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我五一想旅游,你妈给的月嫂费正好够报旅游团”“好”
0分享至不知道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大家过得怎么样呢?五一小长假是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两个节日合并在一起以后才产生的一个小长假,除了春节和国庆以外,五一小长假堪称是中国第3长的法定假日。也是除国庆和春节以及双十一双十二以外最大的购物以及外出狂潮。遇到这样全国人民都一起休息的时候,当然少不了呼朋唤友一起出去大吃大喝一顿。有工作的人在这种时候是最有底气的,因为拿着自己堂堂正正赚来的工资,日积月累攒下的钱,交着一群处的好的朋友,一起聊聊知心话,说说最近发生的大事。但也有一些人,拿着并不多的积蓄打肿脸充胖子,非要叫几个人一起出去玩,最后玩了几天下来,肚皮空空、脑袋空空、钱包空空。有时候这样的行为并非自愿,而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看着大家都出去玩了自己不去。一来一个人呆着也无聊;二来大家都出去就自己不出去,多多少少有一些显得不合群。因此主动的、被动的,就都有了一些出门的理由。出门散心,不管是旅游还是购物,对于长期待在压抑的工作室工作的工薪阶层来说,无疑都是一种最好的释放。对于学生阶层来说,这是疫情以来唯一一次出门不需要出门条的时候,也是长时间封校以来的一次释放。压抑了许久的情绪,终于在这一刻都得以释放。人的情绪一激动就容易冲动,人一冲动就容易产生报复性消费以及超前消费。
所谓的报复性消费就是在消费能力被严重打压以后,突然得到释放而爆发出的一种消费欲望和消费行为。而所谓的超前消费,就是拿着自己未来的钱花在当下的消费上。这两种消费行为都不是一种理性的消费行为。不管是拿着自己未来的钱在当下消费,还是拿着别人的钱来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这些钱都不是当下的自己应该享受的。儿媳怀孕,婆婆不照顾月子从小冉进门以来,婆婆就对小冉不太待见。因为婆婆知道小冉和自己儿子在谈恋爱之前也处过对象,甚至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双方都已经把彩礼嫁妆的事情谈妥了,最后却突然出了事,婚没有结成,两人也分道扬镳了。
这样的事在老一辈人的心里,尤其是一个过不去的坎儿,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越是这样模糊不清的状态,越容易让人浮想联翩。也正因为对真实的情况不清不楚,小冉婆婆才一直都对小冉抱有成见,甚至小冉进门的时候也没有给过她什么好脸色。小刘对当时的情况是一清二楚的,在结婚之前,小冉就和自己兜过底。知道妈妈对于这样的事情无法接受,所以小刘宁愿选择含糊不清,也不愿意把事情的真实情况告诉妈妈,因为这样只会让妈妈对小冉的成见更大。私底下小刘是很心疼小冉的,因为他知道小冉这个人没什么心机,对别人说的话有容易相信,所以被现在社会上会说花言巧语的男人骗,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这些事他只能深埋于心里,对于妈妈跟小冉之间的爱恨纠葛视而不见,对小冉异样的关怀也不能在人前显现出来。正好最近这段时间小冉坐月子,他有了名正言顺对小冉倍加关怀的理由。
都说女人的月子仇是能记一辈子的,小刘也知道小染这人比较感性,别人对他的好他会千方百计地返还回去,别人对他的不好,她也能够记一辈子,所以他一直在试图从中调和。只求妈妈不要做得太难看,在小染坐月子的时候,好歹能够搭把手照顾一下。但妈妈也是被小刘哄了一辈子宠了一辈子的人,要让她心甘情愿地给自己一直看不顺眼的儿媳妇伺候月子,这对于她来说是万万不能接受的。所以无论小刘怎么劝说哪怕说破了嘴皮子,妈妈也还是不愿意伺候小冉坐月子。小刘每次去看小冉的时候,都看见她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窗前,煞是可怜。
娘家人看不下去给了月嫂费小冉的情况不是只有小刘一个人知道,但凡是经常往小冉那间病房里经过的人,对她的情况都有目共睹。谁都知道小冉的婆婆不待见她,也知道小冉每天坐在窗前发呆什么事情都不做。见到第一次小冉妈妈还以为小冉是不太适应孩子不在身上的感觉。远处也安慰了几句,也就没事了。可每一次来都能见到女儿这样失魂落魄的样子,见多了心里不免得有些担心起来,自己女儿该不会是得了很多人说的产后抑郁吧?知道女儿在婆家的情况一直不太好,又不是有一个护着她的丈夫,估计早就被那个婆婆坑得连渣都不剩了吧。而且自从小冉生下孩子以后,她就再也没有在医院里见过小冉的婆婆,女儿现在的样子她能理解。
但是理解并不代表着接受,要她理解女儿现在这个样子可以,但是要让她接受女儿这般失魂落魄的样子,当妈的实在做不到。心里满是担心,小冉妈妈回家一合计,让丈夫先把自己的养老钱拿出来给女儿请月嫂。但这事儿,当妈的只能尽力,最后的选择权、决定权还是得交到女儿手上。所以小冉妈妈给小冉转了钱以后,就给她打电话说卡里有给她请个月嫂的钱,但是至于要不要请,请谁还是让小刘和小冉小两口自己决定。婆婆要求儿媳把月嫂费给自己五一出去旅游,儿媳爽快答应晚上小六回家吃饭的时候,顺带跟妈妈提了一嘴,谁知道小冉婆婆这就惦记上了。
第二天一早就拎着满满的鸡汤来医院里看小冉,小冉刚看到还以为自己眼花看错了大吃了一惊,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婆婆终于转性了?可聊了几句话才知道,婆婆这是冲着自己刚拿到的月嫂费来的。“儿媳,我五一想旅游,你妈给的月嫂费刚好够报旅游团。”就是小冉自从嫁进刘家以来,第一次听到婆婆叫自己儿媳,没想到却是为了钱。小冉心中气愤不过,当场就吼了出来,“妈你是不是从来当我不存在?要钱的时候就只管找我,也不管我是在干什么。以前我也忍了,但现在我在坐月子啊,你不来帮忙就算了,还趁着这个时候来问我要月子费出去,我是哪里做错了?还是说我嫁到这里就是个错?让你要这么对待我?”
“你没错?你要是没错的话,为什么以前的那些事你没胆量告诉我?有本事做你就别怕人说,也别怕人心里膈应瞧不起你。”见到小冉把话挑明了说,小冉婆婆也不再藏着噎着了,直接就告诉了小冉自己对她心怀芥蒂的原因。这话堵得小染无话可说,心里又气愤又无奈,当场就低下头悻悻地哭了起来。那些事是个女人都不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但这是当时的自己能看到的吗?自己现在也后悔呀,可是这有用吗?“好”小冉哽咽着说出了这句话。知道自己一直接受不了的过去,也是婆婆心里的一根刺。小冉顿时。理解婆婆为什么这么做了?但这可以是她不接受自己的理由,却不能是她对自己如此薄情寡义的借口。小冉接受婆婆对她的不容纳,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原谅婆婆对自己的薄情。
妈妈对于自己媳妇儿不待见小刘一直都是知道的。直到媳妇儿哭着打电话跟他说自己受不了这委屈,他才知道原来妈妈背着自己还做了那么过分的事。当场就把刚坐上火车的妈妈一个电话叫了回来,让她当着小冉的面把话说清楚了,直到两人都能坦诚相对并且承诺把儿媳的月子伺候好了,以后好好对待小冉,这才放人。沟通可以增进了解,也能化解误会中国有句古话叫人心隔肚皮。就拿这一屋子的人来举例说明。此时此刻,每个人的心里在想什么?每个发言的人的出发点和动机是什么?其实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不管是一个公司的团队还是一个家庭,或者是夫妻两口子过日子,甚至是两个小年轻谈恋爱。走着走着,人与人之间总会产生很多的疑问,猜疑,疑惑,不放心,不理解。这个时候就需要沟通。
中国还有一句谚语叫瓜田李下。说的是,当你路过瓜田的时候,不要蹲下来系鞋带,当你走过李子树下的时候不要伸手摘帽子。以免引起误解,你本来是蹲下来系鞋带,旁边看着的人还以为你要偷瓜。你本来是顺手摘了一下帽子,别人还以为你在偷人家的李子。问题是,在生活和工作的过程当中,我们难免很多时候,刚好走到瓜田里的时候,鞋带松了走不动了,刚好走过李子树下的时候,我们的帽子快掉下来了,我们不得不扶一下。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去解释,需要去沟通,告诉别人,我在瓜地里面蹲下来,不是偷瓜,是在系鞋带,我在李子树下不是偷李子,我是在扶帽子。事实上在生活和工作的过程当中,有50%以上的矛盾和猜忌都可以通过沟通来化解。正因为沟通具有如此高的价值和在人际关系中的巨大作用,沟通才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亲密之人的沟通,更加不可忽视。
关系越亲密,就越想要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对对方越了解,才能进一步培养与对方的亲密关系,这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同样,不沟通和关系破裂也可以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看你怎样去选择,怎样去对待。如果你是小冉,你会怎样面对这个对自己心怀芥蒂却又不愿意沟通的婆婆?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