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做好2023年全省 艺术、图书资料、文物博物、群众文化 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 辽宁省三日游导游词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做好2023年全省 艺术、图书资料、文物博物、群众文化 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做好2023年全省艺术、图书资料、文物博物、群众文化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

辽文旅发〔2023〕16号

各市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沈抚示范区社会事业局,省直有关单位:

根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2023年全省职称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辽人社〔2023〕6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文化行业实际,经商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同意,现将2023年全省文化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凡在我省从事艺术、图书资料、文物博物、群众文化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不受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制约,只要符合条件,均可申报参加艺术系列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以及图书资料、文物博物、群众文化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人员一般应在其劳动人事关系所在单位申报。

辽宁省艺术、图书资料、文物博物、群众文化四个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负责全省艺术、图书资料、文物博物、群众文化四个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及省直其他部门艺术系列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

2023年文化系列职称评审工作,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克服唯学历、唯论文、唯奖项、唯职称的倾向,注重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突出评价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绩效、创新成果,将科研成果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不再作为职称申报和评审的前置性必备条件。除此之外,

正常晋升执行下列文件:

1.辽宁省艺术专业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试行辽文人发〔2007〕8号;

2.辽宁省群众文化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试行辽文人发〔2007〕9号;

3.关于深化文物博物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辽人社发〔2023〕9号;

4.关于深化图书资料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辽人社发〔2023〕15号。

群众文化和艺术系列破格晋升执行下列文件:

辽宁省艺术、图书资料、文物博物、群众文化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破格条件辽文人发〔2004〕21号。

各系列职称评审,按照年度安排召开评审例会,艺术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实行综合评价的评价模式,图书资料、文物博物、群众文化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继续实行综合评价和业内认可的评价模式:综合评价是评审委员会专家依据评审标准,对参评人员的申报材料进行评价衡量;业内认可是评审委员会专家通过答辩的方式对参评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进行考察。最后,各系列评审委员会根据申报人员综合评价和业内认可的实际情况,通过投票表决确定申报人员是否具备申报级别专业技术资格。

一由单位派往国外工作(满两年,不含已回国)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由政府选派的援疆援藏专业技术人员,在援外工作期间,因工作需要不能按时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出具有效证明后,可按现行标准条件申报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参评时,免答辩。

二申报人员所提供的论文,系为经国家或省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批准并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论文,非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论文视为无效。论文集、增刊等不能比照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刊物。同一年内发表论文2篇以上,只认定2篇有效;同一期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只认定1篇有效。

三申报人员所提供的论文、获奖证书和科研成果等,都应是在取得现专业技术资格后取得的,在现专业技术资格前取得的不作为申报晋升材料。

四申报人员需提供论文的原件进行查验。无原件的,需通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进行论文期刊信息查询并打印查询页,通过“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清华同方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主流数据库进行本人论文信息的检索。

五申报人员需要准确填报、规范书写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表请在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方网站http://rst.ln.gov.cn/下载栏目下载一式三份,评审通过人员的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表分别由本人、单位本人人事档案和评委会办事机构留存。

六继续实行申报材料长期有效制。在评审标准、条件等政策和申报级别未变时,需再次申报的人员,可在提交上一年度报送过并装订完好的材料基础上,只需出具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或相应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同意再次申报证明,重新填写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表,提交新获得的科研成果、业绩贡献等补充材料应另行装订成册并加盖相应印章。

七继续实行个人和单位双重承诺制。申报人员须在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表“备注”栏内填写如下承诺并签字:“本人承诺:所提供的信息和申报材料真实准确,对因提供有关信息、证件不实或违反有关规定造成的后果,责任自负,并按有关规定接受相关处罚”。申报者所在单位须在个人承诺内容下填写:“承诺推荐的申报人员所有材料真实有效”,由审核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八申报人员应如实提供本人评审材料,在职称申报、评审、公示等环节及评审结束后,发现申报人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取消申报人当年和以后2年的申报资格,记入诚信档案,并视情节追究所在单位和相关人员责任。

九各单位在审卷过程中要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对不具备申报资格的材料应不予受理。公示程序和公示证明材料要规范有效。省文化和旅游厅对未出具公示证明及未经主管部门或当地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查的申报材料,一律不予受理。

十经预审后准予提交参加图书资料、文物博物、群众文化专业申报高级资格的人员,须参加专业知识答辩,答辩题目由评委根据个人申报材料中反映的业绩、成果及提交的论文、著作等拟定。

根据辽宁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辽人社规〔2023〕3号文件,申报高一级职称的人员,本着“干什么,评什么”原则,经所在单位审核后,可按照新的系列的要求持原职称证书直接申报。

因今年职称评审将紧密结合我省新冠疫情防控具体要求及时进行调整。答辩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申报材料分主卷和副卷。申报材料包括论文、著作、成果、奖励等的计算截止时间为2023年6月30日。

1.将以下材料按顺序进行装订:

1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报评推荐表1份,须填写完整,“单位推荐意见”一栏字数不低于100字。破格申报人员另须填报辽宁省破格评审人员审核表见附件1。

2相关资历证件。包括身份证、职称证书、继续教育证书等复印件。

3业务自传3000字以内,不低于1500字。

4业绩成果材料。任现职以来的专业获奖证书的复印件。证书上未标注个人姓名的集体奖励证书,需提供充分的个人参与项目的原始材料,并在个人姓名处作出明显标记。申报人员应按照系列评审标准文件要求选择有代表性、体现个人最高水平的获奖材料。

5主要论文著作。任现职以来的专业论文、著作出版物等复印件复印件应有刊物封面、刊号、目录和本人论文内容。

6其他材料。包括各单位公示材料原件1份、近三年年度考核表复印件各1份,机关分流人员调转证明复印件1份、其他有关材料复印件等。

主卷材料装订参照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报评材料样式请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官方网站http://rst.ln.gov.cn/下载栏目下载,A4纸规格。申报人员要精心设计和选择装订材料内容,既要确保将有价值、能充分体现本人专业技术水平的材料装订入卷,又要简化和取消一些无评审价值的材料。

2.将以下材料装入主卷材料袋内:

1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表A4纸规格,贴好免冠照片,个人基本情况部分由本人填写完整,一式3份。

2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报评推荐表A4纸规格,一式20份。

3辽宁省破格评审人员审核表A4纸规格,一式5份。

4再次申报人员补充材料。

5申报人一寸免冠彩色照片2张背后请写清姓名。

申报的各类表格须填写完整,按要求加盖各单位或部门公章;相应证书、

辽宁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畅游辽宁”春季旅游有关情况

2023年2月20日10时,辽宁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请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伟才介绍2023“畅游辽宁”春季旅游有关情况,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赵奎伟、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王筱雯、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岳阳、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维宇、本溪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局长毕雅芳、朝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局长王永辉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决策部署,推进全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全省将开展2023“畅游辽宁”春季旅游活动。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伟才先生介绍有关情况。同时,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赵奎伟先生,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王筱雯女士,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岳阳先生,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维宇先生,本溪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局长毕雅芳女士,朝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局长王永辉先生也出席了今天的发布会,将一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下面,首先请刘伟才厅长介绍情况。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伟才:

尊敬的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首先,向关心和支持辽宁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新闻媒体和记者朋友表达敬意,致以真诚感谢!近日,联合国将每年的2月17日定为旅游业复原力全球日。借此良机,我介绍一下“畅游辽宁”春季旅游有关工作。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工作,党的二十大对文化和旅游工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辽宁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高起点落实文化强国战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把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列入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重点任务。坚持文化铸魂、文化赋能,发挥旅游带动作用。完善规划体系,实施一系列重大政策、重大举措、重大工程,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疫情防控最吃劲儿的关键时期,出台支持旅游业发展政策措施,有效释放旅游业稳经济、强信心、促消费的市场预期。

近年来,辽宁聚焦红色资源、绿色山川、白色冰雪、蓝色海洋、“古韵”遗产“红绿白蓝古”五大特色,栽植“金梧桐”、打造“聚宝盆”,取得新进展、呈现新亮点、展示新风貌。一是红色旅游融入新时尚。“六地”红色旅游展示时代新价值,成为辽宁旅游靓丽的“红色名片”。享誉国内的“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5条辽宁红色线路和一系列主题展览精品、文艺作品、创意产品,是红色标识集中体现和精品展现。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辽宁成为人民群众向往的精神家园。二是生态旅游成为新模式。辽东绿色生态旅游区全域旅游初具规模,6个5A级景区和全省50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带动新旧动能转换活力迸发。辽河湿地生态旅游体系不断完善,草原沙地生态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生态旅游成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有效载体。三是冰雪旅游焕发新活力。“嬉冰雪泡温泉到辽宁过大年”冬季旅游品牌响亮。一批具有现代气息的冰雪旅游主题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滑雪旅游度假地迅速成长。遍布14个市的168家温泉酒店度假村和近80家滑雪嬉冰场所受到国内外游客青睐。冰雪旅游正在成为辽宁“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示范产业。四是滨海旅游升级新高度。海岸带旅游、海洋旅游如火如荼,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东亚文化之都”落户大连,国家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加快建设,跨越渤黄海,逐步走向世界。滨海大道自驾廊道婀娜多姿,营口西部海滨旅游带随一条鲅鱼“火”出圈。滨海旅游带正成为辽宁对外开放新前沿。五是“古韵”旅游融合新样板。辽宁文化实证着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和合相生。6处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开发利用,增进了中华文化魅力。以岫玉、玛瑙、辽砚、煤精为代表的“辽宁四宝”等传统工艺,薪火相传。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辽宁段建设项目在13个市52个县区同时开起,大连旅顺口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项目有序推进。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高A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和特色鲜明的休闲街区梯次崛起。辽宁文化“金名片”在新时代越擦越亮。

三年疫情,辽宁旅游业虽受影响,但韧性仍在、亲和力仍在,辽宁一直蓄势待发。中央出台“乙类乙管”疫情调控新政后,辽宁因势利导,抢抓机遇,旅游业阳和启蛰。肩负“五大安全”使命的共和国长子——大器辽宁重新回到大众生活。

春节假日期间,辽宁旅游强劲回暖。全省共接待游客1022.6万人次,同比增长8%,恢复至2023年同期的88.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7.6%,恢复至2023年同期的78.8%。

元宵佳节,辽宁文旅夜经济揽金倍增。全省共接待游客约243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10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10%,进一步巩固了春节以来的市场复苏态势。

这些喜人数据背后,体现了各级政府惠民保供的政策措施、市场主体让利酬宾的责任担当、四海宾朋对辽宁的青睐与厚爱,尤其感谢广大记者朋友不辞辛苦、傲雪凌霜,深入一线的“在场”采访与宣传。

当前,辽宁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文化和旅游工作自当扬鞭奋蹄、担当作为、砥砺奋进,叫响“首战用我、用我必胜”,当先锋、做表率、打头阵,大干三年、奋斗三年,以超常规举措助力实现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首战告捷。2023“畅游辽宁”,我们将做好以下工作。

一、努力打造文化和旅游新品牌

我们将筹备举办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研究制定辽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深度融合发展政策举措,推进文化与旅游双向融合、相互促进。捧出“金点子”、拿出“金钥匙”,锻造辽宁旅游“金招牌”。着力打造“万里长城东起点”文化IP。整合辽宁境内长城沿线文化遗产资源、生态自然资源,统筹推进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四类主体功能区建设,展示长城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建设“万里长城”国家风景道(辽宁段)。着力打造“红山”“红‘六地’”文化标识。盘活用好资源,“让文物活起来”,加强考古和博物馆等工作,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加强“红山文化”保护研究宣传,推动形成“南良渚、北红山”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互动,不断扩大“红山文化”的影响力。聚焦“六地”红色文化核心资源,系统推进红色资源普查,分级、分类、分批加强对红色资源全面保护。深化创意、统一设计,形成全省红色资源保护标识。完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推动红色旅游产业化。探索将“剧本杀”正名为“剧本秀”生成转换机制,构建全新赛道,讲好红色故事,传播正能量。持续策划推广红色主题旅游精品线路。着力打造“红枫”“红海滩”等文化地标。统筹全域全季,充分发掘本溪红叶、盘锦红海滩等自然资源生态魅力和人文张力,围绕滨海、生态、冰雪、温泉、乡村等培育开发体现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旅游产品,让“乡愁”成为游客“可带走的记忆”。推进旅游与“三产”深度融合,催生新业态,创造新价值。探索邮轮经济、旅游包机等旅游协作机制。培育创建一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二、强化文化和旅游消费投资新举措

我们将奉送畅游辽宁“金产品”。主动适应新形势下消费新变化新需求,积极引导文化和旅游消费,全面优化消费新环境,大力培育消费新业态,积极拓展消费新空间,完善消费举措,深挖消费潜力,打造业态丰富、环境舒适、亮点纷呈、充满活力、践诺守信的现代文化和旅游消费城市、休闲街区、夜间消费集聚区和旅游景区、度假区。推动落实发放助企惠民文旅消费券、文旅企业免降费惠民消费等举措。鼓励

辽宁丹东开通赴朝鲜半日游,整个行程免护照、签证

2023年10月18日,辽宁丹东,清晨鸭绿江边晨练的丹东市民,对岸就是朝鲜。李坤澎湃资料

中新社丹东7月9日消息,辽宁省丹东市官方9日发布消息称,该市当日开通赴朝鲜半日游,填补了赴朝旅游线路的空白。

以往,丹东传统赴朝旅游线路为赴朝鲜新义州一日游、赴朝鲜首都平壤等地的三至七日游,2023年10月开通了赴朝鲜东林景区二日游项目。游客参加赴朝一日游,需要提前4天办理出境证件。

而参加半日游的游客在出游当日持身份证件,在丹东公安部门办理出入境通行证,由朝方边检部门验证后即可登岸游览朝鲜。此举实现了游客即来即走,整个行程免护照、免签证。

据丹东市旅游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游客乘车经中朝友谊桥过境,可观看富有朝鲜民族特色的少儿艺术表演和民俗表演,举行中朝友谊联欢互动并与朝鲜演艺人员合影留念。

景区内设朝鲜土特产商店、国际免税品店、风味餐厅、咖啡厅、水上烧烤场地等,活动时间约4小时,景区内可拍照。此外,游客还可自费乘车游览朝鲜新义州市容。

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开通丰富了中国赴朝鲜的旅游线路,将成为拉动丹东旅游经济的新亮点。

辽宁省丹东市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与朝鲜有306公里的边境线,也是中国最大的对朝贸易口岸。丹东赴朝旅游开通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逾58万人次,占全国赴朝游客的85%以上,每年有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经丹东口岸赴朝鲜旅游。

自驾畅游北戴河山海关 秦皇岛休闲2日游

北京――山海关――长城文化奇观园――老龙头――乐岛海洋乐园(西雅阁营地)――北戴河海滨浴场――北京

D1北京―山海关―长城文化奇观园―老龙头―乐岛海洋乐园营地宿西雅阁

山海关,也指山海关区,又称“榆关”,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汇聚了中国古长城之精华,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山海关城,周长约4公里,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门,多种防御建筑。墙一边是辽宁,一边是河北。

天下第一关为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是关内关外的分界线,是明朝京师――北京的重要屏障。“茫茫碣石东,此关自天作。粤惟中山王,经营始开拓!”天下第一关是明洪武十四年1381大将军徐达所建,是以展现明代重要关口和平原长城为主的历史遗迹人文景区。景区占地0.1平方公里,包括“天下第一关”箭楼、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瑞莲阁公园、瓮城、一关广场以及1350延长米的明代平原长城等景观。因景区涵盖山海关标志性建筑――“天下第一关箭楼”而得名,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天下第一关箭楼”,又称“镇东楼”,是山海关城的东门。据临榆县志记载,明清之际曾多次维修,解放后又多次修缮。城楼建筑面积198平方米。其建筑为歇山单檐顶,四角饰以形态各异的脊兽,北、东、南三面共有68孔箭窗。在箭楼之上,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天下第一关”巨匾,楼内外一共三块匾,一楼内悬挂的为原匾。

山海关长城文化奇观园位于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长城的东部起点――老龙头旅游风景区,景区占地44.3亩,总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景区建筑全部是仿明清式建筑,古色古香、气势雄伟。2006年被国家广电总局影视基地中心批准为影视基地,园内敦煌佛堂是以敦煌莫高窟为原形的佛像群,佛党内壁画面积3000多平方米,供奉着三世佛、四大菩萨、卧佛及藏传佛教的大日如来佛等,其中千手千眼观音以其栩栩如生的庄严法像吸引了无数佛教信徒顶礼膜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