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调研:多元经营 打造品牌 澳大利亚 博物馆

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调研:多元经营 打造品牌

在本馆员工不能满足工作需求的情况下,可按合同制吸收社会兼职人员进行项目制合作,或由博物馆志愿者承担部分配合工作。整合后的部门工作效能明显加强,灵活的人力资源机制也大大降低了博物馆的人力运行成本。

专注观众分析与差异化服务

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面对参观需求不一致、宽泛且多特征的观众群体,观众服务部做了专门分析:为博物馆“绘制”典型观众模型,分类分析不同观众群体的特征及参观需求,并以此为指导意见,开展针对性的博物馆展陈设计、服务推广规划及博物馆产品整合等系列工作。

观众体验部会安排志愿服务人员在中央大厅随机采访来访观众,对博物馆的展览展陈、服务细节、需求与构想进行沟通,定时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集中分析。同时也为满足不同的观众服务需求,博物馆提供定制化服务,推出了精细化的讲解定制服务项目,观众可以选择预约1小时专属定制参观路线,同时也可享受餐饮休息和博物馆商店的优惠服务。

由于澳大利亚的多移民社会属性,博物馆特别关注为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提供专业化服务,并提供多语种的定制化接待讲解,体现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尊重。观众群体分析得到大量的第一线样本信息,对博物馆后期的各项工作开展都大有裨益。目标结果的清晰呈现,得益于多年来积累的观众调查和客观营销分析,当然具体工作方法也有许多是在过程中调整摸索的。

多元经营,分时分区营销

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是从属于联邦政府的政府内部门之一,由通讯与艺术部CommunicationandArtdepartment直接拨款管理。由于文化事业预算波动及多种原因,政府拨款的数额并不固定。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博物馆自身的稳定发展,尤其需要寄望于在商业方面强有力的自身造血机能,这也成了衡量博物馆运营水准的重要标志。

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的商业发展部,将博物馆的公共资源进行了有效调动,利用分时、分区营销的方式,创造稳定的赢利点。如利用博物馆公共空间,闭馆之后开放给社会团体和个人,举行招待会、发布会、晚宴等活动。报告厅除了举办本馆的活动,也广泛与社会单位合作,举办论坛、演出等活动,为博物馆的品牌推广推波助澜。由于博物馆建筑处于城市核心的Acton半岛的顶端,拥有绝佳的地理位置和风景,是欣赏堪培拉的绝佳地点之一,使得咖啡厅成为吸引眼球的热点,预约经常需要排队。

系统工作模式:从策展到品牌传播

博物馆的核心产品是输出高质量的展览,但力图将博物馆打造成优质的文化品牌,需要更为宽泛的工作视野和严谨有效的工作模式,同时也需要不断的进行工作成果累积。展览并非孤立存在,

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及其土著艺术陈列

开阔的展厅里,一位父亲俯身对孩子悄声低语着,并不时举起手臂指向展墙。墙壁上是一幅色彩绚烂、布满圈圈点点的画,鲜艳而奇特。那是来自澳洲沙漠的土著艺术作品,彼时恰好在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内对公众展出。

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位于首都堪培拉的艾克顿Acton半岛,临近风光秀美的格里芬湖,是澳大利亚第一个社会历史博物馆。它探讨的主题可以概括为吾土、吾国、吾民,关注的三大题目包括:澳大利亚的土著历史文化、1788年以来的澳洲历史和社会、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等。

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的建筑主体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艺术品,建筑设计创意新颖、风格活泼,建筑线条简洁明快,配以五颜六色的外墙装饰。从空中鸟瞰,整幢建筑半绕着名为“澳洲梦”的中心花园,似贝壳的螺旋。从博物馆入口上方延伸出去的,看似过山车轨道似的构造,最高处达30米,既有遮风挡雨的实用功能,又是澳大利亚历史曲折跌宕的象征。2001年该建筑曾获世界最佳公共建筑奖——“蓝图建筑风格奖”图1。

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成立于1980年,但却直到2001年3月11日才正式对国内外游人免费开放。虽然年轻,它的诞生却历经了百年的酝酿和一个世纪的波折。整个20世纪,建立国家博物馆的动议接连不断地被战争、经济危机和政府迟滞的不作为所扰乱。1975年闻名的皮戈特报告最终带来1980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案的通过,自此国家博物馆开始了正式的收藏之路,并继承了澳洲政府和澳大利亚解剖学研究所AustralianInstituteofAnatomy的收藏。在博物馆对外开放的第一年,观众访问量就超过了100万今天堪培拉的人口数量也才只有30余万。

国家博物馆拥有庞大的观众访问群体,大多来自其他州,每年有8万左右的学生群体到访,相对固定。在老师和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他们利用丰富的博物馆资源,进行现场学习,参加各种活动。

2006—2011这5年来实际观众的平均访问量达到1,071,006人,大部分访问者来自首都城市之外的地方,以下是这5年来参加各个类型展览或活动的观众访问量情况见左页图表。

图表显示,常设展览吸引了相对固定的观众数量。观众中数量最为稳定的是在校学生,每年都保持在85,000人上下,他们来自澳洲2000多所学校,已经形成相对固定的良好的观众来源。博物馆针对他们也开发了很多的教育活动和项目,受到他们的欢迎图3。

说起澳洲的博物馆,就一定要提到惠特拉姆。1972年12月,爱德华·高夫·惠特拉姆成为澳大利亚工党总理,他在任的3年内,给澳大利亚各领域的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其中包括艺术、教育、环境以及城市规划[2]、外交和土著事务等等,他提出的诸多动议,对澳大利亚博物馆产生了深远影响。

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的建立要归功于1975年向惠特拉姆政府递交的皮戈特报告。

惠特拉姆政府任命彼得·皮戈特为委员会主席,调查澳大利亚各类博物馆的总体情况,次年做出的这份报告,是澳大利亚博物馆界公认的对澳洲博物馆具有重大深远意义的文件。

皮戈特报告发现,澳大利亚缺少一个专门致力于历史的主要机构,于是建议在堪培拉建立澳大利亚博物馆,以呈现前文提到的三大主题,其中第一个即是“澳大利亚土著人”。由于早期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馆长们大多是生物学家或地理学家,博物馆的中心自然也与此相关,早期博物馆对人类发展也抱有兴趣,但却是从进化的角度加以关注,所以报告说他们将土著人描绘成“人类进化过程中早期阶段的活样本”[3]。

其实这种对待土著人的态度并非只在澳洲存在,美国、法国、英国的博物馆也都有相似的看法。在澳大利亚博物馆看来,土著文化深深地禁锢于人类学和自然历史的模型之中。所以自然地,委员会总结道:“我们提出在澳大利亚设立一个新的全国博物馆……最重要的理由是,我们相信要从一个更广阔更公平的视角来看待土著人的和欧洲人的澳大利亚。”[4]

目前,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有五个常设展览,分别为“最早的澳洲人:土著和托雷斯海峡岛民展”FirstAustralians:GalleryofAboriginalandTorresStraitIslanderPeoples、“永恒:澳大利亚情感故事”Eternity:StoriesfromtheEmotionalHeartofAustralia)、“古老的新土地”OldNewLand:Australia’sPeopleandEnvironment、“澳大利亚旅程”AustralianJourneys和“里程碑”Landmarks,分别展示了早期土著人在这块大陆生活繁衍、欧洲白人移居澳洲、澳大利亚联邦成长的历史。常设展览目前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最早的澳洲人”展厅是其中面积最大的。

“最早的澳洲人”展品量达1万件,博物馆每年会更换其中某些作品,对展示内容稍加调整。在展览中,国家博物馆利用跨学科的多种方式展示6万年来土著人和托雷斯海峡岛民的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及其与土地的纽带关系。

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是在充分咨询各地土著部族的基础上完成此展的。他们对展品进行细致的研究,并驱车万里不辞辛苦地多次往来于大洋洲各处的土著社区,咨询艺术品背后事件的始末,不放过任何细枝末节。有时仅仅为了几个标签文字的改动,工作人员要多次邮递标签,直至土著部落首领或相关人完全同意修改意见。对土著文化的高度尊重和理解是展览成功的极大原因。

展览对于有关敏感或仍有争议事件的艺术品,并不讳莫如深,而是真实地加以展示。国家博物馆也并不自作主张地进行“议程设置”,通过带有偏袒意味的陈列代替观众作出判断。虽然主要代表了土著人的视角和观点,展览在某些事件描述方面还是采用全面的叙事,让观众自行判断,进而得出结论。

另外,传统与当代土著艺术展品的交叉展示也是展览的另一特点。该展还设立了一个藏品开放空间,选取国家博物馆浩渺藏品中的一部分进行单独展示,为土著社区提供了接触土著艺术品的私密空间。通常这些艺术品并不对外开放。

除去这些特点和长处,某些展区的标签排列繁复,说明内容稍嫌复杂,博物馆未来还需要在这方面多加改进。

作为大洋洲第一个社会历史博物馆,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以自身丰富的藏品资源和有力的策展力量成功展示了土著主题展,吸引了大量观众。其对土著艺术文化历史的尊重和承认是展览获得成功的精髓所在,这种精神深植于国博的各项工作,并扩大到其他各类展览。

[1]澳大利亚时尚风情,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http://eladies.sina.com.cn//98017.html

[3]皮戈特报告,第16页。

[4]皮戈特报告,第17页。

[5]卢美术馆学概论,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版,第158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