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2023五一期间北京游客接待量排名前十景区名单 2021年五一北京自驾游

2023五一期间北京游客接待量排名前十景区名单

【导语】:“五一”假期,北京市接待旅游总人数842.6万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81.9%,按可比口径计算恢复到2023年的98.4%;旅游总收入93亿元,同比2023年增长1.2倍,按可比口径计算恢复到2023年86%。

“五一”劳动节期间,北京市全力落实假日旅游疫情防控、安全管控以及服务保障各项工作,疫情防控落实有力,假日旅游安全有序,旅游市场秩序井然,假日经济强劲恢复,文旅活动丰富多彩,实现了无涉旅安全生产事故、无涉旅突发疫情、无假日旅游重大投诉、无涉旅重大负面舆情。

“五一”假期,北京市接待旅游总人数842.6万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81.9%,按可比口径计算恢复到2023年的98.4%;旅游总收入93亿元,同比2023年增长1.2倍,按可比口径计算恢复到2023年86%。

“五一”假期,全市重点监测的202家旅游景区(地区)累计接待游客1264.6万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3.1倍,按可比口径同比2023年减少4.6%;营业收入69724.6万元,同比2023年增长1.9倍,按可比口径同比2023年增长14.5%。

游客接待量排名前十的景区(地区)是:

王府井接待163.9万人次;

南锣鼓巷接待109.3万人次;

什刹海风景区接待91.7万人次;

前门大街景区接待50.8万人次;

乐多港假日广场接待44.9万人次;

北京市奥林匹克公园接待37.0万人次;

北京动物园接待36.3万人次;

天坛公园接待34.1万人次;

北京首创奥莱休闲驿站景区接待33.5万人次;

颐和园接待28.0万人次。

北京市奥林匹克公园接待37.0万人次,

天坛公园接待34.1万人次,

颐和园接待28.0万人次,

八达岭长城接待22.1万人次,

故宫接待15.2万人次,

恭王府接待11.1万人次,

慕田峪长城接待10.9万人次,

圆明园接待10.8万人次,

十三陵接待9.6万人次。

“五一”假期,全市16个区红色旅游景区游览人数198.7万人次,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全家看“红”成特色,红色旅游成为假日旅游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五一”假期,乡村游累计接待游客382.5万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4.7倍,按可比口径同比2023年增长6.1%;营业收入49841.2万元,同比2023年增长5.3倍,按可比口径同比2023年增长20.9%。乡村精品民宿平均入住率88.71%。

“五一”假期,北京各类公共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丰富了市民群众节日文化生活,全市共组织开展各类公共文化活动670项,1474场,参与市民群众约431.68万人次。共举办134台442场营业性演出,吸引观众13.3万人次,票房收入1960万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演出场次增长45.4%。五一期间,凤还巢潞安州·八大锤锁麟囊等18台22场经典传统戏曲分别在长安大戏院、梅兰芳大剧院等剧场上演,让戏迷们过足戏瘾。12台17场红色题材剧目轮番登台,向建党100周年献礼。此外,市属文艺院团在假日期间带来29台76场演出,集中展现首都精品剧目艺术创作成果。

“五一”期间,全市上下一手抓疫情防控,坚持“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和戴口罩等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一手抓繁荣群众文旅需求,假日文化旅游安全、有序、繁荣、欢乐、祥和,做到了疫情防控安心,市民出游放心,旅游服务贴心,节日旅游舒心,首都文化旅游市场市场强劲复苏、消费潜力得到有效释放。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北京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五一】获北京五一游玩活动(音乐节/赏花/演唱会等),博物馆/公园预约购票,限行及高速,五一周边游/自驾游攻略。

手机访问 北京本地宝首页

山西省智慧旅游云平台发布 2023 年“五一”旅游数据分析报告

5月6日,山西省智慧旅游云平台发布2023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场数据分析报告显示,山西旅游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报告重点从旅游复苏态势、景区分时客流、夜游新经济模式、旅游热门线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并为山西省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进一步的思路及建议。

1、旅游呈现全面复苏,游客出游热情较高

2023年“五一”假期,全省游客总量呈现明显的复苏形势,游客接待量从5月1日当日起逐日升高,至5月3日达到最高峰,随后平稳回落。

2、接待客流梯队化,复合型旅游目的地更具吸引力

从各地市接待层面来看,太原、晋中、临汾、忻州、大同在“五一”假期中接待游客量居全省前列。太原作为山西省省会,交通便捷,大部分游客都会选择来太原游玩或进行中转;同时新兴景区如太原古县城、太原植物园等也较为吸引年轻人和家庭集体出游。晋中平遥古城、绵山、王家大院、乔家大院等众多特色景区同样吸引游客。临汾人口排行全省第二,同时具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临汾市内游客是临汾旅游的绝对主力,占来临汾总游客的64%,依托便利的交通环境吸引大量周边游客,五一期间临汾市未做限流,相比五台山、雁门关、云冈石窟等景区均对外发布限流公告,临汾或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更好选择。

从景区接待层面来看,五台山、平遥古城、太原市动物园、云冈石窟、大同方特景区分列前五。五台山自5月1日开始交通持续拥堵并于2日发布限流公告;平遥古城客流从视频监控显示,“五一”假期每日8时至22时客流都保持在拥挤的状态;云冈石窟则通过文物的魅力和丰富活动吸引四方游客。

从景区每日客流来看,五台山和平遥古城为第一梯队,客流高峰主要集中在2日和3日,五台山自2日发布暂停售票通知后,客流量得到控制;平遥古城在五一前实行每日分时预约,仍局部出现客流拥挤情况;4-5日,各景区客流有序回落。

最受欢迎的自然景观类的是:芦芽山、云丘山、绵山、壶口瀑布景区;

最受欢迎的人文景观类的是:五台山、平遥古城、云冈石窟、皇城相府、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最受欢迎的红色旅游景区是:张壁古堡景区、侯马彭真纪念馆、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景区;

最受欢迎的乡村田园景区是:榆次后沟古村、青草坡乡村庄园景区、太谷县美宝山庄;

最受欢迎的现代娱乐类景区是:汾河旅游区、大同方特欢乐世界景区、孝河湿地公园;

最受欢迎的科普型景区是:中国煤炭博物馆、汾酒文化景区、广灵县剪纸博物馆;

3、游览路线已趋成熟,创新发展未来可期

通过对出发地、途径地信息分析发现,目前五台山—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等旅游线路已经十分成熟。随着各新兴景区的发展,通过挖掘游客和景区之间

中国旅游研究院:2023年国庆旅游市场数据报告

10月9日,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在线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学术成果。会上发布了2023年国庆旅游市场数据报告中国休闲发展年度报告2023中国旅游口述历史研究进展疫情影响下国内航空客流变化与特征等学术成果。

戴斌院长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今年国庆假期旅游市场整体符合预期,对未来旅游市场发展前景保持乐观预测。戴院长指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旅游企业一方面要用足用好国家各类纾困解难政策,另一方面要自救转型发展,积极发现新需求、培育新业态。

李仲广副院长从服务美好旅游生活需求、建设强大的国内旅游市场等方面做总结发言。李院长指出,假日经济文旅消费在内循环新格局下起到重要作用,要关注新技术新创意对服务美好旅游生活需求的落地应用支撑,适应当前本地游、休闲游、品质游、轻旅游、微度假、宅酒店市场转换的趋势,面对短期内长距离增长受限的问题增加新业态布局和调整。

中国旅游研究院总统计师、统计调查所所长马仪亮博士针对日前发布的国庆旅游数据进行说明。马仪亮博士表示,考虑到二次出游较多的市场新特征,日前发布的“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并不是说全国有5.15亿人出去旅游,而是包括二次出游在内的出游次数是5.15亿,实际出游人数会比5.15亿人少。

会上,统计调查所助理研究员杨素珍代表课题组发布了2023年国庆旅游市场数据报告。报告指出,国庆假日期间,城市居民出游热情和消费意愿高开缓走,出游人次领跑旅游收入。家国情怀拉升红色旅游热情,游客在行程中广泛参与文化活动,领略传统文化之美,增强当代文化自信。都市休闲游、省内近程游、郊区乡村游、自驾游、亲子和研学游成为假日旅游市场新亮点。报告主要观点如下:

旅游市场总体“高开缓走低收”,旅游消费热度明显低于出游人次

国庆假日期间,受伊犁疫情和局部地区雨雪天气影响,城市居民出游热情和消费意愿高开缓走,国庆节假日旅游市场总体呈现“高开缓走低收”走势,旅游消费热度明显低于出游人次。往年旅游收入由接待人次口径计算,当前则按照出游口径,今年的旅游收入与往年不能直接对比,旅游收入提振速度慢于出游人次。

从消费看,人均消费下滑明显,专项调查显示,低消费人群比重增大,55.1%的游客人均消费低于500元,比去年提高9.6个百分点。消费结构方面,近四成花费主要用于餐饮,住宿、交通等大额支出项目对旅游消费支撑不够。

图1国庆假日国内出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收入

“本地人游本地”特征明显,中远程旅游需求未能充分释放

国庆假日期间,游客出游距离和游憩半径双收缩。游客平均出游半径141.3公里,比去年缩减71.7公里,减少33.66%。目的地平均游憩半径13.1公里,比去年缩减1.1公里,减少7.75%。“3小时”旅游圈成为假期主要活动范围,以都市休闲、近郊游为主的“本地人游本地”特征明显。从游客群体来看,城镇居民更青睐远方的风景,其在300公里以上出游距离的比重为12.2%。

图2国庆假日游客出游半径和目的地游憩半径

受天气和局部疫情反弹影响,中远程旅游需求短期受到抑制。从民航数据看,国庆期间民航旅客运输量较2023年同期减少19.6%,平均客座率比去年同期下降近5个百分点,日均执飞航班同比少2千多架次。“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青年群体,时间充裕的银发一族出游足迹明显延伸,出游距离随着年龄而增长。

图310月1日至7日已执行航班数量

图4不同年龄群体出游距离比例

假日期间,有超过半数的游客选择自驾出行,自驾游成为主要出游形式。中青年游客群体更喜欢自驾游,45-60岁的游客群体自驾比例为61.3%。城镇居民将自驾作为假日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其自驾比例比农村居民高11.9个百分点。上海、江苏、山东、安徽、云南、宁夏、贵州、内蒙等经济比较发达或者地域辽阔、市域间距较大的地区自驾比例较高。

图5不同年龄群体自驾比例

都市休闲、近郊乡村游成为主流

都市休闲游、乡村游成为出游热点。特别是以短时间、近距离、高频次为特点的“轻旅游”“微度假”“宅酒店”成为很多人的热门选择。调查显示,五成左右游客选择城市周边乡村和郊区公园游玩,体验秋收、赏秋色,泡温泉,采摘受到游客欢迎。从出游范围看,农村游客选择本省市内及城郊旅游的比例高达35.4%,比城镇居民高8.9个百分点;城镇居民选择跨省游的比重为23.9%,比农村居民跨省游高5.2个百分点。

从游览区域看,游客年龄与城郊乡村的需求成正相关,与对山林水草景区和人文景区的需求成负相关。高收入群体对人文景观和山林水草自然观光景区的需求更高。亲子旅游、研学旅游需求集中释放,45岁以下的游客更喜欢和家人一起出游,比例高达四成左右。

图6不同年龄群体的游览区域偏好

图7不同收入群体的游览区域偏好

错峰出游和二次出游特征明显。很多游客选择错峰出游,假期中段游客近程游返回后,本地休闲需求接续释放。从停留时间看,2天以内的游客比重比去年增长近5个百分点,停留时间3-5天的游客比重缩减较多。年轻人喜欢高频、短时的“轻旅游”,25岁以下的年轻群体,一日游比重高达22.3%,停留时间2天内的比重为54.3%。“慢旅游”“深度游”更受年长游客群体喜爱,45-60岁群体选择2天以上的比重达到72.5%。

图9不同年龄游客停留时间

游客在行程中厚植家国情怀,红色旅游城市和景区持续升温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2周年,建党10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首个”国庆节,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首个”国庆节。红色旅游景点人气高涨,居民爱国热情上升到前所未有高度,居民参与红色旅游主动性不断增强。电影长津湖激发文化市场热度,带动红色旅游小高峰。红色旅游成为家庭亲子游的重要主题,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红色胜地。

旅游景区、度假区、历史文化街区等植入了很多红色文化元素,用红歌、快闪、花塑、大屏等方式为祖国庆生,也拉动了餐饮、购物、休闲等消费业态。游客对红色旅游体验的感知方面,调查显示,50.2%的游客认为红色文化讲解和传播有创新,55.5%的游客认为场景设置有创新,48.5%的游客认为文化活动有创新。45岁以下游客群体认为红色旅游在文化讲解、场景设置和文化活动方面比较有创新,旅游感知比较满意,45岁以上中老年群体对场景设置的满意度较高。科技在红色旅游中的运用更易得到年轻人的认可。

图10游客对红色旅游创新的感知

游客广泛参与文化活动,主客共享美好生活新空间

从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典籍中的传统文化,到伟大工程、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承载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当代文化,从戏剧场到菜市场,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主客共享美好生活新空间的特征更加明显。游客广泛参与文化活动,国潮风受到游客热捧,专项调查数据显示,84.9%%的游客参与2项及以上文化活动,比去年提升9.6个百分点。其中36—45岁、45-60岁的游客参加2项及以上文化活动的比例均超过87%。参观博物馆和历史文化街区游客比例分别为52.8%、44.4%,其中城镇居民的比例分别为54.10%、45.70%,均比农村居民高11个百分点。

夜间旅游也点亮了夜间假日生活,不仅是灯光闪耀,还植入了

2023年五一假期旅游总收入数据公布(24省份公布)

【导语】:目前已有24个省份公布“五一”假期旅游总收入数据,其中有14个省份旅游总收入超过百亿元。2023年“五一”假期旅游收入前十省份分别为:四川、江苏、河南

目前已有24个省份公布“五一”假期旅游总收入数据,其中有14个省份旅游总收入超过百亿元。2023年“五一”假期旅游收入前十省份分别为:四川、江苏、河南、浙江、广东、江西、河北、安徽、湖北、广西。其中,四川以388.32亿元列旅游总收入排行榜第一名。

从游客人数来看,“五一”假期,全国共有17个省份接待游客人次超千万。(人民网)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北京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五一】获北京五一游玩活动(音乐节/赏花/演唱会等),博物馆/公园预约购票,限行及高速,五一周边游/自驾游攻略。

手机访问 北京本地宝首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