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盛号

松盛号

携程研究院:2023年春节,中国游客或将再次“拯救”亚洲旅游 泰国跟团游安全吗

携程研究院:2023年春节,中国游客或将再次“拯救”亚洲旅游

民航资源网2023年12月27日消息:12月26日晚,国家卫健委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及,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取消入境后核酸检测及隔离政策。来华人员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进入社会面。取消“五个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措拖。

这条午夜新闻,彻底点燃了中国旅游业者的朋友圈。作为疫情以来中国旅游受限最多的板块,跨境游的接近完全开放,可以说真正吹响了旅业复苏的号角。

2023年末中国“二级跳”惊喜放开跨境游

拉长时间线来看,截止10月中旬,世界共有100个国家,完全解除因新冠肺炎疫情而设的旅行限制,约占所有国家的45%;另外,90%的国家无入境限制,83%的国家入境免隔离,63%的国家入境免核酸。

彼时,中国的跨境管理政策还停留在“7+3”阶段:今年6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织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入境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检测”,隔离时间缩短一半。

在2023年的最后一季度,中国用一次二级跳,迅速回归全球旅行的时代主题。

11月11日,“防疫新二十条”宣布,入境人员“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并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

12月底,跨境游限制迎来大结局:不再有落地核酸、入境隔离,持有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即可顺利入境。

这种变化,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对疫情防控的态势把握,另一方面也和跨境人员流动需求逐渐旺盛有关。

可以看到,无论是10月中国开始密集增加国际航班、强调为外籍人员赴华提供便利,还是12月全国各地组织外贸企业包机去海外招商,直到国家卫健委宣布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国家整体在放宽出入境机制方面是伏笔千里、小步快跑、井然有序的。

这一开放进程,是国家响应民众和业界呼声的结果,回应了全社会的期待。

“阳康”或将掀起春节出境度假热

此前,市场上一直对跨境游放开有担忧的声音。众所周知,大疫三年对中国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形成了一定的冲击,而且最近全国多地正处于冬季疫情感染的高发期。那么跨境限制放开之后,出境游一定会顺利复苏吗?

现在答案已经浮现。携程平台的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热情,还是立竿见影的。

携程数据显示,发布半小时内,携程平台热门海外目的地搜索量同比大涨10倍,出境包含中国港澳台机票、海外酒店搜索均达到三年来峰值。

多个疫情前大热的出境目的地,在2023春节时段的搜索热度开始显著增长。携程数据显示,中国澳门、中国香港、日本、泰国、韩国、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英国,成为搜索量增长最快的前十名目的地。春节出境跟团游产品的相关搜索量,猛涨6倍。

事实上,从近期旅游市场上的一些变化,就可以预知出境游放开后的反响。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海南旅游的复苏。

携程数据显示,12月7日至18日,目的地为海南的机票预订量环比上月同期增长68%,酒店预订量增长63%,租车预订量增长88%;团队游预订量环比上月同期增长22%,西沙群岛+三沙4日私家团、三亚自由行套餐、三亚+西沙群岛8日半自助游等产品较受游客欢迎。

在奔赴海南的旅客中,北京“阳康”人群成为了一大亮点。而且,北京本地游的复苏也在同时段有所体现,比如近期媒体报道的环球影城游玩项目重现排队长龙。这些现象都指向了,越过感染高峰、走向“阳康”的城市,其旅行消费力或许会迅速恢复,并且首先奔赴度假休闲目的地。

从近期的地铁客流量数据来看,除了北京,武汉、成都、重庆也都翻越了疫情感染高峰,本地消费初现烟火气;而江浙沪、广深则正在穿越高峰,还处于承压之中,但可以预见的是过峰只是时间问题。

在此背景下,出境游限制解除,叠加春节出行预订窗口期的打开,一波春节出境游热潮的到来就不足为怪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出境过春节的这部分休闲度假用户,其消费行为也许会起到示范效应,更快地打消市场上对旅游出行的观望心理。2023年中国旅游市场的整体复苏,或许就将在春节假期期间开启。

中国游客或将再次“拯救”亚洲旅游

一个冷知识是,尽管疫情以来中国出境游总量始终低迷,但出境游人均消费不降反升。携程数据显示,近半年来内地出境的机票及高星酒店人均花费,较疫前分别增长了64%和40%。

这一现象,与出境航班与酒店在供给侧的某些限制有关,也和海外旅游市场的复苏节奏关系密切。从全球维度来看,欧美放开国际旅行的限制普遍早于亚洲,欧美旅游市场也因此先一步复苏,叠加主要经济体的通胀水平上升,其机票、酒店价格也一路水涨船高。

中信证券研究显示,根据各国统计局和旅游局的数据,2023年8月中国游客入境美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客流,分别恢复至2023年的20%、7%、4%。以美国为目的地的中国出境游复苏,明显高于亚洲各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出境的人均机酒花费有明显上涨,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当然,亚洲国际旅行复苏的滞后,也为中国目前出境游人群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携程数据显示,泰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近半年的五星酒店价格,较疫前价格下降2-3成。例如,泰国、越南的五星酒店人均花费较2023年同期均下降20%左右;马来西亚五星酒店价格下降30%;日本韩国下降约两成。

从客群结构来看,2023年日本、韩国的入境游客中19%都是中国人,新加坡也有11%的入境游客来自中国。可以预见的是,跨境游限制的解除,将会在商务、留学、探亲等跨境需求之外,极大地刺激中国用户旅游度假的需求――由于目前的价格洼地效应,这也将带动亚洲国际旅行市场的快速复苏。

携程签证的数据,也再次佐证了这个趋势:12月7日至今,海外签证办理人次同比去年增长超12倍,新加坡、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的办签热度较高。

这也意味着,亚洲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可能终于要迎来大疫三年后的“过年”了。心心念念的中国游客即将回归,将烟火气带回整个亚太。

出境游现状如何东南亚旅行还能放心去吗

近期,两名中国公民在巴厘岛某酒店身亡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在此之前,有关东南亚国家旅行安全的问题也曾在互联网上引起讨论。当前出境游现状如何?人们还能放心地出境游玩吗?

国内社交平台上有关于“要不要去泰国/东南亚旅游”的帖子总能引发关注,总体上看,提问者大多是已经有了出行计划,甚至已经订好了机票和酒店。整体看下来,人们的担忧主要集中于“听说有一些中国人在泰国失踪了是真的吗?”“在泰国真的会遇上人口贩卖组织吗?”“巴厘岛事件警方通报可信吗?”等问题上。支持和反对的声音各执一词,甚至有人表示自己刚从泰国游玩结束并非常安全,就会收到类似于“你收了多少钱?”的质疑。

现实中,不少游客也受到了舆论影响。

董女士是一名建筑行业的从业者,她告诉记者,疫情前就为两个孩子办理好了护照,出境游恢复后,他们原计划利用假期带孩子去泰国、马来西亚等地游玩,但是近期接二连三发生的不安全事件让他们对东南亚产生了顾虑。“如果只是我们大人出去玩倒也还好,但是带着孩子总归是不放心的。”董女士说。另一位在疫情前经常前往东南亚游玩的女生则表示,受到各种新闻的影响,现在不考虑去泰国或者巴厘岛,“反正已经去过很多次了,好看的地方有那么多,没必要去冒险。”她说。

航旅纵横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国内航司前往泰国的航班有近1200班,环比上涨约37%;前往泰国的旅客量超过11万人次,环比增长近29%,但增速较前一个月有所放缓。

浙江飞扬国际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场营销总监赵起超在接受采访时也佐证了这一情况。年初出境游刚开放时,泰国等地是最热门的境外目的地,自三月底泰国频繁上热搜开始,许多客人出游热情明显降低。“原本东南亚旅游整体是火爆复苏的状态,后面就重新陷入了低迷,目前仍在缓慢复苏中。具体来说,泰国跟团游、机票等咨询和出游人次骤降,许多单位集体出游也取消了泰国目的地。”他说。

经过观察发现,近期的泰国游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降价促销和机票尾单甩卖现象。据了解,这是因为各地旅行社为了压缩成本,一般会和航空公司合作进行包机切位,签署一个航季的合同,今年的航季从3月就开始了。许多旅行社刚拿到包机位,泰国旅行就引发各种争议,出行人数的减少让旅行社出现了机位过剩的情况。为了消化剩余机位,许多旅行社只好低价亏损吸引游客。对此赵起超表示,“即便出现了许多低价旅行团,但是千元以下的旅行团还很少见的,如果有类似产品,建议大家注意下旅行团的购物店数量是否在自己的接受范围内。”

针对东南亚是否安全这一问题,赵起超告诉记者,东南亚目前争议较大的是泰国,从公司出团及身边朋友去泰国出游的状况来看,泰国的治安状况还是不错的。中国大使馆也会对泰国某些地区发出不建议出游的公告,而国内游客常去的曼谷、芭提雅、普吉岛等地都是比较安全的。

他提醒道,如果是跟团游,建议大家出行时选择国内比较知名的大型旅行社。自由行的旅客,要牢记当地报警电话和当地的中国大使馆电话,如有问题第一时间联系使馆,驻泰国使馆领保电话+-7010,也可以联系当地领馆电话。

长期定居泰国的王女士则认为安全体现在很多方面,在泰国,一些出海项目诸如皮划艇、摩托艇、浮潜深潜等项目近几年也是危险频发,她强调,“出国游玩一定要注意当地与国内不同的风俗习惯,避免发生摩擦。”

据曼谷邮报报道,泰国旅游局东亚地区市场总监ChuwitSirivejkul表示,泰国旅游局计划在5月底邀请中国网红前往泰国,提高游客对于旅行安全的信心。

境外游的趋势似乎变了。

赵起超表示,经过市场调研,当下旅行社基本上都在推小团游、私家团、私人路线定制等产品,这已经成为了旅游市场的趋势。

游客已经不满足于标志性的景点打卡,对于品质的追求使得人们是更青睐个性、深度、慢节奏的沉浸式旅游。旅行社推出的新产品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