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导游房博带队深度游故宫,把讲解讲成“百家讲坛” 故宫一日游讲解内容怎么写

导游房博带队深度游故宫,把讲解讲成“百家讲坛”

为了保证讲解质量,以及自己学习的时间,房博的讲解每天只有上午一场,每次限50人报名。除了每周一故宫闭馆,房博所带的旅游团几乎每天都满额。半年后,一些导游同行也纷纷推出了深度游的模式。

10月3日,新京报记者在故宫见到房博时,他正带着20余个亲子家庭游览故宫。

走到寿康宫时,房博说电视剧甄嬛传中的主人公甄嬛的原型,乾隆的母亲崇庆皇太后,当年就在这里生活。

谈到甄嬛的原型崇庆皇太后的姓氏,房博向游客介绍,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中记载的是“格格钱氏封为熹妃”,姓“钱”,表明她是汉人。民间史学著作永宪录中也说“侧福晋钱氏为熹妃”。但清世宗宪皇帝实录雍正帝庙号世宗,谥号宪皇帝中说的是“格格钮祜鲁氏,封为熹妃”,说她姓钮祜禄亦写作钮祜鲁,表明是满人。

之所以重点讲这一内容,是因为他发现随着多部古装电视剧的热播,游客对剧中的历史人物原型兴趣比较浓。

房博设计的故宫深度游,从午门广场出发,穿中轴线,经过三大殿到乾清门,通过隆宗门进入太后宫区,再转入西六宫。他解释说,刚开始的时候,故宫深度游只走中轴线,后来游客对太后宫区和西六宫比较感兴趣,他就在中轴线的基础上增加了这一带的游览。

“一座紫禁城,一部明清史。”这是房博对故宫的认知。他想通过自己的讲解向游客们传达这样的文化理念:游览故宫,看到的不应该只是红墙金瓦和冰冷的建筑,还有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房博正在给游客讲解。新京报记者王飞摄

除了精心设计的线路,故宫深度游更要体现深度。在这条近3公里的路线上,房博像学者一样,带领游客对历史进行深入、详尽的叙述。他带着游客走了近4个小时,讲解词近7万字,洋洋洒洒,涉及17个建筑、45个历史人物。

每隔一段时间,房博就会根据近期热点调整一次讲解内容,有时还会根据受众和讲解的日子选择讲解角度。房博回忆,2023年他做专职故宫讲解后,听他讲解次数最多的一位游客至今已找过他4次,后来还特意带着家人找他。

此外,房博还会录制深度讲解故宫的视频,并上传到短视频平台上。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至今他已经发布了300多段视频:“收藏在故宫里的文物那么多,我希望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目前,房博的短视频账号粉丝已达120余万,最好的一条视频量超过千万,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一位家长在网上看到我的视频后特意带着孩子来听,觉得比老师上课讲的有趣便于记忆。”

为了当好一名学者型导游,房博购买了大量专业书籍,家里的藏书多达上千本,有些绝版的旧书他也高价买来,以便阅读学习使用。他储存的名家公开课视频有900多GB,接近于一个中等移动硬盘的存储容量。学习过程中,房博看到有意思的点或者可以延伸为故事的点,就会抄记在A4纸上,并坚持每天写读书笔记,如今他的读书笔记有四五本书厚。

房博自认为对故宫历史的了解还远远不够,为此他每天坚持阅读1小时书籍,像教师备课一样准备自己的讲解词:“无论什么情况,每天必须看1个小时的书,之前忙到凌晨3点,看了1个小时的书,到凌晨4点才开始睡觉。”

这些年博览群书,让房博很有底气。清实录明实录清史稿明史,以及古代官员、学者的个人笔记等历史文献,研究明清史的现代学者,如黄仁宇、吴晗、孟森、商传等人的著作,甚至是国外学者,如以明清史研究见长的美国历史学者史景迁、研究中国史的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等的著作,都是房博的案上书。7万字的故宫讲解词可以说是厚积薄发。

“三天不看书自己知道,五天不看书游客知道,一周不看书同行知道。”房博觉得,既然想做一名学者型的导游,那就要付出

北京故宫旅游作文

参观完故宫,能让我们感到自豪,中华的历史不谓5000年,人民是智慧的,但在美丽的世界背后也总会有不为人知的百姓的付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北京故宫旅游作文,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中秋节我们全家去北京游玩。北京的名胜景点很多,有“恭亲王府”“十三陵”“八达岭长城”……但令我印象最深的却是故宫。

故宫又名“紫禁城”,是古代帝王的“家”。来到天安门前,我们第一眼就看到了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照片。经过内外两座金水桥时,我发现当中的那座桥面上雕满了精美的龙纹,据说只有皇帝才能走那里。皇后也可以走,不过只能走一次,而且还是只有当上皇后第一次入宫时才能走。左右两边的金水桥分别是给文武官员走的。其实金水桥最大的用处不是用来让人行走,而是用来救火的。一旦后宫失火,金水桥下的水可就派上了大用处。

过了金水桥,就会看到高大的午门站在面前。午门的大门上布满了铜钉,我数了下,一共九排每排九个,九九八十一颗,体现了九九归一的皇家排场。说到午门,你一定听说过“午门斩首”这个词。以前在皇宫里犯了事会被处罚,稍重的会被廷杖,再重的则被杀头,被判杀头的便会被推出午门斩首。不过真正斩首的地方并不是真的在午门,而是在菜市口附近,皇帝和别人一样,谁都不会在自家大门口杀人呀。

过午门,面前出现三座大殿。第一个看起来金碧辉煌,是皇帝上朝用的,叫太和殿,屋檐上有十只可爱的小兽;第二个殿比第一个小了一半,叫中和殿,屋檐上有八只小兽,据说是给皇帝中途休息用的;第三殿更小了,叫保和殿,屋檐上只有四只小兽,是用来摆放器具的。

宫殿面前的广场上有两只大缸十分引人注目,一口金光闪闪,一口却十分黯然,对比十分鲜明。相传难看的那口正是八国联军攻入紫禁城时用刺刀刮去了上面的金粉,才变成现在的模样。

路过许多个景点后,我们来到九龙壁前面。只见每一条龙都张牙舞爪,非常逼真。这一大片画中有山有水,水中,白龙把水搅得天翻地覆;地上,黄龙把大地打得天崩地裂;空中,龙儿翻云覆雨,仿佛整个天地都被它们主宰着。

随后我们又去了皇帝的御花园,只见那里假山奇石林立、珍花名木葱翠,宛若人间仙境。瞧,面前这座假山足足有七米之高,蔓藤爬满山体,绿得令人心旷神怡;这片池塘,水流缓缓,像一条透明的丝带轻抚着水面。我们去的时候虽然刚下过雨,天却依然很热,坐在阴凉的树荫下,听着婉转动人的鸟鸣声,觉得世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此。

时间一转眼就到了黄昏,当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故宫时,我的双腿已经走得僵硬了,而事实上我们仅仅游览了故宫的一条中轴线,还有众多的故宫景点都还没有来得及去。不过我丝毫没有觉得累,我的脑海里那故宫的雄伟、霸气不断翻涌,难以忘怀,我胸中不由得升腾起一种中华儿女的自豪感。

历史车轮碾下一条长长的轨迹,故宫经历一次次风雨,屹立于北京近漫长六百年。所有繁华的词语都是用来修饰浩大的紫禁城。我踏入北京故宫,人群的拥挤使我匆匆瞥过午门一眼,却在内心禁不住的感叹它的三峦环抱,五峰雄起,气势雄伟。

继续跟随导游走向太和殿,屡经焚烧,殿内却依然富丽堂皇,皇帝的龙椅在殿中显得那么威严不可侵犯,不论历经多少年的沧桑、入侵,它给人的感觉依旧展现高贵,威德通四方。我并未在太和殿停留多久.我向往的是每任明清皇帝批阅奏折的乾清宫。

乾清宫檐下上层单翘双昂七踩斗栱,下层单翘单昂五彩斗栱,饰金龙和玺彩画,三交六菱花隔扇门窗。堂皇背后却是悲惨含冤的“壬寅宫变”的发生地,当年十余宫女因不堪劳累企图勒死嘉靖帝,后因胆小宫女告到方皇后里,嘉靖帝被方皇后解救。但嘉靖帝宠爱的并不知情的曹端妃却因为方皇后的嫉妒怀恨,被凌迟处死。我不知道当时曹端妃真实的心理,但我也敢揣测几分,她可能有希望在里,希望皇帝可以解救她,但她也是绝望的,与她相伴的枕边人迟迟未醒,自己会被残忍的凌迟处死。皇帝是深喜端妃的,等他醒来,宠爱的妃子不在,他剩下的流年只会羽化成思念,沙漏流转的时间已是人世变迁,纵然他是皇,也无法阻止宫斗和爱妃的离去。权位金钱是无用的,它可以买到国家的安康,却从来没有一位皇帝靠着权位得到真情,仍是要向百姓一样经历生死。恶有恶报,方皇后最后也在寝殿被烧死。许是嘉靖帝的报复,亦或上天佛祖的忍耐至极。

紫禁城固然壮观令世人惊叹,但它的背后也只是百姓的眼泪、汗水;历任皇帝妃子大臣的丧命之地。

怀着沉重的心,走入御花园。古柏老槐与奇花异草,星罗棋布的亭阁与横纵交错的石子路,不失宫廷大气,也不失幽静典雅。春日的海棠花飘落,宛如红色雪花一般,悠悠然的落下,不带一分沉重,如此,我的心情也瞬间开朗起来。从未见过紫色的藤萝,只是满眼紫色,好像是大瀑布一般的落下。这里风景优异,令我流连忘返。不谓乾隆皇帝写下“负冰锦鬣游文沼,试暖文禽绕鱼堂”此句。

参观完故宫,我真的犹为感到自豪,中华的历史不谓5000年,人民是智慧的,但在美丽的世界背后也总会有不为人知的百姓的付出。富丽堂皇的故宫给我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比任何其它景点的印象都要深刻。

研学团“占领”博物馆:故宫门票提前7天也抢不到,门口黄牛要价翻6倍

今年暑假,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好似全国各地热门点的博物馆,都拥有了相同的烦恼:真的太红了,人太多了!

进馆要预约,名额还很难抢,看展要排队,“人从众”爆满的场景早已成了常态。尤其是暑假期间,博物馆迎来了四面八方蜂拥而至、被冠以各种主题的亲子研学团,瞬间成了文旅行业中又一赛道的顶流,研学热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抢不到啊,根本抢不到”

最近的故宫,到底热门到什么程度?

“每日限流三万,需要提前7天实名预约抢票,定好了闹钟到时间几台手机一起刷,一连已经抢了三天,可真的还是抢不到。开始进不去,等刷到,已经显示预约满了,根本抢不到……”宋先生已经订好了下周和孩子去北京的机票,无奈就是一直抢不到故宫的门票。他通过北京的朋友打听,门口黄牛的要价也已高涨至6倍了。

就像是典型的围城效应,想去故宫的人觉得现在连预约成功都成了奢侈,而很多预约成功抵达故宫的人却表示,40摄氏度高温下的北京,从一大清早开始就是人挤人汗流浃背排队进宫的壮观场面。“人都要热化了,这种‘高温+高湿’的沉浸式体验,真的吃不消。还没有来的人,还是缓缓来吧。”去过的人都这样发出建议。

本想赶在暑假正式来临前,来一趟错峰游的方女士,还是低估了国人到访北京旅游的热情,尤其是对于游览故宫博物院的热情。

“幸亏报名早,孩子的门票总算有了着落,我们大人门票预约不到,只能故宫外面转转。这次一同去的有3个孩子,研学营无需家长陪同,就让孩子们自己去了。”

方女士的儿子在7月2日早上8点抵达东华门后,迅速换上了研学营的营服,背起书包,拿着本子和笔,开始了故宫一日游的探索之旅。由于研学带队的老师会随时在家长微信群里播报活动照片和视频,家长们开玩笑地说,好像跟着也云游了一番故宫。

在一个北京研学小程序上,一份名为“小皇帝的一天”的研学套餐日营售价为480元,销量已经超过1.5万份,而这仅仅是众多研学机构中的冰山一角。

人潮拥挤的不只是故宫里面,还有故宫外面的烤鸭店。

排在北京必吃榜上的四季民福餐饮店,被称之为“可以看到故宫的烤鸭店”,一般外地游客来北京都要来打卡一下。

“你知道夸张成什么程度吗?我是早上9点半去现场取的号,看到店里面就已经很多很多人了,一大早就开始吃烤鸭,也是惊呆了。等啊等,一直等到下午3点半才轮到……”方女士说现在为了吃个烤鸭,真的是突破了极限。据说这家吃烤鸭的店是从早上营业到晚上的,唯一不变的是排队的队伍一直都很长。而且网上也取不了号,只能去店里拿。

除了爆火的故宫和周边餐饮之外,国内其他的博物馆情况几乎也都差不多。

打算7月底带女儿去西安玩几天的周先生说,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名额也非常难预约。虽然免费,但博物馆每天限流1.2万人,每天4个整点开始放票,只能提前3天开始抢票。

“名额几乎都是秒没的,原来大家说的难预约都是真的。”周先生通过在旅行社的朋友了解到,暑假的确是人流井喷,名额又紧张。旅行社现在组了一个讲解团,游览基础馆之外再增加了一个珍宝馆的参观,费用是198元/人,据说约到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不过到底约不约得上,也要提前3天才知晓。

想去苏州博物馆的刘惠,遇到的也是同样的烦恼。在预约平台的官方公众号上,近7天的票已经全部显示“无票”了。

现在的娃,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研学旅行热潮的背后,是近10年来国家政策的支持。

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3年,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2023年8月,下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后来又在义务教育“双减”的背景下,加上新一代父母教育理念的革新,催生研学旅行市场一路高涨。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一组关于研学旅行数据:2023年研学旅行人数为480万人次,2023年增长至494万人次,在2023年更是突破了6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对于自己为什么会给孩子报研学团,周先生给大家算了这样一笔账:每年暑假带娃出行,已经成了现代家庭的刚需,但家长和孩子之间未必能看中一个地方,而且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以一家三口来算,每人的花费是3000元,那么总计就是9000元。现在市面上的研学旅行,通常都不用父母陪伴,孩子由老师带队和同龄人一起出行,花费虽然可能需要4000多元,但是相比较家庭花费的总支出,还是省下了四五千元,而且爸妈和孩子都有了相对的自由和放松。对于研学机构、孩子和家长三方来说,可以说是契合了彼此的需求点。

而此前疫情三年被困住的步伐,到了今年暑假,终于得到了集中释放。这或许也解答了为何从官方到企业、到家庭,研学旅行在这个夏天,代替了以往火爆的露营出游方式,抢占了文旅行业新高地的原因。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江月

【团购】奉旨读书!纸上趣游我要去故宫系列,故宫官方宣教团队,给孩子系统讲解故宫

故宫不仅仅是建筑艺术之大成,还融合了文物、典籍、历史、文化,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中华文化大宝库。早在1987年,故宫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讲真,虽然故宫是必游之地,但是说到参观故宫,不知道有多少爸爸妈妈和亮妈一样,还是有些头痛。

我们当然知道故宫博大精深,无论是从历史、古代建筑、还是珍藏文物的角度来讲,都大有看头。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讲,故宫那么大,相似的院落,大同小异的建筑、还有房檐、庭院以及墙壁上的神兽与雕刻……但是究竟都有什么讲究,又或者内含什么奇闻趣事,我们还真是说不上来。

但故宫背后蕴含讲不完的故事和数不尽的知识,是一本中华文化百科全书。认识它(故宫,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

故宫既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这里有世界最大规模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没有快捷、高效、便利的办法帮助孩子游览故宫所有的开放区域甚至未对外开放的宫殿、区域,以让大家一饱眼福?

今天,亮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文化大礼,让小朋友们足不出户就能“云游”故宫,了解紫禁城的奥秘。

这份大礼是故宫博物院和中信出版集团合作,在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宫博物院建院95周年之际,为全国小朋友精心打造的我要去故宫儿童读本和同名公益视频课,以图书的形式为孩子系统讲解故宫,加上公益视频课辅助阅读,带孩子走进非同一般的紫禁城。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说:“‘我要去故宫’公益视频课,与其同名的系列童书也已经出版,会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