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5·19”中国旅游日 世界旅游企业家俱乐部19

“5·19”中国旅游日

中国旅游日,是每年的5月19日,非法定节假日。

该节日起源于2001年5月19日,浙江宁海人麻绍勤以宁海徐霞客旅游俱乐部的名义,向社会发出设立"中国旅游日"的倡议,建议徐霞客游记首篇游天台山日记开篇之日(5月19日)定名为中国旅游日。

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

中国旅游日源自天台山徐霞客游记开篇游天台山记:“癸丑之三月晦公元1613年5月19日,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

徐霞客游记开篇的短短24个字,为后人留下了文化旅游的瑰宝。因为“中国旅游日”与我国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徐霞客有关,翻开徐霞客游记,第一篇就是游天台山日记。徐霞客30年来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写下了许多游记。

1983年中国成为世界旅游组织的成员;1985年,中国确定每年都有一个省市自治区作为世界旅游日庆祝活动的主会场。自那以来,旅游学界和业界就有了是不是我国也应该有个“中国旅游日”的议论。

在1987年旅游天地就有文章提出“中国旅游节”的设立;1999年也有人受世界旅游日启发便有过设立“中国旅游日”的提议。

2001年5月19日,浙江省宁海人麻绍勤以宁海徐霞客旅游俱乐部的名义,向社会发出设立“中国旅游日”的倡议:“作为由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的中国,理应有自己的旅游纪念日。我们倡议,把徐霞客游记首篇游天台山日记开篇之日5月19日定名为‘中国旅游日’,以对徐霞客作永恒的缅怀和纪念,激励全国人民阔步迈向世界旅游强国。”

早在2000年,宁海县就提议把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5月19日确定为“中国旅游日”。

宁海县于2002年5月19日至2010年1月,连续举办了7届“中国徐霞客开游节”。在全国征集日期方案后,宁海已正式将5月19日作为候选日期向国家旅游局提出了申请。

2007年和2008年,来自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广西、云南等7省区12个城市的代表在徐霞客旅游带合作峰会上,联合签署了“徐霞客旅游带”旅游合作宣言,共同呼吁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确定为“中国旅游日”。

2008年3月17日,浙江省旅游局特地上书国家旅游局,要求确定“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

2008年6月16日,国家旅游局召集浙江、江苏有关部门领导,宁海县旅游局领导,还有一批专家学者,在北京召开“中国旅游日”论证会。会上多数专家认为,以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即5月19日,或5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作为“中国旅游日”比较合适。他们表示,中国旅游日选择“5月19日”,不仅仅是徐霞客的崇高地位,同时可兼顾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巨大的事实,5月19日,无论东西南北中,都是适宜出门旅游的黄金季节。

2009年2月12日,浙江省召开旅游发展大会,国家旅游局与浙江省签署了局省紧密合作机制备忘录,其中就提到,国家旅游局支持将徐霞客游记中的开篇日5月19日确定为“中国旅游日”。

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了要设立“中国旅游日”的要求。

2009年12月4日,国家旅游局正式启动了设立“中国旅游日”的相关工作。在全国征集日期方案后,不少地区争相提出了申请。从最初由地方和民间发起倡议,不断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到最后由国家相关机构启动设立“中国旅游日”,已经历了10年。

2009年12月,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日征集策划专项工作委员会”授权新浪网就“中国旅游日”设立日期开展专题调查。

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中国正式设立国家旅游日,时间确定为5月19日。这个日子,就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也是宁海县每年举行“中国宁海徐霞客开游节”的日子。把5月19日确定为“中国旅游日”,宁海已经整整呼吁了10年。

2011年3月30日上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

根据关于征集“中国旅游日”日期方案的公告,设立“中国旅游日”旨在强化旅游宣传,培养国民旅游休闲意识,鼓励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旅游活动,提升国民生活质量,推动旅游业发展。旅游日具体日期的选定,将体现下列原则:与旅游有一定的纪念、宣传等关联意义;时间上适于全民外出旅游休闲;有利于加强国民的旅游意识,发挥旅游的教育功能。

标志的主体创意造型来源于甲骨文的“旅”字及传统的印鉴艺术。甲骨文“旅”字的变形与方形的印鉴外轮廓,突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发展“根”与“植”的关系,为“中国旅游日”注入了更加鲜明的文化色彩,在延续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创造了新的视觉意象,符合现代人日益发展的审美需求,体现了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变形的“旅”字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旅游场景:一面旗帜引领下的一队游人正秩序井然、兴致勃勃的游走于美妙的旅途中。这有着强烈的具象化意义和象征,突显了“中国旅游日”的主旨与核心,引导鼓励民众积极参与旅游,体现了“中国旅游日”的号召力、影响力。同时,变形的甲骨文“旅”字暗含了“5.19”这组数字,进一步强调了“中国旅游日”的日期,让“中国旅游日”更加深入人心。

蓝绿颜色的运用,不仅色彩鲜明,视觉冲击力强,而且渐变的过渡处理让两个主体色彩自然融合,和谐大气。蓝色代表天空,绿色代表自然,象征着中国旅游蓬勃发展的朝气和生命力,以及中国旅游所倡导的绿色、环保、和谐、文明发展的主旨和理念。同时,变形的“旅”字演化的游人们行走在蓝天绿地中,也体现了中国人自古追求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生境界,在注重环保与和谐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

标注字体上采用了中国传统隶书的“中国旅游日”及英文Arial体“ChinaTourismDay”的中英文双语对照,在突显“中国旅游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彰显了中国旅游的国际化视野与现代发展理念。

整个标志造型稳重,创意巧妙,色彩明快,旅游主题鲜明,日期深刻,具有着浓厚的文化韵味和鲜明的感召力。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发〔2023〕3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3年12月22日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制定本规划。

“十三五”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文化和旅游行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繁荣发展大众旅游,创新推动全域旅游,着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旅游业进一步融入国家战略体系。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更为巩固。“十三五”以来,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协同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新业态不断涌现,旅游业对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更加凸显。

旅游成为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的刚性需求。“十三五”期间年人均出游超过4次。人民群众通过旅游饱览祖国秀美山河、感受灿烂文化魅力,有力提升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旅游成为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旅游演艺、文化遗产旅游等蓬勃发展,旅游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发挥了更大作用。

旅游成为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重点旅游城市纷纷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先导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为旅游业营造优质发展环境。

旅游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领域。各地区在严格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科学合理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特色旅游道路。

旅游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生力军。各地区在推进脱贫攻坚中,普遍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进一步夯实了乡村振兴的基础。

旅游成为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渠道。“十三五”期间,出入境旅游发展健康有序,年出入境旅游总人数突破3亿人次。“一带一路”旅游合作、亚洲旅游促进计划等向纵深发展,旅游在讲好中国故事、展示“美丽中国”形象、促进人文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进入新发展阶段,旅游业面临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民群众旅游消费需求将从低层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转变,由注重观光向兼顾观光与休闲度假转变。大众旅游出行和消费偏好发生深刻变化,线上线下旅游产品和服务加速融合。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发展成果要为百姓共享,旅游业要充分发挥为民、富民、利民、乐民的积极作用,成为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幸福产业。

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旅游业发挥独特优势,也对旅游业提出了扩大内需的重要任务。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充分利用旅游业涉及面广、带动力强、开放度高的优势,将其打造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要切实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更好发挥旅游业作用,为加快释放内需潜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贡献更大力量。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旅游业赋予新动能,也对旅游业提出了创新发展的新要求。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将深刻影响旅游信息获取、供应商选择、消费场景营造、便利支付以及社交分享等旅游全链条。同时,要充分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科技创新成果,升级传统旅游业态,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推动旅游业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建设文化强国为旅游业明确了发展方向,也需要旅游业更加主动发挥作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要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同时,要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传播中国文化、展示现代化建设成就、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

强化系统观念有利于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对旅游业提出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新任务。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发挥好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有利于为旅游业营造更具活力的发展环境、提供更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形成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发展优势。同时,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注重防范和化解风险,守住疫情防控底线、安全生产底线、生态安全底线、意识形态安全底线。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严峻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全球旅游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内发展环境也经历着深刻变化,旅游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距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还有一定差距,旅游需求尚未充分释放,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依然较重,创新动能尚显不足,治理能力和水平需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需进一步强化。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推动旅游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坚持系统观念、筑牢防线。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切实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充分认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事关旅游业发展全局,将疫情防控要求贯彻到旅游业各环节、各领域,坚决切断疫情通过旅游渠道传播的链条。

——坚持旅游为民、旅游带动。以人民为中心,更好满足大众特色化、多层次旅游需求,发挥旅游业综合带动作用,释放“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创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