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北京一导游热射病去世 同事:带的是研学团,感觉不舒服后坚持把学生带上大巴车 导游北京颐和园热死

北京一导游热射病去世 同事:带的是研学团,感觉不舒服后坚持把学生带上大巴车

北京市气象局7月2日中午12点20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天12时,北京市大部分地区气温35-36℃,其中南郊观象台气温36.3℃,高温黄色预警持续中。

据北京新闻广播报道,也就是在这个中午,49岁的导游“龚哥”在带领一个研学团从颐和园结束行程后晕倒在了大巴车内,送医后抢救无效去世。医院证明显示,“龚哥”是因为热射病去世的。

7月3日,“龚哥”的同事告诉红星新闻记者,49岁的“龚哥”原本在带领研学团进入颐和园一小时后就已经感觉到有一些不舒服,但是他依旧坚持把团队的学生带上了园外的大巴车。目前,“龚哥”的同事还在和旅行社沟通“龚哥”善后事宜。

49岁导游35度高温下带研学团游览近两小时

“龚哥”是龚先生的老同事、老朋友们对他的习惯性称呼。

7月3日下午,“龚哥”的老同事刘先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龚哥”今年49岁,从事导游工作已经有20多年了,之前一直在做欧洲国家的出境游带队导游工作,疫情期间他转接国内团,因为资历比较老,同事和朋友们都会喊他“龚哥”。

“我是2日下午接到朋友的电话,说龚哥去世了的。”刘先生说,等他赶到收治抢救“龚哥”的航天中心医院时,“龚哥”已经被医生宣布死亡,死亡原因上写的是“热射病”。

↑7月2日因热射病去世的导游“龚哥”生前工作照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刘先生事后了解到,7月2日上午10点左右,“龚哥”带领了一个学生研学团进入颐和园景区进行游览,中午12点左右从颐和园内出来,返回到大巴车上去饭店吃饭,在大巴车上时,“龚哥”就已经不太说话,到了饭店后,大巴车司机发现“龚哥”状态非常不好,已经昏了过去,便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医之后“龚哥”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后来听团里的学生老师讲,在颐和园内讲解了一个多小时后,龚哥就有一点不太舒服的感觉,说的话也不太多了,但是他还是坚持把学生送到了大巴车上。”“龚哥”的另一位前同事刘女士对红星新闻记者说。

而据北京气象台7月2日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当天中午12点左右,北京市大部分地区气温在35至36℃。

7月3日,刘女士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49岁的“龚哥”是独生子,一直没有结婚,生前是一个特别开朗和热心的人,“龚哥”去世后,是他生前的朋友在帮忙料理后事。

“龚哥的父亲今年80岁了,平时一个人生活,龚哥的母亲几年前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现在在养老院。”刘女士说,“平时去养老院看母亲时,都是龚哥开车拉着父亲一起去,我们今天去龚哥家,龚哥的父亲还说,以后儿子不在了,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养老院看望老伴儿,听得我们很难受。”

刘先生称,“龚哥”做导游有20多年了,之前主要带境外游团队,一年的收入在几十万元,还算比较宽裕。刘先生表示,疫情缓解后,“龚哥”就开始带国内游的团队,尤其是一些研学的团。

刘女士说,“龚哥”生前身体比较好,以前出境游的时候连着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落地后又要带队、帮忙办手续都没有问题。也没听说他最近身体有什么不适,或者说去医院或者住院什么的。

如符合标准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刘先生和刘女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龚哥”去世后,其所在的旅行社曾来到“龚哥”家里进行看望和沟通,但是后续事情该如何处理,还有待进一步的协商,“现在就是希望龚哥的父母未来生活能得到一定保障,毕竟龚哥也是在工作岗位上去世的。”

7月3日,红星新闻记者致电“龚哥”所在旅行社,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后续他们将积极跟进处理此事。

据北京日报7月3日报道,北京市应急局近期会同北京市相关单位对2023年7月份北京地区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分析后判断,7月份本市将进入自然灾害高发期,其中,极端高温热浪灾害风险不容忽视,“广大市民请关注高温预警,尽量避开正午时段外出,缩短户外停留时间,做好防晒保护。户外工作者可以提前服用防暑药物,注意劳逸结合,及时补充能量、水分;当出现头晕、乏力等轻微中暑症状,应立即离开高温作业环境,到阴凉通风处休息。”

刘女士说,虽然最近北京天气炎热,但是作为导游来说,大多数时候都不太敢停下手里的工作。“旅游是分淡旺季的,现在是暑期,对旅游来说就是旺季,旅行社给你安排团队,你是可以不接,但是导游和旅行社之间的关系挺微妙的,你一次两次不接可以,但是次数多了,到了淡季的时候旅行社可能就不给你派团,不派团就等于没有收入,所以大多数人都不太愿意拒绝旅行社的派团要求。”

刘女士还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现在由于很多景区是需要提前预约门票的,而一般像故宫、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等热门景点游客的数量是超过景点的放票数量的,这也就需要导游去提前订票。“很多景点的放票时间经常变动,有时候是中午,有时候又是半夜,几乎可以说现在导游工作都是24小时待命的。”

对于此事,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导游因热射病去世,首先要做工伤认定,如果符合工伤认定标准,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为工伤。

“尽管导游已经感觉不适,但为了履行管理团队职责,坚持把手中的工作完成,说明导游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并没有意识到个人的身体状况,而且热射病属于严重中暑,具有突发性,也是造成导游去世的主要原因。”付建说,导游与旅行社双方之间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旅行社有义务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红星新闻记者付垚吴阳实习生任彤彤北京报道

编辑郭宇责编邓旆光

痛心!一导游中暑去世,才49岁,是家中独子,母亲患阿尔茨海默病…

“龚哥”是龚先生的老同事、老朋友对他的习惯性称呼。

7月3日下午,“龚哥”的老同事刘先生告诉记者,龚哥今年49岁,从事导游工作已经有20多年,之前一直做欧洲国家的出境游带队导游,疫情期间他转接国内团。

“我是2号下午接到朋友的电话,说龚哥去世了。”

刘先生说,等他赶到航天中心医院时,龚哥已经被医生宣布死亡,死亡原因写的是“热射病”。

“龚哥”生前工作照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刘先生事后了解到,7月2日上午10点左右,龚哥带领了一个学生研学团进入颐和园景区游览,中午12点左右从颐和园出来,返回到大巴车上,一行人准备去饭店吃饭。

在大巴车上时,龚哥已经不太说话,到达饭店时,大巴车司机发现龚哥状态非常不好,已经昏了过去,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

7月1日,北京,颐和园景区迎来暑期参观热潮。图/视觉中国

“后来听团里的学生老师讲,在颐和园内讲解了一个多小时后,龚哥就有一点不太舒服的感觉,说的话也不太多了,但是他还是坚持把学生送到了大巴车上。”龚哥的另一位前同事刘女士说。

据北京气象台7月2日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当天中午12点左右,北京市大部分地区气温在35℃至36℃。

7月1日,北京,颐和园景区迎来暑期参观热潮。图/视觉中国

“龚哥的父亲今年80岁了,平时一个人生活,龚哥的母亲几年前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现在在养老院。”

刘女士告诉记者,龚哥是独生子,一直没有结婚,生前是一个特别开朗和热心的人,龚哥去世后,是他生前的朋友在帮忙料理后事。

“平时去养老院看母亲时,都是龚哥开车拉着父亲一起去,我们去龚哥家,龚哥的父亲还说,以后儿子不在了,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养老院看望老伴,听得我们很难受。”

刘女士说,龚哥生前身体很好,出境游时连着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落地后又要带队、帮忙办手续都没有问题,也没听说他最近身体有什么不适。

7月1日,北京,颐和园景区迎来暑期参观热潮。图/视觉中国

山东北部、河南北部等地

7月1日,北京故宫博物院,烈日下游客遮阳防晒各有妙招。图/视觉中国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出现先兆中暑、轻度中暑一定要及时加以干预,否则症状将持续加重,如发展至热射病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热射病即重度中暑,如抢救不及时,死亡率高达70%至80%,但热射病通常不是突然发生的。”

一旦自己或有人中暑,先拨打“120”急救电话,然后进行力所能及的现场急救。

搬。停止活动,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患者至通风阴凉处,尽快除去患者全身衣物。如条件允许,可将患者转移至有空调的房间,建议室温调至16至20℃,让患者躺下,抬高下肢15至30厘米。

量。快速测量体温,最好是核心温度,通常使用直肠温度来反映核心温度。如现场无法测量核心温度,也可测量体表温度腋温或耳温做参考。如腋温或耳温不高,不能排除热射病,应每10分钟测量一次或持续监测体温。

擦。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并持续扇风,也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头部、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患者散热。

补。快速补液。如中暑者清醒,没有恶心呕吐,可喂其喝淡盐水或运动饮料。

●据红星新闻、钱江晚报、北京青年报

●校对:姚佳审核:小新

◆联系我们:neirong58微信

视频号推荐返回搜狐,查看

北京一导游中暑去世,热射病急救记住这三步!

7月2日,一名北京导游在颐和园带团游览时因中暑送医,经抢救无效而离世。

据北京新闻广播报道,当天中午49岁的导游“龚哥”在带领一个研学团从颐和园结束行程后晕倒在了大巴车内,送医后抢救无效去世。医院证明显示,“龚哥”是因为热射病去世的。

7月3日“龚哥”的同事告诉记者,49岁的“龚哥”原本在带领研学团进入颐和园一小时后就已经感觉到有一些不舒服,但是他依旧坚持把团队的学生带上了园外的大巴车。

近期北京经历持续高温,6月份曾创下连续3天最高温度突破40度的历史纪录。根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份北京平均温度比常年同期偏高,高温日数略偏多,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的可能性大。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迟骋2023年6月接受采访时表示,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中度中暑与重度中暑4个阶段。热射病即重度中暑,如抢救不及时死亡率高达70%-80%,但热射病通常不是突然发生的。出现先兆中暑、轻度中暑一定要及时加以干预,否则症状将持续加重,如发展至热射病甚至可能导致死亡。②

中暑后都会有哪些表现?

1、先兆中暑的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大汗、口渴、注意力不集中;

2、此后体温升高、出现发热,但没有意识转变,则进入了轻度中暑阶段;

3、如不加干预,体温将持续升高,可达40至42摄氏度的高热,并伴有四肢抽搐、意识障碍,则进入了中、重度中暑的阶段;

4、最严重的中暑即热射病,通常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很高。

如发生先兆中暑、轻度中暑时,该如何处理?

迟骋医生表示,一旦发生中暑,要将病人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患者衣扣,并通过擦拭、冰敷等帮助患者降低体温。降低室内温度的同时,要给患者补充体液,推荐补充含有淡盐水等含有盐分的液体,补充中暑导致的体液和电解质丢失。简言之:物理降温、降低室温、补水,就可能逆转或终止患者的中暑进程。

国家卫生健康委2023年曾发出提醒,降低热射病病死率的关键在于预防。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避免高温高湿及不通风的环境、减少和避免中暑发生的危险因素、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避免脱水的发生,从而减少热射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热射病可能危及生命,一旦有人遭遇热射病,在试图给患者降温的同时,周围其他人应帮忙拨打急救电话。

第一,将患者转移到阴凉的地方。

第二,无论使用何种方法,迅速给患者降温。如将患者浸泡在浴缸的凉水里;将患者放在凉水淋浴下;用浇花的凉水喷洒在患者身上;用凉水擦拭患者的身体;凉湿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天气干燥时,将患者裹在凉水浸湿的单子或衣物里用风扇猛吹。

第三,热射病患者的肌肉可能发生不自主的抽搐。遇到这种情况时,要避免患者伤害到自己。不要在患者的嘴里放任何东西,不要试图给患者喂水。如果患者发生呕吐,翻转患者的身体使其侧躺,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发生。

此外,如果患者出现了体温升高、肢体抽搐或出现嗜睡、认知障碍等意识改变,就要及时送医救治。

北京新闻广播记者从北京多位导游处了解到,7月2日,一名北京地接导游,在颐和园带团游览时因中暑送医,经抢救无效而离世。

7月3日,去世的导游“龚哥”的同事告诉红星新闻记者,49岁的“龚哥”原本在带领研学团进入颐和园一小时后就已经感觉到有一些不舒服,但是他依旧坚持把团队的学生带上了园外的大巴车。医院证明显示,“龚哥”是因为热射病去世的。目前,“龚哥”的同事还在和旅行社沟通“龚哥”善后事宜。

49岁导游35度高温下带研学团游

览近两小时返回大巴车后昏迷

7月3日下午,“龚哥”的老同事刘先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龚哥”今年49岁,从事导游工作已经有20多年了,之前一直在做欧洲国家的出境游带队导游工作,疫情期间他转接国内团。▲7月2日因热射病去世的导游“龚哥”生前工作照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刘先生事后了解到,7月2日上午10点左右,“龚哥”带领了一个学生研学团进入颐和园景区进行游览,中午12点左右从颐和园内出来,返回到大巴车上去饭店吃饭,在大巴车上时,“龚哥”就已经不太说话,到了饭店后,大巴车司机发现“龚哥”状态非常不好,已经昏了过去,便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医之后“龚哥”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北京市气象局7月2日中午12点20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天12时,北京市大部分地区气温35-36℃,其中南郊观象台气温36.3℃,高温黄色预警持续中。

7月3日,“龚哥”的另一位前同事刘女士对记者表示,49岁的“龚哥”是独生子,一直没有结婚。“龚哥的父亲今年80岁了,平时一个人生活,龚哥的母亲几年前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现在在养老院。

刘女士说,“龚哥”生前身体比较好,以前出境游的时候连着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落地后又要带队、帮忙办手续都没有问题。也没听说他最近身体有什么不适,或者说去医院或者住院什么的。

来源|北京新闻广播红星新闻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