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跟着书本去旅行》 20230915 临沂拾趣——古板栗树和它的朋友们(上) 跟着书本去旅行观后感150字左右怎么写

跟着书本去旅行 20230915 临沂拾趣——古板栗树和它的朋友们上

视频简介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栗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食物,它的做法简单,口感甘甜,深受大家的喜爱。那么,我们常吃的栗子在自然界中会是什么样子?本期节目书本旅行团来到了临沂市的张里庄村,专家将带领大家开启趣味的野外探索之旅,探寻栗子的“本来面貌”。跟着书本去旅行20230915临沂拾趣——古板栗树和它的朋友们上栏目信息

栏目介绍:

跟着书本去旅行

每一期不仅有资深文化学者做全程细致的讲解,给孩子们进行答疑解惑。

还有在线网友一起云旅行,互动问答。

特别逗的是,这些网友有时还会为了一个问题争论起来,哈哈~

纪录片通过读文、走访、体验,让孩子们身处实地,触摸历史沧桑的遗迹,倾听著作者背后的家国情怀。

扫描上方二维码,可直接观看

以中小学课本或经典名著为线索

触摸历史、感知人文底蕴

纪录片每一集都是从一篇课文开始的。孩子们读完课文后,主持人会引导孩子们对课文提出问题。

紧接着,带着孩子们去实地探访与课文相关的地方,尝试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比如在杜甫的诗词中,曾多次提到成都的风雨。

一场春雨让经历过旱灾的杜甫内心充满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喜悦;一场秋雨又让杜甫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

两场夜雨,为何带给杜甫截然不同的感受?

那么请你跟随镜头的视角,来到成都的杜甫草堂,让孩子们实地体会杜甫在成都生活的情景。

写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时候,杜甫才经历了北方的旱灾,历经艰辛,终于在成都有了片刻安宁的生活。

成都是个多雨的城市,有着天府之国的美誉,孩子在屋前的浣花溪游泳,杜甫在这里植树、作诗、看竹,生活过得“美滋滋”,心境自然开朗。

而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时候,是因为风雨交加。

在这里,节目组带着孩子们按照古代的方法尝试扎茅屋,体会了一把辛苦做好的房子一朝被毁的心酸。

除了让身临其境,节目里扩展的知识点很丰富,从一个点,拓展至整个面,再剖析背后的社会问题,看得出节目组“煞费苦心”的程度。

就拿国宝“马踏飞燕”来说,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里就有马踏飞燕这篇课文。

纪录片一开始,孩子们就提出了不少问题,比如:“马踩的为什么是一只燕子呢?”

“马的尾巴为什么是竖起来的,而不是垂下去的?”

孩子们的问题,激发了同龄人的兴趣,让屏幕前的你和孩子一点一点跟随纪录片的脚步去寻找答案。

这种学习,层层递进,潜移默化,不带有一丝疲倦感。

就像记录片里讲到的,这匹踏马的飞燕,来自武威,也是这段纪录片中孩子们的出土地。

马踏飞燕中的“马”,不是普通的马,它是当年汉武帝梦寐以求的“大宛马”,也就是咱们常说的“汗血宝马”。

马踏飞燕的“飞燕”,也不是普通的燕子,更准确的说法是——龙雀。

现在,你知道央视的另一部纪录片国家宝藏里,为什么要把“马踏飞燕”叫作“铜奔马”了吧?

马踏飞燕,应该叫“马踏龙雀”才对。只是马踏飞燕太有名了,怕误导观众,国家宝藏干脆用了“铜奔马”这个名字。

课文中对马的形态是这么形容的——

“马踏飞燕是三只蹄子腾起,只有一个蹄子踩在燕子的躯体上。”

但它立得稳,丝毫不动摇,为什么?

因为马蹄、燕子所在的位置,恰巧也是马的重心,这就构成了力学的平衡点。

千年前,古代匠人们就已经能够精巧地应用到现代物理学知识,是不是太让现代人汗颜了?!

和马踏飞燕一同出土的,还有几十个骑手铜像,它们都出自汉代的一个将军墓,气势非凡,颇为壮观。

在这些千年前文物面前,专家告诉孩子们:“这支队伍充分展现出汉朝时中国军事力量的强盛。”

为了从另一方面证明汉朝的伟大,领队和专家还带着孩子们去了博物馆,了解汉朝的养老、敬老制度。

在汉代皇帝的诏书中写明:要善待地方上70岁以上老人,并赐给老人一个拐杖,作为享受福利的证明。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小学三年级有一篇课文卢沟桥,课文中说它“设计科学”,这是不是言过其实呢?

走近卢沟桥——科技之桥就解答了这个问题。

节目中详细分析了卢沟桥特别的建筑工艺。

比如,桥梁中运用的“铁柱穿石法”让桥受力均匀,更加坚固,有效防止桥基下沉。

这就是这座有800多年历史、饱经沧桑的古桥依旧坚固如新的原因。

然而,即便这样解释,孩子们依然会觉得很抽象,所以节目组请到的专家还做了几个简单的小实验,为孩子们解释了其中的科学原理。

又比如马踏飞燕的内容结束时,节目组又继续挖掘了马踏飞燕背后的“青铜铸造工艺。”

你还记得语文课本里,说道评价马踏飞燕时的那句话吗?

“从这匹踏燕的奔马身上,我们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先进的科学知识,看到了他们卓越的创造才能。”

“从这匹踏燕的奔马身上,我们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先进的科学知识,看到了他们卓越的创造才能。”

我们的祖先使用范铸法铸造青铜器:

先用黄泥做出青铜器的“模具”,这是“内范”,再用黄泥拼接在内范之外,这是“外范”。

内范、外范合在一起,再往里面浇灌高温的铜水,冷却之后,把内范、外范打破。在这个过程中,内、外范必须严丝合缝,于是“模范”这个词就理所当然的出现了。

一件模具只能铸造一件器物,所以“一模一样”这个成语就应运而生了。

这就是古代中国的艺术与文字智慧。

节目更新到现在已经有200多集了,可以根据孩子喜欢的主题、所处的年龄精挑细选地来看,也可以跟着期数,一点一点的研究,毕竟每一帧都有知识点,每一个镜头都很有“故事”。

节目中请了不少专家,以全新的阅读视角,为同学们剖析经典名篇,让他们可以进一步理解作品以外的历史人物和故事。

比如大家熟悉的诗词大会的康震老师和蒙曼老师——

此外,这个纪录片用到了超前的“云技能”,5G+移动外拍+虚拟植入+实时数据展示等全新的纪录片模式。

这种特别的知识灌输方式打破了我们对空间维度的常规认知,户外实景中飞入虚拟立体化屏幕,带来了特别强大的视觉震撼。

我最喜欢跟着书本去旅行的一点就是互动性,专家、学者、领队、孩子们,没有人是刻意的说教,每个人都是在用心感受与体会,课本中的山河大川、故事名人,原来本来就在我们身边。

从触摸真实,到感性认知,到产生问题,再到专家的答疑解惑,孩子们既加深了对课本的认识,又拓展了的文学常识、科学、历史甚至地理知识。整个内容直观又饱满,很适合孩子的学习节奏和接受水平。

或许,看完这个纪录片,作为成年人的我们也能积累一份文化底蕴,去掉生活烦恼留给自己的浮躁和戾气。

扫描上方二维码,可直接观看

敲黑板!微信改版啦!请大家将我们设为“星标”,方便第一时间收到推送,不然就要跟我们走散喽!方法如下:

如果喜欢今天的文章,请在文末点个“在看”!

本号为学术研究和传播,不涉及商业,如有侵权请告知

来源|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转自公众号|人民教育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期精彩内容返回搜狐,查看

跟着书本去旅行 20230805 探亳州 读三国——风云曹操一

更新时间:2023年08月05日18:29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三国志文中所提到的曹操的故乡沛国谯县位于今天的安徽省亳州市,是三国时期的战略要地之一。正是在这里涌现出了诸如曹操、夏侯惇、夏侯渊等一些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本期书本旅行团跟随史书三国志在亳州寻找真实的曹操。跟着书本去旅行20230805探亳州读三国——风云曹操一

跟着书本去旅行 20230206 奇山异水张家界——索溪峪的“野”上

视频简介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1982年,张家界的旅游业刚刚起步,但是因其独特的山水风光,张家界比较迅速地走入大众的视野。1984年的夏天,曹敬庄先生一行人慕名前往。一到那儿,他就深深地被索溪峪原始而野性的美所震撼、征服。那么索溪峪究竟“野”在哪里?本期书本旅行团将跟随张家界市文联原主席赵辉廷老师,一起走进索溪峪,感受其独特的野性之美。跟着书本去旅行20230206奇山异水张家界——索溪峪的“野”上栏目信息

栏目介绍:

访古镇,游运河,跟着“书本”打卡运河上的淮安!

“淮安位踞大运河入淮之口,为南北交通的咽喉要地”。这座因大运河兴起的城市,蕴藏着怎样的大运河文化?一脚踏南北的淮安运河有何独特之处?让我们跟着“书本”打卡运河上的淮安。

在古代,淮安不仅是南北地理上的分界线,还是南北交通方式出现差异的分界线。在淮安运河以北的主要交通方式是陆路,以车马代步;而运河以南则是“以船为马,以河为街”。淮安就是一个“南船北马”的城市,是古代主要交通方式出现差异的转折点。

洪泽湖为啥高“悬”在淮安城上?

汪曾祺先生在地灵人杰话淮安中写道:“自从黄河改道,夺淮入海,苏北的水患就连年不断。”从明清时期起,泥沙淤堵河道是漕船过淮北上面临的最大问题,那时人们便开始修建大堤。在与黄河抗衡期间,洪泽湖的水位不断抬高,大堤也随之加高加固,使洪泽湖逐渐成为一座高悬于淮安城之上的“悬湖”。

古代的河下古镇为啥能成为

河下古镇地处邗沟古末口的入淮处,作为漕运枢纽,周边城镇的造船厂应运而生。在明朝时期清江浦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漕船厂后,河下镇成了造船物资的集散地。这里工匠汇聚,商品应有尽有,尽显繁荣。

汪曾祺先生在地灵人杰话淮安的解说中就有写道:“别看现在的河下镇好像很沉寂,当年,那是一座不夜城。店铺营业,通宵达旦,史称‘市不以夜休’”。

让我们跟着“书本旅行团”一起探索运河上的淮安,赏运河壮丽美景,品古镇水韵风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近文化古迹,实地实景讲故事,身临其境受教育。触摸历史,感知文化。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

2023年1月25日—27日17:01

监制/田龙主编/刘铭王志存

编辑/田楚韵于宛宁潘宇

陆珏璇实习李茜熙实习

跟着书本去旅行 20230712 神秘海域——奇怪的鱼上

视频简介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海错图是清代画家聂璜绘制的一本海洋生物图鉴,作者根据所见所闻描绘了300多种海洋生物。一幅幅精美的绘图让同学们对书中的海洋生物充满好奇。书中描绘的飞鱼是怎么飞起来的?本期书本旅行团来到青岛水族馆,开启一段奇妙的旅途。跟着书本去旅行20230712神秘海域——奇怪的鱼上栏目信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