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文旅新闻 威海:一“路”筑起全域旅游圈 山东出省游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文旅新闻 威海:一“路”筑起全域旅游圈

2023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打造国际滨海休闲度假目的地,加快构筑全域旅游、全时旅游休闲度假新格局,实现四季均衡、破解淡季短板,是山东威海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以高标准打造千里山海自驾路,通过体系和标准加快资源的整合、聚合和融合,将全市打造成没有边界的“大景区”。通过持续推进夜间特色消费街区、民宿集聚区、景区化村庄等精品文旅项目提升工程,加快自驾游、海岛游、露营游等业态培育,以高品质产品引领消费市场升级,让旺季更旺、淡季不淡,持续激活“千里山海自在威海”自驾目的地“热”效应。

以路为景:高标准提档升级

在百度搜索引擎检索“威海自驾”关键词,平台显示4260万条检索结果中,千里山海自驾路、猫头山观景平台、火炬八街、一战华工纪念馆等威海热门打卡地检索热度高居不下。今年暑期,威海旅游市场的火爆“出圈”,让不少入行十多年的威海旅游从业者,以及从事餐饮、购物、租车、展会等旅游周边业务的商家和企业,都兴奋地感叹“威海旅游真的火了”。

受自驾游市场和高品质度假产品的强势带动,今年暑期,威海全市接待游客达1777.8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17.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18%和19.04%,较2023年同期分别增长10.76%和14.49%。相关OTA平台官方发布显示,威海先后入选马蜂窝长线旅游目的地瞬时访问量热度高涨幅城市,成为携程网全国暑期租车自驾热门目的地。

一条路带火一座城,这源于威海市委、市政府基于市场趋势、城市优势和游客需求,从顶层设计高标准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充分考量。今年,威海市将千里山海自驾路建设提升列为2023年为民办实事重点工作,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作为牵头责任单位,联动交通、农业农村等多部门,持续探索非高速公路标准化运营模式,不断完善自驾驿站、观景平台、标识标牌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自驾路产品更新和跨界延伸,推进线路开发、自驾导览等服务功能建设,不断提升游客的个性化体验和舒适感。

截至目前,威海全市已开放主题驿站23处、观景平台66处、特色创意路段12处。威海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驿站设置及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已完成相关评审工作,并将在年底出台。全市自驾游标准化建设进入全新阶段,自驾旅游服务设施和功能得到显著提升。

千里山海自驾路对全市旅游景区、旅游住宿等行业也发挥了正向辐射作用。来自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的信息,今年7月和8月,刘公岛、华夏城、成山头、那香海、东浦湾、天沐温泉等景区接待、收入增幅始终保持在高位;全市旅游住宿房间出租率整体在80%—90%的高位区间波动,持证住宿包含网约房数量同比增长31.01%。

千里海岸线、千里山海自驾路是威海两大突出资源优势。今年,威海市积极实施“双千”线路建设,创新推动海上休闲与陆上自驾有机结合,开通海上看威海“跳岛游”产品和陆上看威海“自在威海旅游直通车”专线,将刘公岛、鸡鸣岛、小五队抱海驿站、那香海英伦风情等景区、驿站有机串联,打造海陆相连、陆海统筹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体系,让游客以“快旅慢游”的方式解锁威海新玩法。

以景引路:壮大市场主体规模

11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拟确定15家旅游度假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公示,荣成好运角旅游度假区被列入名单,成为威海对标高水准,推动旅游业向集聚化、区域化发展转型的新突破。以品质提升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威海市以精品旅游作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内容,狠抓精品项目、产业集群、旅游度假区建设,推动旅游产业双招双引等工作,不断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积极释放旅游业发展的乘数效应。

为强化示范建设,年内,威海已打造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家,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3家,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2个,省级景区化村庄20个,推动1条海上旅游航线入围国家级试点。第四批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名单中,威海市全域旅游产业集群入选。

围绕推动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扩容倍增,威海市聚焦打造康养旅游产业集群,高标准谋划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布局,加快推进好运角、那香海·文旅小镇、华夏文旅综合体等康养集群和项目建设,着力培育高端养老、温泉疗养、休闲旅游等六大养生产品,开发社区、医疗、养老等旅居度假产品,全市康养旅游产业发展按下“快进键”。

结合第六届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今年,威海市通过政府补贴和企业让利,共发放文旅消费券价值342.44万元,直接带动交易1228万元。同时,支持104个文旅项目加快建设,并出台支持文旅企业融资的一揽子金融政策,促进文旅行业快速“恢复元气”。

目前,马栏湾、栖霞街改造工程、温德姆花园酒店等文旅新项目正全速推进,以点带线,以线成面,随着千里山海自驾路沿线文旅新项目、新业态的不断升级,威海精品旅游产业新格局正加速形成。

品牌赋能:从“众传”到“众创”

今年,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聚焦新媒体营销创新、优质内容供给和公众互动参与,不断丰富“直播+”“音乐+”“节会+”“综艺+”等“+旅游”目的地营销新模式,以特色产品和活动为支撑,结合传统媒体、新媒体和线下平台构筑的全媒体营销矩阵,吸引网友和游客等从转发、点赞转变为主动自发创作和推广,推进营销模式从公域到私域、由“众传”到“众创”,以聚力、分享式传播有效为目的地引流。

通过“直播+旅游”,引发目的地“种草”效应。创新开展“遇见威海的海”景区慢直播活动,在全市精选9处海景镜头联动直播,与网友共享威海滨海风光。持续开展“暑期网红打卡地”、金秋大型融媒直播等“沉浸式”直播活动,以旅游达人、主播实地体验和解说的方式,带领网友云游威海。积极参与东方甄选主播“齐鲁山海行”专场直播活动,推动刘公岛、成山头、鸡鸣岛等景区纳入先导片拍摄,短视频胶东花饽饽渔民号子累计观看量实现470万人次,点赞量超10万次。

通过“音乐+旅游”,举办“听见山海·云创音乐荟”系列直播活动,走进旅游景区、主题驿站、精品民宿、网红打卡点等线下场景,推出“云上”演唱会、演奏会、音乐节,融入音乐人、艺术家、非遗传承人等嘉宾与网友话题互动环节,以“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吸引Z世代群体打卡威海、宣传威海,19场音乐荟累计实现线上700万人次观看互动。

通过“节会+旅游”,全年推出2023年“中国旅游日”威海宣传月、第六届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威海海鲜美食啤酒节、那香海旅游文化节音乐嘉年华、潮汐公社赶海节等重点活动40余场,营造全城狂欢的节庆氛围,以“音乐”“美食”“夜游”等元素引爆夜间消费新热潮,为威海夜间经济注入新活力。

通过“综艺+旅游”,在腾讯视频网夏日看海计划栏目,推出威海海岛体验游节目。在凤凰卫视旗下自有全媒体平台千里山海自驾路宣传片,推广威海目的地品牌。针对当前近郊游、周边游和短途游等微度假市场,在“爱在威海”四季文旅品牌产品的基础上,推出26条精品旅游线路、视频攻略和100个网红打卡点,发布四季宣传短视频600余个。在抖音、快手等多平台开设的“千里山海自驾路”互动话题,吸引网友原创短视频1030条,量达9700万次。

威海市以千里山海自驾路提升目的地效应的经验做法,获得多家媒体的聚焦“点赞”。央视晚间新闻等栏目,新华网、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日报海外版多次推出专题节目、纪录片和专版宣传,递出“精致威海”新名片。23家海外媒体代表来威考察,发布宣传内容30余篇,聚焦威海品牌目的地打造模式。

“威海‘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IP打造与目的地品牌营销推广”案例入选2023年山东省旅游宣传推广十大优秀案例。千里山海自驾路精品线路入选2023山东省“十佳网红自驾线路”,威海经验被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多次作为典型案例在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进行推广。

“下一步,我们还将持续推进自驾路运营和服务水平提升,推进驿站标准化评定,完善驿站VR展示、智慧化导航、场景体验等功能;强化高品质产品供给,深度开发海景线产品,创意丰富西部环山线旅游产品;加强数字营销,丰富OTA平台宣传推广……通过市场、行业和渠道的多级联动,实现威海旅游从‘爆红’到‘常红’。”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表示。

山东省人民政府 政策文件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工业旅游发展的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工业旅游发展的意见

鲁政办字〔2023〕205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加快旅游强省建设,充分发挥工业旅游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加快推进我省工业旅游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任务目标

(一)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密结合新型工业化和〈中国制造2025〉山东行动纲要的要求,发挥我省工业基础条件好、门类齐全、知名品牌多的优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旅游+为路径,深度挖掘山东工匠精神,讲好山东工业故事,提升山东工业知名度和美誉度。坚持规划引领,突出特色,完善设施,优化服务,将工业旅游培育成旅游发展的新领域和工业转型的新动能,构建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功能齐全的工业旅游体系。

(二)任务目标。力争到2023年,全省工业旅游年接待游客达到4000万人次,工业旅游年收入达到35亿元,建成10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工业遗产旅游基地和一批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工业遗产旅游基地等,推动工业旅游规模不断壮大,服务更加规范,品质效益显著增强。

(一)坚持理念和规划引领。

1.树立工业遗产保护理念。挖掘整理工业遗产,加大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百年老厂区、老厂房等工业遗址的保护力度,结合新旧动能转换和生态环保要求,在有代表性的工矿企业拆除或搬迁前,经过文化、旅游、环保等领域专家考察论证,保留一批具有历史、社会、技术等价值内涵,适宜发展工业旅游的厂矿企业,打造工业遗产旅游基地,吸引广大游客参观游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2.开展工业旅游资源普查。由旅游、经济和信息化、文物部门共同组织开展,摸清全省具备市场开发价值的潜在工业旅游资源数量、质量、分布及特点,建立工业旅游资源数据库,并对工业旅游资源科学分类,对各类资源发展基础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制定发展计划。

3.科学编制规划。科学编制山东省工业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工业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要与山东省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规划相衔接,与全省城乡建设规划、工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引导支持重点城市、重要园区、重点工业企业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发展规划,进一步统筹空间布局,优化要素利用,完善旅游设施配套,构建各具特色、总体协调的工业旅游发展格局。鼓励新建工业企业将工业旅游与主业生产经营同步规划、统筹推进。

(二)构建工业旅游产品体系。

1.观光工厂。推动各类工业企业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美化绿化行动,结合技术改造升级,优化厂区生产生活环境。鼓励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按照4A级以上景区标准进行景区化改造提升,新建工业企业搞好规划设计,合理划分观光区、体验区、展览区、购物区、游憩区等功能区域,满足游客参观、食宿、购物和休闲娱乐需求。加大对老字号企业厂区风貌、建筑风格、生产工艺等的保护,依托独特的建筑厂房、生产流程、设施设备、生产工艺、企业风貌等资源开发观光项目。

2.工业博物馆。鼓励支持百年老字号企业打造展示企业发展历程、传承企业发展文化的专题博物馆。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挖掘行业文化资源,汇集行业发展各个时期、各种工艺环节的重要历史资料,诠释行业文化,展示行业精神,打造行业博物馆。依托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品牌影响力的动态工业产品,打造一批体现时代记忆、展示文明成果、蕴含现代元素的活态博物馆。指导各类企业围绕工业设计、产品研发、加工制造等,建设展示主营业务和主打产品的企业博物馆。引导支持各类博物馆运用现代展陈理念和声光电技术,丰富展陈内容,增强吸引力和观赏性。强化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功能,支持各类博物馆举办主题展览,组织学生、游客和市民参观学习。

3.工业遗址公园。依托老厂区、老厂房建设一批主题突出、基础设施完备的工业遗址公园。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工业遗址开发利用,融入现代设计观念和当代生活方式,打造集游憩、观赏、娱乐、餐饮、住宿、科普教育、创意设计于一体的开放空间。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遗产申请国家工业遗产认定,支持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的工业遗产申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4.工业文化创意基地。鼓励工业企业和社会资本利用空余或闲置工业厂房、仓储用房、地下空间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吸引文化创意机构和创意人才进驻,打造涵盖品牌企划、平面设计、动漫影视、广告策划、电子商务、文化会展等内容的综合性文化创意高地。支持利用各类工业基地、工业遗址、工业园区等,开展影视拍摄、绘画写生、艺术创作、科普培训、教育实践等活动。

5.重大工业工程。重大工程建设应与旅游相结合,考虑旅游观光需要,实现现代工程、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有机融合。根据实际情况,依托特大型水利、交通、能源、建筑工程等,打造一批重大旅游项目。支持各市围绕提升城市文化、教育、体育、商业功能,规划建设一批地标性旅游工程。

6.工业旅游小镇。发挥我省传统制造业优势,突出特色,规划建设一批黄金小镇、陶瓷小镇、纺织小镇、食品小镇、酿酒小镇等工业旅游小镇。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培育一批生物制药、信息技术、海洋开发现代产业园区。推进电影小镇建设,提升电影小镇功能。围绕游艇、房车、木屋、小飞机、游乐设施等的研发制造,培育一批旅游装备小镇。鼓励支持具备条件的综合性工业旅游企业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的工业旅游园区。

7.工业节庆会展活动。做大做强青岛国际啤酒节,办好中国(山东)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中国(山东)国际纺织博览会、中国(山东)国际糖酒食品交易会等工业展会,策划一批汽车博览会、家具博览会等专业博览会。支持各市出台优惠政策,优化会展发展环境,争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