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对澳大利亚沙漠的新展望 澳大利亚的水系特征是什么

对澳大利亚沙漠的新展望

我很荣幸地被邀请作纪念格里菲思·泰勒的报告。尽管我是在泰勒教授退休后才认识他,但我恰好是同泰勒教授私交笃厚并且人数正在谢世减少的学者之一。把我们结合在一起的首先是对研究澳大利亚沙漠共同的兴趣和强烈的爱好——也就是今天讲演的题目。

澳大利亚最古老的沙漠景观

大自流井盆地中的现代干燥地形的开始发育时间可追溯到约1.3亿年前的早白垩纪,当时的澳大利亚大陆与南极洲大陆尚连在一起。浅海水侵入了澳大利亚六陆广大地区,把这块大陆分割成三部分。在海水侵没的地区产生了海相沉积物,形成相对平坦的海底地形。继之而来的海退使这里地面出露海面,呈现出地面海拔极低的景观,平缓的地形笼罩着广大地区。

那时的世界陆块位置是对大陆潮湿气候起作用的因素,但其原因还没有全部弄清楚。如在五、六千万年前,澳大利亚大陆与南极洲大陆仍然相连,后来它们分离,前者迅速向北漂流。再则那时海水温度比现在高,对有孔虫目foraminifera的氧同位素分析表明在早第三纪时,澳大利亚南部海水温度是非常暖和的,这也许是形成整个大陆潮湿气候的原因。

与推断的湿热气候相对比,还可直接从早第三纪古生物研究获悉澳大利亚内陆是炎热潮湿的。如哈里斯H2rris曾详细论述了一些微生物群系;他找到一些和热带、亚热带植物有亲缘关系的种类;另外,矿物化学家已断定需要炎热潮湿化学环境的硅结砾岩组形成于此时。

从刚才简述的地貌迹象来看,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指出:在大自流井盆地内,重要的砖红壤化时期是出现在长期强烈风化和硅结砾岩形成期后面。从对西澳大利亚州广大地区详细考察结果可说明砖红壤化作用是出现在硅结砾岩形成后。这种硅结砾岩/砖红壤展序一般分布在澳大利亚整个干燥区和大陆的其余少数地区。

虽然澳大利亚内地到处可以发现发育良好的砖红壤,但是绝大部分砖红壤化还未达到所需要的氧化铁高度集中,或发育良好的独特砖红壤豆状构造形态,其原因之一无疑是地表岩石普遍含二氧化硅多,含铁量少——尤其是在大自流井盆地区。另外,原母质中所含的大部分铁在较早的硅化作用时期已被迁移走了。

自晚渐新世开始,地质构造活动影响到除西部较稳定地区以外的澳大利亚大部分内陆地区。科迪洛地面已缓慢地翘曲成一连串的背斜、圆丘和构造洼地;相邻的内陆平原也被这次构造运动分成许多分散的构造单元,其中最大的就是埃尔湖盆地。澳大利亚东半部内陆地区的主要水系类型是这次构造变形的结果。自此以后,相对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化。

晚中新世/上新世的干旱化

现在已可以证明,到中中新世时,大面积的砖红壤化已停止。促使砖红壤化结束的条件是气候梯度陡变所引起的气候逐渐变化和澳大利亚大陆上空发育的高压系统,导致其气候类型与今天相接近。在整个晚中新世和上新世时期,内陆由潮湿变干旱。构造洼地中的湖泊干涸了,埃尔湖盆地水面缩成内陆海,遗留下广泛分布的盐层和石膏层。

整个澳大利亚在晚上新世时一般气温降低,这个趋势与中新世以后明显的干旱化结合起来,使澳大利亚内陆晚上新世气候比今天干冷。

澳大利亚沙漠沙丘的一般特征已早为大家所洞悉。纵向沙丘覆盖了广大地区,这些独立的沙丘相互平行,延伸了较长的一段距离:辛普森沙漠中的沙左竟毫不间断地延伸了300余公里。虽然每个地区的沙丘似乎都是以直线方向前进,但从更大范围观察,这些沙丘都具有同一中心的倾向性,沙丘形成与大陆上反气旋旋涡活动所控制的盛行移沙风向完全一致。

沙丘系统开始发育的时间还不清楚,但从构成这些沙丘上的沙粒而言,它们在200多万年前的上新世时可能还是流动的。今日沙漠景的大多数沙丘是晚更新世冰期时,塑造沙丘活动的产物,当时这些地区气候是较干燥的。

湖泊的新月形湖lunettes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