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童红兵:促进嬉子湖镇生态旅游发展 景区生态旅游公厕价钱

童红兵:促进嬉子湖镇生态旅游发展

区位优势明显。嬉子湖镇地处桐城市东南,水路泊枞川而融长江,江湖航运快捷,是上溯湖广、下达苏杭的“九省通衢”之地。“引江济淮”工程的实施,进一步便利了水运交通,同长江中下游城市群互联互通。贯穿全镇的S465即将通车,以此与合安高铁、合九铁路、沪蓉高速、206国道连接,距省会合肥不到2小时车程,到安庆仅需半小时。

三、嬉子湖镇旅游产业的不足之处

缺少大的旅游景点和项目带动。我镇尽管旅游资源丰富,小的旅游景点较多,但是缺少“有核心竞争力、知名度高、带动性强”的景点。

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接待能力不足。我镇旅游基础设施发展滞后,镇内旅游道路、停车场、公厕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旅游酒店、旅游度假村均仅1家,娱乐设施和大的购物场所基本处于空白,旅游接待能力严重不足。

景点建设后期投入不足。生态旅游区虽于2011年就成为4A级景区,但由于企业自身实力不够,加上洪涝灾害影响,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景区建设发展不快、吸引力不强。

景点规划不专业,建设起点不高。蟠龙湾景区虽然有几处景点,但缺少整体规划,专业性不强。

区域旅游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因缺乏专业人才,我镇对镇域内旅游景点的包装打造、宣传推介力度仍然不够。

四、嬉子湖镇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

明确半岛定位,细化功能区间。结合镇域地形地貌和旅游资源,形成“一轴、两心、两环”的空间格局,拟打造“田园观光区、文化体验区和生态休闲区”三大功能区,即:在北端入口朱桥村和南端入口双店村分别建立游客接待中心,以即将通车的S465省道作为贯穿全镇的中轴线,打通东西两条沿湖观光大道,与S465相衔接形成两条环线。在北部松桂、朱桥村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田园观光区;在中部蟠龙、肖店村发展采摘园,同时整合文化遗迹和历史传说,打造文化体验区;在南部双店、松山村利用4A景区和湿地公园,打造生态休闲区和康体养生基地。以全域旅游视角打造集半岛度假、文化休闲、康体养生、生态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半岛旅游度假区。

做好生态保护,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绿色发展,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旅游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改善镇容镇貌,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对现有生态资源进行保护性地开发利用。

发展现代农业,做精“一村一品”。以特色求发展,拓展农业新功能,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坚持特色发展,充分发挥优势产业,紧跟市场需求,不断提升“一村一品”品质;坚持链条延伸,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价值链;拓展农业多功能,充分发掘农业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功能,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生态特色的“一村一品”。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旅游环境。推进S465及罗湖大桥工程建设进度。S465通车,我镇旅游规划的轴线也就形成,届时,不仅仅是我镇的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也会为我镇带来安庆方向的客源市场。“引江济淮”工程实施后,我镇将实现四季通航,为打造特色半岛旅游度假区奠定交通基础。

开辟精品旅游线路,推进周边旅游点成线成网。利用我镇成功入选安徽省第二批旅游小镇建设单位和我镇双店村入选安徽20条最美乡村旅游路线图的契机,与周边入选的最美乡村旅游点做好旅游线路的衔接,打造“山水田园风情之旅”精品旅游线路。

深入挖掘产业内涵,推进群众参与,带动百姓受益。镇政府强化对打造旅游线路、旅游带的引导工作,进一步扩大旅游产业,提高群众参与度和产业收益;加强旅游文化商品的开发,着力培育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特色市场,开发特色农产品、特色旅游纪念品等一批具有嬉子湖特色的旅游商品;推进参与式文化旅游项目,鼓励开展民风民俗展示,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

建立旅游行政执法机构,规范旅游市场。倡导成立市级旅游综合行政执法局,加强旅游市场综合执法,建立旅游、公安、安监、工商食品、消防、交通、质监、价格等部门相互协调配合的旅游联合执法机制,为规范旅游行业市场提供管理队伍支持。

丰富宣传方式,推进品牌建设。逐步建立完善旅游信息化网络体系,鼓励各旅游企业创建旅游专业网站;建立有效的旅游信息收集、整理、发布制度,培训一批旅游信息员队伍,确保旅游行业发展动态及时通过媒体和网络途径发布;积极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积攒人气和口碑;加大在市级以上媒体的宣传力度,继续对外推广“生态绿岛,欢乐水乡”品牌。

返回搜狐,查看

绿水青山如何喜变金山银山 ――从五个观察点看广西生态旅游发展

图中左为南宁大王滩。右为北海涠洲岛。

通讯员李志雄邹如意本报记者吴丽萍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指出,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要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基本目标,使八桂大地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美丽形象的发力点。

近年来,广西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一手抓生态保护,坚持“生态优先”理念,精心呵护绿水青山;一手抓生态旅游,妥善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匠心点化绿水青山,谱写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生态文明发展新篇章。

本文选取桂林漓江、贺州姑婆山、柳州大龙潭、南宁大王滩、北海涠洲岛作为观察点,反映广西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相得益彰的经验和成就,以资借鉴。

今年入秋以来,在漓江九马画山、黄布倒影景点所在流域,青山、绿水、翩翩起舞的白鹭,构成一幅赏心悦目的生态画卷。

白鹭对生存环境非常挑剔,俗有“环境检测鸟”之称。“这是白鹭用‘翅膀’对漓江生态环境‘投票’,漓江生态的确一年比一年好!”北京游客郭女士说。

近年来,广西咬定绿水青山不放松,加强漓江的生态建设与科学保护。2023年,广西又启动桂林漓江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工程,实施漓江综合治理、漓江生态保护、漓江生态修复等6大工程,让这条“世界最美之一的河流”焕发新的光彩。

山更绿了。“大煞风景”的私挖滥采得到根治。目前,桂林已完成42座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其中漓江风景名胜区及可视范围内21座矿山全部复绿,修复面积136万平方米。漓江河道挖砂问题已全面消除,修复非法采砂点近90万平方米。

水更清了。漓江源头、沿岸森林全面纳入生态公益林管理,完成植树造林107.7万亩,漓江流域森林覆盖率达到80.46%,涵养了水源。漓江沿岸城镇和乡村污水处理设施逐步完善,漓江水质常年保持Ⅱ类以上。

游客多了。阳朔县兴坪镇渔村,曾是漓江污水直排严重的地方之一。生态修复之后,村貌焕然一新,处处是景,游客纷至沓来。渔村居民张金铭告诉记者,“经过整治,村里环境大变样。我们民宿的回头客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好。”

村民富了。“今年1―10月全村游客接待量达到64.56万人次,同比增长19.38%,旅游收入同比增加1200万元。”渔村党支部书记唐存学说。

初冬时节,姑婆山仙姑溪两岸的树叶或黄或红,“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分外绚丽。“这个季节的姑婆山是最迷人的!”广州游客唐小姐说。

距离贺州市区21公里的姑婆山景区,是湘桂粤交界处的一颗绿色明珠。姑婆山峰高谷深,瀑飞溪潺,植被繁茂,森林覆盖率达99.55%,素有“华南天然氧吧”“瀑布森林公园”之美誉,是粤港澳大湾区民众休闲养生的乐园。

近年来,贺州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姑婆山旅游区发展获得质的飞越。

环境更美了。景区发展坚持“保护第一”,严厉整治公园内乱砍滥伐、偷猎盗猎等违法现象,各种植物、动物得到有效保护。景区建设严守生态规划,不仅没有破坏公园森林生态环境,还让公园在美化、亮化、绿化等方面得到提升,整个公园的景观得到改善。

设施更全了。景区加大投入力度,实施一系列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景区内高标准的游客中心、旅游公厕等设施一应俱全,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外部旅游公交直达景区,旅游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影响更大了。近年来,景区因时制宜,开展“登山赏花节”“国际马拉松越野跑比赛”“帐篷露营篝火晚会”等生态旅游活动,持续打响生态旅游品牌。

景区的发展,也带动了周边村庄的发展。一批农家乐、民宿纷纷涌现,不仅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也减少了对森林资源的破坏,真正实现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立冬之后,天气日渐寒冷,柳州迎来了“龙潭烟雨”奇景。清晨,走进大龙潭公园,只见水面升起袅袅白雾,弥漫在山水之间,令原本美丽的公园宛若仙境。

大龙潭公园位于柳州市区,喀斯特风貌突出。徐霞客游览大龙潭时曾赞叹:“龙潭幽水,玉镜镶嵌,笼浓淡烟霏,映云影天光。想桃源非出世外,好景原在此方!”“龙潭烟雨”持续出现,是大龙潭生态保护见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尺。

进入全域旅游时代,大龙潭公园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全力做好“生态+旅游”大文章。“我们一直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建设和管理景区,杜绝急功近利、粗放开发,不可再生资源没有被破坏。”柳州龙潭公园管理处主任黄敬东说。

在建设上,不论是改造镜湖驳岸和雷塘驳岸,建设排污工程和健康步道,还是兴建侗、壮、苗、瑶、傣等少数民族村寨,均恪守“绿色发展”理念,让一切基础设施都融入秀丽的山水之间,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在管理上,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教育作为核心内容,严格项目准入程序,关闭烧烤场、禁止车辆入园、启用民族乐器馆,在环境容量的范围内有效控制游客数量,开展志愿者活动,加大文明游园的宣传引导,让生态旅游和文明旅游深入人心。

因为坚持生态优先、环境优美、服务优质,景区相继获得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公园、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等荣誉,成为市民和游客喜爱的“城市生态客厅”。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大龙潭景区接待游客262.44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37.7%。

“快看,湖边有好多鸟儿,真美啊!”11月17日,南宁市三十七中一群学生来到大王滩风景区开展社会实践,当他们登上鸟类观测平台,顿时被眼前温馨的“百鸟度冬图”吸引住了。

从南宁市中心前往良庆区那马镇大王滩风景区,车程近30公里。近年来,作为广西首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大王滩,在妥善处理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进行了有益探索。

开展综合整治。2011年9月至今,南宁市政府累计投入1.7亿多元,统筹协调多部门开展大王滩水库水面及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大王滩水库水面养鱼网箱、库汊拦网等整治清理工作,还民一湖清水。

推进湿地保护。围绕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大王滩开展一系列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在水库边坡实施生态护岸2195平方米,退塘还湿约600万平方米,恢复鸟类栖息地约7万平方米……

整治与保护,让大王滩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成为广西水库生态保护的典范。但生态保护,也给水上娱乐项目划出了红线。大王滩主打的游船项目不能搞了,旅游怎么办?“景区因势应变,提出‘由水转陆’的发展思路。”良庆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局长农海菲说。

景区以大王滩水库枢纽工程和国家湿地公园为基础,通过建设湿地科普馆、湿地科普长廊、湿地科普学校等系列设施,开发一度电宝宝的诞生和旅行神奇植物与我的奇遇等系列研学课程,打响了“水利生态+研学旅游”品牌。

据统计,今年1-10月,大王滩风景区接待游客32.6万人次,同比增长19%。国庆假期,大王滩梵特希精品民宿供不应求,7天住宿全满,每天营业收入1.8万元左右。

“说走就走,踏浪上涠洲……”11月1日,“冬游广西”第一天,来自四川的游客高先生听着涠洲谣,漫步涠洲岛,第一次目睹滴水丹崖、五彩滩涂、幕崖昔阳等海岛美景,深深陶醉了。

与北海银滩隔海相望的涠洲岛,是我国最年轻、规模最大的火山岛,2004年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之后入选“中国最美十大海岛”。旅游业的兴旺,给涠洲岛带来巨大的人流和资金流,但对海岛生态保护也带来巨大压力。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

“涠洲岛既是旅游岛,更是生态岛。保护生态就是保护涠洲岛的生命!”2023年,北海市涠洲岛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应运而生,为保护涠洲岛生态环境、规范涠洲岛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了“尚方宝剑”。

几年来,北海市、涠洲岛坚持法治思维,增强生态执法力度,坚守生态保护红线,清理海上非法养殖,建设生态绿色项目,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动绿色生态文明建设,共同维护最美海岛的优良生态环境。

海洋生物是“生态晴雨表”。在严格的环境保护下,涠洲岛珊瑚礁生态系统得到显著恢复,一个五彩斑斓的珊瑚礁区正在不断扩大。2023年,在涠洲岛海域首次发现了大型鲸类生活群体,截至今年1月,鲸群识别个体已达48头,“鲸戏涠洲畔”成为最美的生态画卷。

民宿业态的分散经营特点,也考验涠洲岛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我们引入企业对岛上的珊瑚石老房子进行改造,不仅保护了环境,还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村落原貌,村民也得到实惠,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涠洲岛旅游区管委会负责人说。

生态和旅游两相宜。据统计,今年1―10月,涠洲岛接待上岛游客112万人次,同比增长62.21%;实现旅游收入约16.64亿元,同比增长65.57%。

本版图片均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