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2019年我国国内旅游总收入达663万亿元 2020年泰国旅游收入如何计算

2023年我国国内旅游总收入达663万亿元

中国网3月11日讯2023年,旅游经济继续保持高于GDP增速的较快增长。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稳步增长,入境旅游市场基础更加稳固。全年,国内旅游人数60.0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8.4%;入出境旅游总人数3.0亿人次,同比增长3.1%;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5%。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87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31%。

一、国内旅游收入增长11.7%

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结果,国内旅游人数60.0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8.4%。其中,城镇居民44.71亿人次,增长8.5%;农村居民15.35亿人次,增长8.1%。国内旅游收入5.7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7%。其中,城镇居民花费4.75万亿元,增长11.6%;农村居民花费0.97万亿元,增长12.1%。

二、外国人入境旅游人数增长4.4%

入境旅游人数1.45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9%。其中:外国人3188万人次,增长4.4%;香港同胞8050万人次,增长1.4%;澳门同胞2679万人次,增长6.5%;台湾同胞613万人次,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入境旅游人数按照入境方式分,船舶占2.9%,飞机占17.4%,火车占2.6%,汽车占21.2%,徒步占55.8%。

入境过夜旅游人数6573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5%。其中:外国人2493万人次,增长5.5%;香港同胞2917万人次,增长3.5%;澳门同胞611万人次,增长10.4%;台湾同胞552万人次,下降0.2%。

三、国际旅游收入达1313亿美元

国际旅游收入131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其中:外国人在华花费771亿美元,增长5.4%;香港同胞在内地花费285亿美元,下降2.0%;澳门同胞在内地花费95亿美元,增长9.4%;台湾同胞在大陆花费162亿美元,下降0.2%。

四、入境外国游客亚洲占比75.9%,以观光休闲为目的游客占35.0%

入境外国游客人数中含相邻国家边民旅华人员,亚洲占75.9%,美洲占7.7%,欧洲占13.2%,大洋洲占1.9%,非洲占1.4%。其中:按年龄分,14岁以下人数占3.8%,15-24岁占13.9%,25-44岁占49.3%,45-64岁占28.1%,65岁以上占4.9%;按性别分,男占58.7%,女占41.3%;按目的分,会议商务占13.0%,观光休闲占35.0%,探亲访友占3.0%,服务员工占14.7%,其他占34.3%。

按入境旅游人数排序,我国主要国际客源市场前20位国家如下:缅甸、越南、韩国、俄罗斯、日本、美国、蒙古、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印度、泰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德国、英国、朝鲜、法国、意大利其中缅甸、越南、蒙古、印度、朝鲜含边民旅华人数。

五、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1.55亿人次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55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3%。

伍策楠雪

中国入境旅游数据分析报告绘出入境游客画像

中国网9月23日讯近日,世界旅游联盟对外正式发布中国入境旅游数据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23中国入境旅游市场规模创下新高,入境旅游人次总体稳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入境旅游市场规模总量创下历史新高,入境旅游1412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2023年国际旅游收入1271亿美元,其中外国游客消费居多,中国香港游客消费出现下滑;2023年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市场为缅甸、越南、韩国、日本、美国。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游客漏损较多。

去年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创下新高入境旅游人次总体稳定

近十年来,中国入境游客人次呈现规律波动但总体保持稳定的趋势,总入境游客保持在1.26-1.41亿人次之间。2023年入境旅游市场在三年持续下滑后首次呈现回升迹象,随后逐年上升,中国入境旅游面临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

报告分析认为,3-4月、10-12月入境游客相对较多,2月为入境旅游低谷。报告认为,一方面因为中国春秋时节温度适中,气候宜人,适合出行游玩;另一方面因为12月正值国外圣诞节,很多国家拥有较长的圣诞假期,游客们可借机安排出境游行程。相反,2月正值中国春节期间,国民忙于回家团聚、走亲访友,春运客流量较大,多数商场、单位也放假休息,故对外国游客来说,游玩体验感不强。

报告显示,我国入境游客以中国港澳游客为主,外国游客次之。2009-2023年,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结构整体变化不大,其中,中国港澳游客是大陆入境旅游市场的主要力量,市场份额均占总体的74.0%以上。外国游客的比重除2023年略有下降外,其他年份均有提升。2023年,入境外国游客3054万人次,同比增长4.7%;中国香港游客7937万人次,同比下降0.5%;中国澳门游客2515万人次,同比增长2.0%;中国台湾游客614万人次,同比增长4.5%。

报告认为,近三年入境过夜游人次逐年递增,其中,中国香港游客居多,中国澳门游客增幅明显。2023年,中国接待入境过夜旅游人数629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6%。其中,外国游客2364万人次,同比增长5.2%;中国香港游客2820万人次,同比增长1.6%;中国澳门游客553万人次,同比增长5.9%;中国台湾游客553万人次,同比增长4.5%

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国际旅游收入127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其中,外国人在华花费731亿美元,增长5.1%;中国香港游客在内地花费291亿美元,下降3.3%;中国澳门游客在内地花费87亿美元,增长5.0%;中国台湾游客在大陆花费163亿美元,增长4.5%。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香港游客消费出现下滑趋势。

在区域选择方面,入境游客选择华东地区入境的游客较多,其次是华北、华南地区。根据2023年入境游客的机酒预订情况分析发现,华东地区的预订占比较高45.5%,接近半数,其次为华北地区22.3%、华南地区18.3%。

文化和旅游部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市场为缅甸、越南、韩国、日本、美国。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游客漏损较多。报告建议,一方面要在巩固主要客源市场的基础上,可有意识加强对漏损市场的宣传推广以提升游客搜索购买的转化率。另一方面,入境游客源市场开发的重点可以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集聚,包括金砖国家、上合组织成员国等发展中国家。

实际上,我国15个国际枢纽城市的入境游客主要来源主要是美国、韩国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地区。

入境游客最关注目的地城市和酒店泰国日本成中国竞争地

报告显示,入境游客出行前最关注目的地城市及酒店;入境方式以徒步为主,入境游客平均停留时长为3.35天/次;非洲游客入境停留占比最大,欧洲游客次之;泰国和日本是中国大陆入境旅游的主要竞争地。

报告认为,入境游客最关注的是出游的目的地城市50.94%,除此之外是酒店16.80%、行程11.77%、航线8.35%、特色活动等。

数据显示,2023年,入境旅游人数按照入境方式划分,徒步占55.7%,汽车占22.3%,飞机占17.3%,船舶占3.3%,火车占1.4%注:含陆路接壤国家或地区,及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旅华人次。

在入境游客平均停留时长方面,中国台湾及外国游客平均停留时长均高于全体游客单次平均停留时长,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由于与大陆接壤,游客单次平均停留时长均低于全体游客平均停留时长。此外,通过对中国入境游客单次停留时长大于4天的客源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其中非洲游客占比最大、欧洲游客次之。

数据显示,通过入境游客出发同期+/-3天的搜索行为发现,除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台湾外,游客在预订中国大陆境内目的地的同时,还搜索了泰国6.24%、日本5.17%、马来西亚4.94%、越南4.74%等目的地。

报告建议,在旅游境外营销时,整体目的地的品牌打造尤为重要,是游客选择入境旅游的核心动力之一。同时,如果目的地的宣传物料中再结合相应酒店、行程、航线、特色活动的推广;在入境长线旅游产品宣传营销及酒店住宿产品精准投放时可着重考虑非洲和欧洲。

报告认为,中国入境旅游在海外宣传时,还应侧重挖掘、打造与上述竞争地差异化的核心吸引点。同时,作为竞合目的地,在长途线路串联营销推广中,也可考虑与入境旅游竞争地泰国、日本、马来西亚、越南建立一定合作关系。

中国入境游客男性居多访华目的以休闲观光为主

报告透露,入境游客中亚洲游客入境人次居多,访华目的以休闲观光为主;男性居多,年龄以25-44岁为主;过夜人数前三的地区是北京、上海、广州;住宿以4星级为主,高性价比类酒店居多;入境旅游客流节点、扩散路径比较集中,受旅游资源禀赋、交通区位、城市经济联系等要素驱动明显;参观景点的游客多为好友出行,景点游览类项目热度较高。

报告对前四座最受入境游客欢迎的中国城市进行分析发现,目的地是北京的游客有90.7%选择过夜停留,其他游客中转前往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目的地是上海的游客有90.1%选择过夜停留,其他游客中转前往北京、广州、深圳等地;目的地是广州的游客有61.8%选择过夜停留,其他游客中转前往青岛、南京、沈阳等地;选择深圳的游客有82.4%选择过夜停留,其他游客中转前往上海、广州、北京等地。

报告通过2023年游客OTA评论发现,参观景点的游客主要为好友出行25.5%,家庭出行21.4%次之。通过2023年游客预订行为发现,在最受欢迎的前三十项游览项目中,景点游览类的占比最多62.1%,当地体验类17.2%次之。入境游客预订量最高的景点包括故宫博物院、慕田峪长城、天安门、北京胡同体验、上海马戏城杂技表演、上海外滩、兵马俑、周庄水乡。

报告分析认为,入境游客在出行旅游时,以看重酒店性价比的人次居多,且过夜游客多为商务和家庭类,住宿偏好更倾向于高性价比类和豪华类酒店。通过对过夜游客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商务游客最多,占比36.92%;其次为家庭类,占比20.08%;单人旅行、与好友结伴、商务类游客更倾向于高性价比类的酒店;夫妻、家庭类游客则更倾向豪华类酒店。

报告建议,在目的地及景点的海外宣传推广物料中,可适当增加以朋友、亲子、家庭为主的场景化烘托和引导。此外,在中国景区二次消费产品的创新及目的地旅游产品结构体系的完善仍有很大空间。

入境游客最关注景点故宫居首北上广深城市榜靠前

报告披露,故宫博物院、上海外滩、天安门广场最受游客欢迎,北京是热门景点数量最多的城市;游客对历史建筑和自然景观类景点评价较高,北京慕田峪长城居首;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中国城市最受入境游客欢迎。

报告分析认为,入境游客最关注热门景点排名前五的是故宫博物院、上海外滩、天安门广场、颐和园、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在热门景点中,历史古迹类景点居多,其次为自然风光类,中国宏伟的名胜古迹、优美的自然风光、博大精深的历史人文吸引了大量国外游客的目光。

报告通过游客2023年的OTA评论发现,综合指数Top20的景点中,历史建筑类居多,其次是自然景观类;北京慕田峪长城、上海外滩和北京颐和园综合指数位列前三。

报告认为,八达岭长城只是占领了国内游客的心智模式。由于价格相对较低、游客相对较少等原因,北京慕田峪长城反而得到OTA及旅行社在海外的重点推广,且形成一定的境外游客认知。

根据互联网搜索行为显示,2023年入境游客最关注的中国城市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其次是三亚、西安、成都等。这些都是经济发达、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交通通达性良好的城市,同时在城市的品牌定位、国际宣传方面均有明显的影响力。

中国入境旅游有优势有短板发展仍需付诸努力

报告认为,政策助推、国际地位显著提高、逐渐提升的文化自信和文明认同、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安全的旅游环境、可进入性增强是中国入境旅游的优势所在。而签证便利化程度不高、旅游环境和配套服务尚待改善、挤出效应、产品综合竞争力下降、天气环境等五大要素则是中国旅游的短板。

报告认为,在签证便利化方面,我国免签政策与入境旅游发展不匹配;普通护照免签国家数量少,且基本没有涵盖主要客源市场;72小时、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与航权、航线匹配度不高,对拉动入境旅游市场作用有限;赴中国签证办理门槛偏高,签证价格高、办理时间长、手续繁琐是影响我国入境旅游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国际化程度、公共服务配套及便利化水平仍显不足;旺季时节旅游景点人满为患,入境游客观景用餐体验降低;产品同质化和老化趋势明显、游客参与性不强;缺乏可供游客重复消费的休闲度假产品以及雾霾天气等,是对入境游客增加极其不利的诱因。

报告建议,国内一线城市是境外游客了解中国的首要入口,同时也是入境游客行程中的主要选择。建议择其一、二着重打造成为“中国入境旅游桥头堡”;在营销机制方面,各省市企业应在国家为首的整体海外营销基础上进行宣传,探索目的地海外宣传的主体以省间、市间捆绑营销的模式联合推广;重视国家、省、市、区县的入境旅游大数据的管理与应用,充分利用数据指导决策的同时,以针对不同客群做好相应目的地或产品的精准营销;充分发挥口岸城市、大型旅游企业的作用,加强与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地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交流,以点带面促进中国入境旅游的整体发展;增加与客源国当地旅游代理机构合作,并做好一线人员培训,增加目的地或产品直接触达游客的机会。

伍策尚槿

2023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现状及区域发展格局分析 一二线城市旅游需求更加强劲

结合收入情况来看,2010-2023年中国国内旅游收入稳步增长,2023年国内旅游收入增加至5.73万亿元。2010-2023年国内旅游收入占中国旅游总收入的比重始终保持在80%以上;其中,2013年达到历史最高值为89.1%,2023年,入境旅游市场从规模型发展向效益型转变,入境游收入显著提高,使得国内旅游收入占比下降;2023年后,国内旅游收入比重恢复稳步增长。

城镇居民仍然是国内旅游收入的主要贡献主体,且这一比重呈上升趋势;2023年,城镇居民对国内旅游收入的贡献度约83.0%,农村居民对国内旅游收入的贡献度约17.0%。这与国民收入息息相关,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

3、跨境旅游成为新热潮,2023年出境旅游人数首超入境人数

2023年,入境旅游市场稳步进入缓慢增长期,出境旅游市场快速发展。2010-2023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在130百万人次上下波动,而出境旅游人数一路飙升。

2023年开始,出境旅游人数首超入境人数,出境旅游成为新热潮。2023年,入境旅游人数14120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1.2%;出境旅游人数14972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14.7%。

2023年,中国入境游客14531万人次,增长2.9%。其中,外国人3188万人次,增长4.4%;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1342万人次,增长2.5%。国内居民出境16921万人次,增长4.5%。其中因私出境16211万人次,增长4.6%;赴港澳台出境10237万人次,增长3.2%。

根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数据显示,2023-2023年我国入境旅游收入逐年攀升,从2023年的1053.8亿美元增加至2023年的1313亿美元;但增幅显著下降,2023年增幅仅3.3%,远低于中国旅游总收入10.6%的增幅。

4、2023年中国旅行社数量超3.8万家

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数达到45.97亿人次,同比增长8.8%,入境旅游人数10876万人次,同比增长4.7%,出境旅游人数11990万人次,同比增长8.5%。随着我国旅游业总规模实现稳步增长,旅游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旅行社数量也对应攀升。根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数据,2023-2023年三季度末,我国旅行社数量快速增长;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全国旅行社总数为38433家。

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的旅行社数量情况未纳入统计,下同。

5、中国旅游行业区域发展对比分析

——2023年重点旅游城市旅游收入均上涨

我国正在从世界旅游大国走向世界旅游强国,我国旅游业也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国内不少城市都提出了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城市旅游也从原来单一的景区建设走向综合性的旅游目的地打造,城市旅游的发展也将进一步拓展其社会功能。根据各城市的文旅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北京市的旅游总收入达到6224.6亿元,重庆市的旅游总收入也突破5500亿元。

注:上海市的旅游收入仅为国内旅游收入。

——入境:广东省国际旅游收入占26.3%

根据国家统计部发布数据,中国各地区对境外游客的吸引力各不相同,2023年,广东省国际旅游收入约205亿美元,占全国比重高达26.3%;其次,上海市境外游客的吸引力排名第二,北京排名第三。综合考虑,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区交通便利、国际航班较多;营商环境好,符合境外游客的商旅需求;文化较为多元,包容性强。

注:图中国家统计局统计口径与文旅部统计数据存在一定差异。

结合地图分布来看,我国各地区的入境吸引力差距更为显著。

——出境:上海、北京、江苏等地区潜在出境游力较强

从2023年的客源产出上看,经济增长是出境旅游的主要推动因素、中西部地区与二三四线城市市场活跃度进一步上升。除了签证便利度等因素的影响之外,客源地的国民收入水平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出游意愿与出游形式,研究显示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出境人次数的匹配程度高度相关。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各省(区、市)客源地潜在出游力排名前五位的是上海、北京、江苏、广东、浙江,均为我国经济发展较好且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的地区。

——旅行社: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和山东旅行社数量较多

从全国旅行社分布来看,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中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及东北地区旅行社数量分别为19809家、8765家、6800家和3059家;分别占全国旅行社总量的51.5%、22.8%、17.7%和8.0%。

根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旅行社数量在2500家以上的有5个地区,分别为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和山东,数量最多的广东为3192家;1500-2000家的有3个地区,分别为上海、辽宁和河北;1000-1500家的有8个地区;旅行社数量在500-1000家的有11个地区;天津、海南、西藏、新疆兵团、宁夏5个地区旅行社数量少于500家,最少的宁夏为165家。

结合地图图示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的旅行社数量显著高于内陆地区,福建的旅行社发展不尽如人意,作为沿海地区,旅行社数量仅1168家。

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的旅行社数量情况未纳入统计。

——旅行社:用户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下沉

2023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中国旅行社组织旅游用户市场有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下沉趋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等地区旅行社组织旅游市场也逐渐释放。而新疆、西藏、甘肃、青海等地,旅游人群更加偏向自由行,比如驾车行驶川西线、川藏线、阿里线等。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广东、江苏、浙江偏爱旅行社方式出游,这三个地区旅行社国内旅游组织人次都超过1000万人次;重庆、山东、湖北、上海、湖南、福建旅行社国内旅游组织人次在500-1000万人次之间,位于第二梯队。

——旅游景区:江浙地区5A景区集中

2023年年末全国共有A级景区11924个,全年接待总人数60.24亿人次,比上年末增长10.5%,实现旅游收入4707.5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8%。

2023年1月7日,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了22家景区为5A级景区,至此,除去已经摘牌的,我国5A级景区数量达到280家,其中江苏以24家的总量排名第一,浙江18家排名第二,河南、广东均为14家,并列第三名。

6、前瞻观点:旅游行业“一哥”难辨,各城市百花齐放

从收入来看,北京、广州、重庆、西安、杭州等重点城市旅游收入保持增长。从入境旅游来看,广东省国际旅游收入占26.3%;从出境旅游,上海、北京、江苏等地区潜在出境游力较强;从国内旅行社分布来看,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和山东旅行社数量较多,用户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下沉;从旅游景区来看,江浙地区5A景区较为集中。

旅游行业“一哥”难辨,北上广、西安、成都、杭州等地均有其独特的旅游文化和特色;但从需求来看,一二线城市普遍收入水平更高,旅游需求更强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旅游业发展最快、受益人口最多、辐射带动力最强的国家之一。中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从小众市场向大众化转变、从单一入境游向出入境旅游并重格局转变,旅游业发展面由局部扩展到全国,形成了国家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社会共同推进的大格局。

未来30年,依旧是中国旅游业保持快速发展的黄金期。旅游研究院局长李金早表示,随着“旅游+”战略、“全域旅游”战略、“一带一路”旅游合作的进一步实施,中国旅游业将迎来提质增效的阶段,世界将充分分享中国旅游市场带来的巨大红利。

但由于2023年我国爆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防止疫情扩散,我国湖北省多城市实行交通管制,并且政府多次建议全国人民减少外出,居家隔离,人员出行的减少势必会降低我国2023年第一季度疫情期间的国内旅游人数。此外,随着国外几个国家疫情的发展,出入境旅游市场也会受到较大冲击。2023年,全球和中国旅游市场均面临较为严峻的局面。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相关产业专题可参考:旅游行业经济专题研究—https://bg.qianzhan.com/ztdetail/2023083090eed0b1.html返回搜狐,查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