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最新34省市旅游形象定位及LOGO合辑 黑龙江旅游主题形象定位是什么样的

最新34省市旅游形象定位及LOGO合辑

原标题:最新34省市旅游形象定位及LOGO合辑

中国各个省份的旅游LOGO与宣传口号都是什么呢?

文章来源|标志情报局ID:logonews-wx

一个形象定位及其LOGO设计精准与否,标准有二:一是为此地量身订做的,第一感觉让人怦然心动,非他莫属,别人无法重复使用;二是反向推之,别人一想,说的就是它。

“好客山东”基本如此,中国各省市旅游形象定位宣传语中最精准、最贴切、最深入人心、最有影响力、最贴近市场的,就是“好客山东”,“好客山东”开创了省域化形象定位的新纪元、新标杆、新高度。但是,最新的山东旅游形象在“好客”之外,又多了一个“文化圣地,度假天堂”。如果说“好客山东”是一个比较泛化、感性的概念,那么这次的“文化圣地,度假天堂”也算是跟对了文旅发展方向和度假市场潮流,有了明确的具体产品指向,只是又回归到了最早的“一山一水一圣人”和“仙境海岸”的初期阶段,问题是对于曲阜、青岛等的认知,旅游者已了然于胸。再者,如果说“文化圣地”还勉强过得去,那么不妨反向推之,提及“度假天堂”,l有谁会想到是山东?

称“大美”者原有新疆、青海、陕西三个省区份,且不说“大美”之表述精准与否?三个“大美”所指向的就是资源的雷同化与产品的同质化,而旅游追逐的只有差异化,照此说来,如何特立独行、独步天下?还好,新疆幡然醒悟,改用了“新疆就是个好地方”这个口耳相传、妇孺皆知、感性化和感知力极强的歌名,这是最棒的——简单,熟稔于心,有想象空间,名人代言,便于传播。至于“美好”,有两个省份都在用,试问:谁不美好?这个定位过于泛化,不留丝毫特定痕迹,一点都不美好。

更有甚者,有些地方形象定位时常在变、飘忽不定,换领导就换口号,甚至于搞起了“千里、广大”“三九大”之类的字谜游戏:一不能相对稳定,二让人费解,如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如何耳熟能详、传之久远?

近年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各省都开始慢慢的注重对外的品牌形象建设。打造主题突出、传播广泛、社会认可度高的旅游品牌,建立多层次、全产业链的旅游品牌体系,对于一个旅游目的地、一个城市、一个省份乃至一个国家都至关重要。

其中旅游LOGO与旅游宣传口号是不仅是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精准表达,也成为旅游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国各个省份的旅游LOGO与宣传口号都是什么呢?

返回搜狐,查看

旅游目的地形象

旅游目的地形象用手机看条目扫一扫,手机看条目出自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旅游目的地形象(TouristDestinationImage,TDI)目录1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含义2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1]3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特征[2]4旅游目的地形象内在维度[3]5参考文献[编辑]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含义

自从20世纪70年代初Mayo提出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以来,研究者们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学者们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定义。Hunt从纯粹主观的角度理解,认为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人们对不在其中居住的地区所持有的印象。Walmslely从目的地的角度提出了设计性形象的概念,他认为目的地形象是对目的地内道路、小区、标志等“可见的物质的”风景要素进行规划设计。Kofler等人则从旅游者和目的地之间信息沟通的角度,提出了发射性形象和接受性形象的概念。发射性形象是对任何人都可获得的有关地区的观念和印象;接受性形象是在发射的信息与消费者个体的需求、动机、经历及其他个人特征间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旅游目的地形象一般认为是旅游者、潜在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总体认识、评价,是对目的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文化、旅游业发展等各方面的认识和观念的综合,是旅游地在旅游者、潜在旅游者头脑中的总体印象。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的任务是要挖掘旅游地的核心资源,找准当地的资源特色,提炼出能充分展示地方自然特性和历史文化底蕴的形象理念;通过开发特色产品,突出特色,在旅游者心目中形成鲜明独特的印象。

目的地形象可以分为三类,即初始形象、诱导形象和复合形象。初始形象(OriginalImage)指个体通过教育或非商业营销性质大众文化、公众传媒、文献等信息源形成的目的地印象,是内生的。诱导形象(InducedImage)指受目的地有意识的广告、促销、宣传推动影响产生的形象。复合形象(CompoundImage)指旅游者到目的地实地旅行后,通过自己的经历,结合以往的知识所形成的一个更加综合的目的地形象。[编辑]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1]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同时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最终从不同的研究层面构建出不同的形成模型。一旅游目的地形成的影响因素

Walton(1966)将形象形成的信息来源加以细分,他认为人是不可能完全理性的,而是理性和感性交相混杂的,因此决定形象的形成有两大因素即理性分析与感性分析见下图。

1.理性分析:包括信息和分析架构。信息是分析所需的原料。假使消费者为完全理性,且具有高度严密的推理架构,则分析时他们必定以真的信息为基础,从事理性的分析。

2.感性态度:由于人是不完全理性,因此消费者对目标物的一般感受,会成为形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此一般性感受即是态度,而态度又受到文化、政治、经济、个人等因素所决定。

当旅游者在两个以上的旅游目的地进行抉择时,目的地形象会在游客的记忆中出现较为深刻的信息,最终影响旅游者的选择。故旅游目的地良好的形象与口碑宣传极其重要。

Stabler1988则试图将影响消费者形成目的地形象的因子分成需求demand与供给supply因子见下图。根据Mackay与Fesenmaier1997的解释,供给方面所形成的目的地形象就是反映目的地的来源与属性,其与需求方面产生目的地形象的好坏程度有很大的关联。同时,除了需求与供给的因素外,还有很多外在的因素会影响目的地形象的形成。Jenkins1999则认为Stabler模式中的需求因子和Gunn的原始形象相类似,供给因子和归纳的形象相关。

二目的地形象形成的主要阶段

关于目的地形象的形成,最早Gunn1972建构了一个理论架构。他目的地形象形成分七个阶段:阶段1:原始形象(Organicimage)。主要来源为非旅游、非商业资源的信息,如一般媒体(报纸报导、杂志、书籍、电影等)、朋友之间的口口相传等。阶段2:搜索更进一步的信息如推销或广告来修正目的地的形象,这称为归纳形象(Inducedimage)。阶段3:依据形象的比较而形成决定去旅游目的地形象,这称为修正的归纳形象(Modified-Inducedimage);阶段4:到达目的地后形成新的目的地形象;阶段5:参与或体验目的地;阶段6:旅游结束后所做出的反应与衡量;阶段7:形成新的目的地形象。

Gunn强调即使个人从未到过某地旅游过,或从未搜寻过有关某地的信息,在他的脑海中还是存有某些对该地的记忆与形象。Chon1989也指出,当一个人想要进行旅游时,其所欲前往的旅游目的地的最初形象primaryimage即已存在其心中。由此可见,旅游形象在游客心中的形成必须经过原生形象到次生形象,直至最后的最终形象。这与游客个人经验、教育水平、偏好等直接相关。三旅游目的地形象形成的基本模型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构建过程非常的复杂,会因所接收到的信息,与个人特性的差别而有不同的形象型态建构。

1999年,Baloglu与McCleary构建一种旅游目的地形象形成模型见下图。他们认为,目的地形象可以分成:知觉/认知perception/cognitive维度与情感构面;知觉/认知的形象衡量就是对目的地所持有的知识或信仰,情绪affective衡量是指对目的的感觉,而对目的地整体的global形象则是由前面两者所结合衡量出来的。

Kim与Richardson2003对上述的模型加以了说明,认为目的地形象中知觉/认知维度是指对一个地方已知的属性加以衡量,而情感维度则是对一个地方所持有的感觉情绪反应。Beerli&Martin2004认为个人心中对目的地形象的建构,是一个由不同媒介或信息来源,持续累积形成的单一印象,在Gartner1993的研究基础上这些媒介区分为五类:显性的诱发信息(overtinduced);隐性的诱发信息(covertinduced);自发性的信息(autonomous);原始信息(organic);实际的到访该目的地(visit)。

除了由信息形成目的地形象外,个人或称内在因素都会影响形象的形成,因此每个人才会有属于自己的形象感知Beerli&Martin,2004。想要改变原始信息是较难,但却可以透过宣传等方式来影响游客的诱发信息InducedinformationRittichainuwat,etal.,2001。[编辑]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特征[2]1.典型的符号学意义

人类学家莱斯利·怀特认为所有人类行为都源自符号的使用。所谓旅游,究其本质乃是一种借助符号的表征功能来传达意义的人类行为。因此,旅游目的地形象同样具有典型的符号学意义。

首先,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意义依赖于符号系统的表征作用。能指可以被看做已被赋予一种意义的有形自然物,也可以被视为意义的物质形式或物质载体。

所指可以被认为是与能指相关联或赋予能指的意义;其次,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意义与表征它的符号之间存在任意性,关键取决于符号的表征方式。此外,表征旅游目的地的符号必须放在一个系统中才能表征某种意义。2.群体共享性和差异性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套共享的观念、价值和行为准则,一旦产生,就会超越成员个体而独立存在于旅游社群中。正是这一准则,才使旅游活动参与者的行为能为旅游社群内的成员所理解,而且赋予他们的旅游活动以意义。

虽然旅游目的地形象强调的是群体而非个人,但在群体层面上,由于旅游社群中存在多个相互竞争关系的子群体,因而并不是所有旅游目的地形象意义都能在群体成员达成一致。大致可以分为3个层位,即被旅游社区一致接受的“共识性”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子群体对之持有不同观点的“游离状”旅游目的地形象,以及存在于社群冲突中的“争论性”的旅游目的地形象。3.社会根源性和规范说明性

旅游目的地形象一方面源于旅游社群成员的经验基础,同时也源自于社群成员通过传统、教育和社会交流接受和传递的信息、知识和思维模式。简而言之,旅游目的地形象根源于人们的社会互动过程,因而具有社会根源性。同时,旅游目的地形象反过来又可以对旅游社群成员的行为、思想和感知施加一种近乎规范性的说明,即所谓的“规范说明性”。旅游目的地形象会预先安排旅游社群成员个体的行为,同时也会影响旅游社群成员感知,并进而会影响他们对旅游活动的解释和行为回应。这里的回应有时是“顺从性的”,但有时这种行为是“叛逆性的”。4.相对稳定性和长期动态性

一方面,因为旅游目的地形象具有规范说明性,并且会在旅游社群的思想意识中得到巩固;另一方面,由于旅游目的地形象作为一种旅游社群所共享的知识体系,一旦产生,就会超越社群成员而独立存在与旅游社群中,所以旅游目的地形象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以被看成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但是旅游目的地形象具有客观性并不意味着它们是静态的。随着旅游社群就某一问题的直接经验逐渐丰富,旅游社群互动的日益加深,以及大众媒体等社会机构在信息传递等方面发挥作用,社群成员会对原有旅游目的地形象与旅游过程中实际感受之间的差异产生疑问,进而导致社群成员在有关旅游目的地形象意义的认知上产生分化,甚至对原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行修正和重新定位。[编辑]旅游目的地形象内在维度[3]

Echtner和Ritchie(1993)提出了目的地形象概念框架,即属性—整体链、功能—心理链、共同性—唯一性链三个连续链。然而,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行辨析时需要进一步考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