施

休闲度假设施,串联主要景区景点

新建、续建、改造相结合

一个游客服务中心、一个休闲娱乐场所、一个文化互动展示场所、一条健行道、一套环卫系统、一套标识系统、一套信息宣传系统、一组户外休闲运动项目、一组农事活动项目、一个民俗文化节庆活动

四长兴泗安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

1.地理范围:位于长兴县西部,包括泗安镇仙山村、庆丰村、长丰村、二界岭村、毛家村、云峰村、罗家地村、长中村、长潮村等诸多具有乡村田园风貌的特色村,面积约85.7平方公里。该集聚区属于生态观光带。

2.发展现状:以现代农业观光、湿地文化展示为主,现有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中国扬子鳄村、二界岭·中国普罗旺斯乡村度假地、浙大农业科技园及大地说书园、旺湖杜鹃园、薰衣草风情园、樱桃采摘园、休闲茶园、玫瑰观光园等六大农业观光园,其中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中国扬子鳄村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3.发展问题:仙山湖自然生态良好,但核心旅游吸引力不突出;住宿娱乐等旅游设施不足,度假氛围相对欠缺。

4.发展定位:湿地仙境观光·花海田园休闲。

5.个性品牌:多彩泗安。

6.重点业态:主题庄园、生态景区、创意农业、婚庆旅游。

1湿地奇观化:通过水上森林、水岸花海和水中鸟岛等项目的建设,增强仙山湖湿地景观的奇异性和仙境化。

2产业链条化:通过特色美食、旅游商品和体验项目的主题化开发,延伸集聚区观光农园的产业链条。

3园区庄园化:通过主题客房、游憩项目和文化环境的创意提升,实现观光农园向主题庄园的升级发展。

4乡村主题化:结合农业观光园的产业类型,对邻近的乡村聚落进行特色景观和农事活动的设计开发,打造一批主题化的村镇。

集住宿疗养、餐饮娱乐、旅游休闲、会务接待等功能于一体的山庄

建设水上餐厅、森林茶吧、垂钓休闲等设施

建设成为国际国内知名的集旅游度假、健康养生、现代农业、文化休闲、商业服务为一体的国家5A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建设跨路景观天桥、摄影取景点、梯田景观带、蜂文化游客体验区

以"归园主义"为理念,打造以三境、八趣为特色文化旅游度假基地

玫瑰种植、玫瑰文化展示等建设

建设逃牛馆、葡萄公寓、湖边公寓式酒店、森林公寓式酒店、竹林公寓式酒店等

建设教学培训中心、多功能厅、茶园、接待中心等

新建、续建、改造相结合

一个游客服务中心、一个休闲娱乐场所、一个文化互动展示场所、一条健行道、一套环卫系统、一套标识系统、一套信息宣传系统、一组户外休闲运动项目、一组农事活动项目、一个民俗文化节庆活动

五安吉黄浦江源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

1.区域范围:位于安吉县西南部,包括章村、报福、杭垓三个乡镇,主要包括章村镇长潭村、郎村村,报福镇石岭村、深溪村、景溪村,杭垓镇姚村、缫舍等重点乡村旅游区块,区域面积约505.4平方公里。该集聚区属于山地度假带。

2.发展现状:区内环境良好,群山环绕,现有龙王山景区、深溪大石浪、浙北大峡谷等景区以及漂流项目,其中浙北大峡谷景区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区内高山农家乐独具匠心、特色明显。

3.发展问题:"黄浦江源"这一观光品牌在休闲度假背景下日趋老化;现有的旅游项目较为分散,难以形成集群效应;漂流等旅游活动具有特色,但户外运动项目类型总体上尚不丰富且档次不高。

4.发展定位:山地度假新天地·户外运动大本营。

5.个性品牌:黄浦江源。

6.重点业态:乡村民宿、生态景区、文化游憩、养生养老、运动休闲。

1统一塑造北天目度假品牌:整合分散的旅游项目,统一塑造"北天目度假"品牌,实现统一品牌、统一营销。

2着力建设山地度假风情小镇:引导旅游项目在报福村的相对集聚。引入多元度假住宿设施,丰富度假生活场所,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将之打造为具有规模和集群效应的山地度假风情小镇。

3引导发展生态养生项目:积极导入绿色膳食、保健运动、健康体检等生态养生项目。

4丰富山地户外运动类型:大力发展山地探险、自然休闲、科考教育等山地户外运动项目。鼓励成立户外运动俱乐部,为户外运动提供运动装备供给和专业技术指导。组织开展相关的户外竞技比赛,积极推动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

实施景区改造提升工程,确保景区品质及接待服务水平有所提升

石浪科普体验区与山地运动休闲区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

建设成国际一流的度假村

新建集休闲养生、度假接待等功能的高端养生度假酒店

会务接待、休闲度假、景区道路及配套基础设施等建设

集采摘、垂钓、嬉水等多种体验项目为一体的农业园区

对当地民房进行改建装修,另进行配套道路景观建设

新建、续建、改造相结合

一个游客服务中心、一个休闲娱乐场所、一个文化互动展示场所、一条健行道、一套环卫系统、一套标识系统、一套信息宣传系统、一组户外休闲运动项目、一组农事活动项目、一个民俗文化节庆活动

六安吉中国大竹海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

1.区域范围:位于安吉县南部,包括天荒坪、山川、上墅三个乡镇,主要包括天荒坪镇银坑村、余村村、大溪村,上墅乡董岭村、龙王村,以及山川乡全境等重点乡村旅游区块,区域面积约234.3平方公里。该集聚区属于山地度假带。

2.发展现状:以中国大竹海生态景观、高山农家度假为特色,拥有江南天池、中国大竹海、藏龙百瀑、董岭农家等特色资源,是安吉县美丽乡村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

3.发展问题:受地形限制,旅游项目总体较分散;旺盛的市场需求导致农家乐缺乏创新升级动力,保持着面向中低端市场的惯性发展。

4.发展定位:竹风情山地度假·竹文化创新摇篮。

5.个性品牌:大竹海。

6.重点业态:乡村民宿、生态景区、文化游憩、创意农业、婚庆旅游、旅游商品。

1提升产品品位:通过房前屋后竹景观的营造、室内室外竹文化的呈现、白天黑夜竹风情的演绎,整体促进农家乐向乡村民宿的升级发展。

2搭建创新平台:积极发挥安吉县竹产业协会服务旅游的职能,将这一竹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拓展为竹文化创新中心,促进竹文化在湖州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丰富、深化与传播。

3完善公共服务:通过旅游服务集散中心、绿道体系建设和村落风貌改造等公共服务的配套完善,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和吸引力。

集"都市边缘、大山深处、风情邂逅、登山观光、山峡漂流、户外探险、科技研发、佛法养性、度假体验、养身长寿"为一体的度假胜地

涉及合院式风情度假酒店、风情度假酒店休闲区、多层客栈区、风情街区及体育休闲设施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工程

1.2公里安吉首条竹海观光索道、露营拓展基地、暗夜公园、巴伐利亚风情度假酒店、大型游客服务中心等

集特色、高档、生态、轻松、自由、人文气息浓厚的旅游交流区为一体的特色民宿

集休闲观光、餐饮运动、野外拓展、疗养保健、山地人居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产品

隐居安吉禅文化精品度假庄园

由安吉客堂、安吉精舍、禅艺工作坊、隐医堂等功能区块组成

集体验、展示、餐饮、住宿为一体的适合竹下休闲经济的竹世界体验项目

集佛教文化,涧,瀑,岩,植被,野生动物等自然生态景观为一体的风景旅游区

新建、续建、改造相结合

一个游客服务中心、一个休闲娱乐场所、一个文化互动展示场所、一条健行道、一套环卫系统、一套标识系统、一套信息宣传系统、一组户外休闲运动项目、一组农事活动项目、一个民俗文化节庆活动

七湖州妙西茶文化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

1.地理范围:位于湖州市中心城区西南部,以妙西镇至埭溪镇的妙新线、妙峰山景区和老虎潭水库景区为主体,同时包括长兴县城山沟景区,面积约34.9平方公里。该集聚区属于生态观光带。

2.现有项目:以城市近郊乡村田野风光、山村文化体验、生态休闲农庄和陆羽茶文化活动为特色,汇集了妙峰山茶文化景区、霞幕山、老虎潭等风景名胜。

3.发展问题:妙西文化资源丰富,但在茶文化、宗教文化、西塞山文化等主题品牌选择上举棋不定,尚未真正形成统一认识;不少旅游项目已经落地建设,但尚未形成规模,集聚区地处湖州近郊且邻近高铁站,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但道路交通体系不甚完善。

4.发展定位:中国式乡村度假·江南版世外桃源。

5.个性品牌:茶圣故里台湾村。

6.重点业态:乡村民宿、生态景区、文化游憩、养生养老。

1高举西塞山品牌:注册"西塞山"乡村度假品牌,将茶文化、宗教文化和生态文化融入到这一整体品牌之中,统一打造省级旅游度假区。

2建设引导性项目:加大绿道、标识等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并试点建设引导性乡村度假项目,形成示范效应。

3争取大企业合作:积极争取大型旅游企业的旅游投资,同时加大重大旅游项目的招商力度,尤其是争取西塞山景区、吴兴园林酒店、江南隐士谷和慢生活街区等品牌项目的落地建设。

鸟之家户外休闲运动项目

以乡村旅游为主题,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活动区、露营区、水上运动活动中心、画家村建设等

月亮湾休闲旅游度假中心

建设集高端木屋度假、农业种植观光、休闲娱乐、SPA温泉、生态文化体验等等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的大型旅游区

建设以生态农业、自然山水文化旅游等为核心的生态旅游度假园区

国际乡村旅游度假精品示范区

建设融乡村休闲、旅游度假、景点游览休闲养生、宗教研修、旅游房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国际乡村旅游度假精品示范区

完成全长7公里的自行车绿道建设项,全长2.2公里的妙新线风景廊道红枫长廊建设项目,全长2.2公里的饮马寺古道修复项目,建设珍珠泉综合体、珍珠泉度假区及滑草场等

可居住的江南园林,诗画意境营造,主题客房,演绎餐饮,会议购物

隐士文化特色,养生度假地,上强精舍寺,山地户外运动

兼具集散功能的休闲街区,整体意境营造,餐饮、住宿、购物

建设以养生、自然山水文化旅游等为核心的生态旅游度假园区

新建、续建、改造相结合

一个游客服务中心、一个休闲娱乐场所、一个文化互动展示场所、一条健行道、一套环卫系统、一套标识系统、一套信息宣传系统、一组户外休闲运动项目、一组农事活动项目、一个民俗文化节庆活动

八吴兴滨湖移沿山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

1.地理范围:位于吴兴区滨湖区块,以湖州南太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八里店南片省级新农村建设体制创新试验区为主体,面积约28.4平方公里。该集聚区属于庄园休闲带。

2.现有项目:以太湖南岸滨湖水乡风光、生态农业体验为特色,汇集了钱山漾遗址、移沿山生态农庄、绿叶生态园等重点区块。其中移沿山生态农庄现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3.发展问题:该区是湖州主要的溇港圩田系统的承载地,具有独特而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但开发力度不够;部分农庄的管理有待提升,配套产品开发有待加强。

4.发展定位:溇港生态度假·创意庄园休闲。

5.个性品牌:丝绸小镇韩国村。

6.重点业态:乡村民宿、主题庄园、生态景区、文化游憩、创意农业。

1生态科技渗透:将绿色建筑和智慧管理渗透到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中,强调乡村社区的生态化发展。

2溇港民宿引导:对集聚区的溇港格局进行严格保护和修复,引导发展具有溇港水乡风情的民宿客栈和民宿社区,从建筑风貌、农事生产和日常生活等领域传承和弘扬太湖溇港文化。

3创意庄园先行:大力发展以庄园为载体的创意农业和创意商品,为主题庄园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撑。

4聚集互动发展:鼓励乡村旅游聚集发展,即礼仪溇港民宿和主题庄园应在空间上相互邻近的优势,实现区域内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并形成村镇和庄园的相互促进与和谐发展。

5世界丝绸之源:深入挖掘钱山漾遗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以蚕桑古文化为核心,做好遗址的保护、利用和展示,助推丝绸历史经典产业振兴发展。

集农家土特产、瓜果采摘、垂钓、花卉欣赏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山、水、田、园等景观要素,丰富湿地植物资源

主要建筑包括陈列馆、治水长亭、望湖轩、纪念碑亭、牌坊及木栈道等

西山漾生态休闲旅游风景区

以西山漾为核心,建设集生态湿地公园、婚庆广场、书画主题公园、田园慢城等一体的大型生态休闲旅游综合体

由吴兴书画名人园和吴兴书画产业基地两大部分组成

完善接待服务设施,丰富旅游产品业态,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渔文化景观,渔俗活动,特色美食

集蚕桑文化、潞村民宿、红色旅游、生态观光、乡村旅游和会展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大景区

集都市商务游憩、湿地休闲度假、农业观光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湿地公园旅游综合体

新建、续建、改造相结合

一个游客服务中心、一个休闲娱乐场所、一个文化互动展示场所、一条健行道、一套环卫系统、一套标识系统、一套信息宣传系统、一组户外休闲运动项目、一组农事活动项目、一个民俗文化节庆活动

九南浔浔练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

1.地理范围:位于南浔区,涵盖南浔、练市两镇,浔练公路沿线为主干道,包含辑里、施家浜、横街、神墩、沈庄漾、花林、农兴、荃步、召林等9个村,面积约23平方公里。该集聚区属于庄园休闲带。

2.发展现状:以水乡古镇、湖丝文化、湖羊文化、农耕文化为依托,现有世友生态园、申浩科技农场、国丝文化园、青藤葡萄园等项目。

3.发展问题:现有农庄发展态势良好,但沿浔练公路布局较为分散,集群效应不强,现有旅游产品类型相对单一和粗放,整体品质有待提升。

4.发展定位:精品农业·七彩庄园。

5.个性品牌:休闲浔练。

6.重点业态:主题庄园、创意农业、养生养老、旅游商品。

1农业品牌化:依托农业庄园,优化发展环境、深化产品加工、融入地方文化,打造若干农业产品品牌。

2农庄景区化:通过设计开发有品位的建筑景观、有趣味的游憩活动和有特色的住宿设施,实现主题庄园的景区化建设与提升。

3商品创意化:通过融入文化元素、拓展创意维度,开发类型丰富而卖点独特的旅游商品,促进农庄购物的升级发展。

建设餐饮住宿、娱乐休闲等配套设施

建设生态观光旅游、养生休闲娱乐、星级酒店等项目

集葡萄园、果园、垂钓区、餐饮休闲区为特色的多品类乡村旅游产品

建设集休闲旅游、医疗度假产业、养老社区、婚庆产业、高附加值农业产业五大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休闲旅游观光园

重点以"魅力水乡示范村"中已有一定规模的生态农庄、旅游点为基础,整合旅游资源,实现"一村一景"

以餐饮、休闲、娱乐、访古为主,可提供古镇采风、湿地观光、文化修学、美食餐饮、宗教朝觐和商务会谈等一系列旅游服务

以"辑里湖丝"为依托,打造集湖丝发源展示、研发设计,现代贸易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园区

通过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建设以孩童为中心,体现时尚与怀旧风格,集感恩、教育、聚会、休闲度假功能为一体的主题酒店

配套以餐饮住宿、葡萄及葡萄酒文化展示、旅游购物、品酒活动、私人舞会等功能

一个游客服务中心、一个休闲娱乐场所、一个文化互动展示场所、一条健行道、一套环卫系统、一套标识系统、一套信息宣传系统、一组户外休闲运动项目、一组农事活动项目、一个民俗文化节庆活动

十南浔荻港水乡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

1.地理范围:位于南浔区,涵盖和孚、菱湖两镇,以和孚镇荻港村为核心,和新公路和孚至菱湖段沿线为主干道,包括荻港、新荻、竹墩、射中、下昂和新庙里等6个行政村,面积约为31.2平方公里。该集聚区属于庄园休闲带。

2.现有项目:以江南水乡渔文化、桑基鱼塘、水乡古村落为特色,是江南水乡文化的重要展示区,其中荻港渔庄景区最具有代表性。

3.发展问题:荻港渔庄作为浙江省五星级农家乐、三星级乡村旅游点,发展态势良好,但荻港古村在古镇林立的江南,建筑和文化个性上难以鹤立鸡群,荻港桑基鱼塘作为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历史文化价值突出但观赏体验不足。

4.发展定位:荻港古村慢生活·岛基桑园新江南。

5.个性品牌:水乡小镇。

6.重点业态:乡村民宿、生态景区、主题庄园、文化游憩、婚庆旅游。

1可看性的景观营造:通过水上森林、鲜花古村和运河足迹等旅游项目开发和遗产保护工程,从景观上增强桑基鱼塘和荻港古村的可观赏性。

2可参与的项目设计:通过丰富民间渔俗和乡土节庆活动以及桑基鱼塘博物馆建设,提升集聚区旅游项目的可参与性。

3慢生活的商业空间:通过传统购物、市井生活和休闲庭院的开发建设,在荻港古村营造一种慢生活的游憩商业空间。

4升级版的住宿群落:通过水乡洋家乐、桑基鱼塘民宿和荻港古村主题客栈项目的开发建设,形成富有特色的度假住宿群落。

集观赏、垂钓、休闲、度假、娱乐、美食、示范教育等多元化于一体的生态型度假庄园

重点建设以农业观光、湿地旅游、商业会展及农村新社区开发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观光项目

荻港景区创4A改造提升工程

启动创建工作,对照国家A级景区评定标准强化软硬件建设,完善配套服务

苕溪渔隐·荻港文化艺术产业集聚区项目

古村落的古建修复,建设艺术名人俱乐部、耕读书院、传统文化艺术部落、养生度假中心等内容

重点以"魅力水乡示范村"中已有一定规模的生态农庄、旅游点为基础,建设"一村一景"

水上森林,水岸花海,飞鱼漾,观鸟岛,油基鱼塘

整体环境塑造,巷弄体验街区,大宅门府邸,荻港人家客栈

依托竹墩古村,引进先进的养老地产模式,打造集生态种植、康乐中心等功能齐备的田园型养老社区

突出对桑基鱼塘的整治和保护,打造游船、整治河道、开发连通两个村的水上游线;利用旧的水塔资源,改造新的景点景观雕塑

新建、续建、改造相结合

一个游客服务中心、一个休闲娱乐场所、一个文化互动展示场所、一条健行道、一套环卫系统、一套标识系统、一套信息宣传系统、一组户外休闲运动项目、一组农事活动项目、一个民俗文化节庆活动

建立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建设季度例会制度,集体商议乡村旅游发展有关问题。建立示范性集聚区试点建设督查通报制度,根据各县区、部门及有关单位的工作职责,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并对落实试点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建立集聚示范区建设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对部门、县区、乡镇、村的逐级工作考核。根据发展规划精神,明确年度工作重点,制订年度目标责任书,加大绩效评价和考核力度,对推进集聚区试点建设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项目资金补助和工作表彰等奖励。

  将推进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建设和建设美丽乡村、实施惠民富民工程紧密结合起来,广泛深入发动各级、各有关部门支持并投入到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建设中。十大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要分别设计宣传口号,营造浓厚的建设氛围。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各大新闻媒体宣传优势,设立专栏加大对乡村旅游改革和集聚区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报道乡村旅游改革和集聚区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效、新经验,宣传好先进典型,大力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乡村旅游改革发展与集聚区建设的舆论氛围。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十大景区有哪些自驾游如何安排行程

南浔区,别名南林,隶属于浙江省湖州市,位于杭州市东北部,东南邻桐乡市,东北毗苏州市吴江区,南连德清县,西北接吴兴区。南浔区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平原,地势较低,平均海拔在5米以下。南浔区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湿润温和,四季分明。

1、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自驾游,推荐南浔区十大景点为:金象湖公园、南浔古镇景区、南浔息塘(村)景区、荃步景区、含山风景区、湖笔之都、石淙花海、古村竹墩景区、丝绸小镇荻港景区、港廊古村落景区等。

2、南浔区十大景点自驾游行程路线:南浔区-金象湖公园-南浔古镇景区-南浔息塘(村)景区-荃步景区-含山风景区-湖笔之都-石淙花海-古村竹墩景区-丝绸小镇荻港景区-港廊古村落景区-南浔区。

3、南浔区十大景点自驾游行程安排:

第一天,南浔区-金象湖公园-南浔古镇景区

南浔区自驾至金象湖公园交通路线:南浔区-万顺中路-金象湖公园。全长1.2公里,车程3分钟;

金象湖公园自驾至南浔古镇景区交通路线:金象湖公园-万顺中路-年丰路-嘉业路-南浔古镇景区。全长3.8公里。车程10分钟。

早上从南浔区出发,自驾至金象湖公园,游玩金象湖公园。下午自驾至南浔古镇景区,游玩南浔古镇景区。

【金象湖公园】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嘉业路与朝阳路交叉口。南浔具有深厚的丝绸文化底蕴,著名的辑里湖丝故乡,曾经的浔商富可敌国,“四象八牛”闻名天下,其中尤以四象为最,当初又有金象金牛的纪念物来比喻南浔丝商名人的富有,因此以“金象”来作为公园的主题名。公园围绕中心湖分为八大区,分别为庆典广场,儿童娱乐区,金象主题岛,待建酒店,生态广场,花港生态岛,婚庆广场和游园散步区。

【南浔古镇景区】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人瑞路51号。南浔镇历史悠久,南宋以来已是“水陆冲要之地”,“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因滨浔溪河而名浔溪,后又因浔溪之南商贾云集,屋宇林立,而名南林。拥有全国文明镇、中国魅力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千强镇、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等荣誉称号。著名景点有:小莲庄、张石铭旧宅、南浔文园、南浔颖园、辑里湖丝馆、通津桥等。

第二天,南浔古镇景区-南浔息塘(村)景区-荃步景区

南浔古镇景区自驾至南浔息塘(村)景区交通路线:南浔古镇景区-南西街-虹阳路-浔乌线-浔乌线绿道-南浔息塘(村)景区。全长15.7公里,车程27分钟;

南浔息塘(村)景区自驾至荃步景区交通路线:南浔息塘(村)景区-花乌线-浔练公路-湖盐公路-荃步景区。全长15公里,车程25分钟。

早上从南浔古镇景区出发,自驾至南浔息塘(村)景区,游玩南浔息塘(村)景区。下午自驾至荃步景区,游玩荃步景区。

【南浔息塘(村)景区】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息塘(村)景区。息塘景区原名息塘村,为坐落在京杭古运河河畔的一个水乡古村景点,与千年文化古镇乌镇隔河相望。息塘景区在着眼于人文历史保护的同时,注重挖掘景观资源,融合了历史、文化、自然与环境。在息塘可以享受“慢乐息塘、人间水乡”,感受田园水乡的动人气质,是涤荡心灵的后花园。

【荃步景区】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荃步小桥附近。荃步村的名字“荃步”原有称为“千步”,因唐代时这里建“千步院”而得名,是浙江北部知名的古村,位于湖州市南浔区苦练市镇西北部,村域内河网纵横,水陆交通便捷,被当地人称为“最可爱的村庄”。

第三天,荃步景区-含山风景区-湖笔之都-石淙花海

荃步景区自驾至含山风景区交通路线:荃步景区-湖盐西路-正导路-练悦线-含山风景区。全长14.2公里,车程24分钟;

含山风景区自驾至湖笔之都交通路线:含山风景区-含山桥-三新线-湖笔之都。全长5.7公里,车程9分钟;

湖笔之都自驾至石淙花海交通路线:湖笔之都-三新线-花新线-石淙花海。全长18.6公里,车程27分钟。

早上从荃步景区出发,自驾至含山风景区、湖笔之都,游玩含山风景区、湖笔之都。下午自驾至石淙花海,游玩石淙花海。

【含山风景区】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富祥路东。含山向来被称为蚕花圣地,相传蚕花娘娘清明节期间化作村姑走遍含山,留下蚕花喜气,这时谁上含山,谁就会把蚕花喜气带回去,得个蚕花廿四分。方圆百里的蚕农们每年清明时节纷纷前来踏含山,希望把蚕花喜气带回去。千百年来,每到含山“轧蚕花”时,都有数十万人前来“轧蚕花”。含山蚕花节主要活动有:祭蚕神、踏青、轧蚕花、摇快船、吃蚕花饭、评蚕花姑娘等活动。

【湖笔之都】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东兴路与湖笔街交叉口西北方向190米。善琏作为湖笔的发源地,素有“中国湖笔之都”的美誉,湖笔制作技艺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善琏镇致力于将湖笔小镇建设成为中国湖笔制作的根据地、国学研学旅游的兴盛地、文化产业经济的集聚地、宜居宜业宜游的示范地。

【石淙花海】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石淙镇石淙村景区内杨树兜与安桥港自然村。花海有马鞭草、向日葵,以及各种小雏菊等,旁边还有一个文艺的火车头,随手一拍都是大片。

第四天,石淙花海-古村竹墩景区-丝绸小镇荻港景区-港廊古村落景区-南浔区

石淙花海自驾至古村竹墩景区交通路线:石淙花海-莫墙线-和新线-古村竹墩景区。全长14.6公里,车程20分钟;

古村竹墩景区自驾至丝绸小镇荻港景区交通路线:古村竹墩景区-和新线-丝绸小镇荻港景区。全长3.4公里,车程5分钟;

丝绸小镇荻港景区自驾至港廊古村落景区交通路线:丝绸小镇荻港景区-和新线-湖盐公路-港廊古村落景区。全长15.3公里,车程21分钟;

港廊古村落景区自驾至南浔区交通路线:港廊古村落景区-湖浔大道-南林中路-南浔区。全长20.7公里,车程30分钟。

早上从石淙花海出发,自驾至古村竹墩景区、丝绸小镇荻港景区,游玩古村竹墩景区、丝绸小镇荻港景区。下午自驾至港廊古村落景区,游玩港廊古村落景区。下午或晚上自驾返回南浔区。行程结束。

【古村竹墩景区】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竹墩村。菱湖镇竹墩村,是初唐时期名门沈氏的祖居地,是沈尹默、沈迈士等文人墨客的故乡。民间至今还流传着竹墩沈氏曾因“私造楠木百桌厅”和组建军队而被朝廷追查的传说。漫步在竹墩村,就像行走在时间的刻度上,淡淡的韵味随着步伐流淌。桑叶墨绿,阡陌相连;鱼塘遍布,水光潋滟,竹墩村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交相辉映。

【丝绸小镇荻港景区】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严家庄丝绸小镇荻港古村景区。丝绸小镇荻港景区是湖州丝绸小镇“一带两片区”总体布局的南部片区,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0.67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为:北靠和孚漾、西临龙溪港、东部和南部分别与新荻村、河东村接壤。区域内有着自然优美的生态环境、历史丰厚的文化资源、源远流长的丝绸底蕴和蓬勃发展的旅游经济,为荻港建设丝绸小镇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综合优势。

【港廊古村落景区】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旧馆镇西部。港胡村和新兴港村,一河两岸,统称为港廊古村落。港廊最早在南宋时已有人居住,元末明初,由于江浙沿海一带倭寇横行,为避侵扰许多渔民背井离乡,逆水而上迁徙于此定居繁衍生息,形成今日之大村落。因河成市、依水成街的江南古村,至今保存着大量古代民居建筑,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充满了诗情画意,有着江南水乡唯美的景色。

以上仅供参考。

湖州市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湖州市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在上级旅游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旅游工作坚持以“建设全国知名乃至国际有影响力的国际生态休闲度假城市”为总目标,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为总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五大统筹、十大行动、六大机制”为重点,全面推进“十三五”期间旅游业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大平台、重点产业、重大政策、重点要素的“六重”建设,湖州市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总体上实施比较顺利,全市休闲旅游业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现将规划中期评估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中期评估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及早动员部署,强化组织保障

实施规划中期评估是保障规划有效实施的必要环节和重要手段。2023年是“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之年,为切实做好规划评估工作,我委按照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有关要求,对规划中期评估工作进行了部署。为了确保规划中期评估工作落到实处,我委专门组织成立了“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处室部门负责人任成员,做到明确职责分工,特别是落实规划发展处作为牵头处室,抓好评估工作的具体落实。

二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任务要求

根据市人大、市政府的相关要求,制定了湖州市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明确了评估范围、评估重点等内容,根据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和主要任务认真分析评估,对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对实施情况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认真研究,寻找对策措施,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

三科学开展评估,广泛征求意见

为全面反映“十三五”以来我市休闲旅游业发展工作取得的成效,我委组织相关处室人员扎实做好规划评估的有关工作,广泛征求了县区旅游部门和业务处室等多方面的意见。同时,在评估过程中注重与湖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湖州市“十三五”规划“六重”清单湖州市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湖州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湖州市全域旅游“个十百千万”工程实施意见等相关规划和文件的系统对接,对照目标任务,查漏补缺,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查找原因,研究解决办法,确保为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要求奠定基础。

1.旅游品牌目标:“乡村旅游第一市,滨湖度假首选地”的品牌形象全面提升

“十三五”期间,全市将滨湖度假和乡村旅游作为全市休闲旅游业的两大引领产业,全面做大做强,滨湖旅游一体化深入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成为全国样板。湖州太湖旅游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长兴太湖图影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进一步推进,成为滨湖旅游的特色和亮点,“滨湖十景”和“十大产业”进一步完善。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异军突起,以美丽乡村带动的“生态+文化”、以洋家乐带动的“洋式+中式”、以旅游景区带动的“景区+农家”、以休闲农庄带动的“农庄+游购”乡村旅游发展“四大模式”并逐步走向全国,成为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样板。

2.旅游经济指标:提前实现千亿产业发展目标

以打造国际生态休闲度假城市和千亿产业为总目标,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紧盯目标、加快赶超,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市旅游经济增长势头良好。总体上看,全市旅游业已连续九年各项经济指标增长幅度均在全省前3位。

2023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8750.19万人次,同比增长25%;接待入境游客93.62万人次,同比增长33.2%;全市旅游总收入880.54亿元,同比增长26%。

2023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10552.6万人次,同比增长20.6%;接待入境游客105.6万人次,同比增长15.3%;实现旅游总收入1104.95亿元,同比增长25.28%,休闲旅游业成为全市首个突破千亿大关主导产业。

2023年上半年,全市旅游总接待人数6327.44万人次,同比增长20.1%,实现旅游总收入720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2023年全市旅游业增加值达到195.8亿元,同比增长26.46%,占GDP的8.57%;2023年旅游业增加值为218.87亿,同比增长11.78%,占GDP的8.84%,占比均在全省前3位。

3.旅游要素指标:各类品牌创建目标按序完成

二“六重”战略落实情况

1.重大项目:旅游项目年度投资突破200亿元

纳入“十三五”时期湖州市休闲旅游产业百大千亿项目库的100个旅游项目,计划总投资2212.25亿元,其中16个项目因规划及投资战略调整等因素已取消,涉及总投资335.3亿元,“十三五”规划投资191亿元。目前,新增补旅游项目6个,总投资184亿元,“十三五”时期计划投资99.2亿元。目前,“十三五”百大千亿工程,共有旅游项目90个,总投资1596.43亿元,“十三五”时期计划投资1251.08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503.70亿元,完成计划的40.26%。 

2.重大工程:八项工程同步实施

七是开展“湖州2000-菰城之旅”工程。全力打响“乡村旅游第一市滨湖度假首选地——清丽湖州”统一形象品牌的基础上,整合全市优质旅游资源,联动市总工会和市旅游集团,加快培育“湖州2000——菰城之旅”特色产品。截至2023年6月,新增36家职工疗休养基地,目前全市职工疗休养基地236家,其中A级景区54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9个;涉旅饭店89家五星级旅游饭店3家,四星级旅游饭店11家;旅游商品企业15家;“湖州人家”农家乐、洋家乐62家;其他旅游娱乐休闲企业16家,满足职工疗养“吃、住、游、购、娱、养”多方面需求,获得了职工疗休养市场广泛好评。

3.重大平台:五大平台体系构筑完善

全市按照“三带十区”的全域旅游总布局,扎实推进旅游度假区、旅游景区、旅游风情小镇特色小镇、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重大旅游综合体五大平台体系建设。全市目前共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4个,2023年以来,新增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现有5A级景区1个,4A级以上旅游景区19个,3A级旅游景区46个;省级风情小镇2个莫干山镇、南浔镇,另有14家列入创建培育名单;全市已培育十个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其中长兴水口茶乡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成为我省首个正式认定的省级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也是全省唯一一个;东吴双塔、月亮酒店、“湖州四街”、长兴海洋城、东渔坊、德清杭州后街、安吉经典1958、九洲广场、湖州旅游大厦和湖州旅游公共服务集散中心十大旅游综合体初具成效。

4.重大产业:211产业体系全面完善

牢固树立“大旅游”理念,扎实推进旅游业纵向延伸、横向融合,着力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撬动高质量赶超发展的主导产业。一是做新业态。围绕构筑“211”产业体系,全力发展乡村旅游、滨湖度假两大主导产业,提升发展生态旅游、工业旅游、文化旅游等十大重点产业,加快发展健康养生、研学旅游、温泉滑雪等十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复合型现代旅游产业。二是做大外延。探索“旅游+”新模式,推动旅游发展从“围景建区、设门收费”向“景区一体、产业共融”方向转变。

5.重大政策:旅游业改革创新成果进一步丰富

6.重大要素:四大要素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重点破解人才、资金、用地、审批等方面的难题。一是强化人才保障,通过“六个一百”领军人才培养工作,强化人才培训,积极引进高端旅游管理人才。二是强化财政扶持,联合市财政局出台

吴兴西塞山旅游度假区

慧心谷绿奢度假村

慧心谷项目位于妙山村,总投资5.1亿元,于2023年5月开工建设。规划用地300亩,其中建设用地11.5亩,项目列入第1批坡地村镇试点。处于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的黄金交叉点,距上海120公里,距杭州67公里,距苏州105公里,距南京210公里。从上海出发途径沪渝高速或申嘉湖高速,只需约2小时车程。

湖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印发湖州市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湖州市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一、现实基础与发展环境

1.主要成就。"十三五"期间,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依托湖州山水清远的独特景致,深入解码文化基因,紧紧抓住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大好机遇和大众旅游、休闲时代的发展趋势,直面市场和人民,大胆改革,勇于创新,走出了一条把"绿水青山"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的发展之路,成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市旅游业造成的巨大冲击,基本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综合贡献率不断提升。过去五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分别从2023年的8752万人次、882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12亿人次、1285亿元,旅游业成为我市第二个超千亿大产业。2023年湖州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62%,服务全市发展大局的综合贡献更加凸显。

二是旅游影响力明显增强。旅游项目建设连续五年实现年度投资超百亿,龙之梦、慧心谷、云上草原、开元森泊度假乐园等一批旅游业标杆项目纷纷落户湖州,莫干山"洋家乐"、水口乡"上海村"两大特色民宿集聚区品牌享誉长三角,形成全域旅游的"安吉样本"和文旅融合的"南浔经验"、吴兴网红项目打卡热,"乡村旅游第一市、滨湖度假首选地"旅游品牌全面打响。

四是旅游发展环境明显优化。湖州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和全国文旅公共服务融合试点城市四大"国字号"目标创建,畅通"两山转化"通道,高质量推进全域旅游,扎实开展旅游标准化建设,高质量编制实施湖州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等3个总体规划和湖州市乡村旅游专项规划等8个专项规划、出台全国首部乡村旅游地方性法规湖州市乡村旅游促进条例,在全国率先制定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示范村、乡村民宿等10项地方标准。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探索文旅项目建设"坡地村镇"用地改革,深入推动文旅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开启文旅公共服务融合"湖州模式"。

表1 湖州市旅游业"十三五"时期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其中:住宿单位接待过夜游客

其中:住宿单位接待入境过夜游客

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注:过夜游客、增加值等指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未能完成既定目标。

2.趋势预判。"十四五"时期我市旅游业将处在现代化的开启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是融合化发展更加深入。全域旅游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显现,不同产业的相互融合与跨界合作愈加深入,旅游+、+旅游将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新的发展,跨区域融合发展要求更加强烈,发展模式、治理方式加速转变,文化和旅游融合体制机制日益理顺。

二是品质化需求更加突出。随着小康社会的高水平全面建成,人民群众消费能力大幅提高,对高品质美好生活的需求快速增长,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追求旅游过程的收获和体验度,旅游需求品质化趋势日益明显。

三是数字化应用更加广泛。"十四五"全球正处于新一轮科技及产业革命爆发期。数字化技术与生产生活深度融合,疫情令全球加速进入全面数字经济时代。随着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旅游业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四是分众化消费更加显现。旅游方式逐渐打破旅行社、酒店、景区传统模式,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越来越突出,自助游、主题游、定制游等将成为主要的出游方式,旅游消费将呈现游客分散化、团队小型化、旅游错峰化等新趋势。

五是互利化合作更加频繁。发展旅游业作为参与市场分工、提升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扩大文化影响力、增强地区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地区之间加强交流合作,推动区域合作共赢,在竞争中求发展的态势将长期存在。

二、"十四五"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湖州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八届十次、十一次全会精神,紧扣"一四六十"工作体系,按照高质量打造现代化滨湖花园城市的要求,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主线,以改革创新和文旅融合为根本动力,主动适应旅游发展新态势,着力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在更高水平上发挥旅游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需求,促进共同富裕,持续打响"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品牌,努力为全市打造"重要窗口"示范样本和先行省排头兵建设作出贡献,为全省旅游现代化发展提供经验。

坚持共享发展。坚持旅游业发展与城乡统筹、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战略等协调推进,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让旅游产业成为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引擎。

坚持创新发展。坚持创新在现代旅游业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注重文旅深度融合和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依托数字化改革和全域绿色发展,深入推进文旅公共服务融合试点,推进旅游设施现代化、旅游运营现代化、旅游治理现代化,努力建设旅游现代化改革先行区。

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生态发展理念,注重以人为本,主客共享,推动全市旅游发展向优质高效转变,推进开发、管理和服务精细化、个性化和标准化有机结合,实现生态环境品质化、产品业态品质化、管理服务品质化,使旅游业成为游客和居民品质生活的幸福产业。

坚持开放发展。依托湖州作为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以及长三角中心花园的先发优势,着力实施旅游环境国际化、品牌形象国际化、合作平台国际化战略,深入研究RCEP签署对我市入境旅游业的影响,积极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逐步拓展客源国际化。

立足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创新全域旅游绿色发展,构建休闲度假旅游产业体系和治理体系,打响"湖光山色·度假之州"旅游目的地品牌,旅游业各项主要指标走在全省前列,为全省旅游现代化创新试验、旅游促共同富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贡献湖州经验,成为长三角最佳休闲度假城市,深具文化底蕴的中国著名、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具体目标:以"高八度"姿态助推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是发展跑出"加速度"。保持旅游产业中高速增长,确保全市旅游总产出年均增长率超过10%,旅游业增加值增速、旅游人均消费、出入境游客人次增速、旅游满意度等主要旅游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力争"十四五"期间全市旅游项目投资规模超过2000亿元,确保项目累计实际投资1000亿元以上。

二是发展提升"贡献度"。全市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0%以上,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率达到20%以上,旅游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达18%以上。旅游业成为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社会文明程度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幸福达到新水平、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的主导性产业。

三是发展突出"首位度"。探索乡村旅游开发运营新模式,继续保持乡村旅游第一市的发展优势。深化度假区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建设千万级核心大型景区2家以上,打造1-2家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景区和度假区,成为全国度假区发展样板地。

四是发展坚持"融合度"。加快文化、教育、体育、农业、林业与旅游的高度融合,创新商业模式,培育产业融合新动能,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和街区,建设文化特色明显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区域旅游发展更加协调,入境、国内和出境三大旅游市场良性互进。

五是发展加持"科技度"。坚持旅游业数字化改革和应用走在全省前列。打造一批充满数字化、智能感、舒适度的"智慧景区""智慧民宿""云演艺"等数字智慧产品,全市级以上景区和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全部达到国家智慧旅游标准。构建湖州文化和旅游数字化改革"1+4+N"框架体系,打造"湖州文旅驾驶舱"和"度假湖州"总入口,实现精密智控、高效运行和精准服务的整体化和系统化。

六是发展着力"品牌度"。"十四五"期间,目标争创1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级景区,打造10条知名旅游线路,80%乡镇创成景区镇,培育大运河古镇群等文旅融合IP集群,创成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市,打响"湖光山色·度假之州"旅游目的地品牌。

七是发展加大"开放度"。共同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长三角产业合作区、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圈等重大旅游协作区建设,开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金旅游线。积极争创"东亚文化之都",在重要国家、重点城市和国际友城,与海外浙商商会、当地旅行社或会务机构合作,谋划布局1-2个境外湖州文化和旅游推广中心,建设1-2个国际人文交流基地。成为"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的重要传播窗口。

八是发展秉持"满意度"。全力推进全国文旅公共服务机构融合试点,进一步构建"线上资源互通、线下主客共享"的全市文旅公共服务体系。旅游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要素配置更加有力,旅游安全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旅游诚信经营全面推行,文明旅游成为风尚。到2025年,游客满意度达到95%以上,继续保持全省前列。过夜游客人均逗留时间达3.5天。

表2 湖州市旅游业"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

省级以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家

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

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

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旅游产业对社会就业的贡献

旅游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数比重%

围绕现代化的要求,突出一体化、统筹化特色,推动发展战略与空间基底有机统一、空间战略与要素配置有效衔接,加快构建"一湾引领、两带并进、三心示范、多区协同、全域旅游"总体空间布局。其中"一湾、两带"呈π型结构,寓意无限可能。

聚焦提升太湖沿线的引领地位,以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长兴图影度假区龙之梦乐园、湖州历史文化名城等为基础,促进南太湖滨湖区域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统筹区域规划、建设、保护和开发工作,实现品牌一体化、产业一体化、交通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保护一体化、政策一体化。成为全市文化旅游发展的核心引擎,努力成为长三角地区旅游业的高能级区域联合体、旅游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引领极。

大运河诗路文化体验带:依托大运河诗路文化带和南太湖文旅融合发展带建设,深入挖掘南太湖地域以及南浔古镇为核心的大运河古镇群的文化基因,建设以文化旅游、商贸旅游、乡村旅游为特色的新江南体验带。

浙北山地休闲度假带:充分发挥安吉、德清、长兴等山地丘陵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优势,提升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安吉灵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安吉山川省级旅游度假区、西塞山省级旅游度假区等能级,加快浙北秘境、长三角产业合作区建设,推进山地旅游转型升级,推动集群化、生态化、国际化发展,打造山地休闲度假新高地。

1.长三角休闲旅游中心

目标定位:以全球超大旅游综合体龙之梦乐园和太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湖州历史文化名城为核心,区县各具特色的休闲产业格局,构建完善的休闲娱乐全业态体系,提供全时段、全天候、全业态的休闲娱乐服务,重点打造长三角演艺中心、运动休闲小镇、合唱小镇等,成为年轻人向往的打卡地。

空间布局:构筑"一核多组团"的空间布局,突出"一核"的核心引擎地位,一核即太湖龙之梦乐园、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湖州中心城区构建的核心区域,消费业态和文化资源高度集聚,多组团即培育吴兴、南浔、长兴、德清、安吉等形成各具特色的文旅消费业态集聚区。

2.中国江南文化体验中心

目标定位:深度挖掘"太湖、竹乡、古镇、名山、湿地、古生态"等湖州地域特色,重点解码丝瓷笔茶等具有中国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充分展示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桑基鱼塘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太湖溇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文化内涵,依托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南太湖文旅融合带发展,加快各类主题博物馆建设,加强文物和非遗等活化利用,全面融入项目、活动、展览展示,全面提升江南腹地丘陵、田野、水系、古镇、古村的生态文化环境,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全面体验江南文化的旅游目的地。

空间布局:构建"橙""绿"双色的"心型"空间大格局。"橙"色地域是以太湖沿线和大运河古镇群文化内涵为主要内容的水乡民俗文化展示区;"绿"色地域是以中国竹乡、长兴古生态、德清西部莫干山为主要内容的江南山地生态文化展示区。"心尖"是指湖州地区政治、文化、经济和旅游的中心城市—湖州历史文化名城。

目标定位:坚持乡村旅游创新发展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相协调,探索能够满足国内、国际未来需求的乡村旅居生活业态,建设达到国际化要求的配套设施,创造适应国际乡村旅居生活的服务环境和政策,打造中国现代乡村旅居生活典范,成为充分展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实现城乡融合、统筹发展的重要成果。

空间布局:建设一个中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全域提升。打造"浙北秘境"世界级乡村生活中心示范区以莫干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西塞山省级旅游度假区、中国安吉白茶小镇三大重要文旅节点为核心,打造"一线三区"的示范引领区,引领三区三县乡村旅游全面提升。

延续十三五"十区"布局,提升各区能级,推动旅游业集群、品质发展。依托三区三县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规划一批重点发展旅游区:湖州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区、太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世界乡村旅游小镇钱山漾旅游区、西塞山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湖州国际古镇南浔休闲度假旅游区、莫干山-下渚湖休闲旅游度假区、安吉灵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浪漫山川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长兴仙山湖生态休闲旅游区、水口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

重点抓好高端化"建点"、精品化"连线"、全域化"扩面",高质量推进"微改造、精提升"专项行动,加大城、镇、村景区化创建力度,注重全区域统筹、全领域互动、全要素利用、全产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