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一名北京导游倒在最热暑期,同业者:“我们导游天天这么熬” 在北京当导游收入

一名北京导游倒在最热暑期,同业者:“我们导游天天这么熬”

2023年7月9日,北京,高温晴热天气,导游带领游客顶烈日游览天坛公园。视觉中国/图

北京导游龚贺死于热射病之后的一个星期里,北京又热出了新纪录。

2023年7月6日,代表“北京温度”的南郊观象台午后最高气温飙至41℃,7月历史同期记录中首次出现连续两天超40℃。北京最热的夏天,正值疫情管控放开后的第一个暑假。报复性反弹的北京旅游市场,和这座城市的气温一样火热。多家旅游平台显示,北京成为今年暑期游热门榜首。据携程2023暑期预订趋势洞察报告,北京位列2023年暑期热门目的地第一名;去哪儿网大数据同样显示,截至7月3日,暑期北京景区门票提前预订量环比上月增长2.6倍,比2023年增长4.5倍。

37岁的北京导游赵一泫向南方周末记者估计,目前的客流量已经比疫情前多了两至三成,甚至达到2008年奥运会时的水平。另一位北京导游觉得,目前北京接待的游客已经有些“超负荷”,或许有春天游客数的10倍之多。

高温之下的导游工作并不容易:有景点缺少纳凉的地方,导游暴露在阳光直射下的时间过长;旅行社与导游的合作松散,较少签署劳动合同,工作也没有高温补贴……赵一泫回忆,每一年,他都会听说有北京导游因中暑而亡,也有猝死的,“我们导游基本上天天这么熬”。

7月2日下午,49岁的龚贺在颐和园带团讲解时,因高温诱发热射病,送医抢救无效,于当天去世。

龚贺身高超过180公分、体重超过200斤,外号“大熊”。在朋友和邻居眼中,从事导游行业21年的龚贺是一位热心肠的大哥。他是北京人,家中独子。据媒体报道,龚贺有一位八十多岁的父亲和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母亲。以前,他有时间时,会开车载着父亲去养老院看望母亲。龚贺所在小区的居民张燕化名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自己与龚贺因经常一起遛狗而结识。生前,龚贺养了一只黑白色柯基,取名“鲁格”。邻居们记得他特别热情、特别爱笑,“和年轻人也玩得很好”。

张燕回忆,龚贺曾介绍自己是做国际旅游的导游,只是疫情后就没再接团。2023年年底,得知张燕感染新冠,龚贺还给她煮过葱姜水,又给小区其他邻居代购过梅子干。得知龚贺的死讯,张燕觉得悲伤,“为什么不幸会降落在他身上呢?”

2023年,北京,龚贺拍探店短视频发在自己的账号中。视频截图/图

7月2日上午,在游览颐和园前半程的一个小时里,龚贺像往常一样向所有团友做讲解,但到后半程,他的话明显变少。据澎湃新闻报道,从颐和园出来之后,龚贺提前联系过大巴车司机,确定车停放的位置。

那天中午12时16分,龚贺从颐和园坐上大巴车第一排座椅后,就没再说一句话。直到司机将车开到餐厅所在地,龚贺还一动不动,直到13时20分许,司机发现龚贺已经昏迷,再由车内人员拨打120救护车,将龚贺送至医院。龚贺送到医院后,体温是42℃。当天,龚贺在医院去世,医生得出的结论是他死于热射病。朋友和同事为龚贺操办了后事。7月5日上午,龚贺生前的家人、同事、朋友、邻居和闻讯而来的人参加了这场告别仪式。

龚贺出殡前一晚,他的朋友用他的微信账号在朋友圈留下了一段告别文字:

“我看过拉普兰飘过粉色的雪,雷克雅未克的天空闪极光。我讲过北京故宫的龙吐水,哈尔施塔特的天鹅向天歌。我坐过斯里兰卡的火车摇啊摇,跟着南极的企鹅扭啊扭……还有很多很多,我都曾来过。走过千山万水,我想你们已经听到:……明天我要离开,熟悉的地方和你,要分离,你眼泪不要掉下去。……兄弟姐妹们,江湖再见,我是龚贺。就是那个做了20年导游,热爱自然,从小对动物感兴趣的大熊。”

在北京最热的夏天,几乎没有导游因为龚贺的骤然离去而停下脚步。

7月8日,北京最高气温37℃——和7月2日一样。午后的酷暑里,什刹海路边的石头都晒得有些发烫,但附近的导游们仍然步履匆匆。

14时,赵一泫戴着遮阳帽,坐在什刹海边的石头上休息。脸廓方正、肤色黝黑的他与身边的人交谈着。通常,他接待的都是4日游的团队,但7月8日这天,他被见缝插针地指派了一个一日游团队。

赵一泫自打6月25日以来就是连轴转地带团。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北京每年在年前、高考前后等时间点有合计约三个月左右的旅游淡季。近年来的淡季,他一天能挣400元;进入旺季后,他一天就能挣到1000元。而今夏,由于游客量暴涨,导游奇缺,有旅行社甚至开出了2000元一天的报价。

“北京导游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刘星婧是一名实习导游,自6月30日一放暑假就来北京带团。她解释,一些旅行社没有熬过三年疫情,倒闭了,很多导游也随之转行。加之导游证考试有两年没有如常进行,现在新导游很少,而游客却很多。

“有的旅行社急招人,会一下子开很高的价格。但这两天降下来了。我昨天7月8日跟团一天,拿到的工资是800元。”刘星婧说。

北京导游的数量,没有确切数据。北京旅游行业协会导游分会秘书长李健近期向媒体表示,2023年北京市注册导游有4万多名,“今年和2023年的注册导游总数变化不大,但实际的从业数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非所有持证导游都还在从事导游行业”。

目前,北京旅游行业协会导游分会中持证的导游有2万多名。此外,还有部分挂靠在各大旅行社的导游和个体导游。如果不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在北京带团的导游们通常会在凌晨3-4点起床,在傍晚17时左右结束一天的行程。如果第二天还有行程,导游通常还要安排第二天的司机、路线。另外,今夏故宫等景点一票难求,导游们有时夜里还得帮旅行社抢票,“8点多的、9点多的、10点多的、12点的,你都得守着。”北京导游海华说。

海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北京不同的景点中,走中轴线是最疲惫的。早上从天安门广场出发,看毛主席纪念堂、故宫,再到地安门、恭王府,这一片完全要靠步行。今夏人多车多,往年正常1个多小时逛完的地方,因为排队、补票耗时可达3小时。每当酷暑里重复着3万多步的行军时,他“度日如年”,“恨不得赶紧找个泳池扎进去”。

赵一泫则觉得逛故宫最累,“整个故宫你要讲解,它还没有纳凉的地方”。

为了防暑,刘星婧总需要“全副武装”:防晒衣,防晒帽,防晒口罩、墨镜,再喝“4瓶550毫升的矿泉水”,但即使这样还是很热。赵一泫记得,自己带团时一天最多买过11瓶水和防中暑的藿香正气药;一天走毕,“骨头带缝的地方它就疼”。

2023年7月9日,北京,游客冒高温外出游玩,采取各种措施遮阳防晒。视觉中国/图

龚贺出事后,海华开始跟旅行社提出不能再派这么多团,因为自己已经46岁,连轴转实在吃不消。但旅行社团多安排不开时,也会给导游施加压力,比如提前说现在是旅游的关键期,不能请假。

“因为这行的工资不是固定的,要随季节变化有起伏。”淡季旅行社给海华排了团,旺季他就得给旅行社分担压力。他在5、6月份分别休过一两天假,7月则基本是连轴转。

海华解释,游客从外地组团来北京旅游,到了北京就会有一个负责接待的“地接旅行社”,由地接导游负责游客在北京的所有活动。赵一泫、海华和刘星婧都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像他们这样的地接导游是不与旅行社签劳动合同的,故此旅行社也不给交五险一金,他们只挣一天几百至上千不等的带团费。

“90%的北京地接导游是不给签劳动合同的”海华说。

高温等极端天气也很少被纳入导游薪水的考虑范围。赵一泫自述从未收到过任何高温补贴,也没有高温保障。海华和刘星婧同样表示,自己的收入中并不包含高温补贴这一项内容。龚贺的离世引发关注后,有一位导游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旅行社开始给他配发防中暑的药品。刘星婧看来,地接团对一个导游的成长是最快的,因为需要安排客人的吃住行和购物,也要解决很多突发的问题。但她还是希望今后可以做出境团,“更挣钱一点,我自己也比较喜欢去全世界旅游”,只是当下并没有那么多能够出境的旅行团。

赵一泫估计,在北京做地接一年能挣20万元,这样的收入很难留在北京。环顾四周,他发觉身边的导游大都在45岁前转行了。“我们没有基本工资,不得生活吗?在旺季的时候,你就必须得自己逼自己去带团。”

不幸的是,旅游的旺季,往往就在炎热的夏季。

文中赵一泫、海华为化名

南方周末记者姜博文汪徐秋林南方周末实习生王蕊田鑫

“抱团过冬”做微商,零收入期转行的导游日子过得怎么样

“可能有人觉得导游会说话、有稳定的客户群体,转行做微商、干销售都相对容易的多,但事实并非如此。”张明无奈地表示。

李健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根据行业规则,导游大多是没有固定工资的,收入主要来自带团的分成,因此导游们大多收入浮动很大,没有一个稳定的保障。张明进一步介绍,目前,全国导游行业主要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采取不同的从业模式,比如:东北地区受气候影响,当地旅游产品淡旺季落差较大,因此导游大多不会固定在一个旅行社专职,而是根据市场情况在不同的企业兼职;华北地区长航线相对较多,只要有团导游就可以保持“在路上”的状态,任职也相对灵活,兼职、专职导游所占比例大体相似;而南方地区导游的工资收入

暑期游井喷,日薪2500招不到导游

文|Tech星球翟元元陈桥辉林京习睿

这是疫情放开后的第一个暑期旅游高峰,旅游消费迎来了井喷式爆发,旅游从业者也迎来一年之中最为繁忙的旺季。

旅行团数量与导游服务价格,最能直观反映今年暑期旅游市场的热度。导游,作为旅游服务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最能感知到暑期旅游热情程度。多名导游告诉Tech星球,今年暑期旅行团数量基本恢复到了2023年的水平,只要导游愿意,体力允许,现在一周七天时间都可以带团工作。

北京导游最为火爆,几乎“一导难求”,很多其他城市的导游也涌入北京“救场”。导游服务费价格也水涨船高,以往500元一天,现在一天1500元都找不到导游,甚至有导服飙涨至2500元一天。

旅游行业火爆,从业者的信心正在逐渐恢复。硬币的另一面,暑期正值全国各地普遍高温天气,导游奔走忙碌在旅游第一线,高温、暴晒、起早贪黑等连续高强度工作,让导游等旅游从业者的劳累健康问题也引起了重视。

“痛并快乐着”的导游,他们暑期工作状态和生意究竟怎么样?Tech星球访谈了多位活跃在一线的导游、旅社行老板。

“凌晨两点半就得出发,高温天气一天喝七八瓶水”

我叫卓恒,做导游有10年时间了,主要在北京颐和园、故宫、恭王府等景区为游客做精讲服务。我觉得今年是北京旅游市场10年来最井喷的一次,游客数量暴涨。

因为正值暑假,故宫等地方肯定是研学游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今年学生群体很多,一般都是父母带着孩子一起的家庭式旅游。

今年最挑战的就是高温天气,尤其是在故宫,一是,景区面积比较大;二是,故宫整个中轴线上的主要宫殿是没有一棵树的,找不到阴凉地方,只能在烈日下暴晒,而且地砖也会反热,这时候不止是体力劳累,皮肤也比较受罪。

随着三伏天的到来,气温有时会达到40度左右,而且比起暴晒,闷热感会更难受。除了做好防晒工作,我每天就是不停地喝水。我一般会从家里带三瓶凉白开水,再拿两瓶提前冻好的矿泉水,用毛巾裹上。特别是中午时候,冰水可以起到一定降温作用。

我记得有一天气温40来度,加上我在故宫里面买的水,一共喝了有七八瓶多水,但一次卫生间都没有去过,我感觉全部通过汗液从体内排出了。

精讲服务比较费嗓子,上午我一般从九点讲到十二点,下午从一点半讲到四点,一天讲解要说的话差不多有30页~50页A4纸打印文字的量吧。客人求知欲特别强的时候,还要不停地解答他们的疑惑。

有一天,我在故宫连续讲了六七个小时左右,感觉有点快要中暑,赶紧把冰水放在额头上冰一下,然后再喝点自己带的藿香正气水,缓解了很多。

因为夏季日出时间会比较早,我一般早上大约四点半左右就得出发,如果游客想去天安门看升旗仪式的话,我最晚凌晨两点半就得出发。

现在北京导游收入是一天一个变化,导游也非常紧缺,总体来讲今年一个突出变化是,导游底薪大幅上升,因为都是带着导服的,不是过往人们印象中那样带着顾客“买买买”,而是将旅游和文化相结合,把文化传递给游客。“一天2500元都找不到导游,有人日挣万元”

我在天津当导游,自己招揽游客,自己带团,旅行社的团带得比较少。

跟往年相比,旅行团数量恢复了,跟2023年相比几乎不相上下。除了旺季,我们之前也就是周六周日能出去带个团儿,现在一暑期开始,基本上每周都能连带六天的团儿。

天津导游收入没有北京高,北京导游平常一般一天500元左右,天津一天300元。现在暑假,北京旅游市场特别火爆,一天1500元导服导游服务费都找不到导游,导服价格也飙涨至2000-2500元。在北京做地接的导游,基本上可以连续带团儿一个月,如果你不想休息,绝对能天天带团儿。所以,我身边有天津的导游已经选择转去北京带团了。

导游收入不固定,挣钱最多的导游,据我所知,一天有挣1万的,也有挣5000的。但是那些高收入导游一般是主打购物、游客自费项目的团。自费就像去野山坡,游客玩那些水上项目,漂流,这些都属于自费团。购物团一般就是玉器,比如五台山主要是卖香,家里有孩子考试的主要就是给他们卖笔、吊坠,这些自费项目通常是导游收入主要来源。像我带团去草原三天,要是一个老导游带的话,基本上一天能挣到1000块钱。

导游工作季节性太强,最忙的时间段就是暑期,过了“十一”假期之后基本上就没什么工作了。一个导游一年挣10万的话,暑期应该最少能挣六七万。

不同团有不同的游玩周期,带草原专线,就是三天一个团儿,一周两个团儿。如果带两日游,像去野山坡,那就是一周两个团。暑假嘛,家长都想带着孩子玩儿,所以一日游相对少一些,两三日游比较多。暑期游客去得最多的,我们发的最多的就是草原专线,还有海边儿,这两个都属于大旺季。周边爬山相对少一些,因为天太热了。

现在旅游团的质量,相对来说没那么好了,就是游客消费变得保守了。所以好多导游就倾向于精讲团,包括北京那边儿,就是小包团,以家庭为单位,游客要去哪些景点儿,旅行社给安排一个导游,然后导服给得就相当高。

今年夏天感觉主要就是太热,对导游来讲太受罪了,在40度左右的高温下工作。我还好,比较佛系,不太拼命,暑期再忙,我也会每个月休息七天左右。“档期排满一导难求,老板已开始高薪招人”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旅游行业可谓是异常火爆,即便是在高温下,丝毫不影响游客的热情。我的感觉是,武汉市已经出现了导游供不应求的现象。

虽然武汉的夏天很热,依然抵挡不住游客选择到武汉游览,目前我的档期已经排满了,老板已经开始高薪招人。听我们公司的后台说,各种旅游团、自由行的预订量也异常火爆,甚至出现“一导难求”。

疫情放开之后,旅游行业复苏,导游的收入也开始水涨船高。导游的收入主要包括基本工资和导游费用,月基本工资在几千至一万元之间,但到这种旺季,日薪可以达到1000元一天。

工资高,也意味着会非常累,特别是在酷热的暑期,在高温下带领游客参观游览景点,同时讲解景点的历史文化,这对身体的耐力和心理的调整都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而且,每天我要带领多个旅游团游览,每团游客数量达50人以上。为了让他们听到我的讲解,即便有扩音器的加持下,还是要大声地说,所以喉咙嘶哑成了常事,每天必备润喉糖。

此外,导游们还需要承担游客的各种需求和突发事件。有时候,游客可能会提出一些个性化的要求,如购物、美食等,导游要及时响应,并努力满足游客的需求。此外,遇到突发事件,如游客中暑、失散等也需要导游们迅速处理和解决。

虽然工作辛苦,但看到游客们满意的笑容,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从互联网公司辞职重回导游,旺季拼命接单赚钱”

今年3月份,随着旅游市场复苏,我从一家互联网企业的运营岗位辞职,重新成为一名导游。尤其7月份期间,正值旅游旺季,日薪可以达700元~900元,包括100元~200元的高温补贴。

今年来北京旅游的人很多,我在社交平台上也有账号,很多人会私信找我做私团,也给出很高价钱,还有想承包半个月时间的游客。但是旅行社管得很严,有时候请一天事假,旅行社都会怀疑你在接私单。更何况,我现在根本也没有时间,而且现在也很难抢到景区门票。

即使天气再热,旺季我也会积极接单,一方面,我们导游就靠这几个月挣钱,另一方面,旺季你不接单,淡季时候,旅行社有单子绝对不会再想着你。

现在,旅行社为了吸引

北京一导游高温下去世,同事:他49岁未婚,系家中独子,带的是研学团

北京市气象局7月2日中午12点20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天12时,北京市大部分地区气温35-36℃,其中南郊观象台气温36.3℃,高温黄色预警持续中。

据北京新闻广播报道,也就是在这个中午,49岁的导游“龚哥”在带领一个研学团从颐和园结束行程后晕倒在了大巴车内,送医后抢救无效去世。医院证明显示,“龚哥”是因为热射病去世的。

7月3日,“龚哥”的同事告诉红星新闻记者,49岁的“龚哥”原本在带领研学团进入颐和园一小时后就已经感觉到有一些不舒服,但是他依旧坚持把团队的学生带上了园外的大巴车。目前,“龚哥”的同事还在和旅行社沟通“龚哥”善后事宜。

49岁导游35度高温下带研学团游览近两小时

“龚哥”是龚先生的老同事、老朋友们对他的习惯性称呼。

7月3日下午,“龚哥”的老同事刘先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龚哥”今年49岁,从事导游工作已经有20多年了,之前一直在做欧洲国家的出境游带队导游工作,疫情期间他转接国内团,因为资历比较老,同事和朋友们都会喊他“龚哥”。

“我是2日下午接到朋友的电话,说龚哥去世了的。”刘先生说,等他赶到收治抢救“龚哥”的航天中心医院时,“龚哥”已经被医生宣布死亡,死亡原因上写的是“热射病”。

↑7月2日因热射病去世的导游“龚哥”生前工作照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刘先生事后了解到,7月2日上午10点左右,“龚哥”带领了一个学生研学团进入颐和园景区进行游览,中午12点左右从颐和园内出来,返回到大巴车上去饭店吃饭,在大巴车上时,“龚哥”就已经不太说话,到了饭店后,大巴车司机发现“龚哥”状态非常不好,已经昏了过去,便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医之后“龚哥”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后来听团里的学生老师讲,在颐和园内讲解了一个多小时后,龚哥就有一点不太舒服的感觉,说的话也不太多了,但是他还是坚持把学生送到了大巴车上。”“龚哥”的另一位前同事刘女士对红星新闻记者说。

而据北京气象台7月2日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当天中午12点左右,北京市大部分地区气温在35至36℃。

7月3日,刘女士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49岁的“龚哥”是独生子,一直没有结婚,生前是一个特别开朗和热心的人,“龚哥”去世后,是他生前的朋友在帮忙料理后事。

“龚哥的父亲今年80岁了,平时一个人生活,龚哥的母亲几年前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现在在养老院。”刘女士说,“平时去养老院看母亲时,都是龚哥开车拉着父亲一起去,我们今天去龚哥家,龚哥的父亲还说,以后儿子不在了,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养老院看望老伴儿,听得我们很难受。”

刘先生称,“龚哥”做导游有20多年了,之前主要带境外游团队,一年的收入在几十万元,还算比较宽裕。刘先生表示,疫情缓解后,“龚哥”就开始带国内游的团队,尤其是一些研学的团。

刘女士说,“龚哥”生前身体比较好,以前出境游的时候连着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落地后又要带队、帮忙办手续都没有问题。也没听说他最近身体有什么不适,或者说去医院或者住院什么的。

如符合标准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刘先生和刘女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龚哥”去世后,其所在的旅行社曾来到“龚哥”家里进行看望和沟通,但是后续事情该如何处理,还有待进一步的协商,“现在就是希望龚哥的父母未来生活能得到一定保障,毕竟龚哥也是在工作岗位上去世的。”

7月3日,红星新闻记者致电“龚哥”所在旅行社,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后续他们将积极跟进处理此事。

据北京日报7月3日报道,北京市应急局近期会同北京市相关单位对2023年7月份北京地区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分析后判断,7月份本市将进入自然灾害高发期,其中,极端高温热浪灾害风险不容忽视,“广大市民请关注高温预警,尽量避开正午时段外出,缩短户外停留时间,做好防晒保护。户外工作者可以提前服用防暑药物,注意劳逸结合,及时补充能量、水分;当出现头晕、乏力等轻微中暑症状,应立即离开高温作业环境,到阴凉通风处休息。”

刘女士说,虽然最近北京天气炎热,但是作为导游来说,大多数时候都不太敢停下手里的工作。“旅游是分淡旺季的,现在是暑期,对旅游来说就是旺季,旅行社给你安排团队,你是可以不接,但是导游和旅行社之间的关系挺微妙的,你一次两次不接可以,但是次数多了,到了淡季的时候旅行社可能就不给你派团,不派团就等于没有收入,所以大多数人都不太愿意拒绝旅行社的派团要求。”

刘女士还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现在由于很多景区是需要提前预约门票的,而一般像故宫、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等热门景点游客的数量是超过景点的放票数量的,这也就需要导游去提前订票。“很多景点的放票时间经常变动,有时候是中午,有时候又是半夜,几乎可以说现在导游工作都是24小时待命的。”

对于此事,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导游因热射病去世,首先要做工伤认定,如果符合工伤认定标准,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为工伤。

“尽管导游已经感觉不适,但为了履行管理团队职责,坚持把手中的工作完成,说明导游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并没有意识到个人的身体状况,而且热射病属于严重中暑,具有突发性,也是造成导游去世的主要原因。”付建说,导游与旅行社双方之间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旅行社有义务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红星新闻记者付垚吴阳实习生任彤彤北京报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